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草药羊红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忠孝  石慧丽 《陕西中医》1999,20(12):566-567
从羊红膻的发现,渊源,到保健食用和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进行了论述,认为羊红膻具有显著的抗疲劳、治疗阳痿的功效,具有很大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草药羊红膻Pimpinellathellungiana根中分得2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IR,MS,1HNMR,13CNMR,DEPT,1H-1HCOSY,1H-13CCOSY),鉴定为:erythreo-5-n-pentyl-4-hydroxytetrahydrofuran-2-one(Ⅰ)和threo-5-n-pentyl-4-hydroxytetrahydrofuran-2-one(Ⅱ),分别命名为羊红膻素C及羊红膻素D,为2个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3.
羊红膻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索新的降压有效成分。方法:羊红膻根的乙醚提取物经层析分离,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果:从羊红膻根中分得一化合物其结构为2-(1′,2′-二羟基)丙基-4-甲氧基苯酚。结论:为羊红膻根中分得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作者等从中药牛尾独活Heracleum moellendorffii Hance根中分得三种呋喃香豆素经紫外、红外、核磁及质谱的鉴定为异茴芹素(isopimpinellin)、茴芹素(pimpinellin)及佛手柑内酯(bergapten)。其醇抽提物中总香豆素对治疗银屑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杏叶防风为伞形科茴芹属植物杏叶防风的根或全草,生长在山坡、沟边、荒地、路旁、灌丛中。分布于西南及广西等地。本品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100厘米,根细长圆锥形,长5—15厘米径0.5—1厘米,有数侧根,  相似文献   

6.
<正> 三百棒别名见血飞,为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 Lam.(T.acu-leata Pers.)的根或根皮。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民间常用于治疗风湿肿痛,跌打损伤等症。在国外作为强壮、兴奋、退热药使用,据认为退热作用比奎宁还要强。主成分为生物碱:如飞龙碱(Toddaline)、飞龙次碱(Toddalinine)等,香豆素如茴芹香豆素(Pimpinellin)、异茴芹香豆素  相似文献   

7.
异叶茴芹提取物抗炎止血凝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异叶茴芹提取物抗炎、止血、凝血作用功效,为异叶茴芹的潜在药用价值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健康小鼠,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测定异叶茴芹醇提液和水提液的抗炎作用效果;采用小鼠断尾法止血实验、小鼠载玻片法凝血实验评价异叶茴芹醇提液和水提液的止血和凝血作用效果。结果异叶茴芹提取物灌胃能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程度,水提液组其足肿胀抑制率达24.51%,缩短剪尾法所致小鼠出血时间,水提液组其缩短率为33.41%,加速实验小鼠的凝血时间,醇提液组其缩短率达47.59%。结论异叶茴芹提取物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炎、止血、凝血活性,具有综合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叶晓平  宋纯清 《中草药》2005,36(1):118-119
目的建立蛇床子Cnidium monnieri中蛇床子素(osthole)、欧芹属素乙(imperatorin)和异茴芹素(isopimpinellin)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Vercopark Inertsil N-5ODS柱,1%醋酸-甲醇(梯度为0~30min 1%醋酸9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结果该法回收率蛇床子素为99.1%,欧芹属素乙为95.8%,异茴芹素为97.3%;RSD蛇床子素为1.8%,欧芹属素乙为0.8%,异茴芹素为3.3%(n=5)。结论本方法为蛇床子药材、蛇床子提取物及含蛇床子药材的复方的质量评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摸清黔产海桐花属、茴芹属和糯米团属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采用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分类鉴定和资料考证相结合的方法对黔产海桐花属、茴芹属和糯米团属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州分布有蔷薇属、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资源17种,其中,蔷薇属14种,南五味子属3种,作为贵州民族习用药,部分种类具有固精、缩尿、涩肠、止带等功效,部分种类可用于治疗烧烫伤、不孕症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贵州产杏叶茴芹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对杏叶茴芹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GC-MS进行鉴定。结果:从杏叶茴芹挥发性成分中得到28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19个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的86.23%。主要挥发性成分为(S)-1-甲基-4-(5-甲基-1-甲基-4-己烯基)环己烯(48.83%)和1-(1,5-二甲基-4-己烯基)-4-甲基苯(6.15%)。结论:杏叶茴芹挥发性成分主要是萜烯类。