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87株致病性着色霉菌实验室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山东省章丘县及其周围地区着色霉菌病的菌种组成。方法 采用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进行试管法培养 ,将培养阳性菌落分别进行葡萄糖蛋白胨琼脂、葡萄糖玉米粉琼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钢圈小培养 ,观察其分生孢子梗形态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卡氏枝孢霉的产孢方式。结果 共鉴定出 2 83株卡氏枝孢霉、2株裴氏着色霉、1株疣状瓶霉及 1株未定瓶霉。结论 山东省章丘县及其周围地区着色霉菌病的致病菌种以卡氏枝孢霉为主。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我国北方该病致病菌种主要为卡氏枝孢霉。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从野生蟾蜍分离致病性着色真菌。方法 在着色芽生菌病高发区和无病区分别捕捉野生蟾蜍,取内脏制成悬液分离着色真菌。结果 在着色芽生菌病高发区山东章丘,354只野生蟾蜍中有151只分离出着色真菌,占42.7%,共计分离出着色真菌11种,162株,其中疣状瓶霉49株,外瓶霉33株,瓶霉属19株,甄氏外瓶霉19株,卡氏枝孢12株,可疑卡氏枝孢3株,喙枝孢7株,裴氏着色霉5株,毛样枝孢4株,棘状外瓶霉3株,枝孢属3株,小尾枝孢1株,未鉴定4株。而在无病区山东莱阳,45只蟾蜍中仅有4只分离出非致病性着色真菌,占8.9%。结论 着色芽生菌病流行区野生蟾蜍真菌的分离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流行区,且分离出多种致病性着色真菌,提示野生蟾蜍带菌与着色芽生菌病的流行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着色真菌蟾蜍分离株的致病性。方法:抽样取着色真菌蟾蜍分离株与标准人分离株对照,制成菌悬液,做小鼠腹腔接种,观察接种后小鼠的外观表现,做菌种逆培养和观察内脏病理变化。结果:蟾蜍分离株卡氏枝孢霉、疣状瓶霉、裴氏着色霉和甄氏外瓶霉与病人分离株一样,在接种28天后,均可从小鼠脏器逆培养出接种的菌种,并引起内脏病变,形成结核样肉芽肿,肉芽肿内均可查见棕黄色硬壳小体。而瓶霉和外瓶霉属菌种逆培养结果均阴性。结论:从野生蟾蜍分离出的卡氏枝孢霉、疣状瓶霉,裴氏着色霉和甄氏外瓶霉与病人分离株一样,对小鼠有致病性,故可能是人着色芽生菌病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卡氏支孢霉建立着色真菌病动物模型,并探讨卡氏支孢霉对小鼠的致病性.方法 小鼠分为健康和免疫抑制组,腹腔接种卡氏支孢霉,30d时处死进行肉眼观察、病理及真菌检查.结果 健康组和免疫抑制组小鼠感染发病率均为100%,腹腔内脏及系膜均见多发性黑色结节,组织病理H-E染色、PAS染色及真菌直接镜检均可见棕色菌丝及硬壳细胞,培养见卡氏支孢霉生长.健康组炎症反应较免疫抑制组强.结论 卡氏支孢霉无需经动物转种恢复毒力,直接腹腔接种免疫抑制和健康小鼠均可成功建立着色真菌病模型;本模型可以作为研究着色真菌病发病机制的一个手段.  相似文献   

5.
