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畸形及病理改变复杂、严重,治疗十分困难。作者介绍用骨盆截骨、异位造臼、横嵌髂骨重建臼顶的新术式治疗5例6髋大龄晚期先天性髋脱位。随访3~7年,髋关节稳定,活动及负重功能均较良好,术后无脱位及明显股骨头坏死征象,亦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笔者指出因大龄先髋尚无既成传统手术方式,治疗难度大。本术式适用于12岁以上,病变复杂、严重,已失去最佳手术时机的青少年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粗隆下旋转截骨加Pemberton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粗隆下旋转截骨加Pemberton手术对21例(24髋)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进行治疗。结果随访1~5年,平均2年3个月,造盖均骨性愈合,无折断及吸收。髋关节屈曲小于90°者2髋,占8.3%,21例(24髋)中股骨头坏死7髋,占29.2%。结论粗隆下旋转截骨加Pemberton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效果良好,术后股骨头坏死与髋关节僵硬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联合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的手术方法。方法:自1995 年来采用联合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18 例,手术包括改良的髂骨截骨、耻骨截骨、臼盖成形、股骨转子下截骨等。结果: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6 周X线拍片显示髋关节全部同心圆复位,截骨处愈合良好,髋臼指数平均降到17.8°±4.6°,随访5~28 个月,优良率89% ,无股骨头坏死发生。结论:联合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一次纠正多处病理改变,复位良好,效果肯定,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臼窝上缘弧形造盖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疗效.方法 应用臼窝上缘弧形造盖术治疗DDH 548例(776个髋关节),单纯造盖510个髋关节,行股骨上端旋转或旋转加短缩截骨术者266个髋关节.结果 经1~20年的随访观察,548例DDH治愈498例,治愈率为90.88%;未成功者23例,失败率为4.19%,失访27例.结论 臼窝上缘弧形造盖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DDH的方法,该术式髋臼指数改善显著,股骨头可以得到同心圆复位,复位后关节稳定,患者可以早期坐起,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造盖的骨块无需内固定和二次手术拔针或取钉,手术方法简便、创伤小,且该术式适于任何年龄段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陈义美  孙玺淳 《四川医学》2000,21(8):693-694
自 198 7年以来 ,笔者应用带肌蒂髂骨瓣镶嵌式造盖术异位造盖治疗大龄髋关节脱位 ,随访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5例 2 6髋 ,其中男性 11例 ,女性 14例 15髋。年龄 9~ 2 3岁 ,平均 15 .3岁。先天性髋脱位 2 4例 2 5髋 ,小儿麻痹后遗症 1例 1髋。1.2 手术方法1.2 .1 术前治疗 :<14岁 ,无明显假臼或假臼浅小者 ,行股骨髁上牵引 ,同时切断内收肌和髂腰肌。1.2 .2 手术方法 :髋关节前外侧切口。常规显露髂骨内板 ,距髂前上棘后 2~ 3cm凿下髂骨全板 ,约 4.5 cm× 4.5 cm。沿骨瓣边缘切断外板骨膜 ,顺肌纤维分…  相似文献   

6.
