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构建炎症性肠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临床规范化营养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作为框架,基于文献检索,结合临床实践,通过专家会议法初步形成了包括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和71项三级指标的炎症性肠病患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初稿。在北京市、湖北省、湖南省、山西省、广东省、陕西省、江苏省和山东省8个省市遴选了35名专家,运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立了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结果 2轮函询中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81,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31与0.142,最终形成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59项三级指标的炎症性肠病患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结论 构建的炎症性肠病患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评价炎症性肠病患者营养护理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建立关于成人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营养管理护理实践方案,以指导临床营养护理实践。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拟定实践方案初稿,运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形成成人IBD患者营养管理护理实践方案终稿。结果:在2轮专家函询中,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Cr)均为0.963,Kendall协调系数(W)分别是0.160~0.290和0.176~0.346,终版方案包括5项一级条目、18项二级条目、70项三级条目。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成人IBD患者营养管理护理实践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将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肠内营养风险评估及管理方案,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初步拟订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肠内营养风险及管理方案,于2021年9月—11月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方案内容。 结果 共14名专家完成2轮函询。2轮函询中,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38和0.839。第2轮函询中,一、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836、0.714、0.683(P<0.05),各指标的变异系数为0~0.23。最终构建的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营养风险评估及管理方案包括5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18项三级指标。 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肠内营养风险评估及管理方案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可靠性、实用性,可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住院成人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监测临床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提供科学、客观及量化的依据。方法运用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方法进行证据综合,为构建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奠定基础;采取小组讨论法获取符合具体实践的指标内容,初步拟订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资料收集方法;再通过2轮专家函询,改进并确立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结果最终构建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7项三级指标在内的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为92%与100%,权威系数为0.915与0.925,协调系数为0.124~0.242。结论构建的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科学、实用,有利于肠内营养护理质量的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科学规范且符合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特点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旨在为评价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框架, 采用文献分析法初步拟定评价指标体系各层级条目内容。于2022年5—7月, 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21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定指标体系。结果 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5.71%(18/21)和100.00%(18/18);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7、0.878;整体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092、0.187(P<0.01)。最终形成的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60项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质量标准, 具备良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可为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量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德尔菲专家函询法进行弹穴位情绪释放法在炎症性肠病病人中应用的适用性修订,构建炎症性肠病病人弹穴位情绪释放法方案。方法:检索文献,修订弹穴位情绪释放法方案形成初稿,通过3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形成炎症性肠病病人弹穴位情绪释放法方案终稿。结果:形成了包括团队管理、干预前培训、干预技术实施、出院指导、随访管理、效果评价共6个模块、43项操作性条目的方案终稿。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为85.0%,专家权威系数为0.82,第3轮专家函询后模块及操作性条目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685和0.414(P<0.001)。结论:本研究形成的炎症性肠病病人弹穴位情绪释放法方案具有科学性和临床适用性,可为医护人员改善炎症性肠病病人心理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成人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结构模型为依据,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小组会议形成成人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草案。采用Delphi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对条目进行修改,构建成人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结果:最终构建了包括3项一级指标(结构指标、过程指标、结果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25项三级指标的成人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质量敏感指标。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有效率均为100%,专家意见提出率分别为88.2%和5.9%,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9和0.915。第2轮专家函询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81~0.494。结论:构建的成人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科学性、可靠性、专业性及实用性,有利于成人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8.
冯澳  周丹  林辉  周莹皓  张丙良  宫羽菲  赵林 《护理研究》2023,(21):3799-3807
目的:基于护理结局分类系统构建成人肝移植受者围术期护理方案,为临床肝移植围术期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循证方法学总结成人肝移植围术期护理的最佳证据,以护理结局分类系统为理论基础,经过专家小组讨论形成成人肝移植受者围术期护理方案初稿,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根据专家意见结合临床实践,对方案进行修改。结果:共16名专家全程参与了2轮函询,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8.9%、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4,0.928。第2轮函询各指标重要性均数为4.25~5.00分,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17(P<0.001),最终构建的成人肝移植受者围术期护理方案包括功能健康、生理健康、健康知识和行为、心理社会健康、家庭健康5个一级指标(领域)、21个二级指标(类别)、51个三级指标(护理措施)。结论:基于护理结局分类系统构建的成人肝移植受者围术期护理方案科学、可靠、全面,紧密结合临床,有助于提升肝移植护理质量,改善肝移植受者结局。  相似文献   

9.
董丽丽  徐芬  杨琪  吴燕婷  吴雯莉   《护理与康复》2017,16(10):1035-1038
目的构建炎症性肠病营养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为临床标准化营养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目前临床现状、临床护理经验、相关指南及文献,初步拟定指标体系。使用德尔菲法,邀请18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确立炎症性肠病营养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积极性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91、0.88;构建了包括3项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20项三级指标的炎症性肠病营养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炎症性肠病营养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合理、可靠,使临床护理更加专业化。  相似文献   

10.
