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调查广州市特殊儿童社会能力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11月—2018年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354名特殊儿童父母进行调查。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州市特殊儿童社会能力偏低,总社会能力得分平均为(8.10±4.30) 分。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照顾者文化程度(β=-0.213,P<0.001)、儿童性别(β=0.118,P=0.018)及是否在普校就读过(β=-0.214,P<0.001)对社会能力总分有影响;是否在普校就读过(β=-0.183,P<0.001)、家庭结构(β=-0.135,P=0.010)对活动能力有影响;照顾者文化程度(β=-0.224,P<0.001)、儿童性别(β=0.130,P=0.011)及是否在普校就读过(β=-0.169,P=0.001)对社交能力有影响;儿童年龄(β=0.268,P<0.001)、家庭居住地(β=0.264,P<0.001)及是否在普校就读过(β=-0.143,P=0.003)对学校能力有影响。结论 针对特殊儿童社会能力各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从活动、社交、学校等方面着手,制定有效的社会能力培养方案,可帮助特殊儿童融入社会,提高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宁波市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及其控制情况的影响因素,为糖尿病的社区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2015年12月从宁波市江东区5个街道招募600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集中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linear线性回归对空腹血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对空腹血糖控制情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次调查检测600名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空腹血糖为(6.94±2.25)mmol/L,空腹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有345人(57.50%)。Linear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与腰围、舒张压、吸烟、糖尿病病程及高脂饮食呈正相关(P<0.05),与行为转变阶段、按照糖尿病要求饮食、运动及饮食信心2(与非糖尿病患者共同进食坚持按要求进食信心)呈负相关(P<0.05)。Linear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与腰围(标化回归系数β=0.113,P=0.007)、舒张压(β=0.096,P=0.023)、糖尿病病程(β=0.087,P=0.030)呈正相关,与行为转变阶段(β=- 0.111,P=0.006)呈负相关。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按照糖尿病饮食要求进食、饮食信心2得分高、运动多能够提高空腹血糖控制率(P<0.05);而腰围大、糖尿病病程长会降低空腹血糖控制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长(OR=0.90, 95%CI:0.81~0.99)会降低空腹血糖控制率,按照糖尿病饮食要求进食(OR=1.46, 95%CI:1.12~1.88)能够提高空腹血糖控制率。 结论 本次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糖及其控制率的危险因素是病程、腰围及舒张压,保护因素是按照糖尿病要求进食、适度运动及较高的行为转变阶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PM2.5地区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情况。方法 选取廊坊市、呼和浩特市居民共2 139名填写呼吸系统流行病学调查表,统计2016年两地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比较两地区患病率差异。收集2013-2016年两地区年均PM2.5浓度,根据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探讨呼吸系统疾病和PM2.5的相关性。结果 廊坊市年均PM2.5浓度[(97.34±8.41) vs. (44.50±9.61) (μg/m3), t=8.278,P<0.001]、AQI[(135.33±5.40) vs. (77.67±9.70), t=10.39,P<0.001]明显高于呼和浩特市。2016年廊坊市鼻炎(30.92% vs. 19.63%,χ2=36.137, P<0.001)、鼻敏感(17.11% vs. 6.60%, χ2=56.536, P<0.001)、咽炎(27.44% vs. 19.26%, χ2=20.042, P<0.00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3.81% vs. 20.02%, χ2=4.499, P=0.034)、支气管炎(9.12% vs. 5.49%, χ2=10.411, P=0.001)、哮喘(5.73% vs. 3.81%, χ2=4.337, P=0.037)、COPD(7.33% vs. 1.21%, χ2=49.194, P<0.001)、肺炎(9.12% vs. 3.07%, χ2=34.352,P<0.001)、间质性肺病(6.86% vs. 0.56%, χ2=59.721, P<0.001)患病率均高于呼和浩特市。廊坊市51~岁(8.28% vs. 0.63%, χ2=10.923, P=0.001)、61~岁(8.57% vs. 1.55%, χ2=13.416, P<0.001)、71~岁(15.92% vs. 2.67%, χ2=26.929, P<0.001)年龄组人群COPD患病率高于呼和浩特市。21~<31岁人群哮喘患病率呼和浩特市高于廊坊(10.26% vs. 1.27%, P=0.040),71~岁人群哮喘患病率廊坊高于呼和浩特市(8.57% vs. 2.67%, χ2=8.446, P=0.004)。