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灰质中BDNF、NGF和NT3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脊髓打击器制备脊髓损伤模型。术后电针组给予电针干预,其余各组给予同等条件抓取。术后每日对大鼠进行BBB评分。术后7 d取材。采用尼氏染色法观察神经元形态,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灰质中BDNF、NGF和NT3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DNF蛋白、NGF蛋白和NT3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BDNF mRNA、NGF mRNA和NT3 mRNA的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电针组BBB评分显著下降(P0.05),模型组和电针组灰质中BDNF、NGF和NT3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和电针组BDNF蛋白、NGF蛋白和NT3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模型组和电针组BDNF mRNA、NGF mRNA和NT3 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BBB评分于干预后5 d起显著提高(P0.05),电针组神经元形态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电针组灰质中BDNF、NGF和NT3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升高(P0.05),电针组BDNF蛋白、NGF蛋白和NT3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电针组BDNF mRNA、NGF mRNA和NT3 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电针能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灰质中BDNF、NGF和NT3表达,从而有利于神经元修复和大鼠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长强"穴对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NGF)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长强穴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只采用椎板摘除暴露脊髓但不予打击,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改良Allen’s法制备急性脊髓损伤模型。电针组在造模成功后采用电针"长强"穴治疗,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7 d;假手术组、模型组每天均抓取1次,不予其他任何干预。术后第1、3、5、7天对各组大鼠进行BBB(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评分直至取材,术后7 d取材,灌注固定、石蜡包埋。采用尼氏染色法观察脊髓及神经元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脊髓中NGF和BDNF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第3、5、7天,电针组BBB评分均高于模型组(P0.05,P0.01)。尼氏染色显示,假手术组脊髓灰质呈蝴蝶状,结构完整,灰白质界限清楚;模型组脊髓灰质结构不完整,局部可见体积大、颜色较深的瘀血斑块等;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瘀血面积较小,神经元水肿较轻,神经元形态较好,未见空泡样改变。免疫荧光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电针组NGF和BDNF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NGF、BDNF表达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电针"长强"穴能促进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NGF、BDNF的表达,提高模型大鼠BBB评分,有利于急性脊髓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补肾方药m清诱导大鼠BMSCs移植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作用.方法 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单纯BMSCs移植组,左归丸、右归丸、地黄饮子、维甲酸诱导BMSCs移植组,另设假手术对照组.尾静脉移植用不同药物血清孵育BMSCs,移植后3 d和7 d处死大鼠,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匀浆上清液中NGF、BDNF、VEGF的含量.结果 第3天,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DNF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BMSCs移植各组VEGF明显升高(P<0.01),且药物孵育BMSCs移植各组NGF、BDNF明显升高(P<0.05,P<0.01);第7天,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NGF、BDNF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BMSCs移植各组NGF、BDNF、VEGF明显升高(P<0.01);与右归丸组比较,左归丸、地黄饮子组NGF、BDNF明显升高(P<0.01).结论 不同补肾法方药血清孵育BMSCs均可促进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匀浆上清液中NGF、BDNF、VEGF的表达,且补阴和阴阳双补方药诱导BMSCs组中表达的NGF、BDNF作用优于补阳类方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电针环跳穴、委中穴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差异。方法:健康清洁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委中组、环跳组,每组8只。钳夹法制备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按照模型建立方法暴露坐骨神经,不做夹持操作,不进行电针干预;委中组、环跳组在模型制备成功后分别电针委中穴、环跳穴,每日治疗1次,每次20 min,连续治疗14 d。电针治疗后,应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坐骨神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受损神经处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纤维排列不规则,轴索、髓鞘断裂,雪旺细胞破坏;委中组、环跳组与模型组比较神经纤维紊乱减轻,部分轴索、髓鞘脱落,雪旺细胞增殖分化,可见新生神经纤维;且环跳组病理变化改善程度优于委中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NGF、BDNF蛋白阳性表达明显上调(P 0. 01);与模型组比较,环跳组、委中组可明显增加NGF、BDNF蛋白的上调(P 0. 01);与委中组相比,环跳组NGF、BDNF蛋白阳性表达上调更明显(P 0. 01)。结论:电针环跳穴、委中穴均可明显上调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处NGF、BDNF蛋白表达,且电针环跳穴上调幅度更大,从而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与修复,这可能是电针环跳穴疗效优于委中穴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脊髓康对脊髓损伤大鼠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损伤轴突再生微环境和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SD大鼠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随机抽取15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75只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强的松组及脊髓康高、中、低剂量组。各治疗组予相应药物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记录期间各组大鼠活动及死亡情况,于干预后3、7、14 d处死大鼠,颈动脉采血,ELISA检测血清BDNF、NGF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脊髓损伤后均出现典型的截瘫综合征。