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可溶性受体预测孕妇早产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先兆早产孕妇135例为先兆早产组,另选同期50例正常妊娠单胎头位初产妇为正常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并研究安胎治疗后早产亚组和非早产组血清IL-2、sIL-2R水平的差异,分析血清IL-2、sIL-2R水平预测早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先兆早产组孕妇的IL-2、sIL-2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所提高(P<0.05);母体血清IL-2水平预测早产发生的最佳诊断值为783.52 ng/L、灵敏度85.3%、特异度86.2%;而sIL-2R水平诊断值为273.18 ng/L、灵敏度84.1%、特异度85.6%;先兆早产组孕妇血清IL-2与sIL-2R呈正相关(r=0.668,P<0.05);接受安胎治疗后,早产亚组血清IL-2、sIL-2R水平高于非早产组(P<0.05).结论 IL-2、sIL-2R对预测早产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感染性早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2、9mRNA的表达。方法收集31例早产患者部分胎盘胎膜组织行病理检查,根据病检分为早产感染组(17例)和早产非感染组(14例),门诊进行孕检的正常孕妇作为正常对照组(10例)。(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的IL-6水平;(2)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早产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9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1)TLR2mRNA在早产感染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早产非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TLR9mRNA在早产感染组、早产非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2)早产感染组患者血清中IL-6水平明显高于早产非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早产非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6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感染性早产患者外周血TLR2mRNA的表达水平与血清中IL-6水平呈正相关(r=0.778, P<0.01)而TLR9mRNA的表达与IL-6不存在相关关系(r=0.0355,P=0.162)。结论感染性早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TLR2mRNA表达增强,提示TLR2参与了感染性早产的发生发展过程,其与血清中IL-6水平成正相关,可作为早期预测早产宫内感染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先兆早产患者外周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浓度,探讨其浓度与先兆早产症状的相关性及影响其浓度的因素,以探讨CRH浓度作为预测早产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先兆早产住院孕妇及不足月非先兆早产原因住院孕妇共45例,其中先兆早产组(孕28~36周)22例,对照组(孕28~36周、无先兆早产症状的孕妇)23例。采每位受试对象抗凝外周血5 m L,分离血浆,采用ELISA法测定CRH浓度。结果 先兆早产组孕妇外周血CRH浓度与对照组孕妇相比显著升高(P<0.01)。先兆早产组与对照组的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1和5 min)均>7分,且2组比较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先兆早产组与对照组比较,宫颈Bishop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先兆早产组中CRH浓度与宫颈Bishop评分无明显关系(P>0.05)。先兆早产组与对照组中,双胎者与单胎者相比,胎膜早破者与非胎膜早破者相比,CRH浓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浆CRH浓度明显升高是先兆早产的显著指标。血浆CRH浓度不影响新生儿出生状态和宫颈成熟度,但受妊娠胎儿数影响,且与胎膜早破密切相关。血浆CRH浓度有望成为预测先兆早产的指标,但其影响因素较多,应在分析其影响因素后进一步研究其预测定量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孕妇母体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探讨其早产预测价值及提高预测先兆早产孕妇发生早产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于我院诊断为先兆早产需要住院保胎治疗的单胎妊娠孕妇60例作为先兆早产组(实验组),测定孕妇母体外周血IL-6值,先兆早产组根据保胎成与否分为保胎成功组与保胎未成功组。同时,以同一时期在我院产前门诊检查的孕产妇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本实验中先兆早产组IL-6的含量都高于正常分娩组(P<0.05)。结论:IL-6的含量与早产相关,IL-6是预测早产和1周内分娩的较为敏感的指标,可以提高早产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自发性早产孕妇孕晚期血浆中胎盘亮氨酸氨肽酶(P-LAP)和白介素-6(IL-6)的变化情况.