程岚  吴奕帆  王汇  顾芬 《护理研究》2023,(17):3099-3105
目的:以认知行为理论为视角,构建肺癌病人戒烟管理方案,为肺癌病人戒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初步拟订肺癌病人戒烟管理方案初稿,运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开展2轮专家函询,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形成肺癌病人戒烟管理方案终稿。结果:2轮专家函询积极系数均为100%,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51和0.62(均P<0.001)。第2轮专家函询专家判断依据、专家熟悉程度、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0,0.913,0.896。最终形成的肺癌病人戒烟管理方案包含5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和31项三级指标。结论:以认知行为理论为视角构建的肺癌病人戒烟管理方案科学、可行,可为肺癌病人戒烟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肠内营养相关便秘预警分级标准及干预方案。方法 基于循证,结合临床实践,通过专家会议法初步设定咨询内容,运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立了最终方案。结果 2轮函询中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66、0.902,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39、0.301。最终确立了肠内营养相关便秘预警分级标准及干预方案,包括5级便秘预警分级及17项干预措施。结论 构建的肠内营养相关便秘预警分级标准及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护理肠内营养患者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德尔菲法构建食管癌放化疗病人营养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回顾既往研究成果,经小组交流、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筛选评价指标,据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第1轮函询专家积极性系数、权威度系数分别为1.000、0.838,第2轮函询专家积极性系数、权威度系数分别为1.000、0.920;研究构建的食管癌放化疗病人营养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29个;两轮专家函询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68~0.420、0.384~0.510,指标变异系数(CV)为0.05~0.14,均小于0.25,评价指标总体一致性检验(CR)为0.088,均小于0.1。结论:研究构建的食管癌放化疗病人营养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完整,可靠性、科学性强,能实现对食管癌放化疗病人营养护理管理质量的全面、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基于核心能力的麻醉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我国麻醉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回顾,自行设计函询问卷,采用改良德尔菲法对来自8个省、市的37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经过2轮专家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5.0%和97.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13和0.812,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76(P0.01)和0.138(P0.01),最终形成的麻醉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3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110项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较高,专家意见一致,构建的麻醉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具有科学性,可为我国麻醉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循证理念构建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方案。方法检索国内外高质量文献, 拟定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方案初稿, 于2022年7—9月应用德尔菲法对16名专家进行函询, 形成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方案终稿。结果共进行2轮专家咨询, 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2轮函询专家相同, 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63;第1、2轮专家函询中分别有10、4名专家提出修改意见。第1轮专家咨询一、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092~0.169(P<0.05);第2轮专家咨询一、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01~0.223(P<0.05)。第2轮咨询各指标变异系数为0.05~0.22。最终确定的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方案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5项、三级指标41项。结论基于循证理念构建的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方案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肠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临床护士执行力提供理论依据,以提高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方法 基于循证方法学结合本院临床数据分析,应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定各指标内容及及重要性,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经过2轮专家函询后,得到聚焦于过程质量指标下的一级指标1项即肠内营养规范符合率;4项二级指标即营养风险护理评估落实率、肠内营养护理评估落实率、肠内营养溶液配制落实率和肠内营养输注护理落实率;每项二级指标下级包括依次为3项、2项、3项、13项,共21项三级指标。结论 肠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可有效指导护士行为,评价肠内营养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早期肠造口患者家庭照顾者核心照顾技能指标体系,为制定早期肠造口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技能培训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Farran的照顾者技能模型为理论指导,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经研究小组讨论制定出早期肠造口患者家庭照顾者核心照顾技能指标体系初稿,并应用德尔菲法对16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咨询积极系数分别为100%、94%,权威系数分别为0.885、0.900,专家意见变异系数0~0.164,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63、0.312(均P<0.01),最终形成早期肠造口患者家庭照顾者核心照顾技能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5项,三级指标48项。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早期肠造口患者家庭照顾者核心照顾技能指标体系理论依据可靠,研究方法严谨,实用性较高,后期可依据本指标体系制定肠造口患者家庭照顾者核心照顾技能培训方案,提升照顾者照顾能力,改善肠造口患者健康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构建骨质疏松症病人运动行为护理干预方案,为骨质疏松症病人提供系统、规范的运动行为干预措施。方法:以IMB模型为理论指导,通过文献回顾、小组讨论,拟订干预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形成最终干预方案。结果:共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专家权威系数为0.87,第1轮专家函询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重要性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064,0.164,0.147,第2轮专家函询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重要性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078,0.247,0.3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构建的干预方案包括3个一级条目、13个二级条目、60个三级条目。结论:构建的骨质疏松症病人运动行为护理干预方案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实用性,可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新生儿肠造口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2023年7—9月,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及研究小组讨论初步拟定新生儿肠造口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稿,结合专家函询法确立新生儿肠造口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共进行了2轮专家咨询,最终确立了包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4项和三级指标75项的新生儿肠造口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0%、96.3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3、0.895,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164、0.212(P<0.001)。结论 所形成的新生儿肠造口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系统性、特异性和科学性,不仅有助于改善新生儿肠造口的护理服务质量,还可为护理管理者进行新生儿肠造口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供客观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基于IMB技巧模型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延续护理方案,为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延续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IMB技巧模型为理论框架,结合相关实践指南和文献分析,拟定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对各级指标进行筛选和修改。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93、0.906;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348、0.312(均P<0.001)。最终形成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3项和三级指标52项的基于IMB技巧模型的脑卒中家庭照顾者延续护理方案。结论 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延续护理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能提高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为促进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基于社区的COPD家庭—社区—医院优化管理路径,为COPD患者的慢性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PDCA循环为理论框架,编制COPD家庭—社区—医院优化管理路径专家咨询问卷,选取天津市临床诊疗、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领域的15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函询,结合专家意见及指标界值筛选法完成优化路径的最终构建。结果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0,2轮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3.75%、100%。最终确定的COPD家庭—社区—医院优化管理路径,包括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变异、反馈6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一级、二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16、0.14,条目重要性评分均>3.5分,变异系数为0.053~0.137。结论构建的COPD家庭—社区—医院优化管理路径,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