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冠心病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经皮介入治疗(PCI)后患者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与同步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接受左前降支PCI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3个月应用RT-3DE进行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分析,获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及左心室16节段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差的标准差校正值(Tmsv-16-SD%),即收缩不同步指数(SDI);同时得到前壁、前间隔及心尖帽共7节段的舒张末期容积(rEDV)、收缩末期容积(rESV)、节段射血分数(rEF)及节段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校正值(Tmsv%).结果 术后1个月EDV、ESV、rESV及大部分节段的rEDV低于术前及术后1周(P<0.05),EF、rEF高于术前及术后1周(P<0.05),Tmsv-16-SD%及局部节段Tmsv%低于术前(P<0.05),与术后1周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ESV、Tmsv- 16-SD%及大部分节段的rEDV、rESV、Tmsv%低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P<0.05),EF及大部分节段的rEF高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P<0.05),rEDV低于术前及术后1周,与术后1个月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 5).结论 利用RT-3DE能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前降支PCI术后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与同步性的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型钠利尿肽(BNP)水平和心室重塑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介入治疗组38例和非介入治疗组40例。两组患者均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第2天、第3天和第7天进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BNP水平的检测,同时在入院7~10 d内进行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CK、CKMB峰值,不同时间的BNP水平和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检查结果。结果介入治疗组和非介入治疗组的CK峰值、CK-MB峰值对比,差异均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ESV、EDV均显著低于非介入治疗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LVEF值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就诊时和入院第2天的BN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入院第3天、第7天的BNP水平均显著低于非介入治疗组(均P0.05)。结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行冠脉介入治疗可减缓心室重塑,促进BNP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左前降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左室节段收缩功能与同步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拟接受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行RT-3DE检查,通过脱机分析左室17节段的时间-容积曲线,得到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供血7节段的舒张末容积(r EDV)、收缩末容积(r ESV)、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校正值(Tmsv%)及射血分数(r EF)。观察分析PCI术前、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各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r ESV和Tmsv%减低,r EF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 EDV有所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术后1周比较,术后1个月r EDV、r ESV及Tmsv%均减低,r EF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各参数仍有改善,但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T-3DE可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前降支PCI术后左室节段心肌收缩功能与同步性的改变,可作为评估PCI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成功接受PCI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冠心病组,无冠状动脉狭窄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RT-3DE对冠心病组于术前3~5天、术后3天及术后1个月测量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心室射血分数(EF)、峰值射血率(PER)、峰值充盈率(PFR)、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Tmsv16-SD)及最大差值(Tmsv16-Dif),对照组与冠心病组的测值进行比较,PCI术前后测值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术前EDV、ESV、Tmsv16-SD、Tmsv16-Dif显著增加(P<0.01),EF、PER、PFR显著减小(P<0.01);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EDV、ESV、Tmsv16-SD、Tmsv16-Dif显著减小,整体EF、PER、PFR显著增加(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可发生重构,PCI能逆转其重构,RT-3DE可准确评价PCI术后患者左心室功能的逆转。  相似文献   

5.
张素清 《临床荟萃》2003,18(12):679-680
目的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与否对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6 5例首次发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均未行溶栓治疗 ,34例为介入治疗组 ,于发病第 2~ 4周内接受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 ,31例为对照组 ,仅接受常规治疗。两组均分别于发病第 2周、6个月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 ,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 ,舒张末期容积 (EDV)以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 ,比较两次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两周时 ,两组间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治疗 6个月时 ,两组间EDV、ESV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LVEF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 ,可有效保护左室功能 ,对急性心肌梗死二级预防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与同步性的应用价值,并初步研究2种技术的相关性.方法 55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3组,对照组25例,分别进行2D-STI和RT-3DE.