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终末期肾病(ESRD)透析患者需要长期忍受尿毒症的病痛,依靠透析来维持生命,还须承受多种压力,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以至引起不良后果.因此重视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加强治疗、护理至关重要. 心理问题的表现 抑郁、焦虑:抑郁、焦虑是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是患者对现实状况一种悲观和压抑的反应,表现为持续存在的抑郁情绪,缺乏自知力和绝望感.  相似文献   

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昌志  田学翡  孙云  金超 《安徽医学》2007,28(5):421-422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方法对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未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评分,并予比较分析。结果不论透析组还是非透析组,均以躯体化因子分值最高,其次是抑郁、焦虑、其他因子(包括饮食、睡眠等);2组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其他因子以及总分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为此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兼顾患者躯体及心理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与研究终末期肾病患者(ESRD)常见的心理问题,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的信任、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2012年6月~2013年3月对株洲市331医院、株洲市二医院、株洲市人民医院、望城县人民医院的100例终末肾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中心研究方法,对100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终末期肾脏疾病透析患者调查表(KDQOL-SFTM)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按照中国常模结果,轻度焦虑及中度焦虑达93%,重度焦虑达7%。抑郁及恐惧患者达87%。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及恐惧情绪,并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有必要将心理治疗和躯体治疗有效结合来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减少抑郁和焦虑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马丽  方克南 《包头医学》2012,36(1):50-5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方法:以78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焦虑、恐惧、抑郁、悲观、绝望等症状均明显表现于透析全过程。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家庭社会支持、克服透析患者的心理障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后的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了解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后的心理状况 ,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方法 将 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对观察组 4 0例患者及对照组 3 8例患者进行评定 ,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不论透析组还是非透析组均以躯体化因子分最高 ,其次为其他 (饮食、睡眠问题 )、抑郁、焦虑。两组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及其他因子之间 ,总分及总均分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1)。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许多心理问题 ,为此应兼顾患者的躯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健康 ,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杨金连 《包头医学》2008,32(4):246-247
目的:探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方法: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病例观察,采用症状自评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焦虑、恐惧、抑郁、悲观、绝望等症状均明显表现于透析全过程. 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家庭社会支持,克服透析患者的心理障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透析病人的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刘采红 《中外医疗》2011,30(1):139+141-139,141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因素.方法 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完对象,找出病人存在的最普遍,最突出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做好每名病人的心理护理.结果 焦虑、恐惧、抑郁、悲观、绝望等症状均明显表现于透析全过程.结论 通过加强心理护理,家庭社会支持,克服透析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了透析病人的透析质量和生...  相似文献   