Pemberton关节囊周围髂骨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emberton关节囊周围髂骨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适应证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6月以来本院采用Pemberton关节囊周围髂骨截骨术治疗的165例,192髋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病例。其中男3例,女134例。双侧23例,左侧79例,右侧67例。手术年龄18月~6岁63髋,6岁~12岁129髋。Tonnis分级,Ⅰ°12髋,Ⅱ°4髋,Ⅲ°95髋,Ⅳ°39髋。术中65髋使用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结果:术后随访4个月~7年,平均3年2个月。按Mckay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询问有无髋关节疼痛、跛行,检查髋关节活动程度以及Trendelenburg征,术后优良率达92.71%。按Severin标准评定X线表现,观察头、臼形态和相互关系及测量CE角,术后优良率达91.66%。结论:Pemberton关节囊周围髂骨截骨术手术疗效满意,为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一种重要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置换治疗髋臼发育不良型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对17例(18髋)因髋臼发育不良引起的严重骨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随访时间1—6年,疗效评定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9髋,良6髋,可3髋,优良率为83.3%。结论髋臼发育不良型骨性关节炎行人工全髋置换术可获得好的效果,但手术比较复杂,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人工假体的选择和正确安放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62例76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 2~ 15岁髋关节发育不良 (DDH) 98例 132髋。随访 6 2例 76髋 ,随访时间 3~15年 ,平均 7年 2个月。其中Salter骨盆截骨术 2 8髋 ,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 2 2髋 ,Pemberton髋臼成形术 2 0髋 ,髋臼造盖术 6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6 1髋术后评分 >80分 ,满意率 80 .3% ,4种术式之间无差异。术后SeverinX线分级Ⅰ级占 6 3% ,Ⅱ级占 31% ,Ⅲ级占 4 % ,Ⅳ级占 2 %。表明 4种术式治疗儿童DDH均有良好效果。股骨上段缩短术可辅助矫正前倾角 ,且利于复位。手术时的年龄与术后的疗效有密切关系 ,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缝匠肌骨瓣修补髋臼缺损在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早期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2016年缝匠肌骨瓣修补髋臼缺损治疗17例DDH伴髋臼缺损大龄患儿(>6岁)的临床资料,评价早期手术疗效.在全身麻醉下行髋关节切开复位;股骨转子下三维截骨纠正前倾角及颈干角,根据股骨头脱位高度行股骨短缩,钢板固定后重建关节裳.取髂骨缝匠肌骨瓣翻转至髋臼上缘修补髋臼缺损.手术后双下肢贝氏石膏固定6~8周.逐渐行髋关节功能训练,髋关节功能参照Mckay's标准进行评估,髋关节形态评估参照Severin's X射线标准进行.结果 17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9个月.术后股骨头复位良好,头臼包容满意;未出现伤口感染及股骨头坏死.术后随访结果,Mckay's标准:优2例(2髋),良13例(15髋),可2例(2髋),优良率为88.2%,Severin's标准:优11例,良49例.结论 大龄儿童(>6岁)DDH采用髂骨缝匠肌骨瓣修补髋臼缺损,术后骨性愈合好,能有效改善髋关节的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术后关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联合截骨术式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采用联合截骨术式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儿童(7~18岁)30例(36髋).结果 本组36髋术后均获得满意复位,术后随访3个月~5年,平均42个月.采用国外通用的Mckay临床评定标准,优10髋,良19髋,可5髋,差2髋,优良率达80.6%.结论 联合截骨术式是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应用一种新的造盖方法治疗儿童先天性髋关节的疗效.方法将臼窝上缘造一弧形骨槽,嵌入3块~4块楔形骨块治疗185例(237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术后双下肢改良贝氏石膏固定4周~6周.结果经过1年~8年的随访观察,疗效满意,优良率94%.结论该术式既缩小了髋臼指数,又增加了对股骨头的同心包容,也避免了用一块骨块平行造盖对股骨头的点状持重所致的骨性关节炎和做Salter手术再次拔针的痛苦.该术式对患儿侵袭小、出血少.术后功能亦好.  相似文献   

12.
