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与脑血流量(CBF)、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53例MHD患者,根据血清PTH水平分为高PTH组(n=21)和低PTH组(n=32);招募同期2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MR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技术检测3组全脑、脑灰质及脑白质CBF;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价受试者认知功能。比较组间CBF及认知评分差异,采用偏相关分析评价PTH与CBF、MMSE及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低PTH组全脑、脑灰质及脑白质CBF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高PTH组CBF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PTH组、低PTH组MMSE、MoC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高PTH组评分明显低于低PTH组(P均<0.05)。PTH与全脑、脑灰质及脑白质CBF均呈负相关(r=-0.320、-0.322、-0.312,P均<0.05),PTH与MMSE、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r=-0.280、-0.312,P均<0.05)。结论 MHD患者PTH水平与CBF及认知功能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脑瘫患儿血骨钙素甲状旁腺素降钙素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瘫患儿血骨钙素(BGP)、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的含量变化,分析它们与脑瘫病情、分型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7例脑瘫患儿和28例正常儿血清中的BGP、PTH、CT浓度。结果脑瘫组血清BGP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重度脑瘫患儿PTH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而CT则低于正常组(P<0.05);同时发现痉挛型脑瘫患儿PTH含量高于手足徐动型,而CT则低于手足徐动型(P<0.05)。结论:脑瘫患儿血清PTH、CT异常,其异常程度与脑瘫类型、病情轻重有关;血清BGP升高提示脑瘫患儿骨形成活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甲状旁腺素(PTH)对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测定52例尿毒症(CRF)患者血PTH、Hb、Hct、BUN、Cr水平及血透患者应用人类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阿法骨化醇[la(OH)D3]等治疗3个月以后的变化。结果;CRF患者PTH水平均有明显升高,经la(OH)D3、rHuEPO治疗3个月后,有75%患者血PTH下降,Hb、Hct升高.有效组与无效组相比差异呈显著性(P<0.01)。结论:CRF患者均合并有高PTH血症,高PTH血症又加重贫血、降低rHuEPO疗效,而la(OH)D3能降低高PTH血症,利于贫血的纠正。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评估和对比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血液灌流(HD+HP)、血液透析滤过(HDF)三种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清除效果及影响。方法60例血透患者随机分成三组:HD组20例,采用低通量聚砜膜透析器F6,血流量250-300 m l/m in。HD+HP组20例,HA型树脂灌流器串联在F6透析器前使用,血流量200-250 m l/m in。HDF组20例,用高通量聚砜膜F60滤过器,血流量200-250 m l/m in。分别测定各组治疗前后PTH水平,计算其下降率和P值。结果三种治疗方式均可使PTH降低,其中HDF组PTH下降率为58.5%(P〈0.05),HD+HP组PTH下降率为49.2%(P〈0.05),HD组PTH下降率为13.3%(P〉0.05)。结论HD+HP和HDF治疗能明显降低患者的PTH,很好地改善血透患者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状,而HD治疗则不能有效清除PTH。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脑电生物反馈广泛用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治疗,成为非药物干预的主要方法。脑电生物反馈可以有效改善ADHD儿童的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等核心症状以及认知功能,而且不良反应小、疗效持久。但我们认为,并非所有ADHD患儿经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有些共患病影响脑电生物反馈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 3种常用血液净化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 (PTH)的清除效果。方法 将 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 3组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组 (HD +HP)、血液透析滤过组 (HDF)、血液透析组 (HD) ,HD +HP组接受树脂吸附联合血液透析治疗 ,HDF组接受血液透析滤过治疗 ,HD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PTH水平。结果  (1)HD +HP治疗后患者血PTH从(2 91 7± 2 37 5 )pg/ml降至 (12 2 2± 114 5 )pg/ml,平均单次清除率为 4 8 6 %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 ;(2 )HDF治疗后患者血PTH从 (32 5 9± 4 2 3 1)pg/ml降至 (90 9± 93 7)pg/ml,平均单次清除率为 5 9 5 %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3)HD治疗后血PTH从 (2 97 7± 2 11 3)pg/ml降至(2 4 8 1± 10 5 5 )pg/ml,平均单次清除率为 13 1%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地清除PTH ,两者清除率差异无显著性 ;而血液透析不能有效地清除PTH。  相似文献   

7.