分析心肌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LS)、径向应变(RS)和圆周应变(CS),并测量左心室短轴水平心肌节段收缩期达峰值径向应变的时间(TRS)及前间壁和后壁TRS的差值(TAS-POST);分析17节段时间一容积曲线,获得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及左心室16节段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差的标准差校正值(Tmsv-16SD%),并对Tmsv16-SD%与TAS-POST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病例组各参数与对照组对应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间比较,多支病变组EDV、ESV及TAS-POST高于LCA组与RCA组(P<0.05),多支病变组、LCA组LS与Tmsv16-SD%与RCA组有明显差异.Tmsv16-SD%与TAS-POST呈显著正相关(r=0.794,P<0.001).结论 RT-3DE与2D-STI均能较好地评价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的冠心病患者左心室的收缩功能与同步性变化情况,并且2种技术的在评价左心室同步性上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型单心室患儿的整体心功能及局部心功能的准确性。方法 36例左心室型单心室患儿为病例组,36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应用Q-lab软件分析并计算左心室型单心室主心腔及正常儿童左心室的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17节段局部ESV、EDV和EF。结果病例组的EDV、ESV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EF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除前间隔基底段、后间隔基底段、前壁心尖段及心尖段心尖部无统计学差异外,病例组其余节段局部ESV均大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前壁基底段、后间隔基底段、后壁基底段、后侧壁基底段、前间隔中间段及后壁中间段节段EDV均大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除后间隔基底段外,局部EF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心室型单心室患者存在整体心功能不全及局部心功能不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准确地反映左心室型单心室患者整体及局部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及心功能的早期改变.方法 对35例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于术前及术后3 d、1个月进行经胸二维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二维超声获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I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ID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和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及其比值(E/A);三维超声获得左心室容积时间曲线,计算或采集左心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峰值射血率(PER)和峰值充盈率(PFR)及其容积校正值PER1和PFR1、校正的16节段不同步指数Tmsv16-SD%和Tmsv16-Dif%.结果 三维超声参数:冠心病患者术前、术后3 d、1个月EDV分别为(115.74±22.27)、(110.51±20.44)、(110.26±27.55)m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9,P>0.05);ESV分别为(53.57±22.63)、(44.28±14.34)、(44.00±15.08)mL,LVEF分别为(56.48±10.12)%、(60.45±7.91)%、(61.77±6.63)%,PER1分别为(3.10±0.80)、(3.37±0.47)、(3.43±0.52),PFR1分别为(2.01±0.51)、(2.16±0.39)、(2.34±0.44),Tmsv16-SD%分别为(2.33±2.32)、(1.61±0.83)、(1.22±0.87),Tmsv16-Dif%分别为 (9.84±3.20)、(6.34±3.49)、(4.07±2.6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63、3.80、2.80、4.55、4.88、5.95,P均<0.05);冠心病患者术后3 d LVEF、PER1、PFR1较术前均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心病患者术后3 d ESV、Tmsv16-SD%、Tmsv16-Dif%较术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98、2.00、1.98,P均<0.05);冠心病患者术后1个月ESV、Tmsv16-SD%、Tmsv16-Dif%较术前均降低,LVEF、PER1、PFR1较术前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2、3.08、3.44、-2.65、-2.21、-3.02,P均<0.05).二维超声参数:冠心病患者术前、术后3 d、1个月LVIDd分别为(51.28±4.46)、(50.60±5.40)、(49.82±3.69)mm,E分别为(51.28±4.46)、(50.60±5.40)、(49.82±3.69)cm/s,A分别为(0.72±0.18)、(0.76±0.17)、(0.73±0.23)cm/s,E/A分别为(1.06±0.47)、(1.03±0.41)、(1.21±0.47),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89、1.31、0.36、1.61,P均>0.05);LVIDs分别为(35.02±4.89)、(32.51±5.40)、(32.54±4.28)mm,LVEF分别为(59.37±8.67)%、(62.60±8.07)%、(65.29±6.86)%,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6、5.35,P均<0.05);冠心病患者术后3 d、术后1个月LVIDs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6、2.13,P均<0.05).冠心病患者术后3 d LVEF较术前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LVEF较术前也升高,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P<0.05).结论 PCI术后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及收缩和舒张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较客观的评价PCI术后左心室壁收缩同步性及心功能的早期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心动图自动定量(3DEA)技术对评估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行PCI的CHD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二维双平面Simpson's法(2DBP)及3DEA技术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3DEA测量的LVEDV、LVESV及LVEF与2DBP法测值相关性高(r=0.92、0.90、0.84);与PCI术前相比,3DEA技术及2DBP法测量的PCI术后1个月、3个月LVEDV、LVESV均减低,LVEF均增加(P均<0.05),与PCI术后1个月比较,PCI术后3个月3DEA测量的LVEDV、LVESV减低,LVEF增加(P均<0.05),而2DBP测量的LVEDV、LVESV及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2DBP比较,3DEA技术分析时间短、重复性高(P均<0.05)。结论3DEA技术分析时间短、重复性高,与2DBP测值相关性高,能监测到PCI术后左心室容积及功能改善,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疗效评估及长期随访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HHC)患者左心室节段收缩功能.方法 选择HHC患者30例,健康人32名.在心尖四腔观,应用全容积显像方式采集RT-3DE图像,显示左心室17节段的容积-时间曲线,获得左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17节段收缩容积变化比值即ESV/EDV,左心室16节段心率校正后达到收缩末期最小容积时间的标准差(Tmsv16-SD)和时间的差值(Tmsv16-Dif).