廊坊市PM2.5浓度与鼻炎、咽炎、上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 廊坊市年均PM2.5 浓度、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高于呼和浩特市。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南宁市城市和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2018年南宁市1个城区300例及1个县区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血糖检测。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分析,并利用LASSO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影响因素。 结果 城市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比例(45.61%)高于农村患者(2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19,P<0.05)。血糖控制达标组每天锻炼身体、门诊随访方式、规律使用降血糖药物、血压控制达标、糖尿病防治知识回答正确>6题的比例均高于不达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回归结果显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糖尿病病程≥10年(β分别为0.30、0.07)、一年内吸烟(β分别为0.23、0.27)、不规律使用降糖药物(β分别为0.29、0.36)、糖尿病防治知识回答正确≤6题(β分别为0.21、0.08)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危险因素,而一年内随访次数<4次(β分别为-0.44、-0.81)是保护因素。除城镇医疗保险外的其他医疗保险、每天检测血糖频率不足1次是城市患者血糖控制的危险因素(β分别为0.14、0.15),但却是农村患者的保护因素(β分别为-0.13、-0.87);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是城市患者血糖控制的保护因素(β=-0.22),但却是农村患者的危险因素(β=0.40)。除此之外,城市患者血糖控制的危险因素还包括一年内饮酒(β=0.07);农村患者血糖控制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已婚(β=0.08),保护因素包括无糖尿病家族史(β=-1.66)。 结论 南宁市2型糖尿病城市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农村患者,并且城乡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不同,应根据城市和农村不同地区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而改善患者健康生活方式和血糖控制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盐城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对空腹血糖及自我效能干预的效果,探讨影响空腹血糖改善的可能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盐城市部分街道和乡镇1 085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形式,对规范完成8次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患者的空腹血糖、自我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不同人口学特征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前后血糖改变情况比较,结果显示:以前是否参加过糖尿病管理小组(Z=-2.080,P=0.038)、糖尿病治疗方式(Z=-2.662,P=0.008),活动前后血糖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后,研究对象在空腹血糖值(t=7.107,P=0.000)、自我效能(t=23.309,P=0.000)、行为方式得分(t=17.685,P=0.000)上与活动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107)、文化程度(β=-0.182)、糖尿病病史(β=0.121)、以往是否参加过自我管理小组活动(β=0.282)、行为方式得分(β=-0.091)是影响空腹血糖改善的因素(P<0.05)。结论 开展糖尿病自我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行为方式,改善患者空腹血糖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医疗卫生机构为HIV/AIDS患者提供转介服务的效果,为建立一个有效的艾滋病转介服务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获得HIV/AIDS患者的CD4检测率、抗病毒治疗覆盖率、单阳家庭配偶HIV抗体检测率;通过15个县、区上报的转介报表,收集转介情况,追踪转介人群到位治疗情况;通过对建立艾滋病转介服务体系前后防治艾滋病的各项考核指标和HIV/AIDS患者的有效转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评估转介服务模式的效果。 结果 建立转介服务体系后,在当年新发现报告病例中,转介率由76.89%提高到99.48% (χ2=462.757, P<0.001);成功转介治疗率由57.02%提高到82.42%(χ2 =244.632,P<0.001);CD4检测率由61.46%提高到98.70%(χ2=813.233, P<0.001);当年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由56.04%提高到83.35%(χ2=290.756,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当年发现报告并已抗病毒治疗病例确证距治疗平均天数由(26.37±12.64)天缩短为(17.11±6.37)天,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74, P<0.001)。