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1 毫秒
1.
目的 总结脑实质内单发猪囊虫病的诊断及立体定向开放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多功能CT脑立体定向仪,确定靶点,行开放手术。结果 13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行头颅CT复查,病灶消失,水肿灶减轻或消失。结论 立体定向开放手术是治疗脑实质内单发猪囊虫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应用神经内镜, 立体定向技术等微创手术治疗脑囊虫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例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行神经内镜、立体定向等微创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9例单纯神经内镜下嚢虫摘除, 7例立体定向引导下完成, 2例行透明隔造瘘并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 19例患者中17例完全切除病灶, 2例三脑室内嚢虫术中1例出血未取出囊虫, 另1例发现嚢虫移位致侧脑室后份无法取出.术后随访2月至5 a, 所有病例未发生新神经功能损伤, 16例术前症状消除, 3例脑电图有癫痫波, 1例癫痫大发作, 1例部分性癫痫发作.结论 使用神经内镜, 立体定向技术等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脑囊虫病创伤小, 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显微手术摘除脑实质内猪囊虫病灶的外科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利用ASA-602S立体定向仪,在CT导向下,采用立体定向显微手术摘除脑实质内猪囊虫病灶。结果 28例患者临床表现均明显改善,癫痫症状消失,复查头颅CT病灶完整切除。结论立体定向显微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创伤很小、治疗脑实质内猪囊虫病灶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4.
CT定位立体定向治疗脑深部囊性病变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脑深部囊性病变的CT定位立体定向治疗。方法:脑深部囊性病变15例,其中透明隔囊肿9例,侧脑室枕角囊肿6例,均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术穿刺造瘘治疗。结果:术后2周,11例症状消失,4例明显减轻,CT显示10例囊肿明显缩小,5例囊肿几乎消失。随访6-12月,12例头痛及其它合并症消失,3例症状明显改善。结论:CT定立体间穿刺造瘘不失为一种治疗脑深部囊性病变的好方法,其简便易行、创伤小、疗效肯定、且远期效果亦十分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神经导航与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Tian Z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17):1028-1029
现代神经外科的标志是追求最大限度地去除病灶的同时 ,将手术创伤降到最小程度。作为微侵袭神经外科的两大分支 ,如今开颅显微外科和立体定向手术 ,均代表这一发展方向。开颅显微外科手术采用了神经导航 ,立体定向手术发展为无框架 ,两项技术的结合使微侵袭神经外科的前景更加广阔。本期报道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赵继宗教授等采用神经导航开颅手术 ,获得良好效果 ,就是其范例之一。在临床应用中 ,尚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应加以重视。1 神经导航技术 :手术显微镜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手术精确性 ,病变周围组织的损伤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微侵袭神经外科的新进展。微侵袭神经外科是现代高科技进步在神经外科领域的综合体现,其内容包括神经内窥镜术、血管内神经外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放射神经外科和影像导向神经外科或神经导航技水。应用这些技术或这些技术的相互结合能以最小的损伤治疗某些神经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7.
小脓肿型脑囊虫23例CT立体导向下直视手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 CT立体导向下直视手术切除脑实质内小脓肿型脑囊虫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采用 CT立体导向下显微直视手术切除脑实质内小脓肿型脑囊虫 2 2例的临床特点 ,CT表现 ,手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 1例患者术后癫痫症状消失 ,有 1例患者术后仍有癫痫发作。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新的神经损害症状。结论 :CT导向下显微直视手术具有定位准确、手术通路及操作微创化等优点 ,是治疗脑实质内小脓肿型脑囊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报告脑囊虫病22例,其中手术治疗16例。认为CT扫描是诊断脑囊虫的可靠方法,脑室内注入碘水造影剂后再行CT扫描,对脑室型囊虫的诊断更为准确。脑室型囊虫病应尽早手术,脑实质型,经系统抗囊虫药物治疗症状不能完全控制,CT复查仅残留1~2个大囊或小脓肿、肉芽肿者,也适于手术治疗。术前应定位准确,术中应用A型超声诊断仪可协助定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框架立体定向技术微侵袭治疗丘脑出血的疗效。方法该系统取代了传统的定向仪框架,基于CT/MRI脑扫描图像,重建靶区的三维坐标体系,以便对脑立体定向手术进行轨迹规划与虚拟操作,为术者提供准确导航和操作平台,实施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结果微侵袭治疗丘脑出血27例,生存26例,随访6个月以上,ADL~1 12例,ADL~2 8例,ADL~3 4例,ADL~4 1例,ADL~5 1例。死亡1例。结论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技术微侵袭治疗丘脑出血,具有方便快捷、定位准确、创伤小、安全有效等优点,能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应用前景广阔,手术在超早期、早期内进行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10.
