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超声导航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附29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导航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神经外科显微手术中采用实时超声影像引导病变定位。指引手术路径选择,并动态了解病变位置的变化情况、手术切除程度。蛛网膜囊肿6例,脑膜瘤1例,动静脉畸形2例,胶质瘤2例,转移瘤5例,脑内血肿8例。椎管内神经纤维瘤4例,脑脓肿1例。结果所有病变均得到全切,术后病人恢复良好,神经功能保存完好,无额外的神经功能损害和手术并发症。结论术中超声导航操作简便,定位准确,能够实现实时影像导航;与显微神经外科配合能够有效起到降低手术副损伤,提高手术精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实时超声导航系统在脑深部病变手术中的应用,总结应用术中实时超声解决脑移位、指导病灶切除的经验.方法 应用Vector Vision Compact神经导航系统结合术中实时超声对15例脑深部病灶行手术治疗.术中应用超卢指示病灶位置,在脑组织移位时利用实时超声对病灶进行手术中再定位、导向,并监测残余病灶的切除.结果 术中经超声探查和术前导航影像对比,发现有11例病灶有不同程度的移位,在实时超声的引导下纠正脑移位及切除病灶,全切除12例,近全切除2例,1例炎性病灶行活组织检查证实为慢性肉芽肿.结论 术中实时超声能进行病灶的实时定位引导,监测病灶深度,确定切除范围,避开功能区皮质和深部重要结构,对手术残余进行判断和指导再次切除,故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定位颅脑深部病灶、引导切除、实时监测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显微手术切除的颅脑深部病灶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行超声定位,确定病灶部位、大小、范围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选择最佳手术路径并引导手术切除过程,监测病灶切除范围及程度,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病灶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2例。除1例侵袭性肿瘤外,术中超声检测切除程度结果与术后 CT 和(或) MRI 结果一致。术后1例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加重,1例并发颅内感染,对症处理后好转。无死亡病例。随访1~12个月,病人一般情况良好。结论术中超声能准确定位颅脑深部病灶,并指导病灶的完整切除,保护周围重要神经功能结构,减少手术副损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导航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患者在神经外科手术中采用实时超声影像引导病变定位,指引手术路径选择,并动态了解病变位置的变化情况、手术切除程度.蛛网膜囊肿3例,脑膜瘤2例,胶质瘤6例,椎管内占位3例,脑脓肿3例,脑出血16例,脑血管性病变3例,炎性肉芽肿2例.结果 所有病变均得到全切,术后病人恢复良好,无额外的神经功能损害和手术并发症.结论 术中超声导航操作简便,定位准确,能够实现实时影像导航;与神经外科配合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副损伤,提高手术精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术中实时超声导航在脑深部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利用Brain Lab整体超声导航实时监测并切除脑深部肿瘤,探讨术中超声结合导航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Brain Lab整体超声导航系统对30例脑深部肿瘤进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结合导航图像,术中超声动态了解病变移位情况,实时显示病变边界,进行移位后病灶的全切除.结果 术中实时超声证实在30例导航手术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灶移位,在超声引导下,探寻残余肿瘤并在监测下进一步全切除,术后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 术中整体超声导航不仅可以在移位情况下重新准确定位肿瘤边界,而且可以在实时超声监测下进一步切除肿瘤,缩短手术时间,增加了全切除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显像对颅内病变显微手术中定位、实时监测及引导切除的应用价值及其优缺点。方法对62例颅内病变患者在开颅手术中分别用超声低频或高频探头对病变进行精确定位,了解病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判别病灶大小并进行性质分析。监测病灶切除范围和程度。结果所有病变均可以在超声引导下精确定位,并完整切除。超声图像显示病灶均呈现有别于正常脑组织的异常回声区。结论术中应用超声引导可准确确定病变,有助于指导术中病变完整切除、保护神经功能及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定位技术在颅内病变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中对病变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病变部位、大小、范围、病变内部及周围血供情况,选择最佳手术路径,在显微镜下切除病变,并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18例病变全部定位准确。其中2例患者行脑积水分流术,16例病变全切14例,次全切除2例。仅有1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术中颅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实时显示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有助于病变的术中定位和手术路径的选择,能够准确的切除病灶,最大程度减少手术的副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实时定位在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6例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开颅后,应用术中超声对病灶进行实时定位,选择合适的脑沟切除病变,同时用超声判断病灶切除的程度.结果 病变定位准确,26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均完整切除,无相关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随方均恢复良好,影像学证实均未复发.结论 术中超声可在术中对病变精确定位,有效地引导手术进程,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显微神经外科切除颅内海绵状血管畸形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择10例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采用术中超声确定海绵状血管畸形的部位、边界、周围毗邻重要结构关系,选择合适皮层或脑沟入路,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病变,利用术中超声判断病变切除的程度和范围。