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老年急诊病例资料统计分析,探讨老年急诊患者常见疾病种类、疾病分布与时间、年龄的关联性和一些常见的临床问题.方法 收集2009年1~12月全部老年急诊患者的就诊信息,对患者的年龄、就诊时间、疾病分类等数据资料和一些典型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急诊患者疾病的分布以呼吸、循环系统疾病为主,分别占25.40%和21.02%;不同系统疾病的分布与不同时间、不同年龄有一定的关联.如呼吸系统疾病12、1、2月就诊人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月;<60岁患者因消化系统疾病就诊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等.结论 老年急诊患者的疾病种类、疾病的时间分布、疾病的年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老年急诊患者在病理生理、心理、日常照料方面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某院急诊就诊时间分布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对某院1996年、1997年两年急诊就诊病人的就诊时间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急诊时间分布的动态变化,找出其中规律,为急危重症的抢救治疗,为急诊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编配,为急诊科的科学管理和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某院急诊科1996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急诊登记。资料完整、真实可靠,利用率100%。2 方法2.1 以时点为单位,对24小时急诊频数及构成比按日、月、  相似文献   

3.
某市三级甲等医院重大节假日急诊就诊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某市重大节假日急诊就诊情况进行分析,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通过对2000~2005年重大节假日期间急诊就诊登记的22014例资料进行分析,揭示发病的年龄、性别和昼夜时间的分布规律以及疾病构成梯次.[结果]急诊就诊的男性病例普遍多于女性,并且10岁以下年龄组就诊人数居多;其中.发热、外伤及腹痛是最为常见的就诊原因;每日的午后至凌晨存在"驼峰型"分布的就诊高峰期. [结论]探讨重大节假日期间急诊就诊情况,有助干急诊工作的改进,合理调配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4.
"以病人为中心"优化门诊就诊流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医院门诊,普遍存在病人挂号、交费、取药时间长而实际看病时间很短的所谓"三长一短"现象.究其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医院的工作开展大多"以医院为中心",而非"以病人为中心",由此形成的医院固有就诊流程繁琐,病人就医难的矛盾突出.随着医改的逐渐深入,积极优化门诊就诊流程势在必行.文章针对当前医院就诊流程存在的主要弊端,对优化门诊就诊流程作了一些思考,指出了医院必须"以病人为中心"优化就诊流程的必要性以及在优化就诊流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就诊患者在不同时段的就诊规律,为急诊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门急诊就诊信息系统2009年10月1日-2010年4月30日急诊病例资料。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7634份急诊病例资料。结果急诊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急诊儿科中位年龄3岁,急诊内科、急诊外科中位年龄32岁。就诊科别以急诊儿科患者占多数。费用类别以自费患者为主。16:00-〈0HD:00时上夜班为就诊高峰时段,在高峰时段.急诊儿科、医疗保险患者增加较明显,但疾病轻重分级以4级及5级轻症病例为主。结论在就诊高峰时段,要相应调整排班.加强导诊和分诊.可缓解急诊科拥挤现象。学科建设中要加强急诊儿科医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老年急诊病例资料统计分析,探讨老年急诊患者常见疾病种类、疾病分布与时间、年龄的关联性和一些常见的临床问题。方法收集2009年1~12月全部老年急诊患者的就诊信息,对患者的年龄、就诊时间、疾病分类等数据资料和一些典型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老年急诊患者疾病的分布以呼吸、循环系统疾病为主,分别占25.40和21.02;不同系统疾病的分布与不同时间、不同年龄有一定的关联。如呼吸系统疾病12、1、2月就诊人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月;<60岁患者因消化系统疾病就诊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等。结论老年急诊患者的疾病种类、疾病的时间分布、疾病的年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老年急诊患者在病理生理、心理、日常照料方面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医院急诊流程重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采用过程方法、持续质量改进理论、控制论等,对急诊流程现况进行充分认识.通过现况分析,明确急诊流程的关键环节、关键质控点和影响急诊医疗质量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之上,制定急诊流程重组的基本框架和实施方案,明确急诊流程重组的总体目标为:以病人为中心,实现就诊全程时间更短、诊疗行为更规范、效率更高.此方案在解放军304医院急诊科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对应用前后的部分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急诊病人人均全程就诊时间较重组前明显缩短,人均医生就诊时间较前有所延长,人均检查等待时间较前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大气污染物与儿科门急诊就诊人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定量评价北京市主要大气污染物与医院门、急诊就诊人次之间的相关关系,初步建立其暴露-反应关系评价模型。方法 收集1998~2000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东城区和昌平区一氧化碳(C0)、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总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大气污染物的每日监测数据,3所医院儿科门、急诊每日就诊人数及每日大气温、湿度数据。控制了流行性感冒、季节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以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气管炎门、急诊就诊人次为因变量,大气污染物浓度和平均温度、湿度为自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时间序列的泊松回归分析。结果 大气污染物SO2、NOx、CO和PMl0浓度分别每提高100μg/m^3,儿科门、急诊上呼吸道感染就诊人数就分别增加1.17%、1.86%、1.50%和1.04%;肺炎就诊人数分别增加1.41%、13.34%、10.2l%和7.67%;气管炎就诊人数分别增加8.51%、11.08%、9.52%和7.04%。结论 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升高引起儿科门、急诊就诊人次相应增加。大气污染是人群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北京市气象要素变化对阑尾炎急诊就诊人数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2011年北京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阑尾炎患者急诊资料和同期北京市气象、大气污染物资料,分析阑尾炎发病的人群和时间分布及其与主要气象要素的关联性,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气象条件变化下阑尾炎日急诊就诊人数的回归方程。结果 4家医院3年阑尾炎急诊日平均就诊人数为8例,夏季高发(以7、8月份人数最多);阑尾炎急诊日就诊人数与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呈正相关,与平均气压、SO_2浓度和NO_2浓度呈负相关。结论气象因素中,气温是影响北京地区阑尾炎急诊就诊人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内科急诊病例就诊时间的分布是否具有规律性,目前报道较少,了解和掌握内科急诊病例就诊时间的分布规律,便于医院合理统筹安排急诊抢救工作的技术力量、药品、器械设备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运用圆形分布和百分比法的理论对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2556例内科急诊病例的就诊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院门诊病人数的不断增加,门诊部门的压力不断增大,病人投诉率持续上升.因此,我们对门诊流程的计算机系统进一步改进,以实现病人就诊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急诊骨科突发事件逐年增加,相较于其他科室而言急诊骨科更为容易产生医疗纠纷,由此引发的就诊暴力事件更是时有发生,可以说现今急诊骨科面临着较大的医疗风险。本文基于此就急诊骨科中就诊存在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着手分析,之后对骨科就诊实际防范风险措施进行研究,以期为后续关于急诊骨科方面的风险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更为未来急诊骨科良好开展工作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rrjk》2014,(15)
<正>心脏病发作起来的凶险大家是有目共睹,那么怎样才能更好、更节省时间又能安全有效地达到看病的目的呢?选择合适就诊时间有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看病,尤其是心脏病。症状很重时应该拨打120,到急诊就诊,千万不要忍着胸痛自己坚持去,这样做是十分危险的,也耽误急诊的处理时间。本刊提示:无论是疾病的症状轻与重,都不要拖着不看。就诊前准备前一天好好休息,不吃大餐,当天早上最好不  相似文献   

