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及价值.方法:对近2年我院20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手术方法:采用肝癌切除联合门静脉取癌栓术,术后部分患者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续治疗.结果:20例患者中术后1、2年生存率分别为55%、35%,其中术后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的患者.术后1、2年生存率分别为70%、50%.术后肝动脉化疗存活率明显高于非化疗组(P<0.05).结论: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应采用积极手术治疗,术后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一级及二级分支癌栓(PVTT)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前后肝功能分级变化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54例原发性肝癌病例,根据门静脉有无癌栓及癌栓累及范围分A、B、C 3组,总结TACE治疗后肝功能分级变化的特点。结果:门静脉无癌栓83例(A组);癌栓累及门静脉一级分支39例(B组)、癌栓累及门静脉二级分支64例(C组)。TACE术后3组肝功能分级变化有差异。结论:TACE影响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二级分支癌栓病例治疗前后肝功能分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ACE联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治疗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对照组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将86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随访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长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ACE联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疗效可靠,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与单用TACE治疗比较,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加术后肝动脉和肝静脉双插管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15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临床资料,15例均采用肝癌切除加门静脉癌栓取栓术,术后采用肝动脉和肝静脉双插管微量泵灌注化疗。结果1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1、2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3.3%、40.0%、20.0%,平均生存时间24.8个月。结论对于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手术切除后使用肝动脉和门静脉双插管微量泵灌注化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是影响晚期肝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临床证据表明采取单一治疗改善预后的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多学科联合成为新的治疗趋势。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治疗晚期肝癌最常用的手段,但单纯TACE对于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疗效仍欠理想,临床上不断尝试将TACE与靶向药物、放射治疗、门静脉化疗栓塞、门静脉支架及放射性粒子植入、腔内导管射频消融等手段联合,并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对以TACE为基础的联合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科综合治疗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对87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和(或)分支癌栓的患者,采用肝癌联同门静脉癌栓切除或取栓,其中73例患者术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单因素分析临床病理因素对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单纯手术切除组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1.2个月,其0.5,1,2,3年生存率分别64.3%、42.8%、28.5%、14.3%,肿瘤平均复发时间6.5个月。术后行TACE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9.8个月,其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2%、60.3%、41.1%、27.4%,肿瘤平均复发时间11.5个月。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以10 cm为界)、门静脉主干是否有癌栓对术后生存有影响。结论肝癌切除术联合门静脉癌栓摘除术,是肝细胞癌合并PVTT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联合TACE能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PVCE结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门静脉化疗栓塞(PVCE)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病人,其中23例行TACE+PVCE治疗作为研究组,25例仅行TACE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治疗前后AFP变化、门静脉的变化、胃肠道症状(腹胀、恶心)改善以及1年生存率。结果:2组治疗前后AFP均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中门静脉直径缩小率、门静脉血液流速增快率、癌栓缩小和消失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胃肠道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VCE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肯定,可减轻患者胃肠道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放射介入栓塞化疗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219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将患者分为A、B、C 3组,其中A组18例患者通过单纯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B组124例患者通过肝动脉碘油栓塞加化疗灌注治疗,C组77例患者通过肝动脉化疗灌注加碘油栓塞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进行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疗效的比较上, C组患者效果最佳,其次为B组,A组患者疗效最差。结论: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治疗,通过放射介入栓塞化疗疗效优于单一治疗,但实际临床治疗应视患者临床情况进行针对性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TACE联合超声介入门静脉插管化疗与无水酒精注射治疗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 42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随机分为TACE联合门静脉插管化疗组22例、TACE联合门静脉内癌栓无水酒精注射组20例,两组在病情、病程、病变程度、分类、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肿块数等方面无显著差异。观察门静脉癌栓变化。结果 TACE联合门静脉插管化疗组19例门静脉癌栓缩小或消失(86.4%),联合门静脉癌栓内无水酒精注射组16例门静脉癌栓缩小或消失(80.0%);两组治疗癌栓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ACE联合门静脉插管化疗与TACE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合并门脉癌栓均能明显使门脉癌栓缩小或消失,但其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0.
陈云萍  张江灵  罗丹凤 《四川医学》2011,32(7):1066-1068
目的 探讨γ射线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 2005年10月~2010年10月,对于不能手术的86例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γ射线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ACE技术治疗,TACE 1~2次后,靶区包括癌栓及肝内原发灶,行分割剂量为3.0~4.5Gy/次,治疗10~...  相似文献   

11.
