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目的 制备和鉴定具有鼻咽癌相关抗原内影像的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 (Ab2 )。方法 用鼻咽癌单抗 (Ab1)免疫小鼠 ,免疫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 / 0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系。用SandwichELISA和结合抑制试验筛选阳性克隆。为进一步证实Ab2是否具有鼻咽癌相关抗原的内影像 ,用Ab2免疫小鼠获得抗血清 ,以ELISA和竞争抑制试验检测Ab3。用迟发性变态反应和T细胞增殖试验检测Ab2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结果 选用两株抗鼻咽癌单抗FC2、HNL5 (Ab1)为免疫原 ,制备两株抗相应Ab1独特型的抗独特型抗体 2H4和5D3(Ab2 )。 2H4、5D3能分别与FC2、HNL5特异性结合 ,并能抑制相应Ab1与靶细胞HNE2的反应 ,诱导产生能与相应Ab1竞争结合靶抗原的抗抗独特型抗体 (Ab3)。并能诱发特异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和细胞增殖反应。结论 抗独特型抗体 2H4、5D3具有鼻咽癌相关抗原的内影像 (Ab2 β) ,能模拟鼻咽癌相关抗原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
具有鼻咽癌相关抗原内影像的抗独特型抗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抗人鼻咽癌单抗FC2,HNL5(Ab1)分别免疫Balb/C小鼠,制备了两株抗独特型抗体2H4和5D3(Ab2)。结果显示:2H4和5D3分别与FC2和HNL5特异性结合,抑制Ab1与靶细胞的反应,诱导产生能与相应Ab1竞争结合靶抗原的抗抗独特型抗体(Ab3);并能诱发特异性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和细胞增殖反应。表明2H4和5D3具有鼻咽癌相关抗原的内影像(Ab2β),能模拟鼻咽癌相关抗原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3.
用抗人鼻咽癌单抗FC2 ,HNL5 (Ab1)分别免疫Balb/C小鼠 ,制备了两株抗独特型抗体 2H4和 5D3(Ab2 )。结果显示 :2H4和 5D3分别与FC2和HNL5特异性结合 ,抑制Ab1与靶细胞的反应 ,诱导产生能与相应Ab1竞争结合靶抗原的抗抗独特型抗体 (Ab3) ;并能诱发特异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和细胞增殖反应。表明 2H4和 5D3具有鼻咽癌相关抗原的内影像 (Ab2 β) ,能模拟鼻咽癌相关抗原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抗独特型抗体诱导对异品系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C57BL/6小鼠脾细胞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同种异品系抗体(Ab1).将Ab1与KLH交联后,免疫BALB/c小鼠诱导产生抗独特型多克隆抗体(Ab2),并以之为受体,观察Ab2对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结果 Ab1交联KLH加弗氏佐剂免疫可有效地诱导抗独特型抗体(Ab2)产生.与对照组相比较,Ab2诱导组小鼠移植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移植前在受体体内诱导产生以移植物抗原为模拟抗原的抗独特型抗体,可对移植排斥反应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移植前诱导抗独特型抗体对小鼠皮肤排斥…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卵巢癌抗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并进行初步鉴定,为深入研究卵巢癌疫苗的主动免疫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卵巢癌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6B11作为免疫原,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3D12.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学、免疫印迹杂交等检测其特异性结合抗原的性质;竞争抑制实验鉴定其特异性结合的抗原表位.结果:获得1株稳定分泌3D12的杂交瘤细胞,所分泌的3D12能够特异性结合6B11及卵巢癌初始抗原OC166-9,并能竞争抑制COC166-9(抗OC166-9的单克隆抗体Ab1)与OC166-9的结合.免疫印迹杂交显示,3D12与COC166-9免疫沉淀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该抗体为IgM,亲和力约为8.34×107 L/mol.