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并比较早产组(n=52)、先兆早产组(n=33)和对照(足月分娩)组(n=137)孕妇孕晚期血浆中P-LAP和IL-6的水平.在早产组中,比较早产伴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SC)孕妇(n=41)与早产不伴SC孕妇(n=11)P-LAP和IL-6水平的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自发性早产孕妇血浆中P-LAP和IL-6水平预测不可避免早产的截点;Pearson检验分析P-LAP和IL-6的相关性.结果 早产组血浆P-LAP和IL-6水平均低于先兆早产组和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与先兆早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或不伴SC的早产孕妇血浆P-LAP 和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得出,以P-LAP≤38.12 U/L和IL-6≥3.40 pg/mL为截点,可用来预测不可避免早产;P-LAP与IL-6联合预测不可避免早产的约登指数较单独检测明显提高(P<0.05).自发性早产孕妇血浆P-LAP和IL-6水平相关(r=-0.311,P=0.025).结论 对有自发性早产先兆的孕妇进行P-LAP和IL-6联合检测,能更准确地预测早产;IL-6等促炎症细胞因子分泌增多,导致P-LAP水平下降,可能是自发性早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母体血清白介素-6与早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母体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早产、宫内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56例患者分为3组:A组为32例先兆早产征象就诊经安胎治疗无效,最终发生早产的孕妇.B组为24例先兆早产征象就诊经安胎治疗有效,维持至妊娠足月的孕妇.C组为23例同期满28周未满37周的正常孕妇.免疫平衡法测定IL-6浓度.[结果]A组IL-6的浓度为(112.3±16.4)ng/L,B组为(57.5±10.2)ng/L,C组为(33.1±1.7)ng/L.A组较另外两组明显升高,P<0.05.B组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A组有12例发生宫内感染(129.4±37.5)ng/L,与无宫内感染(105.8±22.6)ng/L及正常对照组(33.1±1.7)ng/L比较,宫内感染者IL-6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①母体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浓度在早产孕妇明显升高,可作为先兆早产治疗反应的指标.②母体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浓度在早产合并宫内感染孕妇明显升高,可作为监测早期宫内感染发生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感染性早产的发生与子宫局部组织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素(PGs)比值变化的关系.方法将 20只孕16天的小鼠分为脂多糖、脂多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一氧化氮(DETA/NO)、脂多糖+DETA以及生理盐水组4组,每组5只,分别注药后观察它们的分娩时间,另外4组孕鼠共 20只,在给予上述药物后12小时处死,检测其血清孕酮水平及子宫组织产生的亚硝酸盐和 PGE2.结果给予脂多糖注射的孕鼠子宫组织产生亚硝酸盐及PGE2增加,而亚硝酸盐与PGE2的比值及其血清孕酮水平则明显下降.DETA/NO可以部份逆转.结论脂多糖可以通过使小鼠血清孕酮水平下降并使其子宫局部组织的NO/PGE 2值降低而诱发早产,DETA/NO则可能通过阻止血清孕酮水平的下降以恢复局部组织的NO/PGE2 值,从而阻止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对先兆早产孕妇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及牙周病可降低早产发生率的意义.方法 选择无并发症的单活胎孕28-36周诊断为先兆早产并最终分娩的106例孕妇进行细菌性阴道病(BV)和牙周病的筛查,分别对BV阳性及牙周病指数(periodontal disease index,PDI)≥0的孕妇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追踪各组的妊娠结局,并加以比较.结果 妊娠合并两种疾病治疗组的早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检测出细菌性阴道病及牙周病的先兆早产孕妇进行治疗可明显降低早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检测阴道冲洗液β-hCG水平在诊断胎膜早破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80例胎膜早破孕妇(观察组)和8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阴道冲洗液β-hCG水平。结果应用HCG定性检测诊断胎膜早破的准确度98.75%、灵敏度97.50%、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道冲洗液β--hCG定性检测的灵敏度与pH检测一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特异性、准确度以及阳性预测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阴道冲洗液β-hCG水平是胎膜早破准确而快速的诊断方法,可作为胎膜早破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治疗先兆早产的意义和影响.