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B超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组29例肾错构瘤患者均行IVP、B超、CT平扫加增强检查,并经手术病理验证。结果 29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均为肾错构瘤,IVP、B超、CT的诊断的相符性分别为55.17%、82.76%、86.21%。结论 B超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同时如联合CT检查,会显著提高本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B超、CT和IVP诊断肾母细胞瘤的价值。方法:肾母细胞瘤98例,年龄3个月~9岁,中位年龄2.5岁,98例均行B超检查,50例行CT检查,89例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比较3种方法的检查结果并与术中所见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B超、CT及IVP诊断肾母细胞瘤的符合率分别为93.8%(92/98),88.0%(44/50)和78.0%(70/89)。常见误诊原因是把肾母细胞瘤误诊为肾外肿物,手术和病理检查发现被误诊的肿瘤常位于肾上极或肾下极。B超联合CT或IVP均能显著提高肾母细胞瘤的诊断符合率(98%与97%)。结论:3种影像学检查诊断肾母细胞瘤均有一定的误诊率。B超操作灵活,诊断符合率高,应为诊断小儿肾母细胞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肾透明细胞癌CT、B超和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6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CT、B超征象与大体病理对比。结果:CT密度改变及B超的回声反射与大体病理特征一致。结论:肾脏软组织肿块及囊变是CT、B超诊断肾透明细胞癌的特声.而囊变又是恶性肿瘤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应小丰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8):1253-1254
目的分析和比较CT、B超检查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互补性,提出鉴别诊断的要点。方法:回顾性探讨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T、B超影像学表现,进行针对性的对比分析。结果:27例胆囊癌中CT检查17例,诊断全部正确;B超检查10例漏诊1例。结果:CT对胆囊癌的诊断优于B超,而后者因无损伤、可反复、费用低等特点可作为胆囊病变的筛查方法,并为临床提供诊断胆囊癌的影像学鉴别资料。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8岁,平素身体健康,突然右上腹疼痛,经抗炎治疗效果不佳,转入我院。查体:右上腹触及一包块约50mm×65mm,压痛明显。临床诊断:急性胆囊炎、胆结石可能。B超检查提示:肝右后叶处可探及一约85mm×80mm的实质性肿物影,其边界清,形态规则、内容呈强回声,中心部有一约34mm×28mm液化回声(无回声),周边部有晕圈,其余肝回声均匀,部分血管受压绕行。胆囊大小65mm×28mm,壁光滑,胆汁透声良好。B超诊断:肝右后叶实质性占位、肝癌(见图1)。CT检查诊断:肝右后叶实质性占位、肝癌。实验室检查:≥400IU阳性。B超诊断肝癌1例@白爱梅$榆中县中医院…  相似文献   

6.
陈艳  李峻 《浙江实用医学》2007,12(3):180-180,192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靠近胸壁肺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52例B超检查能确定部位的靠近胸壁肺内占位患者,行B超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术后行手术切除或临床随访2年。结果:穿刺的病理诊断,35例为肺部恶性肿瘤,无假阳性;16例为良性病变,但假阴性有2例,假阴性率5.41%(2/37);1例因标本留取不合格而无法做出病理诊断。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靠近胸壁肺内占位的肺部恶性肿瘤阳性诊断价值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 B 超或 CT 引导下经皮肝脏肿块细针穿刺标本进行细胞学与组织学对比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 B 超或 CT 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并经手术病理、影像学及甲胎蛋白(AFP)标准、随访观察证实的60例肝脏占位性病例临床资料。结果60例肝脏肿块经手术病理、影像学及 AFP 标准、随访观察证实为恶性肿瘤55例,良性病变5例。穿刺病理组织学提示恶性肿瘤55例,良性病变5例;细胞学提示恶性肿瘤53例,良性病变7例。与组织学诊断结果比较,细胞学诊断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6.4%(53/55),特异度为:100%(5/5),阳性预测值为100%(53/53),阴性预测值为71.4%(5/7),约登指数为0.96。组织学与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96.7%。结论 B 超或 CT 引导下经皮肝脏肿块穿刺活检的是一种准确而又安全的微创诊断方法,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各有优势,建议临床穿刺活检时同时进行组织学和细胞学的检查,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性,更准确地对肝脏占位性病变做出确切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超对肾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综合分析住院手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肾结核86例表现及误漏诊原因。结果:经B超诊断49例,诊断符合率575,同期X线诊断符合率84%,结论:B超对肾结枋有一定诊断价值。但不能作首选检查方法,其声像图与病史、X线相结合能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9.
<正> 重复肾为肾先天性发育异常。其特点为重复肾的肾盂、输尿管上段和肾血管明显分开。而输尿管的变化较多,有肾盂及输尿管上段部分重复和全部重复之区别。而对它作出全面而准确的诊断,B型超声显像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单纯依靠B超,往往会出现漏诊或误诊现象,常常需结合X线静脉造影,就可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下面就2例重复肾在B超诊断  相似文献   