结论:卵巢癌抗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3D12属Ab1样Ab3,间接证实6B11为抗原内影像型抗独特型抗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制备具有内影像作用的分泌日本脑炎病毒 (JEV)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 (AId m Ab)杂交瘤细胞系 .方法 以传统免疫法和硝酸纤维素膜 (NC膜 )皮下包埋免疫法 ,用具有高中和活性的抗 JEV m Ab 2 H 4和 2 F2分别免疫 BAL B/ c小鼠 ,按常规方法融合 ,经多种 EL ISA、表面等离子共振和动物免疫实验筛选并鉴定具有内影像作用的 AId m Ab.结果 获得了 3株可分泌 AIdm Ab的杂交瘤细胞系 .结论 所获 AId m Ab均以能模拟 JEV抗原 ,为 JEV受体的分离、纯化提供了条件 .日本脑炎病毒内影像组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丁…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抗总黄曲霉毒素单抗2G2株F(ab’)2片段作为免疫原制备抗抗总黄曲霉毒素单抗独特型多克隆抗体。方法:制备抗总黄曲霉毒素单抗2G2株F(ab’)2片段,分别用F(ab’)2片段和F(ab’)2-KLH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抗抗总黄曲霉毒素单抗独特型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检测该抗体替代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情况,并分析与其他单克隆抗体的交叉反应情况。用该多克隆抗体免疫BALB/C小鼠,采用间接非竞争ELISA检测小鼠血清,鉴定该抗体的亚型。结果:由2G2株F(ab’)2片段所得的抗抗总黄曲霉毒素单抗独特型多克隆抗体纯化后,替代游离AFB1达到20%、50%和80%竞争抑制时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4和25mg/L,分别相当于0.47、2.74和16.00μg/L游离AFB1;该抗体替代AFB1包被抗原达到20%、50%和80%竞争抑制时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4和19mg/L,分别相当于0.33、1.35和5.45μg/L游离AFB1。小鼠生物鉴定显示该多克隆抗体为Ab2β型。结论:成功制备了抗抗总黄曲霉毒素单抗独特型多克隆抗体,为研制AFB1无毒检测试剂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抗独特型抗体诱导对小鼠移植免疫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雁灵  李开宗  窦科峰 《医学争鸣》2001,22(17):1569-1571
目的 探讨抗独特型抗体诱导对小鼠移植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C57BL/6小鼠脾细胞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同种异品系抗体(Ab1),Ab1交联KLH后,免疫BALB/c小鼠诱导产生抗独特克隆抗体(Ab2),以小鼠皮片移植、诱导迟发型变态反应、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等实验方法,观察Ab2诱导对小鼠移植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Ab2诱导组的小鼠的免疫学检测指标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 移植前在受体体内诱导产生以移植物抗原为始动抗原的抗独特型的抗体,可以有效诱导特异性低免疫反应状态。  相似文献   

9.
1 抗独特型抗体的概念及分类Jerne于1974年首先提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反应可被体内一系列独特型抗体-抗独特型抗体免疫网络调节[1]。独特型是指抗体分子超变区所具有的特殊氨基酸顺序和空间构型,位于抗体的抗原结合位及其邻位。抗体既能通过其抗原结合位识别结合抗原,也能通过其独特型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抗独特型抗体(Anti-Idantibody)。为表达简便起见,常将针对始动抗原的特异抗体称为Ab1,而针对Ab1上独特型的抗体称为Ab2。由于Ab1的独特型能被Ab2识别,所以Ab2可特异性地与Ab1结合,起着调节Ab1的作用。Ab2本身的独特型又可诱发Ab3产…  相似文献   

10.
作者用单克隆抗-HB_s(Ab_1)免疫Balb/c小鼠,取一只免疫鼠的脾细胞与SP_(2/0)骨髓瘤细胞按5:1比例融合,用HAT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融合后第10天,86%的孔中有细胞克隆生长。用ELISA监测培养上清中的β型抗独特型抗体(Ab2β)和抗抗独特型抗体(Ab_3)发现,分泌Ab2β及Ab_3的克隆生长孔分别为18%及16%。选择产生Ab_2β及Ab_3阳性克隆孔各一孔,经过连续4次亚克隆,分别获得了分泌Ab2β及  相似文献   

11.
