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病灶清除一期植骨融合的手术疗效.方法:89例脊柱结核病灶彻底清除后一期植骨融合,前路椎间植骨82例(92%),后路椎板植骨7例(8%).结果:随访13~101个月,85例(95.5%)治愈,4例(4.5%)复发.结论:病灶清除一期植骨融合治疗脊柱结核效果良好,前路植骨优于后路植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PK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05-2016-05,共纳入76例单椎体OVC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8例,采用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PKP技术治疗;对照组38例,仅行PKP手术治疗。两组术后均获随访16-23个月、平均19个月,对其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的相关指标进行分组对比。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7 d的VAS评分和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后凸Cobb角等指标均获显著改善(P0.05),且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术后7 d相比,对照组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有显著的矫正度丢失现象(P0.05),与观察组的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观察组则无显著矫正度丢失现象(P0.05)。随访期间,对照组5例发生术后再骨折,包括伤椎骨折2例、邻椎骨折3例,观察组无一例再骨折现象,亦无钉棒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PKP手术治疗OVCF可更好地维持脊柱稳定性、保持伤椎形态完整和强度、高度,避免出现术后再骨折、矫正度丢失等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小切口椎弓根钉内固定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3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其中胸椎结核6例,胸腰椎结核15例,腰椎结核9例。术前采用四联正规抗结核治疗2~4周,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小切口椎弓根螺钉系统矫形内固定,同期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结果随访11~54个月,平均28个月,所有患者椎间植骨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腰背疼痛及神经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Cobb角平均为5.7°,随访1年平均为6.9°。结论一期后路小切口椎弓根钉内固定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术是一种创伤相对较小、骨融合率高的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30例采用MIS-TLIF手术干预作为观察组,而另外30例采用传统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设为对照组,术后随访至少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之间差异;于术前、术后3个月采用腰椎正侧位X线片、CT或MRI检查,计算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腰椎滑脱角变化;分别于术后3d、1个月、3个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术后疼痛以及腰部功能恢复情况;依据MacNab标准评估总体预后,计算总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腰椎滑脱角分别为5.53°和5.42°,术后3个月依次下降至1.31°和1.35°,较术前下降明显(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1个月、3个月时观察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优良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6.67%,而对照组为10.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近期疗效显著,有助于腰椎功能恢复,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脊柱结核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脊柱结核患者,术前行异胭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等抗结核治疗2~3w后,采用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随访24~38个月,平均29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椎体间植骨3~6个月融合,平均4个月,后凸畸形矫正满意,无1例复发。结论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脊柱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矫正和预防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二尖瓣置换术中同期行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3例患者采用Metronic双极射频消融系统在二尖瓣置换术中同期行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全部资料,探讨其治疗效果。结果123例患者其中死亡1例,消融时间10-15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2±15)min,体外循环时间(105±35)min,24 h引流量为(455±280)ml,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冠状动脉及食管损伤、脑梗死等并发症,心脏复跳后100例患者为窦性心律、20例为节性心律、3例为房颤心律,术后住院15-20 d,全组均顺利出院,出院后120例获得随访,随访3-36个月,随访率为97.6%,随访期间98例维持窦性心律,占79.7%,房颤标测患者消融成功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二尖瓣置换术中行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操作。  相似文献   
7.
白亮  庄全魁  陈勇  张雷  赵耀伟 《颈腰痛杂志》2021,42(5):722-723,735
目的 采用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伴后壁破裂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探讨其安全性和早期疗效.方法 分析2018年1月~2019年7月本院行单侧PKP手术治疗的22例椎体后壁破裂胸腰椎骨折患者,其均行单侧PKP手术,术前CT及磁共振显示椎体骨折伴有椎体后壁不连续及线性高密度影.结果 22例患者均按期出院并进行随访,其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1.5个月).3例出现骨水泥漏出,骨水泥总漏出率13.6%,无椎管内渗漏.患者术后2d及末次随访时的腰痛NRS评分、ODI指数及椎体前中柱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末次随访时疗效稳定.结论 单侧PKP手术治疗椎体后壁破裂胸腰椎骨折,总体疗效较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颗粒骨植骨在椎弓根钉翻修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因其能贯穿脊柱三柱,固定坚强,在脊柱外科得到广泛应用。但有时由于技术失误,椎弓根螺钉握持力不够或术后承载负荷过大,致使椎弓根螺钉松动,拔出或断裂,从而导致内固定失败,需进行翻修手术。如何提高椎弓根钉内固定翻修术的疗效,已引起脊柱外科工作者的重视。我院自2003年8月-2005年3月采用颗粒骨植骨行椎弓根钉内固定失败翻修术7例,取得较好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粗隆下旋转截骨加Pemberton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粗隆下旋转截骨加Pemberton手术对21例(24髋)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进行治疗。结果随访1~5年,平均2年3个月,造盖均骨性愈合,无折断及吸收。髋关节屈曲小于90°者2髋,占8.3%,21例(24髋)中股骨头坏死7髋,占29.2%。结论粗隆下旋转截骨加Pemberton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效果良好,术后股骨头坏死与髋关节僵硬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本组40例病人,均行后路椎管减压,Steffee固定8例,DRFS固定30例,RF-Ⅱ固定2例,后路椎体间植骨19例,后外植骨21例.结果40例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8年9个月,平均2年6个月,滑脱椎体复位率平均85.3%,临床症状改善率92.5%,植骨融合率95%,并发症4例.结论充分的椎管减压,牢固的椎弓根内固定加上合理的椎间植骨或后外植骨是目前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