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类风湿性关节炎致肺功能损害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 (RA)致肺功能损害的变化。方法 采用日本产ChestGrophHI -70 1型体积容积描记肺功能仪检测 5 8例RA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 ,设 5 8例非吸烟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RA组弥散功能明显受损(P均 <0 .0 1) ,弥散功能异常率为 62 .0 7% ,小气道阻塞为 48.2 8% ,肺气肿为 43 .10 % ,通气功能减退为 3 2 .76% ,阻塞性通气障碍为 3 2 .76% ,限制性通气障碍为 3 6.2 1%。结论 RA患者的肺功能损害以弥散功能减退为主 ,其次为小气道阻塞、肺气肿、通气功能减退 ,对早期肺损害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的肺功能及呼吸肌功能特点。方法 68例ALS患者完成肺功能及呼吸肌功能检测,并与同期68例正常人的检测结果进行配对分析。结果 77.9%ALS患者的肺功能异常,表现为VC、FVC、FEV1、PEF、TLC、MVV、MIP、MEP呈不同程度下降,FEV1/FVC%正常、RV正常或上升,DLCO正常或下降。91.2%ALS患者出现呼吸肌功能异常,表现为MIP、MEP下降。另6例ALS患者全部指标正常。结论 ALS患者的肺功能特点是以限制性肺通气功能损害为主,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呼吸肌功能下降,肺通气功能损害程度轻的患者肺弥散功能及残气容积正常,肺通气功能损害程度重的患者肺弥散功能下降,残气容积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部手术前实施肺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40例实施肺部手术的肺功能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实施肺功能检查,分析肺部手术前肺功能检查的结果并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肺功能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本组40例患者中,小气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22例(55.0%),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13例(32.5%),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3例(7.5%),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2例(5.0%).40例患者术后肺功能检查各指标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部手术前实施肺功能检查可以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评价,便于医生充分掌握患者的肺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避免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对于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SARS患者康复期肺功能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患者康复期肺功能状态。方法随访康复出院的SARS患者89例,了解其症状、体征和并发症,测定肺功能。并对肺功能各项指标与临床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复查的时间距离发病时间平均为(2.90±0.44)个月(1.8~4.2个月),距离出院时间为(1.75±0.53)个月(0.5~3.4个月)。48例(53.9%)存在肺功能异常,多数为轻度异常,其中,单纯弥散障碍38例(42.7%),弥散障碍合并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7例(7.9%),弥散障碍合并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单纯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单纯1秒钟呼气容积(forcedexpiratoryvolumeinthefirstsecond,FEV1)下降1例。病程中有呼吸困难症状和康复期胸部CT异常者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oncapacityforcarbonmonoxide,DLCO)和肺总量(totallungcapacity,TLC)下降更明显。结论SARS患者康复期存在轻度的肺功能损害,以弥散障碍为主,其次是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肺部损害的病变特征.方法 对93例RA中有肺部表现的4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胸部X线检查和肺功能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RA患者肺部损害发生率为49.5%;呼吸系统表现主要为慢性咳嗽及进行性呼吸困难;体征主要有爆裂音;胸部X线检查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胸膜增厚、胸腔积液、肺结节、肺纹理增多和肺部渗出性病变.肺功能损害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障碍和小气道通气障碍.结论 RA对呼吸系统的损害较常见,应加以重视,RA患者应定期行胸部X线片及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6.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常规肺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常规肺功能动态改变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JEAGER公司生产的Master Screen Paed肺功能仪,检测分析58例MPP患儿的急性期、恢复期的常规肺功能和41例门诊健康体检儿童的常规肺功能,并加以比较。结果:①58例MPP患儿急性期的常规肺功能结果报告显示,20例(占34.48%)肺功能正常,余38例(占65.52%)均有不同程度肺功能损害,表现为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31例(占53.45%)、限制性通气障碍1例(占1.72%)、阻塞性通气障碍1例(占1.72%)和混合性通气障碍5例(占8.62%)。