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痰热清注射液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 将68例需要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例放射治疗同时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36例只予常规放射治疗.于放射治疗开始后1 h、2,4 h、72 h、1周(潜伏期)、2周、4周、8周、16周(肺炎期)、24周(肺纤维化期)抽空腹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TGF-β1含量.结果 急性放射性肺炎总发生率观察组25.00%,对照组33.33%;3、4级肺炎发生率观察组6.25%,对照组25.00%;3、4级肺炎平均发病剂量分别60 Gv和53 Gy;放射性肺炎平均发病时间分别为38日和31日;肺纤维化发生率观察组为28.13%,对照组为55.56%.观察组血浆TGF-β1的含量较对照组低.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能降低血清TGF-β1的表达,有效预防和推迟严重性急性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的发生;对减轻放射性肺损伤、提高生存质量、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痰热清注射液预防急性放射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98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放疗,治疗组于常规放疗的第2周开始应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5~30d。结果治疗组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18.8%,对照组为3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可有效降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增液解毒颗粒干预放射性肺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增液解毒颗粒在放射性肺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肺癌、食管癌患者共60例作为本研究的切入点。设立中药加放疗组(实验组)和单纯放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行三维适形放疗,实验组同时给予增液解毒颗粒口服。记录住院期间2组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26.67%,3~4级发生率6.67%、平均发病时间31 d,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液解毒颗粒能有效防治严重性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推迟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时间,对减轻放射性肺损伤、提高生存质量、保证放疗的顺利进行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痰热清对放射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对IL-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放疗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完成常规放疗;治疗组于放疗同时应用痰热清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直至放疗结束。2组均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浆IL-1水平,比较2组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情况。结果放射治疗后2组血浆IL-1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急性放射性肺炎总发生率、严重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发生放射性肺损伤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能抑制放射治疗后血浆IL-1的过度表达,有效降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值得在肺癌等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痰热清对放射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对IL-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放疗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完成常规放疗;治疗组于放疗同时应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直至放疗结束。2组均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浆IL-1水平,比较2组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情况。结果放射治疗后2组血浆IL-1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急性放射性肺炎总发生率、严重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发生放射性肺损伤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能抑制放射治疗后血浆IL-1的过度表达,有效降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值得在肺癌等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预防和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作用.方法 食管癌患者11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放射治疗开始即予常规对症处理,同时使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对症处理.结果 治疗组出现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时间晚于对照组;治疗组的Ⅰ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Ⅱ、Ⅲ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放射性食管炎平均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预防用药可推迟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7.
王国朝  张平  张福丽 《光明中医》2016,(18):2667-2669
目的观察中药雾化对急性放射性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93例II期及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组47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配合中药雾化,于治疗中及随访时间内行CT及胸片检查,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结果所有患者完成治疗,中药雾化组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36.2%(17/47),对照组发生率为56.5%(26/46)。结论放疗配合中药雾化,可降低急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对II、III级损伤预防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滋阴补肺汤联合氨磷汀预防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损伤的效果。方法:79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放射治疗联合氨磷汀静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内服自拟滋阴补肺汤,每d 1剂至放疗疗程结束。观察2组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和放疗疗效。结果:观察组Ⅲ~Ⅳ级放射性肺炎累计发生率为15.8%;对照组Ⅲ~Ⅳ级放射性肺炎累计发生率为46.3%,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39.5%,对照组为19.5%,观察组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滋阴补肺汤联合氨磷汀可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风险,同时提高放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及芷冰芍冲剂预防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进行纵隔放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放疗第1天起同时口服及芷冰芍冲剂至放疗结束,对照组行单纯放疗,不预防给药;对比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2级和2级以上的发生率36.67%,低于对照组的66.67%,发生时间迟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及芷冰芍冲剂能有效预防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痰热清注射液对肺鳞状细胞癌患者放疗后淋巴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痰热清注射液对肺鳞状细胞癌患者放疗后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肺鳞癌放疗患者70例,其中35例为对照组,单纯进行放疗;35例为治疗组,放疗过程中联合注射痰热清注射液1次/d,20 mL/次。治疗前后对两组病人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外周血血常规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的发病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通过银染色法检测患者淋巴细胞中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含量(AgNORs)的相对含量(I.S%)。结果:放疗后,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均明显减低,但联合痰热清治疗组患者的Hb,WBC及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放疗后,痰热清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的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放疗后,痰热清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比例及I.S%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肺鳞癌放疗患者的淋巴细胞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并对放疗造成的免疫功能受损有明显改善作用。同时,痰热清注射液对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β-七叶皂苷钠预防急性放射性肺损伤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放疗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对照组和放疗加用β-七叶皂苷钠观察组.放射性肺损伤诊断根据RTOG标准分0~4级,以≥2级者和肺功能、影像学变化为观察指标,比较2组KPS评分.结果:急性放射性肺损伤总发生率观察组为12.50%,对照组为31.25%;观察组肺功能明显改善,KPS评分优于对照组,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β-七叶皂苷钠能有效预防严重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无激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并且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料喉风散加金因肽喷剂预防和治疗鼻咽癌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作用.方法:125例鼻咽癌患者,其中37例在放疗开始时预防性用药为预防组,51例在出现放射性口腔炎时开始治疗性用药为治疗组,37例采用常规处理为对照组.