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老年人群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群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 ,以≥ 6 0岁为老年人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诊断标准按照 1999年WHO/ISH的规定 :收缩压≥ 14 0mmHg(1mmHg =0 133kPa)和舒张压 <90mmHg ,其亚型为收缩压 14 0~ 14 9mmHg和舒张压 <90mmHg ,分析患病率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1)我国 6 0岁及以上人群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为 2 1 5 0 % ,亚型患病率为 9 0 4 % ;如按收缩压≥ 16 0mmHg和舒张压 <90mmHg计算患病率则为 6 83%。 (2 )年龄增长是影响患病率最为明显的因素 ,35岁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 ;每增长 10岁患病率约增高一倍。性别差异则表明 35岁前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但此后女性随年龄增长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上升幅度则高于男性。 (3)体重指数的大小与患病率成正比。结论 我国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为 2 1 5 0 % ,占老年高血压总人数的5 3 2 1%。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防治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是降低人群高血压致死致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我国心血管病流行特征分析(3)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3 我国高血压流行趋势及有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我国于1959、1979~1980年和1991年分别对15岁以上人群739000、4012128和950356人进行过3次全国性规模较大的高血压调查,得出临界以上[SBP≥18.8 kPa(141 mmHg)和(或)DBP≥12.1 kPa(91 mmHg)]患病率约分别为5.11%、7.73%和  相似文献   

3.
正1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的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加建国以来,我国有过4次大规模高血压抽样调查。总体看来,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不断上升。1959年我国年龄15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5.1%,1979年为7.7%,1991年为13.6%,2002年达到18.8%。依据2012年国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调查,我国年龄≥18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增高到25.2%。随着高血压患病率的增加,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也随之增加,2002年估计为  相似文献   

4.
衢州市2003年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衢州城乡人群高血压抽样调查 ,了解高血压流行病学情况 ,分析和掌握本市的高血压流行趋势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按浙江省第三次高血压抽样调查工作要求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城市 2个街道和农村 2个乡镇 15岁以上人群 10 6 1人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衢州市城乡人群高血压患病率 4 5 2 4 % ,其中男性 5 0 38% ,女性 4 1 6 8% ;城市 5 5 4 8% ,农村 33 92 % ;男性高于女性 ,城市高于农村 ,随年龄增长无论男女 ,患病率均增加 ;城市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显著高于农村。肥胖、饮酒、吸烟、糖尿病、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血尿酸增高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结论 衢州市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遗传、肥胖、饮酒、吸烟及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和尿酸增高是高血压重要危险因素。高患病率低控制率的现状严重 ,务必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绍兴市人群高血压危险因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据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高血压患病率已由 1 959年的 5.8%上升到 1 991年的1 1 .8% ,目前高血压病人已超过 1亿 [1]。高血压患病率和发病危险因素持续上升 ,可能与近二十年来社会环境 ,生活方式的明显变化有关。为了解我市人群高血压危险因素水平及其与高血压患病率之间的关系 ,并为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我们于 1 998年 1 1月对市区人群作了抽样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选自绍兴市区塔山、北海两街道内2 5— 74岁常住 5年及以上居民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在自然人群中抽取 1 993人 ,应答者 1 6 1 9人 …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高血压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山东省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是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的一部分 ,由 5个城市和 5个农村点组成 ,每点调查 15岁及以上成人约 40 0 0人 ,共调查 40 2 6 9人 ,应答率为 85 .1%。收缩压 (SBP)为Korotkoff第 1音 ,舒张压 (DBP)为Korotkoff第 5音 ,测 3次求其均值代表每个个体血压值。