通过斑点杂交和Southern印迹技术,首次从已构建的裴氏着色真菌基因组DNA库中筛选出种特异性DNA探针。首先借助斑点杂交技术,筛选出与紧密着色真菌、皮炎万氏霉、疣状瓶霉、卡氏枝孢霉和甄氏外瓶霉及细菌、人白细胞等无同源性的二个DNA片段;再经Southern印迹分析,确认其中的Bf片段(3.1kb)具有良好的裴氏着色协菌种特异性,并初步显示具有多态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观察并记录经37℃、45℃、55℃处理10、30、60min后裴氏着色真菌、紧密着色真菌、疣状瓶霉、卡氏枝孢霉、皮炎外瓶霉、甄氏外瓶霉、假阿利什菌、链格孢和孢子丝菌在沙氏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所有受试菌种的菌悬液经37℃、45℃不同时间处理后再培养的生长情况未受影响;在55℃处理后除皮炎外瓶霉、链格孢外其余菌种在55℃不同时间处理后生长均受不同程度影响。可通过耐热试验来鉴别皮炎外瓶霉与甄氏外瓶霉;局部温热引起的局部血循环加速,血管扩张,局部细胞因子释放、各种效应细胞等可能也参与了对着色真菌及其它几种常见深部致病真菌的杀灭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暗色丝孢科真菌裴氏着色霉、紧密着色霉、疣状瓶霉、皮炎瓶霉、卡氏枝孢霉、甄氏外瓶霉间的系谱格局。方法 采用薄层扫描方法对上述6种30株重要致病性暗丝孢科真菌可溶性全细胞蛋白单向SDS PAGE图谱结合基型趋异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得出其系谱格局为{ [P. verrucosa(F. pedrosoiF. compacta) ]W. dermatitidis[E. jeanselmeiC. carrionii] }。结论 显示(F. pedrosoi和F. compacta,E. jeanselmei和C. carrionii,以及Fonsecaea和Phialophora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卡氏枝孢霉与阿耶罗枝孢瓶霉的随机扩增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卡氏枝孢霉与阿耶罗枝孢瓶霉的DNA多态性,了解两菌在DNA型别与形态学及菌种来源地域的相互关系。采用溴苯提取法提取DNA,以随机扩增DNA多态性方法对来自五个国家的21株分离株(19株卡氏枝孢霉,2株阿耶罗枝孢瓶霉)进行研究。结果:①10个随机引物筛选出3个具有较好DNA扩增的引物。②19株卡氏枝孢霉的DNA带型具有较大的遗传相似性,阿耶罗枝孢瓶霉的DNA带型与卡氏枝孢霉略有不同,但与中国株具有较大相似性(85%的遗传相似性)。③卡氏枝孢霉的遗传相似性与菌株的来源地域关系密切,同一国家的菌株具有相似的DNA带型,位于树状图的同一树组中。结论:随机扩增DNA多态性研究发现卡氏枝孢霉具有一定的种内差异,其DNA带型与菌株的来源地域关系密切,阿耶罗枝孢瓶霉的DNA带型与某些株卡氏枝孢霉更相似。本研究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流行病学及基因学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着色芽生菌病是由多种暗色孢科真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本病病程缓慢,起病初期病灶多局限,久病可引起系统性损伤;皮损可通过淋巴管扩散及自我接种等途径扩大蔓延,严重者可影响四肢运动功能。我院诊治1例由卡氏枝孢霉所致着色芽生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比较4种7株着色芽生菌病致病菌间DNA含量的差异。研究用卡氏枝孢霉4株,疣状瓶霉、裴氏着色霉、紧密着色霉1株,制备稳定生长阶段各菌株单孢子悬液,碘化丙啶(PI)一步插入法荧光染色,用人淋巴细胞作为内参标准进行DNA含量测定,80%以上的细胞处于DNA合成周期的G0/G1期,统计学处理显示4种致病菌DNA含量两两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卡氏枝孢霉种内两两比较DN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FCM有望为医学真菌学提供一种先进、有效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着色芽生菌单孢子悬液制备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着色芽生菌病致病菌种的生物学特征、菌种分类和药敏观察等方面的实验研究中,制备单孢子悬液是其重要的一环。既往所采用的吹打、研磨等方法,常不能获得满意结果。我们参考了有关文献介绍的方法[1,2]并加以改进,结果满意,兹介绍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采用H-1混合器,血球计数板,定性滤纸(中速、为12.5cm);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自配),葡萄糖和琼脂均购自上海化学试剂公司;菌株:卡氏枝孢霉6株,疣状瓶霉3株,裴氏着色霉2株,紧密着色霉2株,均为本科真菌室保存菌株。其中6株卡氏枝…  相似文献   

12.