结果:放疗剂量在DT20Gy时预防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率分别是29.7%、70.6%和78.4%,P<0.05;预防组和治疗组的Ⅲ、Ⅳ级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预防组和治疗组的放射性口腔炎平均治愈时间也较对照组短.结论:双料喉风散加金因肽喷剂预防用药可推迟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预防用药和治疗用药均可降低Ⅲ、Ⅳ级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率,并可促进放射性口腔炎的愈合,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急性放射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抗感染、平喘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另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脉点滴,对照组则加用糖皮质激素静脉点滴。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KP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疗效满意,毒副作用小,安全性好,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较高的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痰热清注射液预防放射性肺炎的有效性。方法检索2000年1月至2013年7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Pubmed、Google学术等,由2名研究者独立阅读、提取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939例患者。通过meta分析,痰热清注射组与放疗组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比较,OR(95%CI)为0.42(0.30,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率比较, OR(95%CI)分别为0.19(0.11,0.35),0.35(0.23,0.53),P=0.65。发生放射性肺炎的平均剂量、平均放射时间比较,OR(95%CI)为7.39(4.41,10.38),7.72(6.84,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预防放射性肺炎有一定作用,同时降低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发生率,可延长放射时间,提高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肺合剂对肺癌患者放疗中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及防治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2月-2011年6月入组的83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给予三维适形或调强放射治疗同时口服中肺合剂,对照组41例三维适形或调强放射治疗。放疗前及放疗40~50Gy时分别采血冻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TGF-β和IL-6含量。根据RTOG放射性肺损伤标准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放射性肺炎出现时间、发生率及纤维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21.42%(9/42),对照组26.82%(11/41),出现放射性肺炎中位时间分别为80天和51天;其中观察组3、4级肺炎发生率为4.76%(2/42),对照组21.95%(9/41)(P0.05),两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3、4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现肺炎的中位时间明显延长,统计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率为7.14%(3/42),对照组为24.39%(10/41),两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放疗前后TGF-β和IL-6分别为(5266.56±895.34)pg/mL和(4622.07±1275.90)pg/mL,(68.32±19.35)pg/mL和(57.44±25.03)pg/mL;对照组(5071.46±716.98)pg/mL和(5659.52±769.11)pg/mL,(64.89±11.76)pg/mL和(77.43±18.86)pg/mL。放疗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肺合剂能下调血浆中TGF-β和IL-6表达,降低3、4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减轻放射性肺炎的严重度,可有效防治放射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清肺八味汤对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前、放疗至45~50 Gy时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及其对预防放射性肺炎发生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医院行首程放射治疗的胸部恶性肿瘤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治疗组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1个月服用清肺八味汤。放疗前、放疗至45~50 Gy时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TGF-β1,TNF-α含量;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于放疗期间及放疗后3个月内评估并记录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情况。采用RTOG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分级标准对放射性肺炎进行分级评价,评价终点为≥2级放射性肺炎。结果:61例患者完成治疗,治疗组30例,对照组31例,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放射性肺炎的总发生率分别为43.3%、4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级肺炎发生率治疗组(3/30)较对照组低(10/3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219,P0.05)。治疗组放疗前TGF-β1、TNF-α的值分别为(164.20±16.93)pg/m L、(139.72±30.95)pg/m L,放疗至45~50 Gy时分别为(188.14±13.46)pg/m L、(153.86±27.33)pg/m L;对照组放疗前分别为(168.36±14.53)pg/m L、(146.17±25.48)g/m L,放疗至45~50 Gy时分别为(231.63±16.11)pg/m L、(164.74±31.50)pg/m L,。放疗至45~50 Gy时两组TGF-β1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19,P0.01),TNF-α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八味汤可下调胸部肿瘤放疗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GF-β1的升高水平,能有效降低3级以上重度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生津玉液合剂预防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生津玉液合剂对鼻咽癌放疗所致的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观察病例随机分为生津玉液合剂观察组 (30例 )、鼻咽清毒颗粒对照组 (30例 )和单纯放疗组 (30例 ) ,3组放疗方法相同 ,观察组从放疗开始含服生津玉液合剂 ,对照组则含服鼻咽清毒颗粒 ,单纯放疗组不用药为空白对照。结果 :观察组出现Ⅰ°、Ⅱ°急性放射性口腔炎时平均剂量 (18.73± 2 2 6Gy、2 9.0 7± 4 .13Gy)与对照组 (14 .33± 2 .2 3Gy、2 3.87± 5 .5 3Gy)、单纯放疗组 (10 .0 7± 1.93Gy、19.0 7± 5 .70Gy)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出现Ⅲ°时平均剂量 (38± 0Gy)与对照组 (30 .5± 3.96Gy)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观察组Ⅲ°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率 (6 .7% )比较对照组 (2 6 .7%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生津玉液合剂能提高口腔粘膜对射线的耐受性 ,有效预防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 ,并减轻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痰热清注射液预防急性放射性直肠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盆腔野放疗患者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盆腔野放疗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在放疗过程中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为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后直肠损伤程度的差别.结果 治疗组直肠放射损伤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对放射性直肠炎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康梅 《光明中医》2016,(15):2155-2156
目的观察分析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接受放射治疗后出现急性放射性肺炎的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联合激素及其他对症治疗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半个月后对比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63.6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9.0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药物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化瘀汤联合胸部肿瘤放疗对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013年7月—2015年7月间放化疗住院的胸部放疗患者1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养阴清热化瘀汤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7例),治疗组在放疗或同步放化疗基础上给予养阴清热化瘀汤,每日1剂,从放疗开始,连用3月。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或同步放化疗。于放疗开始前及放疗40~50 Gy后取空腹静脉血3 m L,测定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采用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织(RTOG)急性放射性肺损伤(RP)标准评价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及发生时间,采用SF-36量表及中医临床症状评分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结果:治疗组急性RP发生率为15.38%,对照组为29.85%,治疗组和对照组RP出现中位时间分别为81 d和57 d,治疗组出现RP的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IL-6,TNF-α,TGF-β含量治疗组放疗后不同程度下降(P0.05)。放疗后治疗组躯体角色、心理健康、机体疼痛量表评分明显提高,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明显降低,治疗组评分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清热化瘀汤可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推迟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放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