在累计报告当年存活未治疗的病例中,转介率由26.09%提高到59.48%(χ2=370.243, P<0.001);成功转介治疗率由17.01%提高到52.42%(χ2=137.647, P<0.001);CD4检测率由37.49%提高到51.73%(χ2=67.444,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当年存活可随访的病例中,CD4检测率由77.56%提高到87.21%(χ2=331.498, P<0.001);抗病毒治疗覆盖率由77.08%提高到83.54%(χ2=226.009, P<0.001);HIV/AIDS患者的配偶或固定性伴HIV检测率由76.29%提高到90.49%(χ2=179.660,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广西南宁市HIV/AIDS患者转介服务模式是有效的。今后进一步加强存活未治疗病例的管理和提高医疗机构结果告知服务质量,以确保HIV/AIDS患者的有效管理和治疗,防止HIV的二代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研究调查新冠疫苗全面接种时期相关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探讨个体因素以及社会支持对倦怠水平的影响。方法 在南京市12个行政区中随机抽取4个辖区的新冠疫苗集中接种点,将全部医务人员共428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人口学特征、中文版职业倦怠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结果 医务人员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得分分别为(17.99±7.89)、(7.20±3.52)和(12.07±5.3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司支持(β=-0.180, P< 0.05)、同事支持(β=-0.180, P< 0.05)为情感耗竭的保护因素,已婚、问诊岗位为情感耗竭的危险因素(β=0.161、β=0.095,P值均< 0.05),女性是人格解体的保护因素(β=-0.096,P< 0.05),亲友支持(β=-0.235, P< 0.05)是人格解体的保护因素,已婚是人格解体的危险因素(β=0.142,P< 0.05),同事支持(β=-0.168, P< 0.05)、亲友支持(β=-0.210, P< 0.05)、工龄(β=-0.154, P< 0.05)为个人成就感降低的保护因素,硕士学历是个人成就感降低的危险因素(β=0.126,P < 0.05)。结论 重视提高全方面社会支持,重点关注已婚、男性、硕士学历以及较短工龄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粘惠瑜  胡明  邵凯  冉昱  刘四云  常艳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1):1403-1406
目的 分析湖南省某医院烧伤住院患儿病例特征,为有效防控儿童烧伤提供一定依据。 方法 收集2002年1月-2014年12月湖南省某医院收治的14岁及以下烧伤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分析儿童烧伤的有关特征。 结果 2002-2014年间共收治14岁及以下烧伤患儿1 003例,住院人数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热液烧伤患儿占烧伤总数的50.3%;各烧伤类型的1~3岁患儿数占比高于其他年龄段患儿(χ2=59.52,P<0.001);热液烧伤以城市户口患者为主,其他烧伤类型以农村户口患者为主(χ2=50.74,P<0.001);电/化学烧伤的住院天数最长(H=10.52,P=0.033),热液烧伤住院费用最多(H=19.18,P=0.001)。城市户口(OR=0.218,95%CI:0.093~0.508 )、春季(OR=0.235,95%CI:0.083~0.666)、夏季(OR=0.273,95%CI:0.103~0.719)和秋季(OR=0.203,95%CI:0.055~0.748)不易发生火焰烧伤,城市户口儿童不易发生电/化学烧伤(OR=0.188,95%CI:0.100~0.356),秋季(OR=4.396,95%CI:1.879~10.285)易发生电/化学烧伤。 结论 湖南省某医院2002-2014年烧伤住院患儿以热液烧伤患儿为主,户口所在地和季节是不同烧伤类型发生的影响因素,应根据各烧伤类型的住院病例特征,针对高危人群和高发季节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中学生家庭环境和简易应对方式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为改善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对太原市1 1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用SAS 9.3和Amos 2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家庭环境的二阶维度家庭稳定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分量表时间价值感有直接效应(β=0.349,P<0.001);家庭环境的二阶维度个人关系(β=-0.268,P=0.048)、个人发展(β=0.543,P<0.001)和家庭稳定(β=0.409,P<0.001)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分量表时间监控感有直接效应;家庭环境的二阶维度家庭稳定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分量表时间效能感有直接效应(β=-0.067,P=0.011)。家庭环境的二阶维度个人发展等通过积极应对和(或)消极应对间接影响时间管理倾向。结论 简易应对方式可作为中介变量调节中学生家庭环境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深圳市龙岗区经性传播感染HIV-1的老年男性病例特征,为解决老年男性艾滋病干预问题提供适当的应对策略。