刘协红  梁翠霞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8):1037-1038,1041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PTH)与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时相关系。方法用双抗体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PTH,用DirkR.Kuypers方法对尿毒症瘙痒进行评分。对不同透析时期尿毒症患者PTH和皮肤瘙痒的发病率关系进行研究,并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用西那卡塞治疗后的PTH、钙磷乘积和瘙痒程度相应改变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皮肤瘙痒组PTH较无瘙痒组明显升高(P<0.01)。PTH和皮肤瘙痒的发病率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其中3~6个月组PTH较小于3个月组PTH明显升高,9~12个月组瘙痒率较小于3个月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H水平和瘙痒率呈正相关(r=0.653)。西那卡塞治疗后患者瘙痒程度评分、钙磷乘积和PTH都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钙磷乘积和PTH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第3个月显示瘙痒程度明显下降(P<0.01)。瘙痒程度和钙磷乘积、瘙痒程度和PTH以及PTH和钙磷乘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2、0.835和0.707(P<0.01)。结论西那卡塞能明显降低透析患者PTH和钙磷乘积,同时能缓解尿毒症皮肤瘙痒。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EPO不同给药方法对尿毒症血透患者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前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将88例尿毒症患者分为2组:高PTH组28例,正常PTH组60例。每组再随机分为2组:一组(A组)应用EPO2 000U皮下注射,每周3次;另一组(B组)应用EPO 6 000U皮下注射,每周1次。高PTH组另加口服罗钙全。每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进行PTH、Hb、Hct、SBP检测。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Hb、Hct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PTH组治疗前后比较,PT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分次给药组(A组)比较,单次给药组(B组)中SBP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H与Hb、Hct均呈负相关(r=-0.652,P<0.01;r=-0.518,P<0.01)。结论 EPO分次给药效果优于一次给药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两种常用的血液透析方法对尿毒症病人皮肤瘙痒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典型尿毒症皮肤瘙痒病人3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例行普通血液透析,每周3次;观察组15例行血液透析滤过每周1次,血液透析每周2次,治疗12周。两组在治疗同时结合实施心理护理、皮肤对症护理、饮食护理和卫生宣教。治疗前后测定两组血清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血PTH水平明显下降(t=29.39,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血PTH水平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地清除PTH,对治疗皮肤瘙痒效果更佳。护理干预对治疗皮肤瘙痒也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PTH)的清除疗效,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剂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将51例皮肤瘙痒和顽固性贫血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串联组25例,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共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测定PTH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分析rHuEPO治疗剂量与PTH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串联组rHuEPO/Hct和PT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PTH清除率高于对照组[(58.8±1.7)%vs(11.2±1.2)%,P<0.05],皮肤瘙痒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vs30.77%,P<0.05);rHuEPO/Hct与PTH水平呈正相关(r=0.27,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能有效地清除血清PTH,改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提高rHuEPO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变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是一种具有以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为特征的显性遗传性疾病。由于甲状旁腺素(PTH)受体或受体后缺陷,周围器官对PTH无反应(PTH抵抗)致甲状旁腺增生,PTH分泌增加,主要表现为手足搐搦、低血钙、高血磷、矮胖体型、异位钙化、其他先天畸形。2008年3月,本科收治了1例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患者住院期间经过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在慢性肾衰患者治疗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0例慢性肾衰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7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CysC、Hcy及PTH的水平进行检测,同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慢性肾脏病(CKD)分期患者的CysC、Hcy及PTH的水平,并对Scr、BUN与CysC、Hcy、PTH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各指标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指标的水平随着CKD分期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的Scr和BUN与CysC、Hcy及PTH的水平均呈正相关(r=0.61、0.58、0.83,P0.05;r=0.65、0.78、0.82,P0.05)。结论在慢性肾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CysC、Hcy及PTH能够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同时能够为患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1例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是一种具有以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为特征的显性遗传性疾病.由于甲状旁腺素(PTH)受体或受体后缺陷,周围器官对PTH无反应(PTH抵抗)致甲状旁腺增生,PTH分泌增加[1], 主要表现为手足搐搦、低血钙、高血磷、矮胖体型、异位钙化、其他先天畸形[2].2008年3月,本科收治了1例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患者住院期间经过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3889-3891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单核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收治的尿毒症患者68例进行研究,均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流灌注治疗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35例设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PTH、Nrf2、Hcy水平与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PTH、Hcy、Urea、Cr、B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高于治疗后,而Nrf2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前低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PTH、Hcy与Urea、Cr、BUA呈正相关;血清Nrf2与Urea、Cr、BUA呈负相关。