术后3 d,BDNF表达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治疗组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1);术后7、14 d,各治疗组和模型组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其中强的松组、脊髓康中剂量组高于模型组(P0.05,P0.01)。各治疗组和模型组NGF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术后3、7 d各治疗组明显高于模型组;术后14 d与模型组比较,强的松组和脊髓康中、低剂量组仍维持较高水平(P0.05,P0.01)。结论脊髓康能有效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血清BDNF、NGF表达,并在14 d内维持较高水平,从而改善轴突再生微环境,促进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缺血性中风后动物模型,探讨回春偏瘫方对缺血性中风模型动物脑内神经生长因子(NGF)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造成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回春偏瘫方高、中、低剂量,西药尼莫地平组(西药组),连续给药14天,然后取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缺血再灌注大鼠颅内NGF水平、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颅内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动物脑内NGF、BDNF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5),尤以中剂量组效果最佳。结论:回春偏瘫方可增加模型动物脑内NGF、BDNF水平,这可能是回春偏瘫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BDNF/TrκB信号通路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制作SCI大鼠模型。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抑制剂组、假手术组4组。每组脊髓损伤大鼠术后连续治疗7天后进行尼氏染色观察脊髓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DNF的表达,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WB)检测脊髓组织中BDNF、TrκB以及p-TrκB含量。结果:治疗后,尼氏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脊髓组织明显破坏,大量空洞样改变,髓鞘排列散乱;中药组、抑制剂组、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程度减轻。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抑制剂组及假手术组脊髓组织中BDNF阳性表达升高(P﹤0.05),尤以中药组中脊髓组织BDNF阳性表达最为显著(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抑制剂组BDNF、TrκB、p-TrκB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而与假手术组TrκB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与抑制剂组比较,假手术组、中药组p-TrκB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促进大鼠损伤区脊髓组织内BDNF和TrκB以及p-TrκB含量增多,从而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项丛刺针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大鼠海马区BDNF、NGF以及神经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80只雄性青年清洁健康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西药组,每组2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动物均采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疗程结束后,观察大鼠神经行为评分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BDNF、NGF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区BDNF、NGF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与西药组大鼠海马区BDNF、NGF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西药组相比,治疗组效果显著(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与西药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P0.01);与西药组相比,治疗组效果显著(P0.05)。结论项丛刺针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大鼠脑组织有神经保护和修复作用,疗效优于西药,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有效上调大鼠BDNF、NGF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针刺治疗慢性脊髓损伤的作用机理,采用大鼠后路渐进性脊髓压迫动物模型,然后手术减压,并进行电针治疗.观察联合行为评分(CBS)、体感诱发电位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的免疫组化变化.结果发现脊髓损伤后NGF和TrkA在神经元及胶质细胞表达增强,经过电针治疗后,NGF和TrkA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表达下降;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和CBS评分显示,电针组明显优于减压组,电针组与减压组比较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明电针治疗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的行为功能恢复是通过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TrkA介导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穴、风府穴对脑缺血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及损伤侧皮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使用大脑中动脉线栓阻塞法,技术制作永久性脑缺血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不做大脑中动脉线栓阻塞法仅做颈总动脉分离手术。针刺组取百会穴、风府穴,使用0.30 mm×25 mm毫针刺入百会穴、风府穴后,使用平补平泻捻转法作为行针手法,每次留针时间30 min,15 min后行针1次,术后4 h接受针刺治疗,每天治疗1次。每组各24只,再分为术后3 d、术后7 d、术后14 d 3个小组,每小组8只,术后4 h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用神经缺损体征评分和感觉、运动能力评分,通过免疫组化技术进行NGF、BDNF显色,比较分析各组大鼠脑组织中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前各组大鼠行为学功能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大鼠行为学功能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质NGF、BDNF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皮质NGF、BDNF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针刺百会穴、风府穴对脑缺血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有保护和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脑损伤皮质NGF、BDNF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中药方剂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中药方剂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作用全面、适合长期服用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的防治。经典方来源于古代医书记载,疗效确切,临床上通过辨证施治,可随证对处方进行加减化裁;经验方来源于医师多年临床经验,处方组成相对固定,各自具有自身的特点,适用于特定证候类型的骨质疏松症;中成药的处方、剂型固定,服用方便,可单独使用,或与化学药物配伍使用。