高血压定义为SBP≥ 16 0和 /或DBP≥ 95mmHg ,临界高血压定义为SBP 14 1~ 15 9和 /或DBP 91~ 94mmHg ,结果表明全省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5 .5 8% ,其中男性为 5 .92 % ,女性为 5 .19% ,城市为 6 .0 6 % ,农村为 5 .0 8% ,全省临界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 6 .0 2 % ,其中男性为 6 .6 0 % ,女性为 5 .48% ,城市为 6 .11% ,农村为 5 .95 %。与山东省 1978~ 1980年调查的资料相比 ,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高血压与肥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流行病学的调查中发现 ,体重和体重指数(BMI)与血压水平存在明显的正相关 ;在以人群为基础的前赡性研究中 ,BMI始终是原发性高血压(EH)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当今 ,EH与肥胖均为我国常见病多发病 ,其患病率均有增加 ,二者的关系也较密切 ,本文就其研究现状作一介绍。1 中国人群EH和超重或肥胖患病率我国曾分别于 1 95 9年、1 979年和 1 991年对1 5~ 74岁人群进行了 3次全国性EH流行病学调查〔1〕,其患病率分别为 5 .1 1 % ,7.73%和 1 1 .2 6%。按人口推算 ,1 95 9~ 1 979年 2 0年间EH患病人数平均每年增加 1 40万 ,1 979~ 1 991…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人群糖代谢异常患病率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辽宁阜新农村≥65岁的1 637名老年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1997年ADA建议,对空腹血糖(FPG)进行分类及统计分析。结果①空腹血糖异常(IFG)总患病率为10.0%,糖尿病(DM)总患病率为12.4%。IFG及DM的患病率均为女性略高于男性,但差异不显著。②不同血压级别中,IFG和DM的患病率相近。③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中IFG患病率为8.5%,虽低于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但差异不显著;DM患病率为15.8%,明显高于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人群为IFG及DM的高发人群,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DM患病率升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是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心血管疾病,各年龄段均有发病,是当代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为做好高血压病三级预防提供依据,现将高血压危险性因素的研究及干预现状综述如下。1高血压的患病率1.1国内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进行了3次大规模对15岁以上人群血压普查,我国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1959年为5.11%,1979年为7.73%,1991年为11.88%,总体上呈明显上升趋势,推算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亿。在地域分布上北方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南方,沿海最低,在性别比较上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纵向研究探讨血压异常患病率的动态变化。方法分析1995~2002年期间上海宝山钢铁集团股份公司(简称宝钢)队列人群隔年体检资料,根据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及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和(或)服用降压药物分别诊断为收缩压异常、舒张压异常及高血压,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995~2002年期间共有59 131人次参加健康体检,其中参加4次者27.1%,3次者26.6%,2次者24.0%,1次者占22.3%。宝钢职工平均收缩压由115.7 mmHg升至123.6 mmHg,平均舒张压由76.8mmHg升至83.0 mmHg;收缩压异常的标化患病率由4.1%升至8.0%,舒张压异常的标化患病率由12.3%升至20.6%,高血压标化患病率则由13.4%升至1999~2000年的23.6%后降至20.1%。随着时间进展,总体收缩压异常、舒张压异常的标化患病率逐年上升。通过性别、年龄分层分析,发现男性60岁以前4个年龄段收缩压异常的患病率和50岁以前3个年龄段舒张压异常的患病率都随时间进展明显增长;而女性仅40~49岁年龄段的收缩压异常和舒张压异常的患病率随时间进展而增长。无论是总体还是男性或女性,60岁以前各年龄段高血压的患病率都表现为在1995~2000年随时间进展而增长,而在2001~2002年则下降。同期同年龄段男性职工血压异常的患病率要高于女性。同期舒张压异常的患病率高于收缩压异常的患病率。结论上海宝钢队列人群收缩压异常、舒张压异常的患病率不断增高,以中青年男性的患病率增高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辽宁省农村地区≥35岁高血压人群糖代谢异常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阜新农村≥35岁常住(≥5年)高血压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FPG按1997年ADA建议分类,使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为9.7%,男性高于女性;女性IFG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糖尿病(DM)患病率为10.0%,男性低于女性;DM患病率男、女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IFG及DM患病率随血压级别增高而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血压级别、超重或肥胖。结论辽宁省阜新农村地区高血压人群IFG及DM患病率较高,应给予关注,综合评估,全面治疗。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我国 1 991年对1 5岁以上人群抽样普查 ,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 1 .2 6% ,与前 1 0年相比 ,1 0年间患病率增加2 5 % [1]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危险的因素 ,脑卒中后存活患者 ,75 %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我国高血压病的流行存在明显的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 ;以及低知晓率、低治疗率和低控制率的“三高”和“三低”现象。国内外经验表明 ,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 ,社区防治应采用“高危人群策略” (只对高血压病人进行检出 ,进行治疗 ,减少并发症 )与“全人群策略” …  相似文献   

13.
