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游欢  钟朝晖  张眉  杨彬  刁俊 《重庆医学》2012,41(4):362-364
目的了解重庆市城市中小学生忽视现状,分析中小学生忽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重庆市主城区随机抽取部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应用我国中小学生忽视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描述不同年龄、性别、忽视层面的忽视率与忽视度,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各个年龄组不同性别平均忽视度分别为45.38、47.18、50.42和52.56,平均忽视率分别为34.32%、33.33%、36.90%、33.80%。各个年龄组男生忽视率均高于女生。在忽视层面上,15~17岁组的学生在教育、医疗、身体、情感层面受到的忽视程度高于其他年龄组,而6~8岁组学生在各个忽视层面受到的忽视均相对较低。结论重庆市中小学生受忽视的程度和密度较大,平均忽视率和忽视度均高于全国调查水平,各个层面忽视的发生率也较高,应结合中小学生忽视现状及影响因素积极预防学生忽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银川市城区部分托幼机构3—6岁儿童忽视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和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银川市城区4所幼儿园的1128名3—6岁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银川市城区部分托幼机构儿童忽视总发生率为24.4%,总忽视度为41.5;男、女童及不同年龄组儿童总忽视率、总忽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儿童在情感忽视率及忽视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岁组儿童情感忽视率及忽视度最高、最重,3岁组儿童最低、最轻。影响儿童忽视发生率和忽视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有父母文化程度、父亲职业、收入减少等。结论银川市城区儿童被忽视现象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广东省珠三角城市3~6岁儿童忽视状况,为相关部门采取防治儿童忽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状况评价问卷》调查广东省珠三角10个城市25所幼儿园的2 581名3~6岁儿童家长。结果广东省珠三角城市3~6岁儿童总忽视率为35.31%,总忽视度为42.22。男、女童的总忽视率分别为35.83%和34.35%,总忽视度分别为42.86和41.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在身体和教育层面的忽视率均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在情感、安全、医疗层面的忽视度均高于女童,而女童在教育层面的忽视度高于男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儿童在各层面的忽视率和忽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岁儿童在各层面的忽视率和忽视度均最大,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家庭类型的儿童在教育、情感、安全层面的忽视率及身体、教育、医疗层面的忽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省珠三角10个城市儿童忽视情况有其特殊性,更应该引起相关部门和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3~6岁城区儿童忽视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了解陕西省3—6岁城区儿童的忽视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陕西省7个城市社区的683户有3~6岁儿童的家庭用“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状况评价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 陕西省3—6岁城区儿童的总忽视率为32.5%,总忽视度为42.5,忽视总分值为154.9,与2002年全国的调查结果相比,总忽视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总忽视度与忽视总分值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男、女童在忽视率和忽视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不同年龄忽视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岁组儿童的忽视程度与3岁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从不同的忽视层面来看,陕西省儿童在身体和安全层面受到的忽视较多,而在教育、身体、情感层面受到的忽视较重。结论 陕西省3~6岁城区儿童的忽视状况较全国更为严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南宁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忽视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宁市城区3~6岁儿童忽视发生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用《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状况评价问卷》对南宁市6个城区12所托幼机构的3 395名3~6岁儿童家长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从身体、情感、教育、安全和医疗等5个层面进行忽视状况分析。