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水预处理对改善窗口期子宫内膜的意义。方法选择输卵管积水患者17例为A组,输卵管积水处理(包括输卵管切除术及输卵管根部切断术)后的患者9例为B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患者窗口期子宫内膜人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和白介素-2(IL-2)的表达情况。结果LIF在A组患者的窗口期子宫内膜的表达明显低于B组(P〈0.05),而IL-2在A组患者的窗口期子宫内膜的表达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输卵管积水的患者窗口期子宫内膜LIF的低表达及IL-2的高表达可能是影响输卵管积水患者IVF-ET结局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IF)是阻碍辅助生殖技术进一步提高临床妊娠率的困难之一。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是造成反复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宫腔镜下定点活检引起的子宫内膜损伤可通过炎症反应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RIF患者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评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价值。方法:纳入IVF-ET助孕患者60例,于移植前一周期着床窗口期行子宫内膜取样,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NOS蛋白的表达及MVD,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eNOS mRNA的表达。根据临床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30例)和未妊娠组(30例),比较两组eNOS mRNA、蛋白表达及MVD的差异。结果:妊娠组eNOS mRNA(0.72±0.21)明显高于未妊娠组(0.29±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子宫内膜eNOS蛋白阳性表达率(80.0%)明显高于未妊娠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MVD(14.53±3.28)明显高于未妊娠组(12.20±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eNOS蛋白表达水平与MVD呈正相关(r=0.814,P0.01)。结论: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eNOS mRNA及蛋白的高表达和MVD增加均能够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利于IVF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在IVF-ET中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第一次进行IVF/ICSI-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119例,根据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状况分为A组(n=8):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2支;B组(n=50):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3-4支;C组(n=61):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5支。各组患者均移植1-3个胚胎。比较各组的临床特征、卵巢反应、内膜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各组的临床特征、卵巢反应、内膜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妊娠率低于B组(P<0.05)和C组(P<0.01)。A组着床率低于C组(P<0.01),B组和C组的妊娠率和着床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在IVF-ET中对子宫内膜容受性有一定预测价值。IVF-ET周期中内膜和内膜下血流≤2支者建议当月不做胚胎移植,可待血流改善后再行胚胎移植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及其相关因素的特点。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 年8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生殖医学科因输卵管因素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的RIF患者(RIF组,n=40)为研究对象;同期IVF-ET治疗首次助孕成功的患者(首次IVF助孕成功组,n=40),首次IVF-ET助孕治疗失败患者(首次IVF助孕失败组,n=40)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于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日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子宫动脉搏动指数(uterine artery pulsatility index,UAPI)、子宫内膜厚度,并同时测定血雌二醇及孕酮值。比较三组间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RIF组患者UAPI 3.3±0.4,显著高于同期IVF-ET治疗首次助孕成功组2.3±0.5及失败组UAPI 2.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VF-ET治疗首次助孕成功组与失败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的子宫内膜厚度、雌二醇及孕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G日测定UAPI有助于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预测种植率。  相似文献   

6.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LN  Qiao J  Li R  Hu WH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5):298-301
目的研究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基因表达。方法9例PCOS患者(PCOS组)及7例非PCOS因男方原因不孕者(对照组)行阴道超声监测结合血清激素测定确定排卵时间,于种植窗口期对两组妇女进行子宫内膜活检,提取cDNA,其中6例PCOS患者应用含有21571个基因序列的寡核苷酸芯片进行扫描,经过分析后得到PCOS患者的子宫内膜与对照组相比的差异表达基因;另外3例PCOS患者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6(MMP-26)基因的表达。结果PCOS患者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的差异表达基因为116个,占全部表达基因的比例为1.23%(116/9421)。PCOS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表达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占0.12%(11/9421);表达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占1.11%(105/9421),其中,MMP-26在基因芯片中表达下调10.6倍。与对照组患者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比较,3例PCOS患者子宫内膜MMP-26基因的相对表达率(Ratio值)分别为0.31、0.11和0.05。结论PCOS患者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MMP-26基因表达下调,提示PCOS患者存在子宫内膜容受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微创术改善卵巢早衰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研究组: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妇产科生殖中心2007年1~10月行供卵体外受精(IVF)失败3次以上的卵巢早衰患者3例,第1周期在胚胎移植前激素替代周期第21天(种植窗口期)行子宫内膜活检,分别于第2和第3个激素替代周期的第10天行子宫内膜微创术,同期取内膜,SEM下观察子宫内膜的超微结构,选择合适的周期进行供胚移植。对照组:选择同期正常月经周期妇女10例,观察其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胞饮突的发育情况。结果对照组:SEM低倍镜下分泌期子宫内膜胞饮突发育良好,且表达丰富。研究组:微创术前,SEM下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比例失衡,没有发现胞饮突,部分细胞呈凋亡状;第1次微创术后,SEM下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排列整齐,依稀可见胞饮突,凋亡情况已明显改观;第2次微创术后,SEM下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排列整齐,可见较多胞饮突,无凋亡表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研究组3例患者均于2次微创术后次月再次同法行微创术,当月于种植窗口期行胚胎移植术,随访得知3例均于移植后获得临床妊娠。