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安徽省血防专业机构在职人员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了解安徽省血防专业机构在职人员现况。方法以调查表方式,调查与分析2004年全省血防专业机构在职人员的性别、年龄、学历、专业、工作部门、职称等状况,并与1994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全省血防在职人员2066名,比1994年减少了616人;人员结构不尽合理,整体人员素质偏低;未控制县的血防人员承担着繁重的血防任务,传播控制与传播阻断地区的血防人员承担血防任务较轻。结论未控制县应保留血防专业机构,有利于血防工作的开展;部分传播阻断地区的血防机构可以纳入疾病控制中心,有利于整合资源;应采取措施稳定血防队伍,并有计划有组织对血防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甘肃省部分医疗卫生人员高血压病相关知识进行初步了解并对培训指导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来自甘肃省级医院、全省地市级医院、县级医院和乡卫生院的医生及省、地(市)、县、乡的疾病控制部门人员四个级别,两个方面共83人进行填式问卷调查.然后对调查对象进行高血压病相关基础和临床知识培训,培训结束后同样填式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F检验、简单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女性评分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答题得分还与从事专业不同而有差异,评分依次为心内科>内科>预防专业(P<0.01);随学历的变化依次为大学>大专>中专(P<0.01);随所在医院级别依次为省级>地市>县级>乡级(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从事专业、学历、所在医院级别与高血压知识评分相关(P<0.01).多元线性分析提示性别、专业和医院级别对高血压病知识评分有独立的影响(P<0.01),与年龄、工作时间和学历不相关(P>0.05).各类观察对象培训前后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均有显著提高(P均<0.01);培训后性别、从事专业、学历、所在医院级别之间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医疗卫生人员工作的环境与高血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关,疾病控制人员和基层医疗工作者应加强学习,继续医学教育应作为改善医疗卫生人员高血压病防治水平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了解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及寄生虫病防治机构的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员对全球卫生培训的需求、参与培训班的效果评价及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全球卫生培训设计提供借鉴。以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西藏)疾控中心及7个省级寄生虫病防治机构(云南、安徽、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山东)参加过中国疾控中心和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全球卫生培训的132名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收集性别、年龄、职称和单位类别,参加全球卫生培训的意愿及最主要原因,参加援外工作的短板以及希望学习的内容,参与培训班的效果评价及建议等信息。共有119名人员完成了调查问卷,应答率为90.2%(119/132)。愿意参加全球卫生培训的人员占比为73.9%(88/119),仅16.8%(20/119)的受访者所在单位举办过全球卫生培训。愿意参加援外工作和实际参加过援外工作的人员占比分别为95.8%(114/119)和9.2%(11/119)。46.2%(55/119)的受访者参加全球卫生培训的最主要原因是为了提升业务和沟通交流能力。受访者认为参加援外工作最大的短板是个人经验不足(40.3%, 48/119)。66.4%(71/107)的受访者认为参加的全球卫生培训整体效果非常好。各省级疾控中心及寄生虫病防治机构专业人员参加全球卫生培训的需求强烈,前期培训的效果良好,后续培训时间和内容可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我国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人力配置需求。方法依据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组织编写的2005年版《血吸虫病防治规范》,选择血吸虫病不同流行地区的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2个血吸虫病防治所进行规范模拟运作,记录人时消耗,运用“标杆管理”思想测算人力需求。结果全国地级机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人力配置需要356人,县级机构需要1837人。地级机构人力需在现有基础上增加30.9%,县级机构需增加44.6%。结论目前全国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血防人力投入不能满足工作规范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疾控机构)工作人员消毒知识掌握情况与工作能力现状,为消毒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南疆、北疆和东疆地理分布,抽取全疆及市(县)三级疾控机构消毒工作人员,采用网络问卷与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知晓率等调查,并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475人,消毒基本知识及预防控制措施的总体知晓283人、知晓率60.19%;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学历、是否接受培训和科室是消毒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疾控机构人员学历以专科和本科为主、占94.74%,南疆、北疆和东疆人员学历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25,P<0.01),南疆人员学历最低且以专科为主、占65.75%。结论 人员消毒工作能力现状有待提高,需要加强消毒基本概念、消毒剂的分类等相关内容培训。