结果南宁市城区3~6岁儿童忽视发生率为25.01%,总忽视度为40.20;男女儿童身体、情感、教育、安全、医疗层面及总体忽视率、忽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岁组儿童身体、情感、教育层面及总体忽视率最高(P<0.05),6岁组则最低(P<0.05)。3岁组儿童身体层面忽视度最高,6岁组最低(P<0.05);5岁组儿童情感层面忽视度最高,3岁组最低(P<0.05);6岁组儿童安全层面忽视度最高,5岁组最低(P<0.05)。儿童同时受2~4种忽视的比例较高82.69%(702/849),同时受5种忽视较少3.18%(27/849)。结论南宁市城区儿童忽视现状较为严重,不同年龄组的忽视状况有所不同,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陕西省9~11岁农村儿童忽视状况。方法: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中国9~11岁农村儿童忽视状况评价问卷》对陕西省三个地市685名9~11岁儿童进行调查,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不同年龄、性别、家庭类型、忽视层面、是否为留守儿童的忽视率、忽视度进行统计学描述及分析。结果:陕西省9~11岁儿童总忽视率为58.1%,总忽视度为44.77。男童社会忽视层面的忽视率(11.20%)高于女童(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同年龄及性别各忽视层面的忽视度与忽视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儿童所受忽视以单项忽视为主(19.5%)。单亲及再婚家庭中儿童忽视率较高(82.6%,75%)。留守儿童身体忽视层面的忽视率(29.5%)高于非留守儿童(20.6%,P<0.05)。结论:陕西省9~11岁农村儿童的忽视状况较全国更为严重,应该进一步探讨其影响因素,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1~15岁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为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双抗原夹心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对1 530例1~15岁儿童进行抗-HBs检测.结果 1~15岁儿童抗-HBs阳性率为60.26%.其中男性抗-HBs阳性率为55.88%,明显低于女性的64.45%(P<0.01);1~6岁年龄组抗-HBs阳性率为64.00%,明显高于7~12岁年龄组的57.48%和13~15岁年龄组的57.14% (P<0.05),但7~12岁年龄组与13~15岁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15岁年龄组与7~12岁年龄组和1~6岁年龄组的抗-HBs滴度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地区儿童抗-HBs阳性率存在人群差异,可能与年龄、性别相关,且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重庆市民办幼儿园学龄前儿童乳牙龋患病情况。方法选择重庆市渝中区40所民办幼儿园2713名3~6岁儿童为调查对象,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标准进行口腔检查后,提取龋病情况资料,包括患龋率、龋均等用 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受检儿童中,总患龋率为61.04%,龋均3.12,龋齿充填率0.35%。其中,3~、4~、5~、6~岁年龄段儿童患龋率分别为42.51%、59.53%、67.76%和74.85%;龋均分别为1.59、2.9、3.69和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 女 儿 童 患 龋 率 分 别 为61.65%和60.41%,龋均分别为3.11和3.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庆市民办幼儿园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状况严峻,患龋率高,龋齿充填率低。  相似文献   

9.
928名儿童口腔健康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928名2~6岁幼儿园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结果:患龋率64.47%,受检者龋均3.07,患者龋均4.83。其中4~5岁、5~6岁、6~7岁三年龄组之间,患龋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2~3岁、3~4岁及4~5岁三年龄组间的患龋率,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牙龈炎患病率17%。错率为30.17%,以深覆的比例最高。乳牙发育异常发生率为5.49%,男女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融合牙发生率为2.26%,以下颌B+C融合最多。此外,还查出数例口腔软组织疾病。资料说明了儿童乳牙龋和牙畸形的严重程度,应引起重视,提示儿童牙病的防治,应尽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3~6岁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情况进行调查,为本地区儿童眼保健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九江市浔阳区9所幼儿园,将在园的3~6岁学龄前儿童2 318名分成3组:3~4岁组,~5岁组,~6岁组,进行视觉(远视力、色觉、立体视觉、眼位)检查,对各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视力低常检出率为27.91%,~6岁组儿童视力低常率较其他2组有显著差异;单色辨色障碍检出率为0.26%,各年龄组及性别组间色觉障碍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眼立体视觉异常检出率为4.49%,>3~4岁组儿童视觉异常检出率较其他2组高(P均<0.01),男女童间视觉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斜视检出率为1.47%,各年龄组及性别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儿童视力低常率逐年增高,开展学龄前儿童视觉筛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邵子瑜  吴海燕 《吉林医学》2010,31(13):1832-1834