结论子宫内膜微创术可以改善卵巢早衰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胞饮突可用于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超促排卵与胚胎着床前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方法:选择行长方案IVF-ET患者70例,检测自然周期排卵后第3天和超促排卵周期取卵后第3天(即ET日)的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流状态。按子宫内膜穿支血流显示情况分为3级:Ⅰ级,内膜穿支血流≤2支;Ⅱ级,内膜穿支血流为3~5支;Ⅲ级,内膜穿支血流≥6支。随访IVF-ET结局,分为妊娠组(24例)和非妊娠组(46例)。结果:妊娠组自然周期内膜穿支血流情况与未妊娠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而2组间超促排卵周期内膜穿支血流情况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妊娠组自然周期和超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穿支血流情况均较为丰富,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而未妊娠组超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穿支血流情况较自然周期丰富,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1)。自然周期和超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和子宫内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自然周期内膜穿支血流丰富可能提示较高妊娠率,可作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参考指标之一。超促排卵可能改变胚胎着床前期子宫内膜容受性,但尚无影响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参数的相关证据。  相似文献   

9.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评价IVF-ET结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CG注射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预测IVF-ET的结局。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分布情况,将115例IVF-ET/ICSI-ET助孕患者分为A组(n=56):子宫内膜和内膜下均有血流通过;B组(n=42):内膜下有血流但内膜没有血流通过;C组(n=17):内膜和内膜下均无血流通过。随访IVF-ET结局,按妊娠与否分为妊娠组(n=53)与非妊娠组(n=62)。比较A、B、C组的临床特征、卵巢反应、内膜厚度及类型和妊娠结局;比较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内膜厚度和类型。结果:A、B、C组间的临床特征、卵巢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膜厚度C组低于A组和B组(P<0.05),但3组内膜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组妊娠率(62.5%、33.3%、23.5%)和种植率(37.9%、18.4%、1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与非妊娠组的内膜厚度及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CG注射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对IVF-ET的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是一种较好的、能在临床上普遍开展的无创伤性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超促排卵与胚胎着床前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方法:选择行长方案IVF-ET患者70例,检测自然周期排卵后第3天和超促排卵周期取卵后第3天(即ET日)的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流状态。按子宫内膜穿支血流显示情况分为3级:I级,内膜穿支血流≤2支;II级,内膜穿支血流为3—5支;Ⅲ级,内膜穿支血流≥6支。随访IVF-ET结局,分为妊娠组(24例)和非妊娠组(46例)。结果:妊娠组自然周期内膜穿支血流情况与未妊娠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2组间超促排卵周期内膜穿支血流情况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妊娠组自然周期和超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穿支血流情况均较为丰富,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而未妊娠组超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穿支血流情况较自然周期丰富,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自然周期和超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和子宫内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然周期内膜穿支血流丰富可能提示较高妊娠率,可作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参考指标之一。超促排卵可能改变胚胎着床前期子宫内膜容受性,但尚无影响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参数的相关证据。  相似文献   

11.
张敏  齐聪  张勤华 《生殖与避孕》2010,30(9):601-604,600
目的:探讨温肾活血汤联合克罗米芬(clomiphene citrate,CC)促排卵治疗后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45例排卵障碍型不孕患者随机分成A组(CC)、B组(CC+阿司匹林)、C组(CC+温肾活血中药),每组15例。治疗1~3个疗程,观察排卵率、妊娠率及hCG注射日子宫内膜类型及厚度。结果:C组A+B型内膜率(91.18%)显著高于A组(76.92%,P<0.01)及B组(66.67%,P<0.05);C组内膜平均厚度(9.4±2.2mm)显著高于A组(7.8±1.4mm),P<0.05。周期排卵率C组(82.35%)>B组(76.92%)>A组(69.23%),但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发生率C组(5.88%)显著低于A组(23.08%)(P<0.05)。周期妊娠率C组(23.5%)>B组(15.4%)>A组(10.3%)(P<0.05)。结论:温肾活血汤能提高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后的妊娠率,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排卵、降低LUFS发生及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关,其改善内膜容受性的效果好于阿司匹林联合CC。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孕激素(progestogen,P)、雌激素(estrogen,E_2)和8-溴-环磷酸腺苷(8-Br-cAMP)不同组合的3种方法对人子宫内膜细胞体外诱导蜕膜化的效果。方法:收集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子宫内膜,分离纯化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ndometrial stromal cell,ESC),进行细胞体外培养并传代,免疫荧光鉴定细胞类型。分别采用P+E_2(PE组)、8-Br-cAMP(PC组)、P+E_2+8-BrcAMP(PEC组)3种不同组合方法蜕膜化诱导处理第3代ESC,并以空白对照为对照组。显微镜下观察蜕膜化过程中的细胞形态变化,化学发光法检测3种不同蜕膜化诱导方法处理24h.48h及96h后细胞培养液中催乳素(PRL)水平,比较3种蜕膜化方法的效果。结果:蜕膜化过程中ESC形态从长梭形逐渐变为圆形,细胞体积变大,胞核增大,部分出现双核或多核,细胞边界变模糊。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各蜕膜化诱导组培养液中PRL呈不同水平升高。其中PC组PRL水平及蜕膜化细胞形态均较PE组和PEC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P+8-Br-cAMP法,较P+E_2、P+E_2+8-BrcAMP法能更有效地诱导子宫ESC体外发生蜕膜化,是高效可靠、更合适的蜕膜化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IL-10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内膜种植窗期的表达,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内膜容受性下降的免疫学因素。方法:分别取子宫腺肌病、非腺肌病患者在自然周期种植窗期的内膜组织。子宫腺肌病患者18例,对照组16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内膜组织中IL-10的表达。结果:IL-10在腺肌病患者内膜腺体和间质的表达较非腺肌病患者减弱(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内膜中具有妊娠保护作用的IL-10表达减低,推测IL-10的表达降低是导致子宫腺肌病患者内膜容受性下降的免疫学因素。  相似文献   

14.
