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89~1998年重庆市区与郊区老年住院病人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区与郊区综合医院10年间老年住院病人的主要死因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重庆市区与郊区的综合性医院在1989年~1998年期间收治的老年病人住院死亡资料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住院病人死亡原因按疾病系统分类排序为:呼吸系统疾病最多,为1.56%,其次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意外损伤与中毒等。死亡原因按疾病种类排序,恶性肿瘤病死率最高,占总住院人数的1.22%,其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死率为0.40%,原发性肝癌0.12%、胃癌0.12%。其次为脑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肝硬化、原发性高血压等。结论:定期体格检查,以发现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加以防治,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强化防治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住院老年病人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群清 《中国民康医学》2005,17(10):593-594
目的:通过对76例老年住院死亡病人的主要死因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4年收治的老年病人住院死亡资料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死亡原因按疾病系统分类排序为: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最高,为38.16%.其次为消化系统病15.79%,脑血管病11.84%,泌尿系统病11.84%,心血管病7.98%.死亡原因按疾病种类排序,肺炎病死率最高,共24例,占总死亡人数的28.57%.其次恶性肿瘤,共13例,其中原发性肝癌5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胃癌、膀胱癌等各1例.再者为脑血管病、冠心病、多器官功能衰竭、肝硬化、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结论:肺部感染是住院老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强化防治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王珍 《中外医疗》2008,27(24):100-100
目的 探讨本院内科2003年至2007年60岁以上住院患者死亡原因.方法 分析149例患者死亡率、死亡原因.结果 住院老年人死亡率为6.77%,病死原因按系统分析,呼吸系统疾病居首位占31.54%,神经系统占24.16%,心血管系统占22.82%,消化系统占14.09%.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病例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感染、呼吸表竭多见.结论 降低住院老人病死率的关键在于积极控制感染,强调吸烟的危害性,加强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高血压病的防治和心肺功能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患病情况,掌握老年疾病发展规律,为老年疾病的防治和管理提供临床资料。方法采用我院病案统计室2006年至2011年出院病案首页信息,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60岁以上老年患者33656例,占总出院人数37.35%。前五位系统疾病是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疾病、肿瘤,占老年住院患者总数的75.37%。前五位死因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占老年患者总死亡数的88.60%。前十位病种中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前十位死因病种中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结论老年患者占住院总人数的比例较高,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是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和肿瘤,也是老年患者死亡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危重病人487例监控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监控的危重病人进行分析,为完善危重病人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487例危重病人的病历资料收集研究信息.结果 487例监控病人男女比例为2.12:1,中位年龄65岁,中老年人占82.54%.疾病谱前五位依次为: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创伤、消化系统;前五位死因依次为: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创伤、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前五位疾病死亡率依次为:肿瘤、MODS、其他、创伤、内分泌系统疾病.抢救成功率为72.90%.结论通过加强危重病人的监控,不断提高危重病人处置能力和管理水平,降低危重病人死亡率,达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南召县1997~1999年老年人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河南省南召县 60岁以上人群的主要死因。方法 :利用 1997~ 1999年死亡回顾性调查 3年死亡资料 ,按ICD 9进行死因分类。用SPSS10 0分析软件分析资料。结果 :60岁以上老年人均死亡率为43 67 89/ 10万。其中 ,男性为 45 3 1 .3 2 / 10万 ,女性为 4179 99/ 10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 (χ2 =2 . 2 85 ,P >0 . 0 5 )。前 4位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疾病。恶性肿瘤以胃癌、食管癌、肺癌为主要死因。心脏病以冠心病和心肌梗塞为主要死因。结论 :脑血管病的死亡率较高 ,依次为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市居民10年间死因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为改进卫生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1990年至1999年A市疾病监测点资料汇编进行死因分析.结果:10年间A市居民年均标化死亡率为543.77/10万,男性高于女性.主要死因顺位无变化,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10年间恶性肿瘤和心脏病的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以及消化系统疾病呈下降趋势.主要死因的死亡率除心脏病外男性均高于女性.结论:应加强慢性病非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把恶性肿瘤、心脏病作为防治重点以及把男性作为重点防治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8.
