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比较肾移植术后多尿期两种循环补液方式对患者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水平的影响,探讨更加优化的循环补液方式。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中心实施肾移植的13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传统治疗组与改进治疗组。传统治疗组循环补液按顺序依次、单瓶、经输液泵输入,改进治疗组术后按循环补液表将所有液体混合配制成离子浓度和渗透压适宜移植肾功能恢复的3L袋溶液,经输液泵输入,循环补充。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血肌酐(Cr)、尿素氮(Bun)、电解质、血糖浓度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补液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肾功能、电解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值在术后4、8、12、16、24、48、72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循环补液方式,可维持肾移植患者术后多尿期血电解质平衡,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能解决传统补液方式存在的液体种类多、操作相对繁琐等问题,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3L袋溶液在肾移植术后多尿期的补液效果。方法选择60例肾移植术后多尿期患者按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多尿期按传统循环法补液,观察组术后多尿期按3L袋溶液补液。监测肾功能、电解质及血糖的变化,对比两组患者补液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肾功能、电解质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血糖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波动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结论3L袋溶液可维持肾移植术后多尿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并能有效解决传统循环补液治疗时存在的液体种类多、操作相对繁琐和高血糖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肾移植术后早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早期维持循环补液与电解质平衡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3年7月185例肾移植受者术后1周的护理方案,总结肾移植患者术后多尿期的护理特点。结果 术后1周内的补液总量等于体液容量负荷的评估结果与尿量和生理失水量之和,24h的出入量差应该控制在惠者体重的1/30~1/35(1000ml~l500ml);多尿期峰值常出现在术后0h~12h内,患者循环血量和血压变化与尿量有关:密切监测电解质变化,适当补充钙离子和钾离子.有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结论 根据评估结果量出为入,严格控制肾移植受者术后补液总量;维持多尿期,尤其是峰值期问移植受音循环血量和血压稳定;根据检查适当补充电解质是肾移植术后早期的护理特点。  相似文献   

4.
背景:多尿期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水及糖电解质的平衡与及时的营养支持治疗对移植肾脏的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目的:探讨。肾移植围手术期的水电解质平衡维护及营养支持的方法和时机。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临床分析,于2003-06/2007-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泌尿外科完成。 对象: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96例,男59例,女37例,年龄17~67岁,平均35.7岁。 方法:以移植肾动、静脉血流开放时间为分界点,总结患者围手术期的生理特点。术前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开始时即开始匀速输血,移植动、静脉血管开放前积极补充清蛋白,开始排尿且尿量大于每小时100mL,即开始循环补循环补液配方,简化的肾移植术后多尿期输液。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1d检测患者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血糖和尿液。 结果:术后最初12~16h。患者尿量在260~1200mldh,平均520mL/h。术后测血常规显示,8例出现轻度低钠血症,占8.3%。3例出现高钾,于肾功能恢复后正常,1例发生低钾,补钾治疗及肾功能恢复后正常。血氯无异常变化。21例血糖高于正常,占21.9%,激素冲击结束后恢复正常。其他患者电解质、血糖均正常,无低钙、镁者。尿比重均在1.010~1.015之间。 结论:移植。肾动、静脉血流开放前的输液应以胶体如浓缩红细胞、血浆及清蛋白为主,多尿期应规律及时的补充水及电解质,适当的营养支持有助于吻合口愈合,尿量稳定后应预防代谢性酸中毒。  相似文献   

5.
移植肾恢复血液循环后便进人多尿期,护士按多尿期循环补液顺序表,根据尿量、血压、病情,依照组合顺序输入,并以出多少补多少"量出为入"为原则,确保24 h出入量误差在1000 ml左右,常规输液3~5 d,至恢复正常尿量,多尿期结束.  相似文献   

6.
黄山  何军 《华西医学》2010,(9):1609-1610
目的探讨多尿性梗阻性肾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07年5月收治的15例多尿性梗阻性肾衰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治疗后15例患者肾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多尿性梗阻性肾衰的治疗关键在于诊断,诊断明确后可以用各种方法解除功能性孤立肾的梗阻,挽救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7.
