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宫颈癌鳞癌Siha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作用人宫颈癌鳞癌Siha细胞,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测定Siha细胞增殖速率和增殖周期分布,Western blot测定Siha细胞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表达。结果 1×10-5、5×10-6、1×10-6、5×10-7 mol/L丹参酮ⅡA显著抑制宫颈癌鳞癌Siha细胞增殖,该抑制作用可被雌激素受体(ER)α拮抗剂MPP增强、可被ERβ拮抗剂PHTPP减弱;1×10-5、5×10-6、1×10-6 mol/L丹参酮ⅡA干预后Siha细胞增殖指数显著下降;1×10-5、5×10-6、1×10-6、5×10-7 mol/L丹参酮ⅡA干预后Siha细胞p-ERK、Cyclin D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丹参酮ⅡA抑制宫颈癌鳞癌Siha细胞增殖是通过靶细胞ER途径实现的,并通过降低p-ERK、Cyclin D表达量发挥抗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紫草素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雌激素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Ishikawa细胞体外培养,经1、3、5M紫草素及相应浓度紫草素中分别加入雌激素10 n M,处理细胞后,用MTT法分别检测治疗24 h、48 h、72 h后Ishikawa细胞生长抑制率;Western-blot及RT-PCR法检测雌激素信号通路ERα、Cyclin D1、c-myc蛋白表达情况及ERα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随着紫草素作用浓度的增加及干预时间的延长,Ishikawa细胞抑制率明显上升;紫草素作用于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24 h后,ERα、Cyclin D1、c-myc蛋白表达下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ERαmRNA表达无统计学意义,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紫草素随着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能够显著抑制Ishikawa细胞的增殖;紫草素通过抑制雌激素信号通路中ERα、Cyclin D1、c-myc蛋白表达,起到抑制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参附注射液(SF)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设立空白对照组和参附注射液不同浓度组,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碘化丙碇(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RT-qPCR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Cyclin E mRNA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作用24,48,72 h后,参附注射液100μL/mL对PC-3细胞均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细胞增殖指数下降,Cyclin D、Cyclin E 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以抑制PC-3细胞增殖,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Cyclin D、Cyclin E mRNA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扶正抗癌方阻滞H460细胞周期的分子机制。方法 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Real-time PCR检测miR221-3p及p27~(Kip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27~(Kip1)、Cyclin D1、Cyclin E、CDK2和CDK4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221-3p是否与p27~(Kip1)3’UTR结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 0.01),G0/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减少(P 0.05),Cyclin D1、Cyclin E、CDK2和CDK4蛋白表达降低(P 0.05),p27~(Kip1)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P 0.05),miR221-3p表达降低(P 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iR221-3p mimics组p27~(Kip1)mRNA表达降低(P 0.01);与nc-inhibitor组比较,miR221-3p mimics组p27~(Kip1) mRNA表达增加(P 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转染p27~(Kip1)野生型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 0.01)。结论扶正抗癌方下调miR221-3p表达,上调p27~(Kip1)表达,调控Cyclin D1、Cyclin E、CDK2和CDK4表达,阻滞细胞周期在G0/G1期抑制增殖。  相似文献   

5.