2009年重庆市万州区住院病人疾病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重庆市万州区(三峡移民库区)2009年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患病情况,掌握本地区住院病人疾病年龄构成、疾病谱构成的规律和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全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住院病人64,248人次病案首页资料,采用ICD-10进行疾病分类。结果疾病分类系统前三位以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疾病为主,累计发病占全年疾病的45.80%;单病种前三位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支气管炎肺气肿,前十位累计占全年疾病的31.12%;单病种死因顺位前五位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支气管炎肺气肿、缺血性心脏病、颅内损伤,累计死亡率54.89%。结论疾病控制的重点以消化、呼吸、循环系统为主;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及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损伤中毒疾病对人类健康威胁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1996-2011年于我院老年病房住院的老年男性患者死亡原因构成特点。方法以1162例年龄≥65岁长期定居北京并于我院老年病房住院死亡的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死亡记录确定死亡原因。结果15年间于我院老年病房死亡的老年男性患者共1162例,平均死亡年龄(83.3±6.5)岁。死因构成前4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病,分别占总死因的41.7%、20.7%、20.4%和6.4%。肺癌、缺血性心脏病、脑梗死及肺炎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病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与<80岁年龄组相比,≥80岁年龄组恶性肿瘤所致死亡比例减少,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所致死亡比例增加(P<0.01);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在两年龄组比例相当(P>0.05);近15年来呼吸系统疾病所致死亡比例增加(P<0.01);心血管疾病死亡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所致死亡比例变化不大。结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是老年男性主要死亡原因。随年龄增长,恶性肿瘤死亡比例降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升高。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所致死亡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社区院前急救疾病的病种及排序特点.方法 对7814例社区院前急救患者按性别、年龄、出诊病种、院前死亡病种等进行分析.结果 社区院前急救疾病谱排序前5位依次是:外伤、神经系统疾病、中毒、妇产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院前死亡病谱排序依次是:不明原因死亡、外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毒.结论 可根据基层社区院前急救的疾病谱排序特征制定急救工作重点及开展社区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一段时间内老年住院患者疾病谱及死亡谱特点,为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及疾病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某医院2001/2007年老年住院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年度疾病谱中,循环系统、肿瘤、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始终居前四位,内分泌、营养、代谢与免疫系统疾病排位逐年上升。各年度死亡谱中循环系统、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始终排前三位,糖尿病的病死率显著下降。结论老年人易患循环系统、肿瘤、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老年病与由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所导致的慢性病密切相关。疾病防控机构应加强对有关医疗保健知识的宣教工作,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卫生保健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江门市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的死亡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慢性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应用DeathReg2005软件和Excel对2010-2012年江门市户籍居民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2年江门市居民因慢性病死亡71 466人,占全死因86.53%,慢性病死亡率为604.78/10万,3年间慢性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男性慢性病死亡率(664.00/10万)明显高于女性(544.44/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7.71,P0.01)。慢性病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占慢性病死因的93.40%。男性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先天异常的死亡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慢性病死因顺位不相同。结论慢性病已成为江门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为降低居民死亡率,须加强慢性病的三级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3.
1983~2002年石家庄市军队老年人769例死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军队老年人主要疾病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应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对我院所属的26个军队干休所60岁及以上的军队离退休干部1983~2002年769例死因资料进行编码,归类、统计。结果 军队老年人的前5位死因构成顺位依次为恶性肿瘤(35.8%)、心血管疾病(24.4%)、多脏器功能衰竭(10.1%)、脑血管疾病(10.0%)、呼吸系统疾病(7.7%),占全部死亡数的88.0%。恶性肿瘤死亡首位为肺癌:呼吸系统疾病死因位次不断前移老年人伴随疾病较多,最多伴有9种疾病,平均3.6种。结论应加强老年人的肿瘤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积极控制高血压,以降低军队老年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中医院呼吸内科1993~2002年患者住院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广东省中医院1993-2002年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不同年龄组的疾病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工作重点提供依据。【方法】对1993-2002年我院呼吸内科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呼吸专科住院病种分为14类,患者年龄分为3组,运用描述性分析及帕累托图分析,对10年间的不同年龄组的住院原因进行统计。【结果】低年龄组住院原因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分别是呼吸道感染、肺结核和气胸,而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肺癌也成为住院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结论】呼吸内科日常医疗的工作重点宜根据不同年龄组的住院疾病情况有所侧重,总体宜加强对感染性疾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综合分析405名老年患者常见病及主要死因,结果表明老年患者每人均患多种疾病,而且在一个脏器内可同时患几种疾病,病变随增龄而增多,死亡病例41例中,32例死于各种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四川省绵阳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主要死因及其分布特点,为慢性病综合防治及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4年绵阳市老年人死因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绵阳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粗死亡率为22.89‰,标化死亡率为22.03‰,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随着老年人年龄增加,死亡率呈逐渐升高趋势;老年人前5位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前5位死因造成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88.45%.结论 慢性病尤其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3种疾病是绵阳市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绵阳市老年疾病的防治工作应以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为重点.  相似文献   

17.
2004年-2009年住院患者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海平  张聪 《中国病案》2010,11(8):27-28
目的了解住院死亡病例特征。方法收集2004年-2009年住院死亡病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死率逐年下降,60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比重较大。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为患者死因构成的前三位。结论应针对60岁以上男性老年人疾病特点,加强防治恶性肿瘤、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