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2 毫秒
1.
目的:了解武汉市不同收入社区居民对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为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对武汉市社区居民570人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收入组社区居民精神卫生服务收费承受能力不同,对精神卫生服务内容的选择存在差异,不愿主动寻求精神卫生服务的原因也不一致。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积极开展精神卫生服务活动,针对不同经济收入人群开展不同内容的服务,满足不同收入社区居民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某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及服务需求,完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社区居民心理健康发展。方法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自编问卷《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问卷》,统计分析不同层次社区人群心理健康状况。结果不同年龄、性别、婚姻、文化、职业均对社区居民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有96%的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有需求。结论政府及卫生等部门应高度关注及支持社区心理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3.
社区妇女健康知识与卫生行为调查问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太原市社区妇女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卫生行为形成情况 ,以便为进一步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 16~ 6 6岁 1317人社区妇女采用入户询问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各项健康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卫生行为形成率在 73%以上。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有关 ,卫生行为形成情况与职业、文化程度有关 ,经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妇女开展有的放矢的健康教育工作 ,从而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武汉市社区医务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晓率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11-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630名社区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障碍预防知识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武汉市社区医务人员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为78.81%,其中精神和心理公共部分最高为84.45%,精神疾病知识部分最低为70.59%;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中心城区、医师、文化程度高、工作年限长、参与精防工作或培训的社区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晓率较高。结论武汉市社区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晓率水平不高,对精神障碍病因、预防和预后等方面的认识仍需加强。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精神卫生培训是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知晓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东省城市居民对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对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进行调查,使用均数、百分比及卡方检验等方法对资料进行描述、比较。结果: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费用支出较低,年龄、文化程度、医保等因素影响服务利用。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有针对性对不同人群进行中医药服务知识教育,同时提高机构服务提供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农村社区老年人的精神障碍患病率,掌握农村社区老年人精神卫生服务利用和需求情况.方法:在既往队列研究基础上,使用老年精神状况量表GMS(Geriatric Mental Scales)确定该队列人群精神障碍水平,使用自拟问卷测量精神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使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①该研究实际随访到914名老年人,诊断有精神障碍的146(15.97%)人.②914人中仅有6人使用过精神卫生服务,146人中仅有2人使用过精神卫生服务.③191人(20.9%)表示需要进一步了解精神卫生服务知识.影响知识需求的因素有文化程度、自评经济、躯体疾病和心理障碍.④56人(6.1%)表示需要精神卫生服务.影响精神卫生服务的因素有性别、文化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结论:农村社区老年人精神卫生服务使用率较低,自我心理保健意识较差.政府应加大精神卫生宣教的投入,提高社区老人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银川市城市社区25岁以上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要求,以便为社区人群提供良好的卫生服务,为卫生保健服务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各年龄段整群随机抽样,入户调查的方法。结果25岁以上社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2.9%,女性高于男性,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慢性病对两周患病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结论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需求,提供卫生服务模式,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服务,开展需要且能接受的卫生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武汉市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15岁常住居民2 400人,采用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障碍预防知识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武汉市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为73.25%,平均得分为(14.65±3.36)分;女性平均得分为(14.75±3.07)分,男性为(14.58±2.8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居住地、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程度和获取知识的途径的居民精神卫生知识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居住在中心城区者(15.15±3.12)分,30~45岁年龄者(15.08±3.23)分,本科及以上学历者(15.70±2.75)分,国企及事业单位人员(15.55±3.41)分,家庭月收入7 001~10 000元者(15.59±3.04)分,得分均较高;对知识的不同需求显示认为非常需要心理健康知识的人员得分较高(15.84±3.17)分;不同获取知识途径中从网络获取精神卫生知识途径者得分最高(15.12±3.08)分;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居住地、文化程度、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居民精神卫生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武汉市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仍需进一步提高,年龄低、受教育程度低、使用传统途径获取知识的居民是今后精神卫生知识宣传的重点。