目的:了解合肥市活产新生儿出生时体格发育状况及婴儿阶段体格发育水平。方法:选取合肥市2007~2008年分娩新生儿进行婴儿期体格发育检测。新生儿出生时体格测量指标采用出生身长、出生体重、出生头围等。婴儿期体格发育监测资料包括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分别进行身长、体重、头围等体格发育指标的测量。结果:合肥市2007~2008年活产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3 370±451)g、出生身长(50.26±1.67)cm,出生头围(34.09±1.37)cm,出生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的平均体重分别为(6.751±0.798)kg、(8.469±1.002)kg、(9.518±1.123)kg和(10.275±1.163)kg,平均身长分别为(62.18±2.20)cm、(68.54±2.36)cm、(73.02±2.53)cm和(76.77±2.57)cm,各月龄的男童体重、身长、头围水平均高于女童,且无论男童还是女童,6个月前(特别是3个月前)各体格指标增长水平明显高于6个月以后。合肥市市区婴儿各月龄组身高、体重均高于WHO推荐标准(2006版,下同);而体重男婴和女婴各有2个月龄高于全国9城市标准(2009版,下同),身高男婴有1个、女婴有2个月龄组高于全国9城市标准,头围符合全国9城市标准。结论:合肥市婴儿出生时和婴儿期内的体格发育总体上处于较好水平。WHO推荐的身高和体重标准已难以适应现阶段合肥市婴儿生长发育的评价。而全国9城市标准可以作为合肥市市区婴儿生长发育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幼儿园保教人员的儿童忽视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现况,为开展适宜的防治儿童忽视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东莞、惠州、中山、佛山市的15所幼儿园的198名保教人员进行儿童忽视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现况调查。结果仅21.4%的保教人员听说过儿童忽视也知道内容;36.5%的保教人员以前从来没有获得过防治儿童忽视的知识;90.9%~98.4%的保教人员需要、也愿意接受并认为应该进行防治儿童忽视的教育和宣传;保教人员对孩子经常的行为:80.8%温情/理解、40.4%严厉、27.8%过度保护、18.2%过分干涉;保教人员对孩子从来没有的行为:75.3%从未恐吓过、52.5%从未过分干涉过、52.0%从未惩罚过、37.4%从未否认过;92.2%的保教人员愿意为防治儿童忽视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保教人员认为儿童忽视的主要发生地点:86.8%家庭、59.5%幼儿园、32.6%公共场合;保教人员认为保护3~6岁儿童的责任应是:87.9%家长、84.3%幼儿园保教人员、46.9%政府;保教人员认为目前防治儿童忽视的教育未普及的可能原因:56.8%政府及社会不重视、53.6%没有成立相应的专业机构、59.8%家长或保教人员本身缺乏相应知识、36.4%社会/医疗和教育机构宣传不力;93.2%的保教人员呼吁应该成立相应的防治儿童忽视的机构、法律援助机构或立法保护儿童。结论幼儿园保教人员的儿童忽视相关知识匮乏,相关健康教育远远不够,但他们对其态度是肯定的,且迫切需求关于儿童忽视的健康教育。应加强对幼儿园保教人员的儿童忽视的健康教育,同时呼吁政府、社会对儿童忽视加以关注,建立儿童忽视培训和报告体系,并成立相应的防治儿童忽视的机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3~6岁儿童家长的儿童忽视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况,为进行防治儿童忽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广东省东莞、惠州、中山、佛山四市3~6岁的儿童家长621人进行儿童忽视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况调查。结果仅5.4%听说过儿童忽视也知道内容;55.9%以前从来没有获得过防治"儿童忽视"的知识;90.7%~97.4%的家长愿意接受、需要和认为应该进行防治儿童忽视知识的教育和宣传;91.0%愿意为防治儿童忽视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对孩子经常有的行为依次是:温情、理解(72.4%)、严厉(48.6%)、责骂(43.3%)、过度保护(19.6%)、拒绝(18.2%);对孩子从来没有的行为依次是:恐吓(65.2%)、过分干涉(50.5%)、惩罚(38.7%)、过度保护(37.4%)、否认(29.7%)。他们认为儿童忽视主要发生在以下地方:家庭(78.3%)、幼儿园(61.0%)、公共场合(40.3%);认为保护3~6岁儿童的责任应在于家长(95.3%)、幼儿园老师(76.7%)、相关机构(39.4%)、政府(29.9%);认为目前防治儿童忽视的教育未普及的可能原因是政府、社会不重视(59.9%)、没有成立相应的专业机构(57.8%)、家长或老师本身缺乏相应知识(57.4%)、社会、医疗和教育机构宣传不力(47.4%)、宣传形式和内容不佳(40.7%)、没有相应的立法(37.3%)等;同时95.4%的家长呼吁应该成立相应的防治儿童忽视的机构、法律援助机构或立法保护儿童。结论 3~6岁儿童家长儿童忽视相关知识严重匮乏,相应的健康教育远远不足,而家长态度是肯定的、对其需求迫切,但现实与需求相差甚远。应加强健康教育,注意家庭、幼儿园是健康教育的重点,同时呼吁政府、社会、家长、老师应关注防治儿童忽视。  相似文献   

14.