陈晓 《中原医刊》2004,31(8):2-3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 (HCC)合并门脉分支癌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4例HCC随机分为治疗组 (TACE +腹腔化疗 )和对照组 (单纯TACE治疗 ) ,每组各 3 2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62 5 %和 40 6%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门脉癌栓消失 +缩小率 :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5 9 4%和 3 7 5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1、2、3年生存率 :治疗组分别为 71 9%、5 6 3 %、40 6% ,对照组分别为5 3 1%、3 7 5 %、2 1 9%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结合腹腔化疗双重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分支癌栓 ,疗效优于单纯TACE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 PVTT)的疗效及预后生存率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进行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癌合并PVTT患者1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肝癌合并P VTT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结果:164例患者行肝癌及癌栓切除术,手术切除率为95.35%;术后发生并发症者28例,占17.07%;肝癌合并PVTT患者,中位生存期17.68个月,5年生存率3.78%;肝癌合并PVTT患者术前有无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经动脉灌注化疗(TACE/TAI)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肝癌合并PVTT患者术后有无TACE/TAI、不同癌栓分裂类型、不同癌栓去除方式之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应争取肿瘤和癌栓一并切除,术后联合TACE/TAI治疗可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的手术与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92例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行手术切除,B组患者行TACE;比较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手术与TACE的治疗疗效。结果:A组患者1、2、3年的生存率为50.0%、30.4%、10.9%,B组患者1、2年的生存率为26.1%、10.9%;A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门静脉癌栓(PVTT)是原发性肝癌(HCC)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PVTT形成的原因复杂,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除传统手术治疗外,以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为主联合其他介入治疗手段如:射频消融、放射治疗、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联合应用可取得良好效果。现对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产生机制及TACE联合其他介入治疗方案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以期对肝癌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支架置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患者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患者行支架置入治疗联合TACE治疗的临床资料,评价联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6例成功置入支架,术中造影显示门静脉、下腔静脉血流通畅。4例阴囊水肿及8例腹壁静脉曲张患者支架置入术后表现全部消失;12例中度以上腹水患者术后7例腹水减轻;14例下肢水肿患者8例术后消失。生存时间为1~24个月,中位时间为3.7个月。1、3、6、12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8%、56.3%、43.8%和25.0%。治疗前、后胆碱酯酶为(1957.27±552.54)U/L 和(1652.85±231.39)U/L,凝血酶原时间为(16.38±2.28)s和(18.81±3.15)s,凝血酶原活动度为(55.83±10.67)%和(45.36±14.29)%,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无严重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患者,采用支架置入联合TACE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脾动脉"双向介入"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肝、脾动脉"双向介入"(即肝动脉化疗栓塞+脾动脉化疗药物灌注)的方法对11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进行了治疗,术后根据化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判断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8例;门静脉癌栓完全消失1例,显效5例,有效5例,有效率100%。结论:肝、脾动脉"双向介入"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宇斌  冼志勇  简志祥  陈皓 《广东医学》2004,25(12):1413-1415
目的 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 (TTPV)的有效处理方法和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对 10 9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31例行保守姑息治疗患者 2~ 8个月内死亡 ,平均生存时间 4 7个月。 78例患者行手术治疗 ,其中 11例行单纯肝癌切除术 ,平均生存时间 11 8个月 ;6 7例行肝癌切除加门静脉癌栓取栓术 ,平均生存时间 2 3 9个月 ;其中 4 9例术后采用了肝动脉和门静脉双插管微量泵灌注化疗 ,其 1,3,5年生存率为 10 0 % ,5 1 5 % ,12 7% ,18例未行插管化疗 ,其 1,3,5年生存率为 79 2 % ,2 3 1% ,0。结论 手术治疗能相对延长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生存时间 ,手术方式应尽量行肝癌切除加门静脉癌栓取栓术 ,术后使用肝动脉和门静脉双插管微量泵灌注化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TACE联合经门静脉PCS双重化疗栓塞治疗肝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 embolization,TACE)联合术中置入门静脉导管药盒系统双重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手术不能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17例,术中置入导管药盒系统(PCS)至门静脉内,术后1个月行门静脉化疗栓塞,同时行TACE治疗,即肝动脉-门静脉双重化疗栓塞(HA—PVCE),间隔2个月左右重复治疗;另选择单纯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为对照。结果 肝动脉插管均准确到位,门静脉导管药盒系统17例中14例到达肿瘤区门静脉分支。肝动脉造影显示134例为富血供或中等血供,门静脉造影显示6例有肿瘤染色。HA—PVCE组和TACE组AFP下降例数百分比分别为80%和71.6%,患者半年生存率分别为85.7%和74.4%,1年生存率分别为71.4%和52.4%。结论 TACE联合经门静脉导管药盒系统双重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操作安全,成功率高,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放射介入栓塞化疗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治疗中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本院47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放射介入栓塞化疗疗法。同时,根据1:1比例选取本院同期47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疗法,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肿瘤缩小程度50%病例数量为13例(27.66%),对照组肿瘤缩小程度50%病例数量为2例(4.26%),2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门静脉癌栓缩小率为4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38%),2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放射介入栓塞化疗方法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临床效果明显,且能够缩小肿瘤体积及门静脉癌栓,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单发肝细胞癌(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手术切除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单发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11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TACE治疗(TACE治疗组)72例、单纯手术切除组(手术治疗组)41例,分析其临床资料以及随访结果.结果:(1)手术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21.5个月,TACE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13.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2)Ⅰ型门静脉癌栓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0.4个月,Ⅱ型门静脉癌栓患者中位生存时间9.9个月,Ⅲ型门静脉癌栓患者中位生存时间8.0个月,I型门静脉癌栓患者累计生存率较Ⅱ、Ⅲ型门静脉癌栓患者有显著差异(P=0.003).Ⅱ型门静脉癌栓与Ⅲ型门静脉癌栓病人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3)手术治疗组与TACE治疗组分别有4例(9.8%)、11例(15.9%)术后发生肺转移,肺转移中位时间分别7.6,4.2个月.结论:单发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手术切除疗效优于单纯TACE治疗.对符合手术适应证患者行手术切除联合门静脉癌栓切除或取栓是首选治疗方案.术前行门静脉癌栓分型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判断预后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