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肌梗塞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做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主要临床类型的心肌梗塞,正在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1990年,我国心肌梗塞发病率为16~26/10万(男),8~13/10万(女),死亡率为4~11/10万(男),2~5/10万(女)。[1]已经证实心肌梗...  相似文献   

2.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常伴有心律失常,男多于女,在我国发病率为(13~84)例/10万人,病死率较高Ⅲ,是心脏移植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是西方社会的主要死因。在美国,发病率约为200~300人/10万人口,每年约120万人患心肌梗塞,60万人死亡。在我国,发病率约为150~200人/10万人口.且有逐年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冠心病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因而早期发现、早期检测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检测冠心病除临床及实验室方法外,还有许多影像学方法,如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内超声、核素、MRI和电子束CT(electron-beam CT,EBCT)等,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塞进行再灌注治疗至为重要,现结合临床实践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4例接受治疗者均为我村住院病人,男21例,女3例,平均年龄65.9±10.2岁。其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1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8例,急性前间努心肌梗塞5例,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塞1例。用150万单位尿激  相似文献   

5.
1.1对象1998-02~2003-12因陈旧性心肌梗塞来我院复查的患96例。本组心肌梗塞3个月以后,既无症状,也没有并发症,运动前行常规ECG检查,ST段已基本恢复正常,T波正常或低平或倒置,但病理性Q波仍然存在。男78例,女18例,年龄28~60岁,平均49.6岁。40岁以下31例(其中男29例,女2例),40岁以上65例(其中男49例,女16例)。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护理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谢银均  李华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3):1211-1214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心病中最严重、危害性最大的病症之一。在美国每160人中就有1人患AMI,每年有50万人死于此病[1]。20世纪90年代,我国AMI发病率为16~26/10万(男),8~13/10万(女),死亡率为4~11/10万(男),2~5/10万(女)[2];再梗死发生率为13.65%[3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娟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3):225-229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以产生M蛋白的单克隆浆细胞的恶性增生为特点。骨髓中克隆性增生的浆细胞浸润骨骼和软组织,引起骨骼破坏、贫血、肾功能损害等表现。其发病情况:MM约占肿瘤发病中的1%~2%,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欧美国家年发生率是2~5/10万,我国发病率约1/10万,发病年龄50~70岁,40岁以下者少见,高峰是55岁,男:女=3:1。  相似文献   

8.
近来证明,心肌缺血发作多属隐性,集中在清晨起床后数小时,很类似心肌梗塞和心脏猝死。这说明,心肌梗塞或猝死皆与心肌缺血有病理生理联系。10例冠脉疾病(男9、女1例,平均年龄60岁)。心绞痛发作每周平均3(1~10)次,平均病程4  相似文献   

9.
本文观察了21例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梗塞部位与室壁运动状况对心功能的影响,以探讨室壁运动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 一、资料和方法:正常人25例,男22例,女3例年龄38~61(平均50)岁;经心电图确诊的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21例,男18例,女3例,年龄37~82(平均60)岁,采用日本东芝SSH—10A超声仪,频率为2.4兆赫。用录像机对心尖二腔,四腔、胸骨  相似文献   

10.
我科2004-01/2007—08收治下肢血栓形成患者180例,其中发生胃肠功能障碍102例,发生率54.6%。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88例,女14例,年龄24~89岁。疾病种类:脑血管意外33例,心肌梗塞7例,动脉硬化症62例。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 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患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55~70岁,糖尿病史5~21a。均为2型糖尿病。3例口服降糖药无效使用胰岛索维持血糖。本组并发脑卒中偏瘫(男/女)25/16例,肥胖21/13例,四肢麻木30/20例,高血脂25/11例,高血压15/8例,冠心病26/19例。同时还有并发末梢神经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  相似文献   

12.
心室晚电位(VLP)预测心肌梗塞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已被肯定,非心肌梗塞冠心病心室晚电位检测的临床意义较少研究,本文对两种疾病心室晚电位检测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冠心病170例,男140例,女30例,平均年龄63.9岁(35~92岁)。心肌梗塞36例,男35例,女1例,平均年龄64.5岁(35~88岁),其中急性心肌梗塞16例,陈旧性心肌梗塞20例。均符合WHO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3.
汤建华  兆仿 《现代康复》1998,2(4):393-394
1997年1月-1997年9月接院急诊室接收13例心肌梗塞患.男12例、女1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30岁。其发病特点为:50岁-70岁11例,其中心电表现10例,心梗6例、室颤2例。30岁~49岁2例均有室颤,其他无异常。对进些病例的转进和护理,谈几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4.
对象和方法:728例年龄50~75岁、6~18个月前患过Q波型心肌梗塞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65(男320,女45)例;肝素组363(男326,女37)例。两组的平均年龄、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第1次心肌梗塞的时间、位置及合并症,高血脂家族史、高血压及吸烟等危险因素,患者原有疾病,心功  相似文献   

15.
对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03—01~2004-10透析患者50例,男33例,年龄37~78岁.女17例,年龄45~67岁。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其中透析最长时间8a,最短时间3个月,2~3次/周,4~5h/次。  相似文献   

16.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 2002-2004年收住我院的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的患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6~82岁。急性前壁心肌梗塞2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10例;合并高血压21例,糖尿病19例,陈旧心肌梗塞病史3例。  相似文献   

17.
应用二维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2D-PDE)分析评价卡托普利(Captopril,CPT)对CHD左室舒张功能的干预作用,旨在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客观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冠心病组 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586±7.6岁。心肌梗塞20例(含急性心肌梗塞3例),病程:急性心肌梗塞3周,陈旧性心肌梗塞1~10年,平均4.6年,梗塞部位:前壁4例,前间壁8例,下壁6例,下壁合并后壁2例。稳定型心绞痛22例,病程为1~6年,平均2.4年。 1.2 正常对照组 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  相似文献   

18.
术后用力排便诱发心肌梗塞7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 临床资料2 0 0 2 - 0 1~ 2 0 0 2 - 11我院住院手术患者 10 0 0例次 ,其中男6 5 2例次 ,女 348例次 ,年龄 2~ 80岁。全部采用常规 12导联的ECG检测方法。均排除早期、急性期及近期心肌梗塞。结果手术后 2~ 3d有 7例明确诊断心肌梗塞。其中男 5例 ,女 2例。 7例心肌梗塞的诊断均有 ECG的明确演变过程及实验检查相应酶谱的升高。其中下壁心肌梗塞 4例 ,广泛前壁心肌梗塞 2例 ,前间壁心肌梗塞 1例 ,年龄 6 5~ 80岁。2 讨论10 0 0例手术患者 ,术前常规 12导联 ECG检查均大致正常。术后 4 8~ 72 h内却发生 7例心肌梗塞 ,且年龄在 6 …  相似文献   

19.
应用二维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2D-PDE)分析评价卡托普利(Captopril,简写CPT)对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干预作用;旨在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客观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冠心病组 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58.6±7.6岁;其中心肌梗塞20例(含急性心肌梗塞3例),病程:急性心肌梗塞3周,陈旧性心肌梗塞1~10年,平均4.6年,梗塞部位:前壁4例,前间壁8  相似文献   

20.
我科2007—06/2007—10进行胶囊内镜检查12例,护理效果较好,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24~78岁。主诉腹痛、腹泻者2例,不明原因便血1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