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医院感染特点.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便有效降低本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对本院2006年全年入住ICU296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并与全院住院患者进行对比。结果ICU的医院感染率是26,7%。明显高于同期的医院平均感染率;ICU患者因医院感染死亡的百分率为11.4%;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占50%,而双重感染达54.4%;下呼吸道感染为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占61.7%,但多部位、多器官感染占29.1%。结论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耐药性高;与其相关的因素有:病情重、年龄大、基础疾病多、侵入性诊疗操作多及交叉感染等。  相似文献   

2.
妇产科手术医院感染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产妇和患者手术后的医院感染现状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10月妇产科1230例手术出院病例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生医院感染32例,发生率为2.60%,医院感染部前3位分别为呼吸道、泌尿道、手术切口;其中剖宫产术组部位发生率以呼吸道最高;子宫切除术组以泌尿道最高,会阴切开术组以手术切口最高。结论: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针对易感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探查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12月住院患者5180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006年本院医院感染395例次,感染率为7.6%;感染率较高的科室分别为神经内科29.20%、神经外科13.40%,肿瘤科12.42%,中医科10.84%,呼吸、消化内分泌科9.65%,心血管呼吸内科9、34%;感染部位依次是呼吸道46.59%、消化道19.75%、泌尿道16.46%、皮肤软组织6.08%、手术部位8.10%;医院感染中病原体检出96株,以革兰阴性茵为主,占46、88%。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基础疾病,滥用抗生素,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过长。结论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等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一2008年12月本院泌尿外科640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医院感染40例;实施采取侵袭性操作措施29例,留置尿管时间(8.8±2.1)天,住院天数(21.9±3.9)天;医院感染部位呼吸道18例,泌尿道16例,切口感染3例,胃肠道3例;检病原学检查检出病原微生物30例:大肠杆菌14例,金黄色葡萄球茵7例、肺炎克雷伯茵3例、肠球菌属2例、白色念珠茵4例;感染组死亡4例,非感染组死亡12例。结论: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该通过多种措施预防。  相似文献   

5.
医院感染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制与降低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7年住院患者病历10865份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006~2007年发生医院感染386例次,感染发生率为3.55%。感染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率越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次是泌尿道、胃肠道。医院感染中病原体检出265株,以革兰阴性茵为主占53.03%。结论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针对各种相关因素和特征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合理使用抗茵药物,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侵袭性操作,对重点科室加强监测等,以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6.
李卫华  许惠 《西部医学》2009,21(4):616-617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常见致病茵及耐药情况,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5-2007年全院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7年监测病人总计26970人,发生医院感染病例191例,患病率0.71%;感染部位分布,呼吸道:72.39%、泌尿道:11.98%、手术切口:10.42%;常见致病茵中白色念珠茵最多见,其次为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唑啉耐药。结论院内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主要为白色念珠菌。  相似文献   

