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量研究证实,5-羟色胺(5-HT)系统功能的降低和神经传递的减少是导致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一种新的功能性5-HT1A受体C(-1019)G基因多态性通过影响5-HT的神经传递,在抑郁症、焦虑症、抑郁焦虑相关的人格障碍及其他相关精神疾病(如广场恐怖症、精神分裂症、物质应用障碍等)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与部分三环类抗抑郁药、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等的效应应答个体差异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仅就该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对抑郁症单胺类神经递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学说堪称抑郁症的经典学说,多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失去平衡是导致抑郁症发生的关键。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多巴胺(DA)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笔者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概况的回顾与分析,发现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方法独特,现已取得较大进展。认为,总结中医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经验,从而进行实验研究,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  相似文献   

3.
大量研究证实,5-羟色胺(5-HT)系统功能的降低和神经传递的减少是导致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一种新的功能性5-HT1A受体C(-1019)G基因多态性通过影响5-HT的神经传递,在抑郁症、焦虑症、抑郁焦虑相关的人格障碍及其他相关精神疾病(如广场恐怖症、精神分裂症、物质应用障碍等)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与部分三环类抗抑郁药、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等的效应应答个体差异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仅就该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血清素1A(5-HT1A)受体是5-羟色胺受体家族中的一个亚型,是广泛分布于整个大脑中的一类重要神经递质。现研究表明,5-羟色胺(5-HT)与抑郁症的关系密切,但5-HT1A与抑郁症的相关性报道不一。本文就5-HT1A受体及其相关性基因对抑郁症产生机制及抗抑郁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海马5-羟色胺系统与抑郁症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抑郁症是危害全球人类心理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伴随着神经递质假说和受体假说的提出,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系统功能紊乱受到人们的关注。海马5-HT系统,特别是5-HT受体的功能改变在抑郁症脑机制和抗抑郁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5-HT1A受体功能失调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5-HT1A受体通过“受体-G蛋白-环磷酸腺苷(cyclase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信号传导系统,或者丝裂原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发生改变,影响海马突触可塑性和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产生,成为抗抑郁治疗的主要靶点。  相似文献   

6.
5-羟色胺(5-HT)系统与抑郁症有关。5-HT神经元功能可被胞体5-HT1A自身受体负反馈所调节。5-HT1A自身受体的脱敏时间可能同抗抑郁药物2-3周的治疗起效潜伏期有关。研究开发5-HT1A自身受体选择性拮抗剂,将能起到加速和增强目前抗抑郁药物疗效的作用。本文就抑郁症5-HT1A自身受体脱敏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合评价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T102C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和PubMed(2000年1月至2012年11月)。根据纳入标准收集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应用RevMan 5.0软件对符合条件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符合条件的文献,累计疾病组1 717例、对照组2 037例。数据合并结果显示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纯合子突变CC型、杂合子突变TC型与抑郁症并无明显关联。结论: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T102C抑郁症并无明显关联,可能并不是抑郁症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患者治疗中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方法:对入组的30例患者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在治疗前后的不同阶段对神经递质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抑郁症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尤其是5-HT及NE)降低,治疗2周后NE值明显回升(P〈0.05),治疗6周后5-HT及NE显著上升(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脑内5-HT及NE含量降低,随着药物治疗和症状的改善,患者脑内5-HT及NE含量逐步升高。