消毒专职人员及高级职称人员数量不足,建议鼓励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提升学历,加强消毒专业队伍建设和科室设置,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人员,有侧重和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并重视培训效果,以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新疆阿勒泰地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有人才群体结构分析,探讨资源配置基本标准,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管理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阿勒泰地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在岗人数、人员结构等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阿勒泰地区卫生技术人员编制的上限合计应为510人,而现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有人员26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占90.3%(241/267),行政管理和工勤人员占9.7%(26/267),人员编制短缺;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技术人员学历以大专和中专为主,分别占50.6%(122/241)和31.1%(75/241),学历偏低;高级职称占9.5%(23/241),中级职称占33.2%(80/241),初级职称占54.8%(132/241),高级职称人员年龄集中在46~60岁(21人),中级职称集中在36~60岁(75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偏低、年龄偏大。结论阿勒泰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严重不足,业务骨干老龄化、素质低,严重影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质量和任务的完成,急需引进人才;加强对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能力,才能更好地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全国性病艾滋病专业培训现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了解全国性病艾滋病专业培训现况,协助卫生部制定全国性病艾滋病专业培训指导方案。方法 于1999年12月对全国开展性病艾滋病专业培训现况及需求进行了函调和现场访谈。结果 收到31个省市1996~1999年举办943期培训班、培训53105人次的报告,反映出许多好的经验,但发现培训覆盖率较低(估计10%~20%)、培训对象多集中在性防专业人员、培训内容偏重临床,忽视预防;影响培训的主要原因是缺经费、工作安排不开以及要求编写国家级培训教材和教学大纲等。结论 加强全国培训需进一步提供政策支持、分类指导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疆克拉玛依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职人员综合素质,为克拉玛依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克拉玛依市及所属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职人员的年龄、学历和职称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克拉玛依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职人员平均年龄(39.16±9.40)岁,其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5岁~组比例最高、占51.32%,30岁以下组最少、占1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92,P0.05);各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0岁~组比例最高、占50.00%,45岁~组比例最少、占13.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102,P0.05);市、区两级在职人员学历以本科为主、占55.47%,本科及以上学历分别占61.84%和67.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04,P0.05);两级工作人员职称主要为中级和初级、分别占32.81%和26.56%,职称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72,P0.05);市级人员综合素质评分高于绩效考核指标要求5.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9,P0.05);区级人员综合素质评分高于绩效考核指标要求4.93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6.63,P0.05)。结论克拉玛依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已出现年龄老化和断层现象,老中青阶梯式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建议强化继续医学教育,注重人才培养,因地制宜利用政策,引进高层次年轻人才,以适应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全国省级艾滋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政府部门合理配置艾滋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普查的方式进行通信调查,并辅助电话访谈和面对面访谈,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分别发放整体情况和个案两类调查表32份和540份,回收32份和492份。结果显示,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有艾滋病预防控制人员540人(平均每省17人),理想防治人员数与现有人员数间缺口157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和防治工作经验的人员相对缺乏,人员普遍感到工作负荷重,待遇偏低。结论 在增加防治经费投人的同时,相应增加防治工作队伍的人员编制和提高人员待遇,建立和完善人员准人制度,充分利用临时聘用人员完成项目工作或部分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估甘肃省死因监测工作人员现况及工作技术能力状况,为加强甘肃省死因监测工作能力建设并制定工作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死因监测工作人员中开展摸底调查。结果甘肃省死因监测工作人员年龄偏高,以45岁及以上为主、占39.1%,学历偏低、以中专及以下为主、占44.4%,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主、占45.5%,以初级职称为主、占54.3%,专职人员较少、以兼职为主、占75.4%,聘用人员占67.6%;工作人员99.0%的未发表过论文、95.3%的人员未参与过课题,所参加的培训主要以县(区)级培训为主、占92.7%,技术能力偏低、核心技术报告准确率低于80.0%。结论甘肃省死因监测工作人力资源基础薄弱、技术能力偏低;应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死因监测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工作人员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非洲学员对我国援非疟疾防治培训的需求,为援非培训班的对象选择和课程设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2014年和2015年参加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疟疾防治研修班的4期非洲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从事疟疾工作情况和培训需求关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培训学员161人,其中法语培训班学员占41.6%,英语培训班学员占58.4%。