CT-脑立体定向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CT-脑立体定向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CT-脑立体定向仪完成28例次脑立体定向手术,分析其临床诊疗效果。结果 立体定向活检术10例,术后病理诊断明确;定向开放手术12例,病灶一次切除;立体定向穿刺分流术6例,术后症状改善明显。手术均一次成功,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CT-脑立体定向手术能精确定位,确定最佳手术路径,为颅内多种疾患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超声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ao P  Zhao Y  Zhang W  Zhang MZ  Zhao JZ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3):1600-160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微创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5例颅内肿瘤病人,术前行CT和磁共振检查,根据影像学资料诊断为脑肿瘤,开颅后根据术中超声情况判断肿瘤所在位置、大小及深度,制定最佳的手术方案。切除肿瘤过程中应用超声探测肿瘤切除的范围和程度,通过病理学结果对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术中超声实时监测后对肿瘤病变定位良好,表现为各种回声,其中不同级别肿瘤表现略有差异。本组病人中肿瘤完全切除32例,占91%;近全切除肿瘤3例,占9%。术后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超声引导微创手术是一种可行、实时定位肿瘤的方法,可为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内疾病的作用。方法 :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48例颅内疾病。结果 :经随访 3~ 36个月。 1 2例脑积水 ,其中 8例行第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术 ,术后 7例有效 ,有效率 87.5 % ,4例行脉络丛凝固术 ,术后 3例有效 ,有效率为 75 %。6例透明隔囊肿行囊肿 -脑室造瘘术 ,术后均有效。9例蛛网膜囊肿 ,其中 6例行囊肿 -脑池造瘘及部分囊壁切除术 ,术后均有效 ,另 3例未完成内镜手术。 1 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 ,其中 6例行内镜下残留血肿清除及部分内包膜切除术 ,术后均有效 ,另 1 2例未完成内镜手术。 3例脑内囊性肿瘤 ,1例行内镜瘤结节切除 ,另 2例未完成内镜手术。结论 :神经内镜手术是治疗颅内囊性疾病的一种微创新技术 ,在侧脑室内囊性病变的治疗中有独特的优势 ,在脑浅表囊性病变中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在脑内囊性肿瘤的治疗中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椎间孔区病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3月因椎间孔区病变行手术治疗的56例患者.对其术前情况、手术方法、手术时间、临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共有56例患者因椎间孔区病变实施了手术,其中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病例25例(传统组),病变全切23例(92%),大部切除2例(8%),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者31例(微创组),病变全切28例(90.32%),大部切除2例(6.45%),1例(3.23%)硬脊膜下残留,未再次手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传统组平均为(188 35)min,微创组为(140 26)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3~48个月,两组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无复发者.结论 椎问孔区微创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且费用低,但需定位准确,并熟悉其解剖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CT对脑室、池内囊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 6 1例脑室、池内囊虫病的CT表现特点。所有患者均有脑CT平扫 ,其中 13例同时有CT增强扫描。结果 :6 1例脑室、池内囊虫中 ,脑室内囊虫 38例 ,脑池内囊虫 18例 ,脑室、池内囊虫同时存在 5例。 38例脑室内囊虫均呈圆形或椭圆形 ,其中单发囊性病灶者 31例 ,多发 7例。 18例脑池内囊虫中 ,有 16例脑膜型囊虫多发 ,呈葡萄串状 ;2例单发 ,呈分叶状。 38例脑室内囊虫共计 5 2个囊性病灶 ,其中 33个病灶内可见到囊虫头节 ,占 6 3.5 % ;18例脑池内囊虫均未见头节显示。