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患者神经递质脑超慢涨落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脑内神经递质活动变化与抑郁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脑电超慢涨落图(EFG)分析仪、汉密顿抑郁(HAMD,24项)量表,检测抑郁症患者的脑内神经递质水平、HAMD总分值。结果 39例抑郁症患者HAMD总分均≥20分,其中以总分20-35分为主(占89.7%)。抑郁症患者脑内神经递质测值与正常参考值比较,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及多巴胺(DA)的水平降低,(P〈0.05或P〈0.01)。反映抑郁程度的HAMD总分值与神经递质中的5-HT、NE水平均具有线性相关性,其中与5-HT的相关系数r=-0.932,P〈0.01;与NE的相关系数r=-0.930,P〈0.01。结论 5-HT、NE活动异常与抑郁程度间有密切关系;EFG可测量脑内神经递质的水平,可以辅助判断抑郁症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陈金兰  张敏  刘秀丽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1):1875-1876
抑郁症是一种普通的精神疾病,其确切病因至今尚未阐明。大量的研究资料提示,抑郁症的病理改变主要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免疫功能、神经内分泌功能及神经可塑性异常等。由此建立的假说主要有单胺假说、神经递质受体假说、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神经激肽假说、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变假说、脑、神经细胞和信号分子水平异常、免疫系统异常假说等神经生物学争论。但目前,多数人认可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多巴胺(DA)、乙酰胆碱(Aeh)、γ-氨基丁酸(GABA)等可能参与的神经生化机制,所研发和应用的抗抑郁药也主要与神经生化机制相关的物质有关。本文就具有抗抑郁活性的天然药物药理学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立论依据】 流行病学统计资料显示,抑郁症患者有较高的患肥胖症的几率,或是肥胖人群有较高的患抑郁症的几率,抑郁与肥胖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目前的报道基本上仅仅是对这种关联现象的描述,尚缺少机制研究。影响抑郁症发生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先天遗传基因的影响和后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作用。其中,中枢神经系统五羟色胺(5-HT)缺少被认为是抑郁症的其中一种病因,这个观点已经被很多研究报告所证实。同时,另外有一些研究报告显示中枢5-HT减少也会引起肥胖。因此,基于对过去发表文献的总结分析,我们认为中枢5-HT减少是抑郁与肥胖之间存在关联性的其中一个原因。 【设计思路】 综上所述,本课题将研究中枢5-HT减少对抑郁和肥胖的影响,以期证实中枢5-HT减少是抑郁和肥胖之间的重要连接点。课题的开展首先要建立中枢5-HT减少的动物模型。目前申请人指导教师课题组已有相关的动物模型,该模型利用Cre-loxp系统在中枢5-HT能神经元内条件性敲除转录因子Lmx1b,Lmx1b在5-HT神经元的分化成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课题组前期已证实Lmx1b敲除会引起5-HT的减少。因此,本课题的开展接下来将会通过行为学实验研究中枢5-HT减少对小鼠抑郁表型的影响,以及通过体重称量和腹部脂肪组织切片的观察研究其对小鼠肥胖表型的影响,同时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相关基因的表达。 【材料】 实验所需材料主要为pet1-cre lmx1bflox/flox小鼠,目前实验室已有该小鼠。 【可行性】 5-HT 能神经元内敲除lmx1b会导致中枢5-HT减少,中枢5-HT减少会引起抑郁和肥胖的事实均已被之前的研究报告证实,本项目试图利用lmx1b敲除小鼠论证中枢5-HT减少为肥胖和抑郁共病的基础,理论上是可行的。同时本课题组已拥有小鼠模型以及实验所需的行为学、组化等相关仪器,也有相关的研究基础,从实验条件和研究基础上均是可行的。 【创新性】 抑郁症与肥胖之间有关联的现象报道的很多,但是具体机制知之甚少,我们认为5-HT可能是抑郁症与肥胖之间关联性的基础。本项目组试图通过5-HT验证抑郁症与肥胖的相关性,是抑郁症诱导疾病中的新领域,为肥胖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基于5-HT设计肥胖治疗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赵温才 《中外医疗》2012,31(12):109+111-109,111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盐酸舍曲林为新型的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能增加突触内5-HT的浓度,提高5-HT能神经的传导,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由于其疗效与三环类药物相似,而不良反应明显小于三环类药物[1],因而临床上利用盐酸舍曲林分散片治疗抑郁症非常广泛.本研究对我院64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盐酸舍曲林分散片和盐酸帕罗西汀片的随机对照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抑郁症是危害全球人类心理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伴随着神经递质假说和受体假说的提出,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系统功能紊乱受到人们的关注.海马5-HT系统,特别是5-HT受体的功能改变在抑郁症脑机制和抗抑郁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5-HTiA受体功能失调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5-HTiA受体通过"受体-G蛋白-环磷酸腺苷(cyclase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信号传导系统,或者丝裂原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发生改变,影响海马突触可塑性和长时程增强(l0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产生,成为抗抑郁治疗的主要靶点.而且5-HT系统功能紊乱可能使应激初期即出现的皮质激素维持在高水平.在抑郁症患者中海马区体积选择性缩小,这种缩小与抑郁症的复发次数、持续时间及用药史有关[1],并且海马区的功能活动与抑郁症的症状有关.故本文选择海马5-HT系统作为切入点,综述海马5-HT系统与抑郁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5-羟色胺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  季建林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2):1884-1886