陈红  王维 《中草药》2019,50(9):2115-2120
目的研究红藤提取物联合5-氟尿嘧啶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以不同质量浓度的红藤提取物作用于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选择后续实验浓度。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红藤提取物(40 mg/L)组、5-氟尿嘧啶(10μmol/L)组及联合用药(红藤提取物40 mg/L+5-氟尿嘧啶10μmol/L)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及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4(CDK4)表达水平。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红藤提取物呈质量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epG2细胞增殖,选择其质量浓度为40mg/L用于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红藤提取物组和5-氟尿嘧啶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G_0/G_1期细胞比例显著升高,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细胞中PCNA、Cyclin D1、CDK4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5-氟尿嘧啶组比较,联合用药能显著抑制HepG2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细胞中PCNA、Cyclin D1、CDK4蛋白表达(P0.05)。结论红藤提取物联合5-氟尿嘧啶能够增强对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中PCNA、Cyclin D1、CDK4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研究黄芪和当归配伍对小鼠造血干细胞衰老模型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大鼠灌胃给药制备含药血浆后,体外培养小鼠造血干细胞,实验设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空白血浆组、芪归1∶1血浆组、芪归10∶1血浆组、单用当归血浆组、单用黄芪血浆组,以三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小鼠造血干细胞衰老,以含药血浆作用于造血干细胞衰老模型。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检测细胞衰老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RT-PCR检测Cyclin D1,P21,P5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yclin D1蛋白表达。结果显示,t-BHP作用于造血干细胞后,可使衰老细胞增加,细胞增殖能力降低,G0/G1期细胞增多,G2/M+S期细胞减少,同时伴Cyclin D1表达降低,P53,P21表达增强。黄芪、当归、芪归1∶1配伍、芪归10∶1配伍含药血浆可降低衰老细胞阳性率,使G0/G1期细胞减少,G2/M+S期细胞增加,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并使Cyclin D1基因和蛋白表达增强,P53,P21基因表达降低。以上效应以芪归1∶1配伍的作用为强。结果表明,t-BHP可使造血干细胞衰老,细胞增殖能力降低。黄芪、当归及其配伍可抑制造血干细胞衰老,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转换,以芪归1∶1配伍的作用为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细胞周期正性调节因子表达,下调细胞周期负性调节因子表达,从而促进细胞由静止期进入增殖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槲皮素通过G3BP1调控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SiHa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设置模型对照组、槲皮素25 mg/kg、50 mg/kg、100 mg/kg组,检测给药第7 d、14 d、21 d瘤体积变化,给药结束后取肿瘤组织称重,Western blot检测瘤组织中GTP酶激活蛋白-Src同源结构域3-结合蛋白1(G3BP1)、β-连环蛋白(β-Catenin)水平。采用CCK-8法分析5μmol/L~320μmol/L槲皮素作用48 h对SiH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将25、50及100μmol/L槲皮素作用于SiHa细胞,绘制7 d生长曲线;观察细胞集落形成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G3BP1、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Myc原癌基因(c-Myc)蛋白表达水平;敲低或上调G3BP1的表达,观察其对抑制率以及G3BP1、β-Catenin、cyclinD1、c-Myc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槲皮素25 mg/kg、50 mg/kg、100 mg/kg组给药第14 d、21 d瘤体积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槲皮素50、100 mg/kg组能明显降低瘤体质量(P0.05)。25、50、100 mg/kg的槲皮素能明显下调瘤体G3BP1、β-Catenin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CCK-8结果显示,槲皮素对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并伴随槲皮素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明显增加,IC_(50)为(84.19±5.12)μmol/L;生长曲线提示槲皮素25、50、100μmol/L对SiHa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著抑制SiHa细胞的集落形成;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槲皮素25、50、100μmol/L可下调G3BP1、β-Catenin、cyclinD1、c-Myc蛋白表达;敲低G3BP1的表达,槲皮素50μmol/L显著增加抑制率,下调β-Catenin、cyclinD1、c-Myc蛋白表达,上调G3BP1的表达,槲皮素50μmol/L显著降低抑制率,上调β-Catenin、cyclinD1、c-Myc蛋白表达(P0.05或P0.01)。结论:槲皮素能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靶向G3BP1调控Wnt/β-Catenin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宫颈癌SiHa细胞,用浓度分别为0,20,40,80μmol/L的槲皮素处理细胞24 h、48 h、72 h后,通过噻唑蓝(MTT)法测定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率;取宫颈癌SiHa细胞,用浓度分别为0,20,40,80μmol/L的槲皮素处理细胞48 h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宫颈癌SiHa细胞凋亡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宫颈癌SiHa细胞中TGF-β_1和Smad4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槲皮素可明显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且对宫颈癌SiHa细胞的抑制作用随槲皮素浓度增高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细胞凋亡率随槲皮素浓度的增高而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宫颈癌SiHa细胞中TGF-β_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随槲皮素浓度的增高而降低,Smad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随槲皮素浓度的增高而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槲皮素可以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其可能是通过激发TGF-β_1/Smads信号转导通路,下调宫颈癌SiHa细胞中TGF-β_1和上调Smad4表达而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紫草素(Shikonin)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Ishikawa细胞,设空白对照组、紫草素0.3μg/m L组、紫草素0.5μg/m L组、紫草素0.7μg/m L组和顺铂40μg/m L组,每组设10个复孔。