培训班学员构成以男性为主(69.3%),受教育专业背景以临床类专业为主(40.0%),工作年限在10年以内居多(56.4%)。48.2%的调查对象平时从事的疟疾预防和控制工作占总工作量的76%以上,80%以上的调查对象在市级及以上机构工作。调查对象工作类型集中在临床类(41.4%)和官员类(29.9%),其他为研究类职位(11.9%)。调查显示,非洲亟需的培训以疟疾防控策略为主(65.5%),对象以临床类人才(39.2%)为主。从语种上看,法语班学员更希望得到策略类培训(χ~2=12.528,P0.01);从工作级别看,在国家级机构工作的学员也更希望得到策略类培训(χ~2=10.508,P0.05)。结论目前我国援非疟疾防治培训项目可基本满足学员的需求,但应进一步根据学员职业背景、国家情况、参加疟疾工作年限和级别来制定有针对性的课程。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医疗卫生人员高血压病知识调查和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甘肃省部分医疗卫生人员对原发性高血压 (EH)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对培训指导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对来自甘肃省级、地市级、县级医院和乡卫生院的医生及省、地市、县、乡的疾病控制部门人员共 14 3例进行填式问卷调查。然后对调查对象进行EH相关基础和临床知识培训 ,培训结束后同样填式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女性得分高于男性 (P <0 .0 1) ;答题得分与从事专业、学历、医院级别不同有差异 ,从事专业得分依次为 :心内科 >内科 >预防专业 (P <0 .0 1) ;学历的得分依次为 :大学 >大专 >中专 (均P <0 .0 1) ;所在医院级别得分依次为 :省级 >地市级 >县级 >乡级 (均P <0 .0 1)。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从事专业、学历、所在医院级别与EH知识评分相关 (P <0 .0 1)。多元线性分析提示性别、专业和医院级别对EH知识评分有独立的影响 (P <0 .0 1) ,与年龄、工作时间和学历不相关 (P >0 .0 5 )。各类观察对象培训后对EH相关知识均有显著提高 (均P <0 .0 1) ;培训后性别、从事专业、学历、所在医院级别之间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5 )。结论 :医疗卫生人员工作的环境与EH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关 ,疾病控制人员和基层医疗工作者应加强学习 ,继续医学教育应作为提高医疗卫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云南省临床医生疟疾诊治知识远程培训情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应用医博士网(www.yiboshi.com)平台,对云南省省、州、县级及边境25个边境县乡(镇)医疗和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疟疾防治知识培训,并通过考核、问卷调查及访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此次共培训学员7 152人,全省平均参培率为95.26%,培训完成率为98.55%,合格率为97.30%。学员主要学习了消除疟疾政策、疟疾流行病学及诊断治疗3方面知识。95.94%的学员认为理论和技能水平有提高,97.30%的学员对培训内容感兴趣,93.24%的学员认为培训时间较为合理,91.89%的学员对平台服务满意。结论云南省疟疾诊治知识远程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种培训方式符合当前消除疟疾和消除后监测阶段需要大量培训医疗卫生人员的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青海省各级碘缺乏病实验室外质控考核结果,为进一步改进外质控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 2000-2007年全省各级碘缺乏病实验室参加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的外质控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年来省级实验室尿碘和盐碘的考核结果均为合格.地(市)级通过参加外质控考核工作,实验室检测能力有了明显提高,2007年盐碘和尿碘的反馈率和合格率均达到了100.0%;2006年由于玉树州未上报结果,使该年度盐碘和尿碘的反馈率(87.5%、87.5%)和合格率(62.5%、62.5%)较2005年(100.0%、100.0%,87.5%、87.5%)有所降低.县级实验室在2005年和2007年的盐碘反馈率均达到100.0%,合格率逐年提高.地(市)级与县级盐碘外质控合格率呈高度正相关(r=0.829,P<0.01);盐碘与尿碘外质控合格率也呈高度正相关关系(r=0.907,P<0.01).结论 各级实验室盐碘与尿碘外质控测定准确性均与碘缺乏病实验室条件和人员技术力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中国华支睾吸虫病主要流行区省级寄生虫病防治机构人员现状和能力情况。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广东、广西、黑龙江和吉林4省(自治区)省级寄生虫病防治机构人员配备和能力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广东、广西、黑龙江和吉林4省(自治区)共有37名寄生虫病防治人员,其中专职人员33人、兼职人员4人。广东和广西省级寄生虫病防治机构配备人员相对较多,分别有12人和16人;黑龙江和吉林配备人员较少,分别有3人和6人。37名寄生虫病防治人员中,≤ 35、> 35~45岁和> 45岁者分别占24.32%、37.84%和37.84%;男性占54.05%;学历以本科及以上为主(86.49%);职称以中级及以上为主(78.38%)。负责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的人员有29人,但均同时参与其他寄生虫病防治工作。37名寄生虫病防治人员中,可进行加藤片制作和阅片者分别有33人和34人,能开展鱼体内囊蚴检测者30人,能开展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者分别有24人和16人。参与省级课题研究者最多(26人),其次为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者(19人),但参与国际课题研究及承担课题者较少。34人(91.89%)参与过国家级寄生虫病培训,但仅12人(32.43%)参加过一周以上的培训。结论 广东、广西、黑龙江和吉林4省(自治区)省级寄生虫病防治机构人员配备相对较少,人员防治能力较强,但科研能力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an inservice training program for public health nurses. The training program concerned arthritis screen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disease in elderly subjects. Twenty-nine nurses were assigned randomly to experimental (training) or control conditions. Evaluation data from 158 interviews with patients showed that screening for arthritis was done twice as frequently by nur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mpared with that done by nurses who were no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 less than 0.01). Recommended management of arthritis was not correspondingly improved. Stronger inservice programs are discussed in light of the need to anticipate seasonal conflicts between arthritis care and preventive care for the elderly, to change habitual practice patterns, and to increase access to arthritis health professionals.  相似文献   