7.
张大建  靳松 《新疆医学》2007,37(4):35-36
目的:监测腹部外科手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应用前瞻性方法,监测术后病人的切口部位,置管引流,免疫抑制剂治疗及导尿冲洗护理等,填登统一调查表。结果:调查366例腹部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2人,132例次,感染率为30.6%,例次感染率为36.07%,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手术切口;腹腔;泌尿道;胃肠道;皮肤软组织和全身。结论:前瞻性监测术后病人医院感染实际发生率明显高于回顾性,常规监测中较高的感染漏报率和较低微生物标本送检应引起足够重视。术后切口置管引流,侵入性操作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烧伤病人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病人烧伤后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993年1月-1996年12月所有住院时间≥48h的烧伤病人782例进行前瞻性加回顾性调查其烧伤医院感染的部位、感染率、病原体及药敏等。结果:烧伤医院感染部位最常见的是血液和创面,其次是呼吸系统;烧伤医院感染率与烧伤严重程度、诊疗及医疗环境等密切相关。感染菌种:G^ 茵占43.82%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厌氧消化球菌,Gˉ茵占52.81%,主要为绿脓杆菌及硝酸盐阴性杆菌。结论:针对烧伤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可防治烧伤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好发部位,易感因素,以制定有效防治措施,降低感染部位发生率。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院发生医院感染329例,感染率为3.12%。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占54.7%;其次为泌尿道,占13.07%;胃肠道占13.07%。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有效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感染部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6年全年出院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01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8例,感染率为17.82%,其中61.11%发生在入院后的前两周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结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年龄、住院天数、侵袭性操作及抗生素的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14562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回顾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加强监控。方法:对我院2002年14562例住院患者病历进行调查。结果:有507例患者感染,发病率3.48%,找出致病菌258株,其中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共计166株,占64.34%,革兰氏阳性茵为74株,占28.86%,其它茵为18株,占6.98%。结论:通过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控监测和培训教育,能有效地预防某些感染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本院骨科2012年住院的2514例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结果:10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4.3%;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在前3位的分别是下呼吸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泌尿系感染;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中革兰阴性菌占55.34%,其次是革兰阳性菌,占44.66%,其中最多见的两种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8.45%)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5.74%)。男性抽烟、高龄、卧床、侵入性操作、内植物等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加强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和骨科医务人员的配合,实施风险评估,针对感染相关因素采取控制措施,才能有效降低骨科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52例我院住院行同步放化疗的252例住院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58例发生医院感染(占23.02%);对其年龄、住院天数、照射体积、KPS评分、放射性肺炎、白细胞计数、合并其他疾病、医院感染部位、病原菌进行评估和统计学处理。结果: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因素与年龄、住院天数、合并其他疾病及抗菌药物的使用呈正相关,与白细胞数呈负相关;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病原体多分布于痰液和血液。结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院内感染的高发人群,应重点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全年医院感染监控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全年出院患者11236人,全院平均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7%,漏报率为15.7%。下呼吸道、泌尿道及胃肠道感染居医院感染部位构成的前3位。普外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和肾内科居医院感染科室构成的前4位。革兰阴性菌占38.9%,革兰阳性菌占30.1%,真菌占31.0%。结论:我院医院感染发生率接近全国一般水平;定期或不定期对相关科室进行督查,是控制医院感染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ICU住院患者进行监测,掌握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各种影响因素,以采取有效防控对策。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06年12月~2007年11月入住本院综合性ICU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用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同时对4种侵人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239例入住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7例(11.30%),感染例次33例(13.81%),与同期平均医院感染率(2.61%)相比,差异显著(P〈0.01);经ASIS法调整后日感染发病率为6.74‰;使用呼吸机相关的下呼吸道感染为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占57.58%;医院感染病原体主要是条件致病菌,以G-菌为主,占84.38%,耐药率较高。结论ICU医院感染发病率高,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加强相关物品的消毒灭菌与管理,对有侵人性操作的患者进行监控,实施干预,是预防控制ICU医院感染的关镑.  相似文献   

16.
精神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出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年内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为7.7%,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多见,其次为胃肠道、下呼吸道、皮肤、121腔、泌尿道。结论:应加强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因素的评估,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针对性采取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122例慢性重症肝炎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重症肝炎合并医院感染对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1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慢性重症肝炎住院患者122例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结果:32例合并院内感染,感染率为26.23%,感染部位以腹腔、呼吸道、胃肠道为主;住院时间长,黄疸指数高,感染发生率高。结论:加强慢性重症肝炎院内感染的防治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慢性重症肝炎院内感染率,从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现状,分析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年1月至12月间我院神经外科386例出院病人中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护理对策。结果发生医院感染54例,感染率为13.99%;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和胃肠道等;侵入性导管、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住院天数长和高龄均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缩短住院天数,以降低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郭兆慧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9):2345-2346
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是非常常见的医院感染疾病,每年都有很多年老体弱、病情重的患者死于此疾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约占70%,其中又以绿脓杆菌最多;革兰阳性球菌占20%,其中以金黄色葡萄菌为常见,其它还有真菌与病毒。病原体主要通过以下3个途径侵入患者下呼吸道:口腔和咽部的微生物侵入;含细菌的气溶胶吸入;其他部位感染的血源性播散。笔者所在医院2006至2007年发生下呼吸道感染28例,现将其预防护理及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监测2003年1~12月住院患者17305人次,医院感染病例369例.结果:2003年医院感染率为2.13%,血液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感染高发部位为呼吸道,真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茵.结论: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血液科要作为重点监控科室,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当前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