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C肽(C-P)等指标的变化。方法:2005年2月-2006年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组48例和格列苯脲治疗组30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经12周的治疗,格列齐特组与格列苯脲组两组之间的FBG、2hBG、HbA1c、FC-P、2hC-P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低血糖发生率格列齐特组为4.17%,格列苯脲组为40.00%(P〈0.01)。结论:格列齐特缓释片与格列苯脲的降糖效果相似,但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及C肽(C-P)等指标的变化.方法 将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罗格列酮组48例和格列苯脲治疗30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前2组年龄、糖尿病病程、FBG、BM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12周的治疗,罗格列酮组与格列苯脲组两组之间的FBG、2HBG、H BALC、FC-P、2HC-P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低血糖发生率罗格列酮组为4.17%,格列苯脲组为40.00%(p<0.01).结论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较好的解决了长效降糖药易致低血糖的问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吴护群  卢汶  张文  张进安 《吉林医学》2012,(27):5899-5900
目的:探讨磺脲类降糖药格列美脲与格列苯脲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型糖尿病患者45例,随机分为格列美脲组(22例)及格列苯脲组(23例),观察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胰岛素敏感性(HOMA-IS)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指数的变化。结果:①两组患者经治疗12周后FPG、2 hPG、HbA1c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格列美脲组FINS下降(P<0.05),格列苯脲组FINS无明显变化(P>0.05);③治疗后,格列美脲组HOMA-IR指数明显下降(P<0.05),HOMA-IS指数及HOMA-β指数明显升高(P<0.05),格列苯脲组HOMA指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格列美脲与格列苯脲均有良好的降糖作用,但格列美脲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的功能,优于格列苯脲,是更理想的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4.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及C肽(C-P)等指标的变化。结论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较好的解决了长效降糖药易致低血糖的问题,安全性好。结果治疗前2组年龄、糖尿病病程、FBG、BM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12周的治疗,罗格列酮组与格列苯脲组两组之间的FBG、2HBG、HBALC、FC-P、2HC-P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低血糖发生率罗格列酮组为4.17%,格列苯脲组为40.00%(p〈0.01)。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罗格列酮组48例和格列苯脲治疗30例进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随机分入瑞格列奈组和格列苯脲组,治疗观察时间12周。结果治疗4,8,12周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两组之间无差异。瑞格列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格列苯脲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地低于格列苯脲组(3.17%对14.29%,P<0.01)。结论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陆飞  覃嗣贤 《右江医学》2007,35(2):129-130
目的探讨应用格列美脲(万苏平)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40例T2DM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格列美脲和格列苯脲进行临床治疗,观察格列美脲和格列苯脲治疗糖尿病患者后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C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格列美脲和格列苯脲的降糖效果相似,但格列美脲治疗后餐后C肽无升高,两种药物对体重、血压、血脂影响不大,不良反应也轻微。结论格列美脲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备选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格列本脲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42例)、B组(41例)和C组(41例),A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治疗,B组患者给予格列本脲片,C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与格列本脲联合治疗。结果: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C组患者空腹血糖达标率、餐后2h血糖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显著高于A组及B组,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格列本脲治疗2型糖尿病可提高患者血糖达标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降糖安胎方联合格列苯脲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91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予以格列苯脲治疗,观察组46例给予格列苯脲+降糖安胎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变化情况、血脂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用药1个月后观察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TC、T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为4.35%(2/46),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9/4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5/46),对照组为11.11%(5/4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给予降糖安胎方与格列苯脲联合治疗,血糖、血脂控制效果显著,可改善分娩结局,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降糖药格列苯脲与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格列苯脲组和二甲双胍组各90例,观察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压、血脂水平及BMI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一定程度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格列苯脲组HbA1c下降程度高于二甲双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甲双胍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于格列苯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格列苯脲与二甲双胍均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各具优势,可依据不同目的指导患者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吡格列酮、格列齐特缓释片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随机均分为2组(n=90).治疗组给予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给予格列齐特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密切观察2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血糖及胰岛素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2组患者的胰岛素及血糖等指标的平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糖及胰岛素等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与格列齐特缓释片比较,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胰岛素和血糖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8例经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素治疗组(ID组)和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组,予睡前皮下注射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12周,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明显下降,C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但ID组低血糖事件及体重增加明显少于NPH组,且C肽水平也高于NPH组(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方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健脾清热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健脾清热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阳性平行对照方法,将103例CAG患者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给予健脾清热化瘀方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证候疗效、主要症状疗效和病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1);两组主要症状均有一定程度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胃黏膜腺体萎缩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清热化瘀法治疗CAG可改善其证候、主要症状和胃黏膜腺体萎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癃闭康泰片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肾虚血瘀湿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对80例BPH患者分别予癃闭康泰片(60例)和前列舒乐片(20例)治疗6周,收集其中数据完全符合设计方案的69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癃闭康泰组52例,前列舒乐组17例。