10.
CT与B超引导下肾活检效果比较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琳  高斌  胡淑荣  丁琼  肖蓓 《安徽医学》2001,22(6):12-13
目的 :探讨CT定位与B超定位方法对肾活检应用的精确性 ,以提高诊断性穿刺的成功率。方法 :2 4例肾活检患者分成二组 :18例CT定位 (CT组 ) ,6例采用B超定位 (B超组 )。结果 :18例采用CT组均成功 ;6例B超组 3例成功。CT、B超导引者均无一例肉眼血尿。结论 :CT导引肾穿定位准确 ,操作安全 ,并发症少 ,成功率高于B超导引肾穿。  相似文献   

11.
肾错构瘤的术前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肾错构瘤手术前的诊断准确性,方法,结合外科手术后病理,回顾性分析38例肾错构瘤的影像学诊断特征,结果:B超、CT、选择性肾动脉造影诊断肾错构瘤准确性高,38例行B超检查,34例诊断为肾错构瘤;38例行CT检查,32例诊断为肾错构瘤;38例行IVP检查,仅2例诊断为错构瘤,结论:B超、CT是肾错构瘤的首选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高,必要时可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B超对输尿管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输尿管囊肿患的声像图表现,结果:7例单纯性输尿管囊肿,1例重复肾输尿管伴输尿管囊肿,结论:B超是输尿管囊肿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B超检查腮腺区肿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腮腺区肿物24例B超检查其囊性,炎性,良性实质性恶性实质性病变与手术结果比较,肿物有无24例均符合,肿物存在部位以及内部性状为21例符合病理检查19例符合。认为B超检查在准确诊断肿块,区别肿物囊性实性,判断炎性肿块或占位病变等方面均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雅静 《中外医疗》2015,(3):187-188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该院2006年1月—2014年3月间接诊收治并经病例证实的54例胆囊恶性肿瘤患者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胆囊恶性肿瘤患者B超检查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正确率。结果经B超诊断,54例患者中48例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诊断正确率88.89%,误诊6例,误诊率11.11%。胆囊恶性肿瘤声像图主要分为厚壁型,隆起型,实块型及混合型四种类型。彩色多普勒检查肿块内大多数显示高速高阻动脉血流信号。结论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能够获得更为丰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信息,使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诊断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B超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主因乳房肿块或疼痛的126例患者行超声检查.诊断为乳腺占位性病变的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本组126例患者经B超初步定性诊断为乳腺占位性病变的116例,其中超声诊断为恶性15例,良性101例;经病理学证实,恶性17例,良性99例,误诊6例,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达94.82%。结论:B超具有诊断率高、无创、方便等优点,是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的重要检查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B超在瘢痕子宫妊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共收集的66例瘢痕子宫妊娠患者,应用经阴道彩色B趟与经腹部B超进行检查,并与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对比,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66例瘢痕子宫妊娠患者,应用经阴道彩色B超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6.97%,应用腹部彩色B超准确率为8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彩色B超具有操作易于掌握、诊断快速、无副作用、无需膀胱充盈等优点,在瘢痕子宫妊娠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超和CT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价值和应用,为临床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167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B超和CT诊断,并分析其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B超在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时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对实质性脏器诊断率较高;CT对空腔脏器的漏诊率明显低于B超,对实质性脏器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 B超对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时具有快速简便特点,适用于实质性脏器的诊断;CT对空腔脏器的诊断价值优于B超,在实际工作中应灵活应用不同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8.
B超普通探头定位肾活检96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超普通探头定位对肾活检的价值。方法:对96例B超定位肾活检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活检成功率100%,活检满意率93.7%,镜下血尿78.1%,肉眼血尿1.04%,包膜下血肿1.04%,结论:B超引导下的肾活检提高对肾病的病理诊断,有助于肾病的分类及治疗,B超定位准确,操作安全简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CT或B超导向经皮分体切割针活检在肝脏占位的诊断价值和并发症。方法:35例CT或B超提示肝内占位患者,行经皮穿刺活检。结果:肿瘤性病变23/35例(65.7%),非肿瘤病变10/35例(28.6%).未能确诊2/35(5.7%)。无严重合并症。结论:经皮分体切割针活检在肝脏占位病变的组织学检查安全,准确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痛风患者约20%~25%并发尿酸性尿路结石,部分病人肾结石的症状早于关节炎的发作,B超能及时准确地发现肾脏改变。本文回顾分析我院1993-2003年经临床确诊痛风,且B超检查诊断痛风肾12例,旨在探讨其声像图表现和超声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