抗独特型抗体对小鼠移植低免疫反应状态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独特型抗体对小鼠移植耐受的诱导作用。方法:以C57BL/6小鼠脾细胞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同种异品系抗体(Abl),Abl交联KLH后,免疫BALB/c小鼠诱导产生抗独特型多克隆抗体(Ab2),以此为移植受体,观察Ab2对小鼠心脏移植耐受的诱导作用。结果:Abl交联KLH和弗氏佐剂免疫可有效地诱导Ab2,与对照组相比,Ab2诱导组的小鼠移植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结论:移植前在受体体内诱导产生以移植物抗原为模拟抗原的Ab2,可以对小鼠特异性低免疫反应状态起到有效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单克隆抗体于小鼠肿瘤模型,通过诱发产生抗独特型免疫应答而获取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用经微球包裹识别MUC-1抗原的小鼠单克隆抗体CS20免疫小鼠,观察其诱导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并通过小鼠乳腺癌模型,验证CS20的抗肿瘤作用。结果 CS20治疗组可激活小鼠体内的抗独特型免疫网,产生高水平的Ab2和Ab3,且肿瘤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甚至消失。结论 抗体CS20可以诱导抗独特型抗体以及抗一抗独特型抗体的产生,增强体液免疫应答。CS20抗体对荷MUC-1阳性乳腺癌小鼠有一定治疗作用,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一条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出分泌抗肺癌抗体杂交瘤细胞株,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免疫治疗提供可能靶点.方法用肺癌细胞株作免疫原免疫健康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分泌高滴度抗肺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用间接ELISA和检测单抗体的特异性,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免疫球蛋白同种型.结果通过细胞融合,筛选出2株持续分泌抗肺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C5、B8,其分泌的抗体为IgM亚类,κ亚型,并和肺癌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成功完成细胞融合,制备了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独特型疫苗主动免疫治疗鼻咽癌病人的抗肿瘤效应。方法:用两株具有鼻咽癌相关抗原内影像的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2H4、5D3,经氢氧化铝凝胶沉淀法制备成抗独特型疫苗Alum-2H4、Alum-5D3,对19例晚期鼻咽癌放疗病人作主动免疫治疗,9例放疗加生理盐水注射为对照组。用ELISA检测治疗前后病人血清抗体和细胞因子水平。用原位Northern杂交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2mRNA的表达。结果:接受Alum-2H4或Alu-5D3治疗的病人无一例有过敏或其他毒副反应,血清中均检测到抗抗独特型抗体(Ab3)、抗肿瘤抗体(Ab1')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也产生了人抗鼠抗体(HAMA)。血清细胞因子TNF-α、IFN-γ和IL-2水平在大多数治疗组病人中升高。而对照组Ab1'、IFN-γ、TNF-α及IL-2血清水平均未升高。病人血清的IL-2含量与PBMC IL-2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8829)。结论:(1)疫苗化的2H4和5D3用于晚期鼻咽癌病人的主动免疫治疗是安全的。(2)抗独特型疫苗可作为模拟抗原激发鼻咽癌病人的主动免疫应答,产生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15.
排斥杂交瘤B_(53)(分泌抗DNP IgE)的BALB/C小鼠(Hy·Rej·mice),注射DNP蛋白质抗原后,几乎不形成抗DNP抗体。用PFC抑制试验证明,该小鼠血清中含有抑制抗DNP PFC形成的物质,此物质能被抗小鼠Ig或小鼠抗DNP IgG_(2a)的免疫吸附柱吸收。DNP-EACA可逆转Hy·Rej小鼠血清对DNP PFC形成的抑制作用,免疫印染技术证明,抑制物的分子量及免疫学特性与抗DNP IgE的抗独特型抗体完全一致。说明抑制物的本质是自身抗DNP IgE的抗独特型抗体。  相似文献   

16.