结果 HHC组较正常对照组整体EDV及ESV明显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29)ml vs (72±15) ml,t=-2.680,P=0.008;(28±10)ml vs (22±6)ml,t=-2.613,P=0.01],而LVE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7)% vs (68±5)%,t=-0.261,P=0.795].HHC组较正常对照组室间隔中段及心尖段收缩容积变化比值明显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室间隔中段:(40.51±20.28)% vs (26.43±10.10)%,t=-3.378,P=0.002;后室间隔中段:(41.44±23.55)% vs (24.46±8.12)%,t=-3.688,P=0.001;室间隔心尖段:(30.96±21.31)% vs (19.53±7.33)%,t=-2.745,P=0.01].HHC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左心室Tmsv16-SD及Tmsv16-Dif明显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msv16-SD:(2.48±1.38)% vs (1.16±0.26)%,t=-5.117,P<0.001;Tmsv16-Dif:(7.67±5.07)% vs (3.95±1.48)%,t=-3.865,P<0.001].HHC组和正常对照组左心室收缩不同步发生率分别为43%及3%.结论 HHC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降低之前可能已存在室壁节段收缩功能受损,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异常发生率较高,RT-3DE是评价HHC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TE)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和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各30例,正常志愿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STE技术获取左心室的轴向(C)、径向(R)及纵向(L)的应变(S)及应变率(SR)曲线,分别测量收缩期左心室峰值S及SR。结果对照组、HFNEF组及HFREF组三组间EDV及ESV递增,除HFNEF组较对照组EDV及ESV增大无统计学意义,余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间LVEF递减(P均<0.05)。左心室收缩期轴向、径向及纵向的S和SR在三组间的总趋势是递减的。在应变参数中,除对照组与HFNEF组下壁CS、后壁CS,前壁RS、侧壁RS、前室间隔RS、后室间隔RS、侧壁中间段LS、室间隔心尖段LS及HFNEF组与HFREF组前壁CS、后壁CS,侧壁中间段LS、侧壁心尖段L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两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应变率参数中,除对照组与HFNEF组下壁CSR、后壁CSR、前壁RSR、侧壁RSR、前室间隔RSR、后壁RSR、后室间隔R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两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侧壁、下壁、后壁、后室间隔CSR比CS与LVEF的相关性较好外,其余各壁轴向、径向及纵向S均比SR与LVEF的相关性好。结论 STE测量心肌S及SR能有效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正常人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健康志愿者60例,应用三维矩阵探头采集左心室三维图像,使用LVAnalysis软件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EDV、ESV及LVEF值。同时分别记录两种方法图像采集和图像分析时间。结果 (1)双平面Simpson法、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得的EDV、ESV及LV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与双平面Simpson法测得的LVEF值具有相关性(r=0.954,P<0.01)。(3)两种方法采集图像和分析图像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观察者间EDV、ESV及LVEF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61%、9.45%、8.17%,观察者内EDV、ESV及LVEF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82%、10.34%、6.45%。结论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无创的、崭新的三维成像技术,在采样方式和采样信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准确、快速的定量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主动性心肺复苏对犬心室颤动(室颤)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犬室颤时主动性心肺复苏组(ACD-CPR组,12只)和标准心肺复苏组(S-CPR组,12只)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间各项测量结果.结果 室颤时,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较室颤前均有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较室颤前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PR时,ACD-CPR组比S-CPR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比后者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R时,ACD-CPR组与S-CPR组LVEF较室颤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者LVEF较后者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 主动性心肺复苏较常规心肺复苏有助于改善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左心室构型变化的价值.方法 将57例研究对象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组)、急性心肌梗死组(B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C组).应用RT3DE对CAD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对照组进行检查,脱机软件分析得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容积(LVEDV)、峰值射血率(PER)、峰值充盈率(PFR),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及最大差值(Tmsv16-SD、Tmsv16-Dif)等参数,并将测值分别比较.结果 B组手术前各参数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参数与A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C组手术前后各参数与A组比较都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比较(P<0.01),术后比较(P<0.05);B、C组各参数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重构,PCI治疗可使此类重构逆转,RT3DE为CAD患者PCI治疗术前后左心室构型变化的准确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左心辅助装置Impella保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治疗危重冠心病的效果。方法冠状动脉管腔狭窄伴严重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血管疾病患者67例,根据左室射血分数下降程度、管腔狭窄支数,采用分层区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ABP)和PCI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左心辅助装置Impella保护PCI术。比较2组支架一次性植入成功率、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术后TIMI血流分级情况。