8.
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108例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状况,探讨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中心研究方法,对100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终末期肾脏疾病透析患者调查表(KDQOL-SFTM)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SDS均分(54.4±12.29)、SAS均分(53.67±10.7),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患者抑郁、焦虑情绪与其生活质量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易产生抑郁和焦虑情绪,并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有必要将心理治疗和躯体治疗有效结合来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减少抑郁和焦虑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方法:对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评分,并予比较分析。结果:血液透析患者均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其他因子以及总分值之间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为此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兼顾患者躯体和心理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维持性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测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维持性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不同的透析方式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68名,腹膜透析患者115名,同时选取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140名做为对照,此组患者均未接受任何透析治疗。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成人)为测量工具。测量患者在开始行透析治疗后,对照组为最近1个月时间内,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变化及人格结构改变等方面的情况。结果:维持性透析患者在人际关系敏感性、抑郁、焦虑、睡眠、饮食等方面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在人格量表中E和N量表的分值在维持性透析患者中偏高。对照组患者的躯体化的得分最高。躯体化和N量表的得分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组患者之间不同。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在开始规律透析治疗后仍存在着躯体和精神方面的问题,两种透析方式间存在少量差别,所以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除了要充分透析,还要注意改善和治疗患者精神方面的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及社会支持对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168例正在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面谈及问卷调查,结果采用相关分析及方差分析。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阻滞、绝望感与幸福度的正性情感维度显著正相关,与负性情感和负性体验维度显著负相关(P<0.05);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两个维度睡眠障碍绝望感及总分与客观支持显著相关(P<0.05);在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中,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观支持得到最高分,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最低。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焦虑与其幸福度的正性情感维度显著正相关,与负性情感和负性体验维度显著负相关;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障碍、绝望感、抑郁总分与客观支持显著相关;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低。焦虑与其幸福度及社会支持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内科住院进行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每组63例,透析治疗1年后,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焦虑情况,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评价两组患者医学应对方式,采用满意度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 透析前,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1年后,腹膜透析组患者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分别为(47.8±6.4)分和(45.2±7.3)分,血液透析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分别为(53.5±8.9)分和(54.6±6.9)分,与透析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膜透析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低于血液透析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组患者生理机能、健康状况、躯体疾病、精神状况、社会功能以及情感智能得分均高于血液透析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组患者的面对评分为(20.3±2.0)分,高于血液透析组的(18.5±1.7)分,回避和屈服分别为(15.9±1.5)分和(9.5±1.8)分,均低于血液透析组的(17.4±1.6)分和(11.5±2.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8.9%,高于血液透析组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血液透析相比,腹膜透析可以缓解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改善面对疾病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诱导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征,并探讨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后对促进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表(SDS)和焦虑自评表(SAS).对30例诱导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心理分析.由主管护师分别在透析前1天(干预前)及常规血液透析后15天(干预后)实施心理干预.在透析过程中由主管护士采用提问式与患者直接交流,从而评估患者心理反应、治疗动机及应对方式,并有针对性做好心理疏导,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提供舒适的环境支持和信息支持,指导自我护理,给予家庭心理干预等.结果 经过心理干预,诱导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恐惧、绝望、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均有所改善,患者接受维持性透析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高.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诱导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理应激期的健康状况.可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并有助提高诱导期患者透析质量,延长存活时间,使患者由诱导期血液透析安全过渡到规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14.
血液透析患者是特殊的群体,由于肾功能衰竭,如果不接受肾脏移植,血液透析治疗将伴随其终生。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我国家庭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近年透析患者的生存时间、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但日益突出的精神、心理问题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几乎所有透析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不同表现特点的心理障碍。轻者表现为紧张、敏感、猜疑、多虑,重者表现为焦虑、抑郁、沮丧、失眠、悲观、绝望甚至有自杀倾向等。这种不良情绪会逐渐蔓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亲属焦虑,抑郁的特点及心理干预.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信息,应用zung焦虑的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焦虑和抑郁状态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取护理干预纠正其负面影响.结果 80例家属中焦虑发生率为52.67%,抑郁发生率为48.33%,相关性分析显示与照顾者受教育程度,透析时间,透析费用支付能力,患者的健康状况等有关.结论 血液透析病人亲属大部分存在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可以纠正其负性心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以便更好的做好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本中心48例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予人性化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两周后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心理状况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两周后观察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明显减少透析并发症,有利于患者顺利过渡到规律血液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17.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替代疗法之一^[1]。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显著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呈逐年递增之势^[2]。由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受诸多因素影响,心理问题多且复杂,大多数透析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焦虑、忧郁、沮丧、恐惧甚至绝望等心理问题,使患者的免疫力下降^[3],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对53例诱导透析阶段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与评估,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测试,并与国内常模对照.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所有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其中焦虑、抑郁、恐怖、躯体化、偏执和人际关系尤为显著.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严重而广泛的心理问题,医务工作者应注意对其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必要时联合精神科系统治疗.  相似文献   

19.
血液透析技术的成熟和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选择血液透析。但长期病痛折磨及透析引发的各种不适和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如透析治疗中的直接穿刺法、中心静脉置管术等,各种透析反应和急、慢性并发症等给患者造成身体的疼痛和心理的恐惧。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恐惧、沮丧、绝望。现将透析患者典型心理问题的观察及其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心理护理干预辅助血液透析病人的治疗。方法32例诱导期透析病人,入院3天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并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常规血透后两周复查SAS、SDS明显降低。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降低诱导期血液透析病人抑郁、焦虑、恐惧的心理,并能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血液透析的并发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