活体肾移植多尿期补液监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移植术后多尿期液体量的动态平衡是肾移植术后护理的重要一环[1] 。我们对 8例活体亲属肾移植手术患者术后补液加强了监控 ,采用“量化模式”[2 ] 补液 ,有效控制了电解质紊乱及严重脱水等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手术后移植肾和患者的存活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8例 ,男 7例 ,女 1例 ,年龄 18~ 31岁 ,供肾均为母体 ,供肾者年龄 5 2~ 5 9岁。肾移植患者均为慢性肾衰尿毒症 ,术前一月透析 3次 周 ,血电解质检查在正常范围。术后多尿期尿量 2 4h平均 2 4 2 0 0ml ,4 8h平均172 0 0ml ;72h平均 172 0 0ml;术后多尿期峰值…  相似文献   

8.
肾移植患者,术后常出现多尿,如护理不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会使植肾失败,所以加强肾移植术后多尿期的护理,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非常重要[1]。现将肾移植术后多尿期的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1989年2月~1997年6月完成同种异体肾移植术136例次,其中男性102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387岁。原发慢性肾小球肾炎131例,多囊肾3例,药物性肾病2例。全部患者术前加强血透互次,血电解质检查均属正常范围。2方法肾移植术后利尿期除匕例超急排斥反应未采用大输液合理方案进行补液,其余121例均采用简便大输液组合方案,补液顺序为:l)5…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肾移植患者术后24h内尿中电解质的变化规律,分析术后电解质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40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均给予EG溶液补液,分别测定术后1h,5h,9h,13h,17h,21h尿中的电解质浓度。结果尿中钠离子、氯化物浓度与正常人相似,钾离子和钙离子浓度低于正常人。尿中钠、氯化物、钙离子随时间推移浓度逐渐下降,尿钾浓度相对恒定。结论尿中钠、钾、钙离子的改变可能与术前使用速尿及术后渗透性利尿有关,而氯化物的变化可能与钠离子的协同转运有关。术后多尿期的存在致大量电解质丢失,应及时补充。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术后病人常常出现血糖升高,尤以第1天为甚,血糖过高可导致高渗性非酮性昏迷。另外,肾移植病人由于大剂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皮质激素,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果合并高血糖,则感染的几率很高。因此,监测血糖的变化尤为重要。目前,普遍认为肾移植术后高血糖主要是与手术应激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关;另外,在移植肾恢复血液循环后便进入多尿期,肾移植术后循环液体的使用方便了治疗和护理,并且能较好地维护围术期电解质平衡,但循环补液液体中葡萄糖含量可引起病人血糖大幅度波动。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肾移植病人术后早期血糖监测和病情观察,避免高血糖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术后早期血糖与循环补液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颖娣  周健  李旭萍  蒋亚芬 《护理研究》2008,22(31):2878-2879
肾移植术后病人常常出现血糖升高,尤以第1天为甚,血糖过高可导致高渗性非酮性昏迷.另外,肾移植病人由于大剂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皮质激素,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果合并高血糖,则感染的几率很高.因此,监测血糖的变化尤为重要.目前,普遍认为肾移植术后高血糖主要是与手术应激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关;另外,在移植肾恢复血液循环后便进入多尿期,肾移植术后循环液体的使用方便了治疗和护理,并且能较好地维护围术期电解质平衡,但循环补液液体中葡萄糖含量可引起病人血糖大幅度波动.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肾移植病人术后早期血糖监测和病情观察,避免高血糖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肾移植术后多尿期改进输液方案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病人多尿期输液方案的疗效,提出优化的输液方案.[方法]选取60例肾移植术后多尿期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循环输液方案治疗,实验组接受改进方案治疗,分别测定术前即时与术后24 h内各时间点血中电解质、血糖浓度.[结果]两组病人术前、术后各时间点K+,Na+,Cl-均在正常范围,Ca2+术前均低于正常,术后缓慢升高;两组病人血糖浓度术前均在正常范围,术后均高于正常,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进输液方案,能较理想地维持肾移植术后病人血电解质的稳定,有效控制血糖浓度,有利于病人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尿路梗阻致急性肾衰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53例上尿路梗阻性急性肾衰患者的原因及临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至出院时肾功恢复正常者22例,血肌酐178~265μmol/L者12例。