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先兆早产孕妇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入院7天后使用汉密顿焦虑表(HAMA)对两组孕妇进行焦虑评定及治疗效果评定.结果:入院7天后实验组焦虑程度明显比对照组轻(P<0.05),实验组治愈21例,好转4例,无效5例,对照组治愈10例,好转11例,无效9例,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降低先兆早产孕妇的焦虑程度,对提高先兆早产治愈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自发性早产孕妇孕晚期血浆中胎盘亮氨酸氨肽酶(P-LAP)和白介素-6(IL-6)的变化情况。 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并比较早产组(n=52)、先兆早产组(n=33)和对照(足月分娩)组(n=137)孕妇孕晚期血浆中P-LAP和IL-6的水平。在早产组中,比较早产伴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SC)孕妇(n=41)与早产不伴SC孕妇(n=11)P-LAP和IL-6水平的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自发性早产孕妇血浆中P-LAP和IL-6水平预测不可避免早产的截点;Pearson检验分析P-LAP和IL-6的相关性。 结果 早产组血浆P-LAP和IL-6水平均低于先兆早产组和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与先兆早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或不伴SC的早产孕妇血浆P-LAP 和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得出,以P-LAP≤38.12 U/L和IL-6≥3.40 pg/mL为截点,可用来预测不可避免早产;P-LAP与IL-6联合预测不可避免早产的约登指数较单独检测明显提高(P<0.05)。自发性早产孕妇血浆P-LAP和IL-6水平相关(r=-0.311,P=0.025)。 结论 对有自发性早产先兆的孕妇进行P-LAP和IL-6联合检测,能更准确地预测早产;IL-6等促炎症细胞因子分泌增多,导致P-LAP水平下降,可能是自发性早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reasy高危因素评分对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57例先兆早产孕妇进行Creasy高危因素评分,并给予盐酸利托君治疗,分析不同孕龄、Creasy高危因素评分与治疗效果间的关系。结果盐酸利托君治疗成功率为85.6%(220/257),不同孕龄组之间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成功组患者Creasy高危因素评分(10.4±3.6)显著低于治疗失败组(18.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6,P<0.001);Creasy高危因素评分<12组治疗成功率(91.8%)显著高于Creasy高危因素评分≥12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84,P<0.001)。结论 Creasy高危因素评分的高低与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结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怀孕的阴道出血与早产的关联性。方法分析在我院分娩的孕产妇,评估正常孕妇和早产病例的分布差异,分析阴道出血与早产间的关联性。结果全部病例中早产者295例,孕期阴道出血占25.01%。正常分娩组与早产组比较,生育史和孕期是否工作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年龄、体重指数和阴道出血等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出血的早产危险性为无阴道出血的1.06~1-81倍。早孕期阴道出血与自发性早产的关联性最高(P=0.002)。阴道出血者患轻型早产的危险性为无阴道出血者的1.11~1.97倍(P=0.008)。结论早孕期阴道出血早产风险明显增高,特别是自发性早产及孕周为34~37周早产比例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感染性早产的发生与子宫局部组织一氧化氮 (NO)和前列腺素 (PGs)比值变化的关系。方法 将 2 0只孕 16天的小鼠分为脂多糖、脂多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一氧化氮 (DETA/ NO)、脂多糖 +DETA以及生理盐水组 4组 ,每组 5只 ,分别注药后观察它们的分娩时间 ,另外 4组孕鼠共 2 0只 ,在给予上述药物后 12小时处死 ,检测其血清孕酮水平及子宫组织产生的亚硝酸盐和 PGE2 。结果 给予脂多糖注射的孕鼠子宫组织产生亚硝酸盐及 PGE2 增加 ,而亚硝酸盐与 PGE2 的比值及其血清孕酮水平则明显下降。DETA/ NO可以部份逆转。结论 脂多糖可以通过使小鼠血清孕酮水平下降并使其子宫局部组织的 NO/ PGE2 值降低而诱发早产 ,DETA/ NO则可能通过阻止血清孕酮水平的下降以恢复局部组织的 NO/ PGE2 值 ,从而阻止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脂多糖诱发的早产小鼠子宫组织NO,PGE2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感染性早产的发生与子宫局部组织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素(PGs) 比值变化的关系,方法:将20只孕16天的小鼠分为脂多糖,脂多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一氧化氮(DETA/NO),脂多糖+DETA以及生理盐水组4组,每组5只,分别注药后观察它们的分娩时间,另外4组孕鼠共20只,在给予上述药物后12小时处死,检测其血清孕酮水平及子宫组织产生的亚硝酸盐和PGE2,结果:给予脂多糖注射的孕鼠子宫组织产生亚硝酸盐及PGE2增加,而亚硝酸盐与PGE2的比值及其血清孕酮水平则明显下降,DETA/NO可以部分逆转。