各组给予相应干预48 h后,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Flow Cytometry法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状况并计算细胞凋亡率,RT-PCR法检测细胞中bcl-2 mRNA、bax mRNA表达情况并计算bax/bcl-2比值,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紫草素0.5μg/m L组、紫草素0.7μg/m L组和顺铂40μg/m L组Ishikawa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G0/G1期细胞比例、bax mRNA表达量及bax/bcl-2比值、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而G2/M期细胞比例及bcl-2 mRNA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紫草素0.7μg/m L组Ishikawa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bax/bcl-2比值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顺铂40μg/m L组(P均0.05),bcl-2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顺铂40μg/m L组(P均0.05)。结论紫草素具有抑制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紫草素调节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高低剂量桂枝茯苓丸(1800g/m L、2700g/m L)及其与STAT3通路抑制剂AG490联合作用48h后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中STAT3、P-STAT3、Cyclin D1、P53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用药组抑制细胞增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加阻断剂AG490联合用药组明显高于相对应的单独用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G490组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明显(P 0. 05),桂枝茯苓丸高、低剂量组及其联合用药组G0/G1期和S期细胞比例降低(P 0. 05)。与空白组比较,各组P-STAT3的表达都显著下调(P 0. 05),但各剂量组STAT3表达均无显著变化(P 0. 05);除低剂量桂枝茯苓丸组无差异外,其它各组P53表达显著上调(P 0. 05);只有高剂量桂枝茯苓丸组及其与AG490联合组Cyclin D1表达显著下调(P 0. 05)。与相应剂量桂枝茯苓丸相比,加AG490阻断剂后,P-STAT3、Cyclin D1表达均下调明显,P53表达均上调明显。结论桂枝茯苓丸及STAT3通路AG490阻断剂能抑制MCF-7细胞生长,且呈剂量依赖性,其机理与药物调控P-STAT3、Cyclin D1的表达下调及蛋白P53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1.
阿魏酸对人类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阿魏酸对人类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体外培养的ER阳性人乳腺癌细胞系T47D细胞和ER阴性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细胞,通过MTT增殖实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测定ER亚型蛋白表达和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阿魏酸对雌激素效应基因pS2的调控作用。结果:1×10-5~1×10-7mol.L-1的阿魏酸可促进T47D细胞增殖(P0.05),1×10-8mol.L-1雌激素受体拮抗剂FaslodexTM能抑制这种增殖效应。实验浓度阿魏酸以及它们与1×10-8mol.L-1雌激素受体拮抗剂FaslodexTM共孵育对MDA-MB-231细胞的增殖作用无论在时效或者量效方面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阿魏酸能使T47D细胞S期细胞数增加,细胞分裂增殖指数升高(P0.05);随着细胞的孵育时间延长至48 h,细胞分裂增殖指数与孵育24 h相比显著降低(P0.01),实验浓度阿魏酸以及它们与1×10-8mol.L-1雌激素受体拮抗剂FaslodexTM共孵育使T47D细胞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下降,G0-G1期比例升高,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1×10-7,1×10-6mol.L-1阿魏酸可诱导T47D细胞ER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对ERβ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1×10-7,1×10-6mol.L-1阿魏酸均上调T47D细胞雌激素依赖性基因pS2mRNA表达。结论:阿魏酸通过促进ER阳性乳腺癌细胞增殖、上调ERα蛋白和雌激素依赖性基因pS2mRNA表达水平,有植物雌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苏木含药血清对人肺癌PG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Cyclin D1、CDK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肺癌PG细胞分为空白组、苏木组、苏木+顺铂组、顺铂组4组,四唑盐比色法(MTT)中各组根据血清浓度的不同分为20%、10%、5%、2.5%四组,观察各组PG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免疫荧光法中各组血清浓度为20%,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Cyclin D1、CDK4蛋白表达。结果:MTT法中10%、20%苏木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明显,具有作用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但低于顺铂组和苏木+顺铂组,苏木+顺铂组PG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与顺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苏木组CDK4、Cyclin D1蛋白减少(P0.05),顺铂组和苏木+顺铂组CDK4、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亦减少(P0.01);且顺铂组和苏木+顺铂组CDK4、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低于苏木组(P0.05)。与顺铂组比较,苏木+顺铂组CDK4、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木含药血清通过下调Cyclin D1、CDK4蛋白表达抑制PG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3.