结果癃闭康泰组在改善中医肾虚血瘀湿阻证疗效评分、提高最大尿流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缩小前列腺体积和减少残余尿等方面与前列舒乐组相当,对于改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更有效(P〈0.05),且治疗前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癃闭康泰片可以显著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聂梅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28-29,31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临床疗效。方法:9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单用氯沙坦组(对照组)和氯沙坦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4周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用药后FPG、餐后2小时血糖、HbA1c较用药前均有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BUN、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用药后SBP、DBP较用药前均有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DN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安非他酮缓释片对抑郁症患者血清P物质(SP)和神经肽Y(NPY)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将7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予以安非他酮缓释片和氟西汀治疗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P和NPY水平变化,并比较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周后,两组血清SP水平[(40.12±12.73)、(48.43±12.17) ng/L]均较治疗前[(55.17±14.76)、(54.97±15.01)ng/L]明显下降,NPY水平[(138.4923.17)、(119.53±22.86)ng/L]均较治疗前[(104.64±21.37)、(103.26±20.56)ng/L]明显上升(P< 0.05或P<0.01),且实验组下降或上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3%)明显优于对照组(77.1%)(x2=4.2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4.3%)明显低于对照组(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9,P<0.05).结论 安非他酮缓释片治疗抑郁症效果确切,安全性较好,其作用机制与其能降低血清SP水平及升高NPY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对种植体龈沟牙周致病菌的影响。方法: 收集接受种植牙手术的106例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的患者,按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分为HbA1c<8%组(48例)和HbA1c≥8%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HbA1c比例、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采集入选牙位的龈下菌斑,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6种可疑牙周致病菌数量并统计检出率;分析龈下病菌感染与HbA1c的相关性。结果: HbA1c≥8%组患者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福塞坦氏菌、中间普氏菌和具核梭杆菌数量和检出率均明显高于HbA1c<8%组(P均<0.05);牙龈卟啉单胞菌、福塞坦氏菌和具核梭杆菌与患者HbA1c呈正相关(P<0.05),中间普氏菌与HbA1c呈负相关(P<0.05)。 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种植体龈下牙周致病菌菌群的繁殖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片对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片观察组(80例)与单用美托洛尔片对照组(79例)。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具有显著的抗快速型心律失常作用,与美托洛尔联合应用能增强疗效,并可改善患者心悸、气短、乏力、失眠等临床症状.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格列本脲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其对患者血清 Irisin 及人源甘 丙肽(GAL)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 年 2 月 -2017 年 2 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 100 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为观察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应用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 应用格列本脲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入组时及治疗后的糖代谢指标﹑血清胱抑素 C(Cys?C)﹑同 型半胱氨酸(Hcy)﹑ Irisin 及 GAL 水平,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 (FPG) 、餐后 1?h 血糖(1?hPG) 、餐后 2?h 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均下降( P ?<0.05) ,观 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 ?<0.05) ; 治疗后, 两组血清 Cys?C 与 Hcy 均降低( P ?<0.05) ,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 Cys?C 与 Hcy 水平更低( P ?<0.05) ; 治疗后, 两组血清 Irisin 升高而 GAL 降低( P ?<0.05) , 观察组 Irisin 及 GAL 变化程度优于对照组( P ?<0.05) ; 两组妊娠高血压征、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羊水过多发生率的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P ?>0.05) , 观察组低血糖及早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格列本脲联合门冬胰岛素有 助于 GDM 患者的血糖控制,可通过降低血清 Cys?C ﹑ Hcy ﹑ GAL,升高血清 Irisin 水平来改善胰岛素抵抗,安全可靠,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靶控麻醉对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老年患者围术期血糖的影响。方法将60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按HbA1c值分为HbA1c>6%组和HbA1c≤6%组,各30例。均给予相同给药模式全麻诱导平顺插管后雷米芬太尼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持续泵注维持全麻,间断静注维库溴铵维持肌松,并分别于各时点检测血糖值。结果术后1 h,HbA1c>6%组血糖增高值较HbA1c≤6%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拔管即刻、术后2 h两组血糖增高值与HbA1c≤6%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靶控麻醉对不同HbA1c水平的老年患者围术期血糖的影响相近,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丙泊酚全麻是适合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手术安全、理想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加减清营汤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患者血脂和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将40例TAO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服加减清营汤,对照组给服通塞脉片,1个月后观察血脂、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变化。结果加减清营汤能够降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免疫球蛋白IgG含量,增加血清补体C3、C4的含量。结论加减清营汤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血脂和体液免疫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