着色芽生菌病(chromomycosis)是由一组暗色真菌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慢性肉芽肿性疾病,病程慢性,皮损一般局限,也有逐步扩展的,少数可经血液播散,侵入内脏器官,危及生命.现将我科诊断的1例由卡氏枝孢霉引起的着色芽生菌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伊曲康唑治愈着色芽生菌病5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伊曲康唑,采用不同方案与剂量治疗5例由卡氏枝孢霉引起的着色芽生菌病,均痊愈,未出现不良反应。表明伊曲康唑对着色芽生菌病人较好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作者分别以卡氏枝孢霉(cladosporiumcarrionii)的培养滤液和菌丝体为抗原,采用双向免疫扩散法测定了该菌感染患者的血清抗体。抗原制备方法:培养滤液抗原,菌在YPG 液基(葡萄糖1%,蛋白胨1%,levadure 浸膏1%)中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血清凝集反应和外抗原试验的方法,对3种病原性黑酵母进行了初步试验.凝集反应结果表明皮炎万氏霉与外瓶霉属交叉效价在1:320以下,可彼此区分;甄氏外瓶霉与棘状外瓶霉之间尚无法区分;外抗原试验发现棘状外瓶霉与皮炎万氏霉有两种抗原成份且两菌之间存在一定交又反应,尚不能区别;甄氏外瓶霉仅有一种抗原成份且与前两菌不存在交叉反应,可供鉴别;3种黑酵母与裴氏着色霉和优状瓶霉之间未见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6.
皮肤着色芽生菌病是由暗色孢科真菌引起的一种深部真菌病.我院于2008年2月收治1例由卡氏枝孢霉引起的着色芽生菌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45岁.右手背有一淡红色隆起性斑块1.5年,于2008年2月19日来我院就诊.1.5年前患者右手背无明显原因出现一绿豆大丘疹,并不断扩大,时有破溃、渗出、结痂.  相似文献   

17.
产孢丝状真菌药敏试验检测暗色真菌对九种药物的敏感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检测暗色真菌对9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评价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产孢丝状真菌药敏试验方案(M38-P)应用于暗色真菌药敏试验的可行性.方法 参照M38-P方案,受试菌株共45株,包括卡氏枝孢14株,裴氏着色霉8株,紧密着色霉3株,疣状瓶霉16株,离蠕孢2株,德氏霉1株及弯孢1株.所用药物为氟康唑、氟胞嘧啶、伊曲康唑、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和特比萘芬.菌悬液终浓度为(0.4~5)×106cfu/mL,孵育温度35℃,培养时间5~7d.结果 45株暗色真菌对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的敏感性较高,部分菌株对氟康唑、氟胞嘧啶、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存在耐药现象.结论 M38-P方案可用于暗色真菌的药敏试验研究,耐药菌株的发现提示在今后的治疗中药敏测试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着色芽生菌病是一种侵犯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该病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病原菌由一组密切相关的黑霉所致 ,各菌在培养中的显微镜下表现各异 ,但其组织相只有一种 :硬壳小体。最常见的病原菌为裴氏外瓶霉、疣状瓶霉、卡氏枝孢霉 ,而水喙枝孢霉罕见。该研究分析了亚马逊地区在过去 5 5年 (1 942~ 1 997)中发生的 3 2 5例着色芽生菌病病例。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皮损部位、职业等分类 ,更新了Silva于 1 968年在Par偄州进行的有关该病的系列研究 ,并探讨与当地的生态 流行病学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淋巴管型着色芽生菌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2岁男性农民,左手臂沿淋巴管排列损害4年。损害由结节和时间 红色浸润斑块覆污秽色痂组成,部分损害表面有黑点。临床表现酷似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直接镜检和组织病理见棕色厚壁孢子,培养证实病原菌为卡氏支孢霉。诊断为卡氏支孢霉所致皮肤着色芽生菌病。  相似文献   

20.
着色真菌病常累及表皮和皮下组织,慢性经过,多由斐氏瓶霉、疣状瓶霉和卡氏支孢霉引起。象其他一些疾病,如球孢子菌病和副球孢子曲病一样,着色真菌病的发病率也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