结论:脂多糖可以通过使小鼠血清孕酮水平下降并使其子宫局部组织的NO/PGE2值降低而诱发早产,DETA/NO则可能通过阻止血清孕酮水平的下降以恢复局部组织的NO/PGE2值,从而阻止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气管切开模型大鼠早期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54 只SPF 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模型+ICA治疗组(C组),每组18 只。B,C组制备大鼠气 管切开模型。模型成功6 h 后给予C组ICA干预,A,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第24,72,168 h 取肺组织、肺 泡灌洗液及外周血。用RT-PCR检测大鼠肺组织中β-防御素-2 mRNA表达,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及外周血血清中β- 防御素-2 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含量,并计算CD4+/CD8+值。结果: 气管切 开后B组大鼠肺组织β-防御素-2 mRNA及肺泡灌洗液β-防御素-2 含量在24 h 明显升高,随后逐渐降低,至168 h 降低 最明显(均P<0.05);外周血血清β-防御素-2 含量逐渐降低,168 h 明显低于24 h(P<0.05),但3 个时间点与A组比较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周血CD3+ T细胞水平24 h 明显低于A组(P<0.05),CD4+和CD8+ T细胞水平3 个时 间点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各组组内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ICA干预后:肺组织、肺 泡灌洗液、外周血血清β-防御素-2 含量及外周血中CD3+和CD4+ T细胞水平均逐渐升高,明显高于B组(均P<0.05); CD8+在24 h 明显低于A组(P<0.05),其余时间点3 组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4+/CD8+值在 168 h 明显高于A,B组(均P<0.01)。结论: ICA 可以改善气管切开模型大鼠早期肺部免疫功能,这可能与上调肺组 织β-防御素-2 mRNA表达及肺泡灌洗液、外周血血清中β-防御素-2 含量,提高外周血中CD3+和CD4+ T细胞水平和 CD4+/CD8+值,降低CD8+ T细胞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PGI2,TXA2与先兆早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前列环酸(PGI2)和血栓素(TXA2)与先兆早产的关系,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了先兆早产和足月临产孕妇血及宫颈粘液中6-酮-PGF1α、TXB2和孕酮的浓度,并与相对应孕周的孕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先兆早产组及足月临产组的血浆TXB2和6-酮-PGF1α水平明显升高(P〈0.001),6-酮-PGF1α/TXB2比值降低(P〈0.001),而孕酮水平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赤芍及赤芍总单萜和赤芍总酚对热毒血瘀证大鼠的清热凉血散瘀功效,探讨赤芍清热凉血散瘀功效的物质基础。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清营汤组、赤芍组、赤芍总单萜组和赤芍总酚组,除空白组外各给药组连续灌胃相应药物(20 g/kg)预防性给药8 d,以腹腔注射角叉菜胶(25 mg/kg)联合尾静脉注射内毒素(80μg/kg)的方法复制大鼠热毒血瘀证动物模型,空白组灌胃等量的去离子水、注射生理盐水以代替药物。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前列腺素E2(PGE2)、环磷酸腺苷(cAM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栓素(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值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赤芍组及赤芍总酚组PGE2、cAMP、TNF-α、IFN-γ、IL-1β、IL-6含量降低(P<0.05),赤芍总单萜组cAMP、IFN-γ、IL-1β、IL-6含量降低(P<0.05);赤芍组及赤芍总单萜组TT、PT、APTT值升高(P<0.05),FIB值下降(P<0.05),NO、6-keto-PGF1α含量升高,NO/ET-1比值升高,ET-1、TXB2含量降低,TXB2/6-keto-PGF1α比值降低(P<0.05),赤芍总酚组NO含量和NO/ET-1比值均升高,ET-1和TXB2含量及TXB2/6-keto-PGF1α比值均降低(P<0.05)。结论赤芍总单萜和赤芍总酚对热毒血瘀证大鼠均有清热凉血散瘀的作用,但赤芍总酚清热凉血作用优于赤芍总单萜,赤芍总单萜的散瘀作用优于赤芍总酚。  相似文献   

19.
为观察先兆早产患者硫酸镁治疗前后宫颈粘液6-酮-PGF1α,TXB2变化与疗效的关系,探讨其能否作为判断早产疗效及预后的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8例先兆早产患者与硫酸镁治疗前后宫颈粘液6-酮-PGF1α和TXB2水平。结果:治疗成功的患者其宫颈粘膜6-酮-PGF1α与TXB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6-酮-GPF1α与TXB2比值明显升高;治疗失败的患者其宫颈粘液6-酮-PGF1α和TXB2水平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