二甲双胍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IVF-ET治疗中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二甲双胍(Met)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行IVF-ET长方案治疗的PCOS患者,按是否预先服用Met分为Met组(M组)66个周期和对照组(NM组)58个周期。结果:①M组与NM组间获卵数(19.9±10.7vs17.8±10.1)、卵裂率(93.43±16.48%vs92.18±15.73%)、移植胚胎数(2.1±0.9vs2.3±0.6)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组间hCG注射日E2值(9358.65±1551.10nmol/Lvs14777.44±1799.63nmol/L)、优质胚胎率(40.07%vs30.61%)、临床妊娠率(39.40%vs20.69%)、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9.09%vs22.41%)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Met在PCOS患者IVF-ET治疗中,可改善患者的临床妊娠结局,降低OHSS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宫腔镜诊治宫内占位性疾病10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陈勤芳 《生殖与避孕》2014,(4):292-294,316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与阴道彩色超声(TVB)对宫内占位性疾病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不孕、绝经后出血、阴道彩色超声提示宫腔占位等不同原因行宫腔镜检查的1 065例患者,根据宫腔镜检查结果,了解TVB诊断的准确率及宫腔占位性疾病的病理性质。结果:1 065例宫腔镜检查的患者术前TVB提示有宫内占位的为800例,经宫腔镜检查,术中见宫内占位900例,2种检查方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VB提示有宫内占位的800例患者中,经宫腔镜检查证实有宫内占位750例,TVB与宫腔镜检查的阳性符合率为93.8%(750/800),假阳性率为6.2%(50/800)。术前TVB未提示宫内占位的265例患者中,经宫腔镜检查存在宫内占位的有150例,TVB的假阴性率为10.8%(115/1 065)。宫腔镜术后病理诊断提示,宫腔内膜息肉670例,占62.9%(670/1 065),子宫黏膜下肌瘤121例,占11.4%(121/1065),内膜简单性增生153例,占14.4%(153/1 065),内膜功能性增生93例,占8.7%(93/1 065),复杂性增生9例,占0.8%(9/1 065),不典型增生8例,占0.8%(8/1 065),子宫内膜癌11例,占1.0%(11/1 065)。结论:准确诊断宫内占位性疾病性质,须在宫腔镜直视下检查并取材进行病理诊断,此是宫内占位性疾病的最终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16.
来曲唑应用于冻融胚胎移植内膜准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索来曲唑(LE)联合hMG促排卵方案应用于冻融胚胎移植(FET)内膜准备的临床效果与预后因素。方法:月经第3日起口服LE连续3~5d,第10日起超声监测,若优势卵泡<14mm,则注射hMG150IU,隔日诱发排卵后92~152h解冻第3~5日胚胎。结果:共纳入119名患者,完成124个FET周期,临床妊娠率为42.7%(53/124),种植率为22.5%(70/311)。妊娠组的年龄显著小于非妊娠组(P<0.05);黄体支持组临床妊娠率为50.6%(45/89),显著高于无黄体支持组的22.9%(8/35)(P<0.01)。结论:在选择性的患者群体中,FET周期中用LE联合hMG准备内膜方法简单可行,年龄、是否采用黄体支持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IVF-ET中输卵管积水对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水对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接受IVF-ET助孕的110例不孕症妇女,根据有无输卵管积水分为积水组(n=48)和对照组(n=62),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比较组间子宫动脉血流、内膜形态、内膜和内膜下血流及IVF-ET结局。结果:积水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积水组hCG注射日A型血流(可检测到子宫内膜和内膜下均有血流通过)、三线型内膜比率及妊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子宫动脉血流参数PI、RI和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膜形态的改变及内膜和内膜下血流减少可能是输卵管积水患者在IVF-ET种植率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