沈耿  徐谦  曾星 《中草药》2016,47(6):944-948
目的研究猪苓多糖(polyporus polysaccharide,PPS)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设对照组和PPS低、中、高剂量组,用MTT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PPS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法检测PPS对A549细胞Cyclin D1 m RNA表达水平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PS对A549细胞Cyclin D1蛋白、人抗原R(human antigen R,Hu R)蛋白表达及对Hu R蛋白胞浆及胞核内分布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的PPS作用后,A549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5),Cyclin D1 m RNA稳定性降低(P0.05),Cyclin D1 m RNA及蛋白表达减少(P0.05),Hu R总蛋白没有明显变化,但胞浆Hu R蛋白表达下降(P0.05),胞核Hu R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PPS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变Hu R在细胞内定位,从而降低Cyclin D1 m RNA稳定性及Cyclin D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八宝丹(BBD)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生长及周期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结肠癌细胞HCT116,将细胞分为0 mg/mL组、0.5 mg/mL组、1 mg/mL组、2 mg/mL组,分别以不同浓度(0、0.5、1、2 mg/mL)BBD干预24 h。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密度及形态;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数量;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集落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周期实验检测BBD对HCT116细胞周期的影响;Q-PCR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CDK4)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yclin D1、CDK4的蛋白表达。结果 BBD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BBD抑制结肠癌细胞的活力;BBD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BBD阻遏细胞周期于G0/G1期;BBD下调HCT116细胞当中CDK4和Cyclin D1的mRNA水平;BBD抑制CDK4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BBD下调HCT116细胞中Cyclin D1、CDK4的表达水平,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5.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1):104-108
目的:通过构建小鼠4T1乳腺癌细胞移植瘤Balb/c小鼠模型,探讨黄芪注射液对移植瘤Cyclin1、Bcl-2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乳腺癌4T1细胞,注射接种于Balb/c小鼠右侧腹股沟皮下构建乳腺癌移植瘤模型。50只成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黄芪注射液2. 60 g/kg、5. 20 g/kg、10. 40 g/kg组和顺铂2. 5×10-3g/kg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HE染色观察移植瘤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分析移植瘤细胞周期;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蛋白表达; Western Blot法检测移植瘤组织Cyclin D1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结果:不同浓度黄芩注射液对小鼠乳腺癌移植瘤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黄芪注射液2. 6 g/kg、5. 2 g/kg、10. 4 g/kg抑瘤率分别为9. 1%、27. 3%、45. 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黄芪注射液5. 2 g/kg、10. 4 g/kg组及顺铂组移植瘤体积和体质量明显降低(P <0. 05或P <0. 01),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S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 <0. 05或P <0. 01)。黄芪注射液2. 6 g/kg、5. 2 g/kg、10. 4 g/kg组、顺铂组移植瘤组织Cyclin D1阳性区域吸光度值显著降低,Cyclin D1、Bcl-2蛋白水平明显下调,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 <0. 05或P <0. 01)。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小鼠4T1乳腺癌细胞移植瘤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与黄芪注射液下调Cyclin D1蛋白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2):132-136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人肾上腺皮质细胞(H295R细胞)维生素D系统及睾酮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维生素D组、黄芪多糖25μg/mL、50μg/mL、100μg/mL组,四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和维生素D对H295R细胞增殖率的影响,ELISA法检测睾酮分泌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维生素D受体(VDR)、25-羟基维生素D3-1α-羟化酶(CYP27B)、维生素D3-24-羟化酶(CYP24A)、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7β-HSD)、19α-羟化酶(CYP19A1)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VDR、CYP27B、CYP24A蛋白表达。