有效运用互联网开展健康促进是精神卫生宣传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武汉市江汉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该地工作人员相关知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相应量表对900名医务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总体正确率为85.0%(15 307/18 000),精神卫生知识得分在不同性别、样本来源医疗机构、文化程度、职称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OR=2.33)、职称(OR=1.31)是重要影响因素。结论武汉市江汉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较高,文化程度和职称是影响相关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成都市贫困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成都市贫困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现况 ,及其对开设家庭病床服务的态度 ,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定额抽样方法 ,抽取 4个不同类型的社区 ,以入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共调查居民 4 17名 ,比较贫困居民和普通居民在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方面的差异 ,并了解他们对家庭病床的认识。结果 :贫困人群卫生服务利用低于一般人群并且疾病经济负担较重。年龄、文化、经济状况和日常活动能力是影响家庭病床使用的因素。结论 :家庭病床被居民认作一种行之有效的减轻疾病经济负担的治疗方式 ,应尽快纳入医疗保险范畴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社区居民接受生殖健康服务的现状,为制定人群生殖健康服务战略提供政策依据。方法:2020年7月—9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黑龙江省7个地市,每个地市随机选取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针对社区居民开展问卷调查。结果:针对1281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在7个地市中,居民已接受的生殖健康服务以政策法律宣传(72.3%)、健康教育(44.9%)和定期生殖系统检查为主,但仍有38.4%的居民未接受相关服务;已接受服务的居民半数以上对服务感到满意;"希望得到的生殖健康知识"分别是优生及保健(55.40%)、生殖道感染及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36.1%)、孕期及产褥期保健(23.5%)和生殖健康相关政策(21.7%);调查对象希望获得生殖健康知识或信息的渠道首选为"宣传折页"(46.3%),其次为"报刊杂志"(33.8%);领取避孕药具的方式分别是"卫生室/医院免费领取"(56.7%)、"自动发放机免费领取"(43.9%)和"在单位免费领取"(35.0%)。居民是否接受政府提供的免费生殖健康服务受性别和婚姻状态的影响(P<0.05);女性宫颈癌的知晓情况受教育水平、婚姻状态及社交网络软件使用频率的影响(P<0.05)。结论:相当一部分居民未接受生殖健康服务的现状。提示应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的服务和政府主导的生殖健康教育互联网平台及新媒体宣传等方式,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开展生殖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生殖健康知识水平,预防生殖健康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不同方式参与医养结合服务的主要做法,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建议。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在东、中、西部各选取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且具有代表性的上海市、武汉市、重庆市共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调查。运用主题框架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调研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医养结合服务主要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养老机构养老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养老服务等。每个调研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不同种类医养结合服务的服务对象、主体、方式和内容均有所不同。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医养结合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部门间仍需要进一步协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医养结合服务的程度有限。结论:顶层设计需要考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居民的需求以及机构服务能力,制定老年人统一照护需求评估标准,确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服务的内容与对象,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心理卫生服务能力现况。方法对全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5名精防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精神卫生服务人员基本情况、具备心理咨询资质情况、心理咨询师的服务情况、机构关于心理卫生服务的计划与打算等内容。结果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26名心理咨询师,但其中1家机构的咨询师达18名之多,占69.23%;在承担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115名精防医生中,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只有1名,仅占0.87%;社区中26名心理咨询师平时以不同形式提供心理卫生服务的只有5名,仅占19.23%。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心理卫生服务资源缺乏、分布不均、利用率不高,亟需加强社区心理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产妇心理状况及其对心理卫生保健服务的利用现状,为探索在社区开展产妇心理卫生服务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在广州市荔湾区随机抽取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各中心产妇心理卫生服务状况进行调查,随机抽取产后42天产妇进行产后抑郁、心理卫生服务问卷调查。