结论:上尿路梗阻性急性肾衰以结石梗阻为主,占62.2%。其次是恶性肿瘤局部浸润或淋巴结转移压迫输尿管,占20.7%。膀胱镜下输尿管插管是急诊处理首选方法。肾造瘘术,输尿管手术,双J管置入是解除梗阻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病理改变总是通过临床征象表现出来的,在缺乏辅助诊断的条件下,临床医生应根据临床征象推断病变。急性肾衰的病程,一般可分为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少数患者无少尿期。一、少尿期主要表现为少尿、水中毒、高血钾、酸中毒、氮质血症。部分病人有高血压、出血倾向等症状。少尿是急性肾衰的常见症状,也是早期症状,可以在病因发生后一日内出现,也可以在肾毒物质作用后一周才发现。尿量<400ml/日称为少尿,<100毫升/日称为无尿。完全无尿者可发生于肾皮质坏死、肾炎、肾血管病变或梗阻性疾病,但极罕见。尿比重固定在1.010~1.020之间,尿沉渣镜检有肾小管细胞和管型,迅速扩大血容量和利尿试验,尿量无明显增加(见少尿的鉴别诊断)。水中毒:是因为少尿期医师对本病缺乏认识,补充液体过多所致。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软组织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病人多尿期输液方案的疗效,提出优化的输液方案。[方法]选取60例肾移植术后多尿期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时照组接受循环输液方案治疗,实验组接受改进方案治疗,分别测定术前即时与术后24h内各时间点血中电解质、血糖浓度。[结果]两组病人术前、术后各时间点K^+,Na^+,Cl^-均在正常范围,Ca^2+术前均低于正常,术后缓慢升高;两组病人血糖浓度术前均在正常范围,术后均高于正常,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进输液方案,能较理想地维持肾移植术后病人血电解质的稳定,有效控制血糖浓度,有利于病人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护士进修杂志》2010,(7):638-638
答:少尿期严格控制液体输入,以防止水中毒的发生;多尿期应注意补液,并应注意补钠、补钾,防止发生脱水和低钠、低钾血症的发生。处理高钾血症,包括静脉内滴注葡萄糖和胰岛素,静脉内注射葡萄糖酸钙,应用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本组患者量化输液模式对维持肾移植术后多尿期的电解质平衡的效果。方法:术中留置锁骨下静脉穿刺管,有效保障静脉通道;根据肾移植多尿期输液顺序循环及实验室监测指标病情状况;按每小时尿量,量出为人的原则。用输液泵预定量,准时输入;并通过实验室对术前术后生化监测了解效果。结果:本组43例患者有17例肾功能第3天恢复正常;24例第5天恢复正常;2例经抗排斥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正常,平均住院天数23天均康复出院。结论:量化模式输液是有效纠正肾移植术后多尿期电解质平衡,提高人/肾成活率的医疗护理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液疗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液体平衡的影响。方法将72例DKA患者按是否出现多尿分为多尿组(PU组,n=18)及非多尿组(NPU组,n=54)。记录2组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比较2组在治疗初期、治疗后期静脉及胃肠补液量、DKA纠正前后的电解质变化。结果 PU组的年龄及病程显著低于NPU组(P<0.05),2组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U组在治疗初期、治疗后期的胃肠补液量较NPU组明显增多(P<0.01)。PU组的血钠水平在DKA纠正后更低(P<0.05)。结论在补液治疗DKA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尿量,根据失水和血钠情况及时调整补液的种类及补液量。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肾后性肾衰的常见原因为输尿管狭窄或结石引起输尿管梗阻所致,临床上多采用输尿管成型术或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来解除梗阻。有部分病人不宜手术如临近脏器晚期癌肿压迫输尿管、反复结石已手术多次无法再手术等,为保存生命以往多行肾造疾术,我科自1994年起通过膀胱镜将双J管从膀胱输尿管开口插入输尿管至肾盂内,发挥其支架及引流作用,治疗肾后性肾衰24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4例病入中男性10例、女性14例,年龄33~62岁;其中患肾输尿管结石11例、腹腔晚期癌肿5例、输尿管狭窄5例、孤立肾肾积水3…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与治疗。方法: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25例,采取输尿管插管引流、经皮肾穿刺引流、血透、手术解除梗阻等不同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5例肾功能恢复正常,7例明显改善,另2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果:解除梗阻后肾功能,首先取决于梗阻的时间长短,其次是病肾的原来病变状况;X线腹平片及B超检查是首选的诊断方法;治疗原则是明确梗阻部位,及时解除梗阻,纠正全身情况,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