恢复期常规肺功能结果报告显示,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6例(占10.34%),其余肺功能均恢复正常(占89.66%)。②将58例MPP患儿的急性组、恢复组和41例正常组比较,急性组的各项常规肺功能指标如FVC、FEV1、FEV1/FVC、PEF、FEF25、FEF50、FEF75、FEF25-75,与恢复组、正常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组与正常组比较,除FEF75、FEF25-75仍低于正常组(P〈0.05)外,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PP患儿急性期大小气道通气功能均有损害,除FEF75、FEF25-75两项小气道通气功能指标仍显著低于正常组外,其余指标均恢复正常。我们认为动态观察MPP患儿肺功能的变化,对了解MPP患儿肺功能的损害程度、疗效、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癌术前肺功能的异常指标,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日本捷斯特8800大型肺功能测定仪,测定105例肺癌患者的术前肺功能指标。结果 l05例肺癌患者肺功能全部异常,其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6例(5.71%),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32倒(30.47%),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5例(4.76%),小气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62例(59.04%),影响肺功能异常的因素有既往肺部病变及吸烟等。结论肺癌术前肺功能异常中,以小气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多见,提供了肺功能异常的早期诊断指标,为临床术前决定手术方式,手术切除范围,麻醉措施,减少并发症提供依据,是我们深入研究肺功能异常的禁忌症的指标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4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恢复期肺功能状况,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对肺的损伤程度,为COVID-19致肺损伤恢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治愈出院,隔离14 d后的47例COVID-19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检测肺功能、胸部CT、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7例恢复期COVID-19患者新型冠状病毒IgM阴性40例(占85.1%),IgG阳性44例(占93.6%),其中IgM、IgG均阳性7例,IgM、IgG均阴性3例。肺功能损障碍29例(占61.7%),其中轻度、中度障碍分别19例、10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3例,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通气功能障碍2例,混合通气功能障碍1例,弥散功能障碍26例,弥散并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2例,弥散并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弥散并通气功能障碍2例,小气道功能障碍共5例。11例重型COVID-19患者肺功能障碍10例(占90.9%),其中轻度4例,中度6例,36例普通型患者肺功能障碍19例(占52.8%),其中轻度15例,中度4例,两组对比重型COVID-19患者中度肺功能障碍较普通型多。恢复期患者胸部CT异常35例,多表现为弥漫大片状磨玻璃样影、散在斑片影、纤维条索影;其中表现为弥漫大片磨玻璃影和纤维条索影者共8例,中度肺功能障碍患者(7例)较轻度肺功能障碍患者多(1例),重型患者(6例)较普通型患者(2例)多。结论 COVID-19患者恢复期绝大部分患者有肺功能障碍,多表现为弥散功能障碍,对指导康复治疗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52例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了肺功能测定。结果表明65.38%的患者发生了通气功能障碍,其中限制性通气障碍占53.85%,阻塞性通气障碍占3.8%,单纯小气道改变7.7%,限制性通气障碍明显多于其它类型。  相似文献   

10.
尿毒症致肺损害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聪 《广东医学》2001,22(12):1159-1160
目的 加深对尿毒症致肺损害的认识。方法 通过肺功能、X线胸片、胸部B超等对193例尿毒症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肺损害占同期尿毒症的28%(54/193),其中单纯纹理增粗、稍模糊5例,肺部炎症表现23例,肺水肿10例,胸积液16例,肺功能正常18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31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5例。单纯咳嗽10例,咳嗽伴咳瘘29例,咳嗽伴气促12例,单纯气促3例。结论 尿毒症致肺损害在临床上较常见,应引起重视,以免发生误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MD)患者肺功能受损的特征和肺功能在DMD患者病变程度及干细胞移植治疗康复效果评定中的价值。方法测定1例DMD患者行异基因骨髓源成体干细胞移植前后的肺通气功能。取其FVC、FEV1、MVV实测值及其占预计值百分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行异基因骨髓源成体干细胞移植前.患者FVC和FEV1均为1.4L,MVV为59.5L;术后3个月分别为2.12L、2.12L和118.00L,分别增加了44%、44%和98%。结论DMD患者的肺功能损害以限制性通气障碍为特征,表现为FVC明显下降,用力呼气无法超过2s,这一独有的鲜明特征的原因为吸气肌肉尤其是膈肌和主要辅助呼气肌腹肌收缩力减弱所致,因此在DMD患者中开展呼吸训练,尤其是针对主要吸气肌——膈肌和主要辅助呼气肌——腹肌收缩力的康复训练是当务之急,而这一点一直未受重视甚至未被注意到,应予正视;由于肺功能对DMD病变程度的判断、治疗康复效果的评定有重要价值,建议将之纳入DMD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2.