方法 资料来源于“传染病监测系统”,时间截至2019年12月31日,深圳市龙岗区内登记的经性传播感染,年龄≥50岁的男性HIV-1病例,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756名老年男性HIV-1感染病例中,在婚占55.16%(417/756),省外户籍为主,初中及以下的学历占到64.15%(485/756);2010年之后病例报告数大幅上升,晚发现比例高;同性性传播占28.31%(214/756),异性性传播占71.69%(542/756),不同的报告时间(χ2=9.967,P=0.019)、年龄(χ2=23.990,P<0.001)、文化程度(χ2=42.957,P<0.001)、婚姻(χ2=6.928,P=0.031)、户籍(χ2=11.586,P=0.021)、职业(χ2=38.624,P<0.001)、性病史(χ2=29.545,P<0.001)、发现途径(χ2=137.172,P<0.001)、病程阶段(χ2=6.539,P=0.011)、是否接受CD4检测(χ2=18.268,P<0.001)等因素在同性和异性性传播方式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男性HIV-1感染病例快速增多,相关因素较为复杂,应该引起关注,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HIV-1的蔓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UGIB)患者发病住院的季节分布特点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方法 收集广州市某三甲医院2010-2017年确诊为UGIB的2 589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日期及同期的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季节间UGIB住院人次的差异,并分析各气象因素与UGIB住院人次的关系。结果 2010-2017年UGIB的住院人次高峰值均分布在冬春季节;Spearman 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UGIB住院人次与月平均气温关联最强(r=-0.518,P<0.001),人体舒适度指数次之(r=-0.510,P<0.001),再次是月平均气压(r=0.369,P<0.001)和月平均风速(r=0.308,P=0.002),而月平均日温差(r=0.043,P=0.660)和月平均相对湿度(r=-0.030,P=0.773)与 UGIB无显著关联。多元逐步回归结果表明月平均气温是UGIB住院人次的独立影响因素。舒适度指数绝对值越小,UGIB月住院人次越多。结论 UGIB患者发病住院与季节及气象因子密切相关,冬春季节是预防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安德森模型,探究老年人电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为提升老年人电子健康素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安德森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唐山市年龄≥60岁的915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分层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探究倾向特征、使能因素、需求因素对老年人电子健康素养的影响。结果 唐山市老年人电子健康素养得分为(22.81±5.10)分; 多元线性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倾向特征中教育背景(β=0.165,P<0.05),使能因素中月收入(β=0.101,P<0.05)、健康观念(β=0.144,P<0.05)、社区卫生服务可用性(β=0.119,P<0.05)、网络寻找健康信息的频率(β=0.125,P<0.05),需求因素中健康状况(β=0.224,P<0.05)、健康风险感知(β=0.126,P<0.05)是老年人电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 安德森模型视角下,老年人电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较多,我们应重点关注低教育背景、低月收入、健康观念差、社区卫生服务低可用性、网络寻找健康信息频率较少、健康状况差、健康风险感知低的老年人并采取干预措施,以提升老年人电子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与典型发育(TD)儿童母亲的焦虑状况,探索ASD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与其母亲焦虑水平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临床诊断招募55名6~12岁智商≥70的ASD儿童及74名TD儿童,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估入组儿童母亲的焦虑情况,采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评估两组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及表现。结果 ASD儿童组母亲状态焦虑得分与特质焦虑得分高于TD组母亲(t=5.272、4.484、P<0.05),ASD儿童SDQ困难总分及多动/注意力缺陷、情绪症状、同伴交往问题及品行问题因子得分高于TD组儿童(t=10.791、7.482、4.295、12.925、3.544),亲社会行为因子分(t=5.084)低于TD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校正混杂因素后,ASD组母亲状态、特质焦虑得分与儿童困难总分 [S-AI: β=0.83 (95%CI: 0.19~1.46); T-AI: β=0.60 (95%CI: 0.05~1.14)]、情绪症状 [S-AI: β=2.28 (95%CI:0.72~3.84); T-AI: β=2.04 (95%CI: 0.74~3.33)]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TD组母亲状态焦虑得分与儿童困难总分 [β=0.50 (95%CI: 0.03~0.96)]、品行问题 [β=1.74 (95%CI: 0.19~3.30)]存在正相关关系;特质焦虑得分与品行问题 [β=1.54 (95%CI: 0.09~3.00)]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ASD儿童母亲比TD儿童母亲更容易出现焦虑。其中ASD儿童母亲的焦虑水平与儿童情绪问题有关,TD儿童母亲的焦虑水平与儿童品行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