仫佬族儿童少年体型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仫佬族儿童的体型发育规律。方法应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广西罗城县四所小学在校生636例(男317例,女319例)7~12岁的仫佬族儿童进行体型评定。结果7~12岁男性和7~10岁女性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因子值逐步下降,外因子值明显上升,内因子值无明显变化;各年龄组体型均值均为中因子值>外因子值>内因子值,其中7~9岁男女各组均为偏外胚层的中胚层体型,10~12岁男女各组为中胚层—外胚层均衡体型;各年龄组男女间体型除9岁~组和11岁~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余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男生体型分布较集中,女生体型分布较分散。结论与苗族比较,仫佬族儿童少年身材瘦高,皮下脂肪少。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evalence of asthma and asthma related symptoms among children aged 0-14 years in three Chinese cities and to obtain a crude estimation of the trend of childhood asthma prevalence in China.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population-based survey of prevalence of asthrna was conducted in children aged from 0 to 14 years in 3 major cities of China (Beijing, Chongqing, and Guangzhou) with different geographic locations. All the subjec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by a multi-stage sampling method. Three to five schools and kindergartens in 2 urban districts in each city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the survey, and a validated questionnaire that included the core ques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y of Asthma and Allergies in Childhood, Phase III questionnaire and several additional questions were used. All questionnaires were completed by parents or guardians of the selected children. Children whose parents responded affirmatively to the question" Has your child ever been diagnosed as asthma by a doctor" were recognized as victims of asthma.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asthma in Beijing, Chongqing, and Guangzhou was 3.15%, 7.45%, and 2.09%, respectively. These valu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btained 10 years ago in the national epidemiological survey in 2000 which used the same method of investigation and the same diagnotic criteria (x^2=3.938, P=-0.047; 22=73.506, P≤0.001; x^2=11.956, P=0.001, in each city). Of the asthmatic children 57.21%, 69.91%, and 60.00% had their first attack before the age of 3 in Beijing, Chongqing, and Guangzhou, respectively. Wheezing was the primary clinical manifestation for all asthmatic children, followed by persistent cough and repeated respiratory infections. Both the prevalence of asthma and asthma-related symptoms were statistically higher in males than in females.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of childhood asthma is statistically higher than that 10 years ago in the three Chinese citi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T)对儿童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 晕厥组为2002年1月至2008年4月在北京、湖南、湖北、上海四地晕厥门诊就诊或住院的379例不明原因晕厥患儿,其中男171例,女208例;年龄3~18岁,平均(12±3)岁.所有患儿通过常规检查仍不能明确患儿晕厥的原因时,进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T)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激发的倾斜试验(SNHUTT)检查.对照组为10名身体健康、无晕厥及晕厥先兆病史的正常儿童,其中男5名,女5名;年龄9~15岁,平均(11.4±2.1)岁,其心血管、神经系统、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X线胸片检查均正常;所有正常儿童均进行BHUTT或SNHUTT.结果 在379例患儿中,286例患儿为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75.5%).晕厥患儿中67例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17.7%);157例为血管迷走性晕厥血管抑制型(41.4%);14例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心脏抑制型(3.7%);47例为血管迷走性晕厥混合型(12.4%);1例患儿为直立性低血压(0.3%);93例患儿仍为不明原因晕厥(24.5%).在晕厥组和对照组中,BHUTr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5.9%和0,SNHUTT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75.5%和20.0%.BHUTT阳性患者在BHUTT过程中出现阳性反应的时间平均为(16±12)min,阳性反应出现时的体位均为倾斜60°体位;SNHUTT阳性患儿在SNHUTT过程中出现阳性反应的时间平均为(6±4)min,阳性反应出现时的体位均为倾斜60°体位并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结论 应用HUTT可较好地、客观地对儿童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进行诊断,SNHUTT具有较高的诊断阳性率,明显提高了BHUTT的诊断阳性率,且阳性反应时间明显低于BHUTT.  相似文献   

17.
随机抽取0~36月龄儿童家长238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月龄0~6个月儿童的家长92人,7~12个月者家长85人,13~18个月者家长33人,19~24个月者家长16人,〉24个月者家长12人;女性185人,男性53人;父母占99.2%(236/238);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家长占52.1%。女性家长对“最近半年内为儿童做过几次体检”的知晓率明显高于男性家长(P〈0.05);家长对其余知识知晓情况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6月龄儿童家长半年内陪同儿童进行健康体检次数达(2.8±1.9)次;儿童出生(7.4±2.4)个月已开始添加肉食,其中肉、动物肝脏和蛋的摄人已达到每周7次以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家长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关注程度及儿童常见营养性疾病佝偻病、贫血的重视程度等方面高于其他文化程度家长。纯母乳喂养儿童仅占37.O%(88/238)。提示,家长喂养行为、文化程度、育儿水平和执行力的明显提高,在社区儿童健康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