<正>1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要点1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我国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呈升高趋势。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递增;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差异。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粗率)近年来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分别达51.6%、45.8%和16.8%。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1.1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发病率在我国随着人口平均年龄的增加,生活方式的改变逐年增加。而糖尿病伴高血压的患病率(血压≥140/90mmHg为判定高血压的标准)根据国内的流行病学资料约在28%~40%之间。1994年对全国25万年龄≥25岁人群普查结果显示,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54.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将会加速心血管、脑卒中、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明显增加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正>1老年高血压的流行现状随着全球范围内人口的普遍老龄化,老年高血压已成为老年期主要疾病负担。如果以60岁作为老年的界限值,根据诊室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 Pa)或舒张压≥90 mm Hg,或服用降压药物进行降压治疗,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50%。即每2名老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根据2002年我国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60岁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9.1%,治疗率为  相似文献   

16.
新疆和丰县牧区高血压病流行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目的:探讨新疆和丰县牧区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新疆牧区高血压的高发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随机抽取的方法,应用WHOMONICA方案,对926名≥30岁的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男女牧民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该地区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结果:该人群平均收缩压143.5±31.9mmHg,舒张压89.5±17.9mmHg,高血压的检出率为57.33%;其中临界高血压和重度血压分别占10.36%和20.73%;不管男女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高血压患者的发病年龄较我国其他地区明显前移。同时高血压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结论:研究结果提示新疆和丰县牧区是高血压的高发区,新疆牧区是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对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云南省哈尼族高血压流行现状和和人群血压水平.方法从2002-05-2003-05,按照全国1991高血压抽样调查工作手册的要求,对云南红河州红河县,元阳县,绿春县的≥15岁的3828名哈尼族居民,采用标准化调查方法,在严格质控下进行血压测定及相关调查.结果在调查中共发现了536例哈尼族高血压患者.哈尼族高血压患病粗率为14.00%,标化患病率为12.66%.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男性120.16 mmHg、76.98 mmHg,女性112.61 mmHg、72.24 mm-Hg,均高于1991年全国高血压普查的结果.高血压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35岁后患病率增幅较快.结论少数民族的高血压患病率也随之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血压进行预防和控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1,29(5):485-488
正牙周炎和高血压均为常见慢性疾病,全球有一半以上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包括牙周炎和牙龈炎),超过10%的人为重度牙周炎[1]。2017年9月20日公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在35~44岁居民中,牙周健康率仅为9.1%,牙龈出血检出率为87.4%,与调查的十年前相比,上升了10.1个百分点,而牙周袋深度≥4 mm检出率高达52.7%[2]。我国年龄≥18岁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达23.2%,并呈逐年增高趋势[3]。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高血压发病和治疗的现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并发症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随着社会的转型,加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们生活水平及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建国以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50年代以来我国进行了4次高血压抽样调查,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1959年为5.11%,1979年为7.73%,1991年为11.88%,2002年达到18.8%,呈明显上升趋势[1-3]。40年间中国高血压人群数量从20世纪50年代的0.3亿增加到2002年的1.6亿。高血压已经成为中国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庞大的高血压人群中,农村人群占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新疆某县老年自然人群高血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于2018年4月采用多级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县年龄≥60岁的自然人群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入选者共3421例,男性1612例,女性1809例,60~69岁1722例、70~79岁1541例和≥80岁158例。根据血压水平,将入选者分为高血压组1695例和正常血压组1726例。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病风险因素。结果与正常血压组比较,高血压组LDL-C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P0.01)。入选者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49.5%、46.1%、12.4%和3.2%。男性高血压患病率和知晓率虽高于女性(50.0%vs 49.1%、46.8%vs 45.4%),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虽低于女性(10.8%vs 13.8%、3.2%vs 3.3%),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0~69岁、70~79岁和≥80岁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6.9%、51.8%、56.3%,随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显著增高(P0.01);≥80岁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均高于60~69岁和70~79岁;治疗率高于70~79岁、但低于60~69岁(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和LDL-C水平升高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P0.01)。结论新疆某县老年自然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偏高,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