结论尿毒症患者存在血清PTH、Nrf2、Hcy水平异常,治疗后有所改善,且与治疗效果关系密切,对其检测在尿毒症患者的诊治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技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的清除效果.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慢性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血液吸附(AP)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血液透析(HD)组3组.AP组接受血液吸附联合血液透析治疗,HDF组接受血液透析滤过1次,HD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PTH水平;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肌酐、PTH的变化,比较3组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和透析时间.结果①AP组患者治疗后血PTH从(291.7±237.5)ng/L降至(122.2±114.5)ng/L,平均单次清除率为48.6%±55.2%,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皮肤瘙痒缓解率为83.3%(10/12例).②HDF组患者治疗后血PTH从(325.9±423.1)ng/L降至(90.9±93.7)ng/L,平均单次清除率为59.5%±22.7%.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皮肤瘙痒缓解率为50.0%(4/8例).③HD组患者治疗后血PTH从(297.7±211.3)ng/L降至(248.1±105.5)ng/L,平均单次清除率为13.1%±30.2%,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皮肤瘙痒缓解率为14.3%(1/7例).结论①血液吸附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能有效清除PTH,缓解皮肤瘙痒症状.②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清除PTH,缓解皮肤瘙痒症状.③血液透析不能有效清除PTH,也不能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鲑鱼降钙素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骨折对患者骨密度及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CICP)、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CTX-Ⅰ)等表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进行骨质疏松骨折治疗的老年患者共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两组均经相同的骨折处理治疗,对照组服用碳酸钙D3片,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鲑鱼降钙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正位骨密度(BMD)及血清中骨钙素(BGP)水平;检测骨代谢指标,包括骨BALP、CICP、CTX-Ⅰ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检测患者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水平、尿钙、肌酐水平,并计算尿钙/肌酐值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经治疗后腰椎BMD及血清BGP均显著提高,观察组腰椎BMD及血清BG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骨BALP、CICP、CTX-Ⅰ水平降低,而PTH水平升高;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后骨BALP、CICP、CTX-Ⅰ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T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血钙及尿钙/尿肌酐明显降低,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磷则明显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能显著提高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骨密度、PTH水平,降低BALP、CICP、CTX-Ⅰ、血钙、尿钙/尿肌酐水平,从而提高成骨细胞活性,并降低破骨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17.
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的清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淑清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8):1362-1363
[摘要]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HD)和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HD+H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的清除效果。方法 将20例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HD组及HD+HP组,治疗前、后分别抽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磷及PTH。结果 HD组治疗后PTH及血清磷分别由 987.86±445.31pg/ml,2.40±0.31mmol/L降至973.29±424.36pg/ml, 1.87±0.10mmol/L,PTH清除率为 7.33±2.89%,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磷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HD+HP组治疗后PTH由 998.38±431.96pg/ml降至749.13±543.13pg/ml,单次治疗清除率为39.73±27.53% ,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血清磷由治疗前2.39±0.37mmol/L降至1.34±0.12mmol/L,差异显著并明显高于HD组(P<0.05)。结论 HD+HP可以有效清除PTH及磷,HD可以有效清除血清磷但不能有效清除PTH。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人工肝大量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时患者血中钙离子(Ca2+)、总钙(TCA)、甲状旁腺素(PTH)和骨钙素(BGP)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日本产KM8800型人工肝血液净化装置为2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共36治疗次,每次置换同型冰冻血浆3000ml,比较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1h血中Ca2+、TCA、PTH和BGP的变化。同时,随机抽取体检正常者与置换治疗用血浆标本各10份作相应检测。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即刻Ca2+和TCA浓度明显降低(P<0.01),PTH和BGP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1 h血清中除BGP外,Ca2+、TCA、PTH已基本恢复,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与体检正常者比较,患者治疗前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置换治疗用血浆中Ca2+和TCA浓度极其减少(P<0.01),PTH和BGP无差异(P>0.05)。结论 大量血浆置换可造成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发生低钙血症,这可通过患者体内PTH和BGP的调节作用短期内自行纠正。治疗中和治疗后应注意监控,以提高疗法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手段,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是调节机体钙磷水平平衡的重要激素,高PTH与尿毒症患者的病死率直接相关.一般情况下透析患者PTH与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正相关,而本例患者多次透后PTH水平均急剧升高,48~72 h后又迅速下降,与临床大多数同种病情、同等治疗方案的患者临床检验结果明显不符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自1963年Bcrson等引进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放射免疫测定法后,由于一些实验室报告了差异甚大的结果,其临床应用受到影响.正常人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患者之间的血清免疫反应性PTH(iPTH)水平的重叠范围为0-50%.此外,Reiss等报告,甲状旁腺腺瘤患者的血清iPTH水平不因钙输注而降低.而Potts及其同工发现,在类似病例组,对诱发的高钙血症的反应为,血清iRTH水平显著降低.不同研究者所测PTH结果的矛盾,直到Berson等发现循环血液中PTH的存在不止一种形式时,才有了清楚地解释.此后,一些实验室试图解释多种循环形式iPTH的临床和生理学的重要性.现已明确,循环iPTH是完整激素(分子量9500)和低分子量的激素片段(PTH分子的羧基末端和氨基末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