结论 :CT对脑室、池内囊虫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刘秀娟  魏庆堂 《黑龙江医学》2004,28(12):898-90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MSCTA)对脑动脉瘤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6例疑诊脑动脉瘤患者行MSCTA检查 ,后处理采用遮盖容积重建 (Shadedvolumerendering ,SVR) ,最大密度投影 (Maximumintensityprojection ,MIP) ,CT仿真内窥镜 (CTvirtualendoscopyCTVE) ,曲面重建 (Curvedplanerrendering ,CPR) ;其中 ,35例同时行DSA检查和手术治疗 ,将MSCTA与DSA及手术对照。结果  35例患者手术证实的 4 0个动脉瘤中 ,MSCTA共发现动脉瘤 38个 ,漏诊 3例 ,误诊 1例 ,与DSA和手术相比 ,MSCTA诊断脑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 92 .5 %、90 %。MSCTA能清楚显示动脉瘤及其与周围结构之间的解剖关系 ,MSCTA图像显示与术中所见一致。结论 MSCTA对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高 ,其无创、快速、经济、准确 ,可作为脑动脉瘤术前首选的检查方法和用于术后复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急诊CT表现及对手术选择的参考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75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例,均行双层螺旋CT检查,明确患者CT分型并应用ADL量表评估预后。结果 19例传统开颅手术患者中,(Ⅰ+Ⅱ)级患者所占百分率为84.2%,31例小骨窗微创开颅患者的(Ⅰ+Ⅱ)级患者所占百分率为8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中,共41例患者预后较佳,为Ⅰ或Ⅱ级,其中患者CT分型结果多为Ⅰ型、Ⅱ型及Ⅲ型患者,分别为1例、7例、16例,预后良好率达92.3%,24例Ⅳ型及Ⅴ型患者的预后良好率则为70.8%,差异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T分型级别越低,预后越佳。结论CT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诊断中的应用特征明显,可尽早确诊并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并预测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透明管鞘下针式内镜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总结分析采用透明管鞘为支撑通道,针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的3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术后头颅CT示血肿完全清除25例,近全部清除6例,大部分清除4例.手术平均时间2.3h.除1例患者术后再出血行二次内镜清除外,其余患者均无术后再出血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 GOS分级Ⅴ级14例,Ⅳ5例,Ⅲ级10例,Ⅱ级5例,Ⅰ级1例.结论以透明管鞘为支撑通道,针式内镜下行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手术具有可直视下清除血肿,视野清晰开阔,手术耗时短,对周围组织损伤小,血肿清除率高,术后再出血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穿刺术后再出血的风险因素与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间在我院神经外科采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03例患者的样本,对术后发生再出血21例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原因找出相应的防治策略。结果 本组203例患者中,发生再出血21例,再出血发生率为10.3%,研究发现术前血压分级、首次抽吸量、尿激酶的使用以及穿刺道损伤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后再次出血的主要风险因素。结论 经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多种且复杂,在术后要积极开展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配合神经内窥镜在手术治疗脑积水和脑内囊肿(液态,良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半导体激光配合神经内窥镜手术,选择适当的输出功率,凝固止血时采用功率5~12 W,气化切割时采用功率15~30 W,进行凝固、止血、气化、切割等手术治疗脑积水和颅内囊肿。随访时间术后6个月至2 a,均经头部CT或MR I复查。结果64例中颅内囊肿16例无复发;脑积水48例,其中46例症状明显得到改善,2例无效者改用内窥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症状改善。术后并发硬膜下血肿1例,脑室少量出血5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无感染等其他并发症,总有效率达96.8%。结论半导体激光配合内窥镜技术治疗脑积水、颅内囊肿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