14.
病人就诊卡在医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新宇 《医疗装备》2003,16(12):14-15
为了解决病人看病“三长一短”的状况,我们在北京市率先实现了使用“病人就诊卡”的就医方式,原则就是“在哪里发生费用就在哪里记费”。将原来的集中收费分散到各费用的发生地,使病人在就诊的同时就完成了交费的动作,从而减少病人排队的次数,加快病人就诊的速度。  相似文献   

15.
关于老年人急诊就诊状况调查何芳我国人均寿命从解放前40岁上升到今天的73岁,使老年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老年人因病看急诊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现就本院急诊情况进行分析。一、材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任意抽取本院1988年和1992年的急诊死亡1223个病例...  相似文献   

16.
运用信息化管理机制改善急诊抢救室病人滞留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信息化管理机制,保证急诊危重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后能及时转出,缩短患者在抢救室滞留时间,增加急诊科效益。方法:通过对我院急诊科抢救室进行现场调研,从多维度观测急诊抢救室滞留情况,分析滞留对急诊科损益的影响。结果:夜间就诊滞留时间长,夜间转住院通道不畅。科室病房未预留充足急诊床位导致急诊抢救室病人滞留时间过长。结论:通过建立急诊重症病人转科信息化管理机制,缩短急诊抢救室病人滞留时间,打破病区专科划分的现状,增加了床位使用的灵活度,有益于急诊科增加管理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妇产科是我院的重点学科之一,近几年其门诊量和收容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势态,但门诊就诊区域常出现病人排队、候诊时间较长,医护人员工作负荷较重、不能按时下班的现象。为找出妇产科门诊病人就诊时间的分布规律,以便科室根据各月份门诊就诊病人数量合理安排医护人员工作时间和调配人员数量,确保医院以高水平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满足病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急诊骨科患者护理中,就诊风险贯穿始终.特别是在处置和操作中,微不足道的小细节都会引发事故.一旦发生事故,会为家属和患者带来无法弥补的伤痛.本文主要介绍急诊骨科患者的风险发生因素,并详细介绍对应的解决措施.力求从根本上关心、理解和爱护患者,尽量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医患纠纷、提升患者生存几率,让急诊骨科的施行效果达到最优,故此急诊骨科患者护理的工作量也会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9.
实行门诊预约挂号分时段就诊服务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门诊于2009年11月开始提供全面的实名制预约挂号和分时段就诊服务,有效地分流了挂号病人,减少了病人就诊排队时间.为患者提供了"优质、优价、便捷"的人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20.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也是患者接触最早、最广泛的场所,它具有患者就诊时间短、流动性大、病种复杂、就医环境陌生的特点。因此,门诊医护人员,尤其是门诊护士的整体素质、服务质量的高低,对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2002年5月至今,我院护理部在提高门、急诊服务质量、优化门诊就诊程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就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