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飞龙掌血中异茴芹香豆素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苗药飞龙掌血中异茴芹香豆素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HypersilC18柱为分析柱 ,以甲醇 水 (70∶3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306nm。结果 :线性范围 0.00420~0.420 μg ,平均回收率 99.7% ,RSD =2.8%。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可用于飞龙掌血中异茴芹香豆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羊红膻对动物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实验证明羊红膻浸膏片每日1.5~3g/kg体重连续灌胃给药,可使地塞米松造成的“肾阳虚”小鼠的体温下降,活动减少明显改善;且能使~3H-胸腺嘧啶核苷参入骨骼肌的速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茴芹属植物作为传统药物在英国、墨西哥与中国广泛应用。最近,从采集于墨西哥莫雷洛斯州的大茴芹(Pimpinella magna)的地上部分分离和鉴定出8种化合物的结构。据报道,这种植物的根部含有呋喃香豆素,茎叶含有黄酮类,地下部分含有聚乙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超高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肼高分辨质谱联用(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快速识别与鉴定羊红膻药材中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 1 mm×50 mm,1. 7μm),流动相0. 1%甲酸水溶液(A)-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ESI源,负离子一级全扫描-数据依赖性二级质谱扫描(MS2)模式采集数据。通过高分辨质谱数据解析,并结合对照品数据和相关文献对羊红膻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识别和鉴定。结果:通过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碎片离子分析,并结合对照品确认、质谱裂解规律和相关文献检索,共鉴定29个化合物,包括绿原酸类化合物19个,黄酮类7个,小分子有机酸3个,其中除木犀草素葡萄糖醛酸苷和芹菜素葡萄糖醛酸苷外,其余27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发现。结论:建立的UHPLC-Q-Orbitrap HRMS可快速鉴定羊红膻药材中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为其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控制以及临床应用等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叶晓平  宋纯清 《中草药》2005,36(1):118-119
目的建立蛇床子Cnidiummonnieri中蛇床子素(osthole)、欧芹属素乙(imperatorin)和异茴芹素(isopimpinellin)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VercoparkInertsilN-5ODS柱,1%醋酸-甲醇(梯度为0~30min1%醋酸9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结果该法回收率蛇床子素为99.1%,欧芹属素乙为95.8%,异茴芹素为97.3%;RSD蛇床子素为1.8%,欧芹属素乙为0.8%,异茴芹素为3.3%(n=5)。结论本方法为蛇床子药材、蛇床子提取物及含蛇床子药材的复方的质量评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羊红膻根的乙醚提取物中分得5个成分,经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佛手柑内酯(bergapten,Ⅰ),异紫花前胡内酯(marmesin,Ⅱ),七叶内酯二甲醚(scoparone,Ⅲ),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Ⅳ)和异皮定(isofraxidin,Ⅴ)。此5个成分均系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7.
从陕西草药羊红膻Pimpinellathellungiana全草的正丁醇部分分得一个环乙烯类化合物(Ⅰ)和一个环乙醇类化合物(Ⅱ),经化学及光谱分析鉴定Ⅰ为3,4,5-trihydroxy-1-cyclohexene-1-carboxylicacid,即莽草酸(shikimicacid),Ⅱ为1-butyl-3,4,5-trihydroxy-cyclohexanol。Ⅰ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得到,Ⅱ为一新化合物,定名为羊红膻醇(thellungianol)。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羊红膻根进行降压有效成分的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柱层色谱法进行分离,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其根中分得3个化合物,2(1′,2′环氧基)丙基4甲氧基苯酚(2″甲基)丁酸酯(Ⅰ),4(1丙烯基)苯酚(Ⅱ),2甲基丁酸(Ⅲ)。结论:Ⅰ为一新化合物,定名为羊红膻素G,Ⅱ,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茴芹果质量控制方法,提高和完善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采用UV法测定茴芹果中总黄酮的含量,以芦丁作对照,检测波长500nm。结果:TCL斑点清晰,芦丁在9.76~48.7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为109.1%,RSD为3.10%(n=9)。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20.
石慧丽  米彩峰 《中药材》1998,21(5):236-237
从羊红膻(Pimpinella thellungiana Wolff.)根中分得四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数据解析证明为棕榈酸(Ⅰ)、4-丙烯基苯酚(Ⅱ)、松酯酚(Ⅲ)和新化合物2-甲基-2-羟基-5-甲氧基苯并[d]氢化呋喃-3-酮(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