结果:产妇抑郁阳性率34.5%。27.6%产妇曾有心理卫生服务需要,16.3%曾接受过某种形式心理卫生服务。产妇对心理卫生服务的主观需求与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职业、家庭经济状况、费用支付方式、生育准备、是否上孕妇学校有关。结论:产妇存在着较大的心理问题,但针对产妇的心理卫生服务缺乏,为了增加产妇对心理卫生服务的主动性,社区卫生保健工作者应考虑服务的价格因素,加大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将心理医生整合到初级保健机构,实现初级保健和心理关怀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合肥市安庆路街道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状况 ,探讨社区卫生服务内容 ,为社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 11个居委会 6 0岁以上老年居民采用调查表进行面对面的调查。结果 调查 1831位社区老年居民 ,患有慢性病前 10位病种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白内障、慢支、糖尿病、胆道疾病、前列腺疾病、骨质增生、胃肠疾病 ,老年居民最需要的社区卫生服务依次为健康咨询、家庭病床、上门护理康复服务。结论 针对社区老年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卫生需求 ,应立足社区开展全方位老年社区卫生服务 ,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状况与卫生服务需求。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武汉市硚口和江岸七个社区40~60岁的1035名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情况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1035名围绝经期妇女中只有21.16%定期到医院体检,曾经获得过一种以上保健服务的妇女有482人,占46.57%,而没有享受任何保健服务的有53.43%。希望获得一种以上保健服务的有806人,占77.87%。结论:应加大投入,重视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工作,强化她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及满足她们的保健需求。服务个性化、人性化,提倡使用医疗保健卡。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examined differences in health status, rates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perceptions of health services, unmet service needs, and barriers to service use among women born in and outside of Canada at 6 weeks following postpartum discharge from hospital.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data gathered for a longitudinal cross-sectional survey of postpartum health and service use was conducted. Data from participants recruited from two urban hospitals were used for this analysis (n = 1,045). Analyses examined differences between women born in and outside of Canada. Immigrant women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o experience fair/poor postpartum health status and risk for postpartum depression. Immigrant women were also more likely to rat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as fair/poor, and were less likely to be able to get care for emotional health problems. Postpartum health services need to be responsive and accessible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immigrant women.  相似文献   

18.
西宁、银川两市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调查UHPP项目试点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提供情况来了解其卫生服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及贫困医疗救助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了解机构的一般情况、人力资源的配置及服务提供等情况。结果服务项目开始朝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六大功能方向发展.但项目多少、服务量多少不一,还是以医疗为主。不同机构由于规模、环境及运行状况不同.年服务量差异较大.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不断拓展,但机构的功能定位和人员的观念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从医保及医疗服务市场的管理等相关配套政策和资金上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推进双向转诊工作.合理开发和利用健康档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武汉市流动人口中已婚妇女生殖保健需求及服务现况,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流动人口生殖保健需求及服务的管理方法和措施。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江岸、江汉、桥口、汉阳、武昌、青山6个区2205名流动人口已婚妇女进行问卷式调查。结果:流动人口已婚妇女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从事的职业以个体经营小商贩为主,在汉生活、居住的条件都非常简陋;他们对生殖保健知识方面的了解率非常低,自我保护意识普遍较差,对妇女生殖保健服务的需求也不够强烈;流动人口已婚妇女生育调节的可得性较差;现居住地的生殖保健服务可得性也较差。结论:应该大力开展生殖保健的宣传教育,调整健康服务取向,以促进传统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模式向以提供优质服务为中心的生殖健康模式转变,对提高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魏晓敏 《中国健康教育》2010,26(10):731-734,737
目的通过分析心理咨询来电资料,了解本热线中各种心理问题状况及不同特征市民的需求。方法使用Excel 2003和SPSS 13.0分析2009年2月至2010年5月间的上海市公共卫生热线中心受理咨询来电资料。结果共收到9584例心理咨询,其中,女性为5476人,男性为4108人,21~40岁年龄组人群占46.34%,高中和大学人群占80.02%。咨询内容以情绪、精神疾病、人际关系、恋爱和代询问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24.19%、10.14%、8.34%、7.60%和6.42%。除个别咨询内容外,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和婚姻状况的人群,对心理咨询的需求存在差别,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社会学特征人群的心理需求特征也不相同,应充分利用热线心理咨询优势,针对性地开展热线心理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