The motor neuron disease (MND) refers to a group of progressive diseases with unknown reasons, which attacks the cells of the anterior horn of the spinal cord, the motor nuclei of the brain stem cranial nerves and the pyramidal cells of the cerebral motor cortex. It is characterized in clinic by atrophy of the muscles, myasthenia and even death due to paralysis of the respiratory muscle. Currently, there is still no any effective cure for this illness. 50-70% of the victims will die in 3 to 5 years, and the survival time for those with brain stem injuries is no more than two years.1 Since 1996, the authors have treated 31 cases of motor neuron disease with large dosage of qi-invigorating drugs in accordance with Prof. Liu Mocai's experience, and obtained certain therapeutic effects. A report follow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常规肺功能与脉冲振荡(IOS)肺功能检测在间质性肺疾病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单纯肺间质纤维化病人3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病人18例和健康人35例分别测定常规肺功能,包括肺活量(VC)、1秒量(FEV1.0)、1秒率(FEV1。0/FVC%);呼气峰流速(PEF)、50%用力呼气流速(FEF50);25%用力呼气流速(FEF25)和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IOS肺功能测定指标包括脉冲频率5Hz、20Hz下的气道黏性阻力(R5、R20)、呼吸总阻抗(ZrS)、中央气道阻力(Rc)、周围气道阻力(Rp)、脉冲频率5Hz时的弹性阻力及惯性阻力(X5)、共振频率(Fres)。结果单纯肺间质纤维化病人常规肺功能与健康人比较有十分显著性差异(P<0.01),FEV1.0/FVC%与健康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OS肺功能与健康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病人常规肺功能与健康人比较有十分显著性差异(P<0.01);IOS肺功能与健康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果显示常规肺功能检查,单纯肺间质纤维化病人存在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小气道功能障碍、肺换气功能障碍;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病人存在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小气道功能障碍、肺换气功能障碍。IOS肺功能检查提示单纯肺纤维化病人各值均在正常范围;COPD合并肺纤维化患者IOS各值均有所升高。结论常规肺功能检查对于单纯肺间质纤维化及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病情评估,仍不失为一项重要敏感指标;IOS肺功能检查在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病人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以间接反映气道黏性阻力、弹性阻力、中央气道阻力、周围气道阻力、呼吸总阻抗的增高程度,而对单纯肺间质纤维化病人不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TD)常出现呼吸系统损害,本文旨在探讨CTD患者呼吸肌受损情况对肺通气功能,肺换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组选自我院CTD患者86例,其中系统性硬皮病(progressive systemic sclerosis,PSS)2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 erythematosus,SLE)30例;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35例.对照组20例均为健康自愿者.于入院后治疗前分别测定努力肺活量(FVC)一秒率(FEV1.0/FVC),峰流速(PEF),一氧化碳弥散量(DLOO)最大吸气压(PIMAX),最大呼气压(PEMAX)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FVC、DLCO和PaO2CTD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FEV1.0/FVC SLE组和DM组分别为69±8.9,54±13.1与对照组比较86±5.5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PEF SLE组和DM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0.05).P1-MAXPSS组、SLE组和DM组分别为79±19.4、65±13.1、48±11.2与对照组且93±16.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PEMAX PSS组、SLE组和DM组分别为37±8.9、35±10.3、23±9.8与对照组54±7.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本组实验提示CTD病人存在肺通气功能、肺换气功能障碍同时有呼吸肌受损.CTD病人肺功能降低除肺纤维化因素外还与呼吸肌受损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情况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055例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食管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为8.06%,感染部位分布在手术部位(70.59%)和呼吸系统(29.41%);表浅切口感染占手术部位感染的83.33%,以颈部切口感染为主,占手术部位感染的75.00%,下呼吸道感染占呼吸道感染的92.00%.结论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对降低食管癌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分析脊柱侧弯患者肺功能损害的特点,探讨导致脊柱侧弯患者肺功能障碍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首次矫形术的142例侧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肺功能检查情况,确定导致肺功能障碍的临床因素。结果男性患者重度侧弯较多,cobb角较大;随年龄增长,侧弯患者气道阻力呈增加趋势;肺功能异常与患者体质量、cobb角和顶椎位置有关,而与侧弯方向及是否伴有后凸无关。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肺功能的损害程度不断加重,且存在由单纯限制性通气障碍向伴随阻塞性通气障碍的混合性通气障碍变化;肺功能损害的程度与侧弯的程度正相关;侧弯顶椎位于胸椎者,更倾向于伴随有肺功能障碍。严重肺功能损害的患者,体质量发育受到影响,给围术期的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复方头孢克洛胶囊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两组随机化平行对照双盲多中心设计,并选用头孢克洛与盐酸溴已新为对照药。急性呼吸道细菌性感染120例,分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结果]痊愈率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1.67%、76.67%,有效率分别为93.33%、93.33%。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15%、97.87%;与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分别为3.33%和1.67%。[结论]复方头孢克洛胶囊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与头孢克洛联用盐酸溴已新相同。且服用方便,为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提供更为方便口服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