5-羟色胺综合征是一种由于药物及其相互作用产生的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细胞突触间隙5-羟色胺(5-HT)递质浓度过多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综合征。随着抑郁症发病率的升高,抗抑郁药物被广泛使用,特别是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的临床使用,使5-HT综合征发生的风险较过去有明显升高。美国毒物控制中心(AAPCC)毒物暴露监控系统(TESS)报告显示:在2004年,美国有48204人次服用SSRIs(6岁以下的儿童有8187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新型5-羟色胺(5-HT)双重作用的抗抑郁药物,为西酞普兰的S-异构体,该药可以同时结合于5-HT转运体的基本位点和异构位点.国外研究显示,其抑郁症的疗效优于西酞普兰,且两者间的不良反应无差异性.本研究以帕罗西汀作为对照,对两者治疗首发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5-HT2A受体基因-1438G/A多态性与情感障碍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索5-羟色胺2A(5-HT2A)受体基因启动子区-1438G/A多态性与情感性障碍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技术,检测情感性障碍和正常对照组的5-HT2A受体基因-1438G/A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根据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法则,比较相互之间的区别。结果1.抑郁症5-HT2A受体基因-1438G/A多态性基因型A1/A1频率(58.51%)较正常对照组(42.86%)高,差异有显著性(x^2=3.929,P〈0.05);2.伴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的情感性障碍患者5-HT2A受体基因-1438G/A多态性基因型A1/A2的频率(25.45%)较正常对照组(38.46%)偏低,差异有显著性(x^2=4.74,P〈0.05)。结论5-HT2A受体基因-1438G/A多态性与抑郁症特别是具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的患者关联,提示该受体基因多态性可能是抑郁症的易感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孤啡肽(OFQ)以及单胺类递质与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8例围绝经期抑郁症妇女(研究纽)和60名健康同龄妇女(对照组)静脉血中孤啡肽及单胺类递质含量。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血雌二醇(E2)、血清卵泡雌激素(FSH)、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孤啡肽(OFQ)含量和HAMD总分、KMI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OFQ与E2、5-HT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601及-0.593,P〈0.05);研究组OFQ与FSH、NE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24及0.658,P〈0.05);研究组OFQ与HAMD总分、KM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54及0.631,P〈0.01)。研究组5-HT、NE与E2、FSH、HAMD总分、KMI评分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OFQ水平的变化可能参与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并可能揭示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抑郁症的躯体化症状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胃肠道症状最为多见。本文通过对抑郁症与胃肠道疾病之间的关系分析,结合现代研究结果,从5-HT信号通路、受体及转运体三方面,初步探索了5-HT系统在抑郁症胃肠道症状中的作用,以期揭示抑郁症胃肠道症状的机制,为临床医生结合抗抑郁诊治抑郁症的胃肠道症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刘霞  李雷雷  房亮  牟君  谢鹏 《医学教育探索》2010,9(11):1578-1580
氟西汀(Fluoxetine)是一种高特异性,高选择性的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抑郁性精神障碍。传统抑郁症的"单胺学说"认为,抑郁的发生主要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如5-HT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20.
抑郁症与自杀关系非常密切,有研究显示大约有2/3的抑郁症患者有过自杀意念和行为,其中15%-25%自杀成功.现多数研究资料结果表明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神经生化以及免疫系统等有关.已有研究发现抑郁症伴自杀意念或(和)行为者经常会出现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异常,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ypothalamic-pituitary-thyroid,HPT)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五羟色胺(5-HT)系统等均会出现功能改变,但其研究结果不尽一致.本文就近年来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或(和)行为在神经内分泌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以期望能对未来研究以及临床上对自杀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