17.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d community members' knowledge and perceptions abou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and identified the current capacity of primary care providers to manage and control CVD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A qualitative study, including in-depth interviews and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was conducted in Suphan Buri Province, Thailand. Participants included community members, CVD patients and healthcare providers in health centers and hospita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munity members had little knowledge about the symptoms and signs of heart attack or stroke. They perceived that existing health centers and community hospitals were not sufficiently equipped to treat CVD patients. Primary healthcare workers reported that they lacked skills to manage heart disease, particularly emergency care. Physicians said that they had too little time to educate patients and felt that medical schools should update their curricula, including practical training on CVD management in a low-resource setting. Nurses reported that they had inadequate training in health educ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CVD. There was a problem of inadequate feedback mechanisms in the existing referral system for continuing improvement. All of the health professionals agreed that mor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the involvement of non-health sectors and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were needed in the national CVD control program. In conclusion, capacity building for strengthening CV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t the primary care level should be implemented. The existing training and education systems have to be revised with an orientation towards health promotion and disease prevention. Publicity of CVD burden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local programs, should be implemented with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结核病防治人力资源数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索结防专业机构人力资源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掌握我国结防资源状况,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和分析3个全国性调查数据,即2006年进行的6省(直辖市)专题调查,2005年全国结防规划中期评估和2005年全国结防培训需求调查。结果2001—2005年全国结防机构专职结防人员从19 375人持续缓慢增加到24 056人,年平均增长率为5.6%;按照国家推荐的人员配备最低标准,全国省级、市级和县级结防机构专业人员数量不能达到要求的比例分别是64.5%、70.6%和40.1%;按照机构自身提出的要求,省级、市级和县级机构的现有人员满足需要程度分别为76%、67%和63%;近5年,全国结防系统的人员流出率先上升而后降低,而流入率不断增高,结防人员以竞争方式流入机构的占44.0%,非竞争流入占43.3%,主动流出机构的人员占45.5%,被动流出的占36.5%。结论应掌握我国结防人力资源数量变化规律,从长远出发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掌握河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加强寄生虫病防治队伍建设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普查法,先设计调查表,由河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填写本单位从事寄生虫病专业人员信息及流动情况等,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调查179个疾控机构,设有独立寄生虫病防治所/科的占19.0%(34/179)。全省从事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专职人员共258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仅占61.9%(159/258)。卫生技术人员中大专及以下学历占60.3%(96/159),初级及以下职称占57.9%(92/159),工作年限在20年及以上占42.1%。结论 河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机构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比总体偏低,应重点加强基层寄防人力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