结果:黄芪多糖12.5μg/mL浓度,维生素D在0.25×10~(-11) mol/L和0.5×10~(-11) mol/L浓度,对H295R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黄芪多糖200μg/mL,维生素D在2×10~(-11) mol/L和4×10~(-11) mol/L浓度时对H295R细胞增殖存在一定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维生素D组与黄芪多糖100μg/mL组睾酮分泌水平显著升高,VDR、CYP24A、17β-HSD mRNA表达显著上调,CYP27B蛋白及mRNA、CYP19A1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或P<0.01)。结论:离体条件下,黄芪多糖可能通过调节H295R细胞维生素D系统促进睾酮合成分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增殖、凋亡及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T24细胞分为阳性对照组、低剂量实验组、中剂量实验组、高剂量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用10~(-8) mol/L紫杉醇处理,低、中、高剂量实验组以1×10~(-7),1×10~(-8),1×10~(-9) mol/L吉西他滨处理,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药物干预24,48 h后采用溴化四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情况,透射电镜扫描细胞中自噬小体的形成情况。结果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低、中剂量实验组培养24,48 h增殖抑制率(PIR)均明显降低(P均0.05);实验组T24细胞PIR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高(P均0.05)。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中剂量实验组自噬相关蛋白蛋白表达量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P62蛋白表达量呈逐渐减低趋势(P0.05)。培养4 h后,中剂量实验组细胞中出现了较多的自噬小体。结论吉西他滨可抑制T24细胞增殖,并促其凋亡,具有一定时间-剂量依赖性;同时其还可诱导细胞自噬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骆驼刺中分离富集的紫铆素对人宫颈癌SiHa 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CCK-8 法检测紫铆素对SiHa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紫铆素对细胞凋亡水平和细胞周期影响,RT-PCR 法检测紫铆素对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 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 组比较,紫铆素可明显诱导SiHa 细胞发生凋亡(P<0.01),紫铆素干预SiHa 细胞可使克隆形成数量明显减 少(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P<0.01),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P<0.01),G0/G1 期细胞所 占的百分比增加(P<0.01),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和胱天蛋白酶7(Caspase-7)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增加(P< 0.05,P<0.01),同时Caspase-3 的底物PARP 蛋白被剪切活化(P<0.05),亦明显降低Bcl-2 的基因和蛋白表 达(P<0.05,P<0.01)。结论紫铆素对SiHa 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 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胡桃醌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胡桃醌对卵巢癌SKOV3细胞生长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胡桃醌对卵巢癌SKOV3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卵巢癌SKOV3细胞Cyclin D1和Cyclin E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胡桃醌对卵巢癌SKOV3细胞具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IC50为30.13μmol/L,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与对照组比较,胡桃醌处理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降低(P0.05),而Cyclin E蛋白表达变化不显著。结论胡桃醌通过抑制Cyclin D1的表达抑制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抑制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藤碱(Sinomenine)对脂多糖诱导的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Human 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HFLS)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模型组、青藤碱10~(-7)mol/L、10~(-6)mol/L、10~(-5)mol/L组。利用脂多糖诱导HFLS的增殖,48 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青藤碱,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P53、细胞周期依赖激酶4(CDK4)、细胞周期蛋白D(CyclinD)的表达,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MT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增殖明显;与模型组比较,不同浓度的青藤碱均能抑制脂多糖诱导HFLS增殖,结果呈浓度依赖性;流式结果表明青藤碱可促进HFLS的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提示与模型组相比,青藤碱组Bax、P53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Cyclin D、CDK4、NF-κB、RANK、RANK-L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青藤碱可以通过抑制RANK及NF-κB的活化减轻脂多糖诱导的HFLS细胞的炎症反应,促进HFLS凋亡,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