结果 10例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均在术中超声引导下精确定位病灶并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全切病灶;术后1例患者轻度运动性失语,1例患者出现肢体轻瘫,经康复治疗后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术中超声引导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能提高定位的准确性、减少手术副损伤、提高全切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术中实时超声技术应用于颅内小病灶,探讨超声在显微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小病灶中,在切硬膜、脑表面及手术后三次实时使用超声,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病灶切除率及预后。结果本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显微手术切除病灶61例,术中超声定位清楚,病灶切除完整,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超声引导下显微手术对切除颅内小病灶定位精确,规范使用超声能够减少创伤、有效避免损伤神经血管,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中MRI联合显微镜下导航在难治性癫癎病人脑深部小病灶切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脑深部小病灶难治性癫癎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行弥散张量纤维束重建,并在术中MRI及显微镜导航下切除病灶,记录骨瓣的大小、手术时间、病灶移位距离、术中MRI扫描次数、术后癫癎发作情况及功能缺失情况。结果本组病人开颅骨窗(44.60±9.19)cm2,手术时间(3.99±0.81)h,病变移位距离(10.50±2.92)mm。病灶移位距离与骨瓣大小、手术时间无明显关系(P〉0.05)。所有病人术中MRI共扫描19次,病灶全部切除。5例病人术后出现肢体偏瘫及视野缺失,术后1年症状改善。术后1年随访癫癎控制疗效:EngelⅠ级5例,Ⅱ级2例,Ⅲ级2例,Ⅳ级1例。结论在伴有癫癎的脑深部小病灶切除术中,应用术中MRI可以及时纠正病灶移位,减少术后神经功能缺失,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神经内窥镜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9,自引:15,他引:104  
目的探讨微侵袭内窥镜神经外科的手术技术方法.方法应用单纯内窥镜手术(EN),内窥镜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EAM),内窥镜控制的显微神经外科(ECM),并结合立体定向、激光等技术,治疗各种神经外科疾病84例.其中各类颅内囊肿33例,脑囊虫6例,脑积水16例,颅内肿瘤15例,颅内血肿8例,立体定向和姑息性手术6例.结果对颅内囊肿应用EN治疗21例,ECM10例,EAM2例,其中30例术前症状改善;颅内肿瘤用EN切除1例(1.5cm直径),ECM全切5例,EAM全切9例,其中13例症状缓解,1例无变化;6例脑囊虫均用EN摘除,效果良好,无并发症;其余30例(脑积水、活检、血肿、肿瘤姑息手术)均行EN手术,26例改善症状.84例中有4例出现并发症,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和一过性心肺功能异常.结论 (1)神经内窥镜对颅内囊性病变、脑室内病灶、脑积水、脑囊虫和颅内深在的小病灶有独到的价值.(2)神经内窥镜对显微外科手术有辅助作用,可以提高手术质量.(3)神经内窥镜手术操作简便、损伤小、术后反应轻,可减少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中B超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实时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术中B超的指引下对33例颅内病变进行手术切除。结果33例中明确定位28例(84.8%)。此28例中,肿瘤全切21例,次全切除7例;2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术中B超对皮层下的囊性和密度较高、边界清楚的实质性病灶显示清楚,定位准确,可帮助术中确定皮层切口和手术路径,减少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立体定向引导微创外科手术治疗脑深部小肿瘤可能性。方法 采用F LFischerZD立体定向仪和SOMATOMPLUS4CT机作为立体定向引导系统 ,微创外科切除脑深部微小病灶 15例 ,其中垂体微腺瘤9例 ,颞、顶深部海绵状血管瘤 4例 ,尾状核星形细胞瘤 2例。手术时 ,由CT扫描确定病灶靶点 ,通过立体定向仪计算机软件计算靶点坐标 ,最后根据靶点坐标数据调整导向臂X、Y、Z ,由导针引导直至找到病灶。结果  15病灶均顺利找到和切除 ,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结论 立体定向引导微创外科手术切除脑深部微小病灶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中实时超声引导下穿刺针定位切除功能区深部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经头颅CT、MRI证实功能区深部病变而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术中实时超声引导。避开功能区皮质,确定皮层穿刺点,再在超声引导下建立进入病灶巾心的虚拟穿刺窦道,在定位器限制下将穿刺针沿虚拟窦道送入病灶中心.利用显微镜在穿刺窦道引导下切除病灶,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2例术中实时超声引导下穿刺针定位病例均一次性穿刺到达病灶中心。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远期效果术后生活质量评估:Ⅰ级10例,Ⅱ级2例。结论术中实时超声引导下穿刺针定位进行功能区深部病变切除,能减少白质纤维的损伤,提高深部手术准确性,同时保留功能区皮质,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地震灾害中B超在颅脑损伤术中及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于地震灾害中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怀疑有多发性颅内血肿者,应用B型超声仪实时扫查,术后经骨缺损或颅骨钻孔处进行水平、冠状、或滑行扫查.结果 在地震灾害中共进行了58例开颅手术,24例术中进行了B超扫查,不同部位的颅内血肿或积血18例,同侧脑内血肿2例,B超引导下手术清除血肿14例.58例手术患者口术后28例同时进行CT和B超检查,检查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术中B超扫查可以定位多发性颅内血肿,对明确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术后经骨缺损扫查能准确检出迟发性血肿,能快速及时准确的指导医生进行手术,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神经导航引导下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国产神经导航设备对27例颅内病变患者进行导航引导下的显微手术,其中肿瘤26例,炎性病变2例,病变体积为0.13cm^3-150.25cm^3,平均45.05cm^3。结果:病变全切18例(66.66%),次全切除3例(11.11%),大部切除4例(14.81%),部分切除2例(7.41%),无手术死亡。导航引导的注册精度误差平均为3.7mm。结论:在显微手术中运用导航技术可以更精确地寻找和切除脑内深部微小的病变,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