甲肝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为甲肝研究和诊断提供大量高效价标准化抗体。方法 :用已培养的 NJ-3株甲肝病毒 (HAV)免疫 BALB/c小鼠 ,经细胞融合技术、IFA筛选和有限稀释克隆法。结果 :建立了 6株能稳定分泌抗 HAV-单克隆 (Mc Ab)的杂交瘤细胞。经鉴定 ,其上清和腹水的抗体效价分别为 0 .5× 10 3 ~ 1× 10 3 及 1× 10 3 ~ 2× 10 5。用免疫印迹法和间接 EL ISA分析 ,这 6株抗体分别能与 HAV的 3个抗原位点结合。结论 :成功的制备了抗 HVA的Mc Ab,在 HAAg检测中 ,简化了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17.
抗独特型卵巢癌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免疫网络学说,抗独特型抗体中的Ab2β具有模拟原始抗原的作用,同时也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抗独特型抗体能打破免疫耐受,作为肿瘤疫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卵巢癌相关抗原OC166-9在大多数上皮性卵巢癌有表达,我中心经过系列研究陆续制备了鼠源的模拟OC166-9的抗独特型抗体6B11、6B11单链抗体(6B11scFv)、6B11scFv和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的融合蛋白(6B11GM).鼠源抗体反复应用于人体可产生人抗鼠抗体,为了实现人源化、增加6B11scFv的免疫原性、提高分子质量、降低鼠源性,我中心又制备了抗独特型微抗体(6B11VLVHhc).同时为了验证上述抗体的免疫作用,我们构建了人淋巴细胞免疫重建的荷人卵巢癌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模型.上述系列研究为6B11卵巢癌抗独特型疫苗用于临床积累了大量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构建人Ⅰ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的原核表达载体,并用纯化的ALT1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有生物活性的单克隆抗体.方法 用GST-ALT1融合蛋白作为免疫原,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抗ALT1的单克隆抗体,用间接ELISA、Dot-Elisa、Western blot等方法对抗体的抗原结合特性进行鉴定.结果 获得1株能稳定分泌抗ALT1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8A9,亚类鉴定这种单抗为IgG2.间接ELISA法测定细胞株腹水抗体的效价为10×10~5.Dot-ELISA、Western blot显示ALT1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地识别免疫原.结论 成功制备ALT1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LCL)抗独特型抗体3F6和其单链抗体(3F6SeFv)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以证明其作为抗SCLC疫苗的可行性。方法3F6和3F6SeFv(Ab2)免疫BALB/c小鼠获得抗血清,以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抗血清中Ab3结合SCLC细胞膜表面特异抗原(NCI-H128抗原)的能力,用竞争Western blot检测Ab3与2F7竞争结合NCI-H128抗原的能力。以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反应)和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检测3F6及3F6SeFv诱发细胞免疫应答的潜能。结果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均证明,3F6和3F6SeFv免疫同系小鼠所产生的Ab3能特异的与NCI-H128抗原相结合,与对照血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有很强的与2F7(Ab1)竞争结合靶抗原的能力。在DTH反应中,3F6和3F6SeFv所致小鼠足垫肿胀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试验证明,用3F6和3F6SeFv免疫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再次刺激有明显的增殖反应,与阴性肿瘤细胞对照组和阴性抗体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独特型抗体3F6和3F6ScFv均有模拟SCLC细胞膜表面特异抗原的能力,成功诱导了相应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可作为抗SCLC疫苗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猪链球菌反应调节因子CovR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CovR是一个全局性反应调控因子,对猪链球菌的致病性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文中制备抗2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2,S.suis2)反应调节因子CovR蛋白单克隆抗体(mAb),以便对CovR的调控机制进行系统研究。方法以基因工程重组CovR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将免疫后的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可稳定分泌抗CovR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间接ELISA法和Western blot鉴定抗CovR mAb的特异性后,制备小鼠腹水并测定单抗腹水的抗体效价。单抗分型ELISA鉴定抗CovR单克隆抗体IgG亚类。结果获得2株能稳定分泌抗CovR mAb的的杂交瘤细胞株1A4和4D7,其培养上清抗体效价分别为1∶800、1∶1600,其相应单抗腹水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819200、1∶1638400。mAb 1A4和4D7IgG亚类分别为IgG2b、IgGl。结论成功制备了抗CovR mAb,为进一步研究CovR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