术后6个月,比较2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和左室射血分数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支架一次性植入率(90.91%)高于对照组(70.59%)(P0.05),术中夹层、术中慢血流和术中无复流发生率(6.06%、9.09%、6.06%)与对照组(2.94%、11.76%、5.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前和术后2组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TIMI血流分级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52.37±2.21)、(52.64±2.31)mL]、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36.36±2.71)、(36.45±2.33)mL]低于术前[(55.64±2.73)、(55.86±2.45)mL,(40.47±2.52)、(40.26±3.46)mL],左室射血分数[(41.12±3.17)%、(40.78±3.28)%]均高于术前[(28.53±2.42)%、(28.36±3.74)%](P0.05);术前和术后6个月,2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和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9.39%)低于对照组(64.71%)(P0.05),存活率(93.94%)与对照组(91.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心辅助装置Impella保护PCI术可用于危重症冠心病患者治疗,有助于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近期预后较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节段心肌容积与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非高血压性HCM患者22例为HCM组,体检健康者22例为对照组,于心尖四腔观RT-3DE获得左室17节段的容积-时间曲线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时间曲线,分析左室节段收缩功能参数: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LVEF。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M组左房前后径和室间隔厚度增大,基底段水平前间隔、后间隔,乳头肌水平前壁、前间隔,心尖段水平前壁、间隔LVEF均降低,基底段水平、心尖段间隔及下壁的节段ESV减小(均P<0.05)。两组节段EDV与节段LVEF无相关性;对照组乳头肌及心尖段水平室间隔的ESV与LVEF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77,-0.501,P<0.05);HCM组乳头肌水平下壁、侧壁和心尖段下壁、下侧壁ESV与LVEF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49、-0.426、-0.441、-0.424,P<0.05)。结论无任何临床症状的非高血压性HCM患者左室节段心肌功能隐匿性受损,局部异常肥厚节段心肌的收缩功能明显减低;非肥厚区心肌节段容积变化影响节段LVEF。  相似文献   

17.
MSCT评价冠状动脉软斑块狭窄程度与左心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SCT在评价冠状动脉软斑块狭窄的同时测定左心室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2例接受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包括46例单纯软斑块致冠状动脉狭窄(软斑块组,又分为轻、中、重度狭窄组)和186例冠状动脉正常者(正常组)。以测量血管直径法,按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I~Ⅳ组,并计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EF)。结果 轻度、中度狭窄组与正常组间E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与正常组间ESV值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其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DV、SV、心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CTA可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当冠状动脉管径狭窄>50%时,左心室收缩功能有不同程度下降;当冠状动脉管径狭窄>75%时,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明显。MSCT可准确、可靠地定量评价冠状动脉硬化狭窄及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评价心肌梗死患者经介入术后心脏整体和局部收缩功能的参考意义。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间经介入术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共48例,作为患者组,分别于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应用实时三维超声进行检查,经软件分析得到左心室整体以及左心室前壁中间段、前间壁中间段、心尖帽等局部的容积-时间曲线,对其收缩功能进行评价,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结果在患者组患者以及健康人的比较中得出,两组分别进行双平面Simpson法与RT-3DE法对比得到,患者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低;两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心脏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相比于术后1周,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以及收缩不同步指数值明显降低,而节段射血分数值明显升高,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可以定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经介入术治疗后的心脏整体以及局部收缩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重构.方法 冠心病(CAD)患者54 例,年龄(60.83 ±8.58 )岁.健康对照组17 例,年龄(57.08 ±9.69 )岁.全部研究对象经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实时全容积三维图像的采集用Philips Sonos 7500 型超声心动图仪,测量应用TomTec 三维工作站.计算左心室心肌质量(LVM)、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及射血分数(EF).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组的各参数没有明显改变(P >0.05 ).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与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组的LVM 、LVMI 、EDV 、ESV 均增加,EF 值明显降低(P <0.05 ).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评估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重构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定量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左心室重构逆转的价值。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3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冠心病患者30例,于PCI术前2~3天及术后6个月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并比较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与手术前2~3天比较,术后6个月LVMI、LVEDVI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LVMI与LVEF呈负相关(r=-0.80,P<0.05)。结论 PCI能够逆转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重构,LVMI可对其予以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