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定安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观察30例择期胆囊手术病人静脉输入血定安500ml、1000ml和1500ml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红细胞压积均下降(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均升高(P<0.05或P<0.01).而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无明显改变(P>0.05);血浆粘度在大剂量(1500ml)输注时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定安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有利又有弊,尤其是红细胞变形性降低给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引起临床上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补虚化瘀方对恶性血液病化疗中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疗中应用补虚化瘀方可降低血浆粘度(P〈0.05)、全血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P〈0.01),而单纯化疗上述指标均有所上升(但P〉0.05)。  相似文献   

3.
急性胰腺炎治疗前后微循环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争性胰腺炎善得定治疗前后微循环的变化。方法:采用MVIS-2020型全自动血液粘度测定46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AEP)患者善得定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包括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刚性指数)。结果:AEP患者在用善和定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0.05),尤其以血浆粘度,血沉方程K值下降明显(P〈0.01),结论:微循环  相似文献   

4.
唐娟 《桂林医学杂志》1998,14(3):131-132
对60例高脂血症患者和20例健康人的血脂、血液粘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高脂血症组三型患者血浆粘度与对照组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高胆固醇(TC)组及混合组全血粘度高,低切变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高甘油三脂(TG)组相比亦有明显升高(P〈0.05);(3)高脂血症与血液粘度影响的主要取决于胆固醇。  相似文献   

5.
针刺对脑梗塞患者血压,血清NO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伴有高血压,高粘血症的36例脑梗塞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并与健康老年人对照,结果:针刺治疗后患者血压明显下降(P〈0.01,P〈0.001),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P〈0.001),血液流变学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沉方程K值明显下降(P〈0.05),提示:针刺对脑梗塞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血清NO水平从而调节血压及降低血液粘稠度等综合作用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108例原发性肝癌血液流变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08例原发性肝癌和96例正常人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原发性肝癌血液流变学的血浆粘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等项目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指标也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血液流变学与原发性肝癌之间存在着值得注意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胆囊结石患者血液粘度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6例胆囊结石患者的血液粘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胆囊结石患者的全血化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都高于正常值,除男性患者的血浆比粘度外,其差异都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且全血还原比粘度的差异还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2 ̄0.001)。  相似文献   

8.
对3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病儿抗凝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抗凝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中血浆比粘度、全血比粘度高切变、全血比粘度低切变、全血还原比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沉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与治疗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同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完全缓解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  相似文献   

9.
针刺“涌泉”穴对老年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照观察了青、老年大鼠与针刺后老年大鼠的血流变状况,结果显示,老年瓣全血糖度高切值及其还原粘度,血浆纤维性蛋白原均较青年大鼠升高(P〈0.01或P〈0.05),血液处于高粘状态。而经针刺治疗后,老年大鼠的全血粘度高切值及其还原粘度明显下降(P〈0.01或P〈0.05),对血浆纤维性蛋白原虽改变不明显,但亦具有下降趋势,由此说明针刺能改变老年大鼠的血液流变性,从而使脑组织血供增加,以延缓脑组织衰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观察了125例弦脉患者的血栓素,血液流变性,体外血栓形成、红细胞变形性的变化,并设30例平脉对照组。结果表明,与平脉组相比,弦脉患者的血栓素、全血比粘度、血栓的重、湿重、长度及动脉硬化指数显著升高(P<0.05,0.01),红细胞电泳率、红细胞变形系数显著降低(P<0.01),前列环素和血浆比粘度无明显变化(P>0.05)。血栓素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电泳率、体外血栓及动脉硬化指数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血液汉变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氯丙嗪治疗前后作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0评定及血液流变学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患治疗前全血高切粘度(200s^-1)、低切(3s^-1)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浓度和红细胞电脉时间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沉和血浆粘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性(P〉0.05);氯丙嗪治疗后,患BPRS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Ⅱa型与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性,结果显示:Ⅱ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浆粘度、血沉、血沉K值,纤维蛋白原浓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高切还原粘度比对照组高(P〈0.05),红细胞电泳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血浆粘度与血清胆固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茶色素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28例老年高粘血症患者服茶色素每次2粒,3次/d,30d为1个疗程,服药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自身对照分析。结果:茶色素治疗后,降低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和全血比粘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0.01),降低全血还原粘度、体外血栓湿重和干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浆比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体外血栓长度和血小板粘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茶色素对老年高粘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肺心病伴高凝状态患者12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4例,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治疗组64例采用综合疗法加用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为71.88%,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检查显示: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上述血液指标改变不明显,提示PGE  相似文献   

15.
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方法观察了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51例透析中尿毒辣症性贫血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显示,经r-HuEPO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明显升高(P〈0.001),全血粘度增高(P〈0.05),但血浆粘度和血小板粘率无明显变化(P〉0.05)。患者近期血压升高亦不明显,表明r-HuEPO治疗尿毒症性贫血近期疗效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6.
胎萎不长动物造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被动吸烟、饮酒、吸烟饮酒三种方法对胎萎不长(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动物模型的建立进行了对比研究。三种模型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聚集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血浆粘度烟酒组与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变形能力IF,三组模型动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烟、酒组各指标无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血液流变学特性改变在+Gz致大鼠脑损害中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孙喜庆  张立藩 《医学争鸣》1997,18(4):350-353
目的:探讨+Gz重复作用后大鼠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在+Gz致脑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动物离心机将大鼠重复暴露于+10Gz3min三次,观察暴露后不同时间血液流变学特性及脑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Gz重复暴露3次后即刻及1h,大鼠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屈服应力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暴露后6h,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已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屈服应力也呈现出恢复趋势,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z暴露后各时间组的血浆粘度、红细胞体积分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及Casson粘度则均无明显变化.+Gz重复暴露后大鼠脑皮层少数神经元出现缺血性改变.结论:+10Gz3min重复暴露3次可引起大鼠血液流变学特性的改变.全血粘度的增高可能主要与红细胞聚集程度增加有关.血液流变学特性的改变可能对加重+Gz重复暴露引起的脑损害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复方中药安体欣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安体欣对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用不同剂量安体欣分别给大鼠给药10d,ig,观察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高剂量安体欣使大鼠的全血高,低切还原粘度,RBC聚集指数AI1,AI2及Casson粘度,Casson屈服应力显著下降(P〈0.01),三个剂量安体欣均可使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非常显著下降(P〈0.01)。结论:安体欣对大鼠血液流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EH)患者并发腔隙性脑梗死时血流流变学变化的特点。方法:采用北京R80型板式粘度计和毛细管法分别测定33例脑梗死,32例EH患者和20例对照组人血浆粘度、高切粘度、低切粘度和红细胞压积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H和梗死组患者血液粘滞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0.01),梗死组患者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较EH组改变更显著(P〈0.01)。结论:血液粘滞度的异常升  相似文献   

20.
自拟活血化瘀丸治疗高粘血症42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大黄30g,水蛭10g,桃仁20g组成拟活血化瘀丸治疗高血症42例,1个月疗程结束后,血液流变学提示: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压积,都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说明中药治疗高粘血症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