中药方剂防治骨质疏松症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尚有许多不足,应从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系统研究其作用机制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补肾与活血复方调节老年鼠T细胞凋亡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1,自引:7,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老年肾虚T细胞功能减退的机理以及补肾延缓衰老的免疫学基础。方法:采用电镜,DNA凝胶电泳及TUNEL标记的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对各组大鼠抗CD3单抗激活诱导的T细胞凋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老年组激活诱导的T细胞凋亡百分率为47.0%,年轻组为22.2%;补肾组为31.2%,明显低于老年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中性味药组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对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进行拆方,测定各配比组合对正常对照、小肠运动抑制模型、小肠运动亢进模型小鼠小肠推进率的影响;基于BP神经网络,针对实验数据建立药味与药效指标的非线性映射模型;在模型基础上,固定各药组中药物的用量比例,进而分别筛选各药组在全方背景下的量效关系。结果:在半夏泻心汤及其2个类方中,半夏和干姜对小鼠肠运动抑制及亢进模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干姜对正常小鼠的肠运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半夏的作用不明显。结论:在肠运动模型,半夏的药效学作用与半夏泻心汤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提示半夏可能为半夏泻心汤之君药;但仅从小肠推进率的药效作用,尚难归纳出生姜和甘草的配伍角色。  相似文献   

14.
中药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临床研究已开展多年,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地黄饮子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上逐渐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并通过实验研究对其机制做了相关阐明。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地黄饮子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上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滋阴毓宫方联合助阳暖宫方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符合标准的100例POI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给予滋阴毓宫方联合助阳暖宫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左、右归丸序贯治疗,三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B超及中医症候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SH(促卵泡生成激素)、LH(黄体生成素)、AMH(抗苗勒氏管激素)、B超结果及中医证候评分与该组治疗前对比显著改善,且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阴毓宫方联合助阳暖宫方能够明显减轻POI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逆转卵巢的储备功能,其疗效可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自拟止血方与调经方治疗该病56例。结果:全部治愈。结论:中药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较好的治疗优势,有调经止血的作用,且远期疗效巩固,而西药可以弥补中药不足,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补肾解毒活血法与益气补血法对环磷酰胺(CTX)所致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不同特点.方法:昆明种小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补肾解毒活血组(20.55 g·kg -1·d-1)和益气补血组(17.47 g·kg-1·d-1).采用CTX 100 mg·kg-1 ip,连续3d,制成骨髓抑制小鼠模型.各组于造模完成后次日开始ig连续10d.分别于造模前及造模后1,3,5,7,10,14 d动态检测外周血象;于末次给药次日后进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BMNC)及粒-单核系集落形成单位( CFU-GM)、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和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集落计数.结果:补肾解毒活血方和益气补血方均可明显升高模型小鼠的WBC,PLT,BMNC,可促进造血祖细胞(HPC)增殖,CFU-GM,CFU-E,BFU-E集落数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补肾解毒活血方对血小板的恢复优于益气补血方.结论:补肾解毒活血方和益气补血方均可促进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生成,具有减轻和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效果,而前者尤可减轻血小板减少、促进其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在骨髓细胞分化过程或造血微环境等途径上有不同.  相似文献   

18.
齐锦生 《中医杂志》1996,37(1):32-33
选100例慢性溃疡性直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用健脾祛湿方药治疗,临床有效率86.0%,治愈率60.0%,明显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祛风活血方(黄燕教授头痛经验方)防治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通过试验研究,探讨中药防治偏头痛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安全、有效地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发作期和缓解期均口服祛风活血方(黄燕教授头痛经验方),1次/d;对照组发作期和和缓解期均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每晚睡前服。两组疗程均3个月。结果:两组病例的年龄、病程,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均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对比,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偏头痛症状均有改善,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发作频率、每次持续时间、头痛程度,治疗前后头痛强度差值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发作频率及头痛程度、治疗前后头痛强度差值改善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结论:祛风活血方(黄燕教授头痛经验方)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复方中药含药血清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矿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方中药含药血清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矿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补肾健脾活血方复方中药含药血清,取不同浓度剂量干预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率,用茜素红染色法显示矿化结节的形成。结果:补肾健脾活血方含药血清能明显增加成骨细胞增殖率和矿化结节形成数,且与含药血清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补肾健脾活血方能明显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并能促进成骨细胞对骨机质的矿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