改良造盖与截骨矫形治疗大龄儿先天性髋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舟  占蓓蕾 《四川医学》2003,24(7):678-679
目的 报告应用改良造盖与截骨矫形治疗大龄儿先天性髋脱住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35例应用改良造盖与截骨矫形一次性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通过髋臼造盖,股骨粗隆下截骨,改善髋臼指数,恢复正常CE角。结果 术后经6个月至12年,平均5年的随访,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者28例,占80%。结论 改良造盖可增加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粗隆下截骨可纠正前倾角与颈干角的畸形,恢复头、臼同心圃关系,刺激髋臼在正常力学下发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青海地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青海省交通医院骨科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短缩旋转截骨抑或同时Salter髂骨截骨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20例24髋,术后髋人字石膏固定,6周拆除石膏康复训练。结果:20例患儿中男性3例,女性17例,年龄(3~14)岁,术后随访(18~40)个月,平均25个月。按周氏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评价标准评价2,0例24髋中优17髋、良6髋、差1髋。结论:切开复位,股骨近端短缩旋转截骨抑或同时Salter髂骨截骨治疗青海高原地区儿童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疗效满意。股骨近端恰当短缩旋转截骨,适度关节囊紧缩缝合,正确的Salter髂骨截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应用一种新的造盖方法治疗儿童先天性髋关节的疗效。方法:将臼窝上缘造一弧形骨槽,嵌入3块-4块楔形骨块治疗185例(237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术后双下肢改良贝氏石膏固定4周-6周。结果:经过1年-8年的随访观察,疗效满意。优良率94%。结论:该术式既缩小了髋臼指数,又增加了对股骨头的同心包容,也避免了用一块骨块平行造盖对股骨头的点状持重所致的骨性关节炎和做Salter手术再镒拔针的痛苦。该术式对患儿侵袭小,出血少,术后功能亦好。  相似文献   

15.
髋臼加盖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髋脱位(附28例报告)于振山,高星魁北京潞河医院(101149)我院骨科1982~1989年采用手法复位及手术切开复位等方法治疗儿童先天性髋脱位50余例。其中采用髋自加盖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髋脱位28例32个髋关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联合截骨术式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采用联合截骨术式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儿童(7—18岁)30例(36髋)。结果 本组36髋术后均获得满意复位,术后随访3个月-5年,平均42个月。采用国外通用的Mckay临床评定标准,优10髋,良19髋,可5髋,差2髋,优良率达80.6%。结论 联合截骨术式是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发育性髋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 DDH)继发晚期骨关节炎的手术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5月至2008年3月,我科对32例36髋DDH继发晚期骨关节炎患者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均在真臼处重建,骨水泥固定16髋,非骨水泥固定20髋。术后平均随访31.3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X线检查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术后肢体延长(3.4±1.3) cm。并发股骨骨折2例,坐骨神经牵拉症状1例;未出现感染、脱位、有症状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分别将术后第3天、第14天和最终随访时间的Harris评分与术前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内X线照片未见异位骨化、假体松动、下沉等现象,无翻修病例。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发育性髋发育不良继发晚期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在真臼处重建髋臼和选择恰当假体置入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发育性髋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继发晚期骨关节炎的手术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5月至2008年3月,我科对32例36髋DDH继发晚期骨关节炎患者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均在真臼处重建,骨水泥固定16髋,非骨水泥固定20髋。术后平均随访31.3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X线检查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术后肢体延长(3.4±1.3)cm。并发股骨骨折2例,坐骨神经牵拉症状1例;未出现感染、脱位、有症状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分别将术后第3天、第14天和最终随访时间的Harris评分与术前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内X线照片未见异位骨化、假体松动、下沉等现象,无翻修病例。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发育性髋发育不良继发晚期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在真臼处重建髋臼和选择恰当假体置入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大龄先髋脱住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明天计划"帮助下,2006年7月~2007年5月,收治大龄先髋脱位畸形32例,采用手术Pemberton手术,年龄5~10岁,男性0例,女性32例.共52髋,其中双髋20例,结果:手术时间:140~230分钟,出血量400~1000 ml;并发症:切口感染2例,脂肪液化1例;再脱位2例,髋关节活动受限6例.6个月~17个月随访,随访功能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Harris: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差:70分):优5例,良22例,可3例,差2例.结论:对于大龄先髋脱位合理手术治疗方案,术后早期积极有效功能康复训练,对于手术疗效结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方法:5年内行髋关节置换术113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17例(19髋),股骨头置换术96例(96髋)。结果:随访1~3年,优良率占75%,并发症发生率为10.62%。其中,脱位2例,感染2例,中重度髋痛5例,骨折3例。结论:掌握好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假体并安装正确,正规操作,减少创伤,改进骨水泥应用技术,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