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非发热诊区疫情防控管理的应急策略,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提供借鉴.方法基于各区域特征,制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标准和应急管理策略,专人分区进行专项督查,根据数据反馈促进各项防控措施的质量改进.结果院内员工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医院入口处人员口罩佩戴率为100%,住院患者家属口罩佩戴率为94.62%;各入口体温检测率均为100%;流行病学史筛查率:医院入口为95.93%,门诊、病房入口均为100%;工作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为96.14%,手卫生执行正确率为84.78%;患者和家属新冠肺炎防范措施知晓率为95.38%,护工为95.92%;医疗用品、环境消毒率为100%.结论制订的医院非发热诊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应急管理策略切实有效.后期医院入口流行病学史筛查率、住院患者家属口罩佩戴率以及各级人员手卫生和防控知识培训仍须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综合性医院儿科缓冲病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经验,为综合性医院儿科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及医院防控工作实际,从病区改造、感染防控、医务人员、患儿及陪护家长防控知识培训、流行病学筛查、人文关怀以及物质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结果 2020年2月25日—3月25日儿科缓冲病区医务人员防控知识掌握达标率100%,患儿及陪护家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培训率达100%,手卫生落实率100%,患儿口罩佩戴率由85.7%提高至95.2%,口罩佩戴正确率由76.2%提高至100%,流行病学筛查率、环境物品消毒率均为100%,医务人员、患儿及陪护家长均无感染。结论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启用新入院患儿缓冲病区,降低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风险,保障了患儿、陪护家长及医务人员的安全,缓冲病区是医院疫情防控期间的重要关口,在特殊时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滞留在医院患儿及家属实施应急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组建儿科应急管理团队,成立感染防控小组、生活保障小组、人文关怀小组来落实患儿及家属感染防控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及情绪管理。结果 滞留在院的患儿及家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培训率达100%,3餐前手卫生落实率100%,患儿口罩佩戴率由80.5%提高至94.4%,家属口罩佩戴率100%,护士指导正确佩戴口罩60次,家属进行体温监测9 324例次,患儿、家属、医护人员均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事件,家属发生情绪过激反应1例次。结论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对滞留医院的患儿及家属实施一系列的应急管理策略,有效遏制了新型冠状病毒在儿科病房里的输入与交叉传播;保障了患儿、家属及医务工作人员的安全;稳定了患儿、家属的情绪;促进了良好亲子关系的建设;增强了医务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订综合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院内感染防控规范化培训方案,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培训对象为医护人员和医辅人员。组建职责明确的工作团队、制订个性化的培训内容,采用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培训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多种形式的追踪与评估。结果 实施规范化培训方案7 d后,医护人员院内感染防控知识得分从(69.02±13.21)分上升至(88.49±10.57)分; 医辅人员院内感染防控知识得分从(62.38±13.05)分上升至(75.86±12.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督查人员现场提问回答正确率由82.69%提升至92.31%、外科口罩佩戴规范率由85.36%提升至92.86%,手卫生正确率由92.31%提升至96.30%。结论 综合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院内感染防控规范化培训方案有效提高了医护人员和医辅人员院内感染防控知识、口罩佩戴规范率和手卫生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周金平  岳丽青 《护理学报》2020,27(14):49-53
目的 总结某三级甲等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时期普通医疗区实施多部门合作网格化陪护管理经验,为重大疫情期间综合性医院普通医疗区陪护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组建由护理部、医务部、安全保卫部、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信息中心、财务部、病友服务中心、后勤保障部共同组成的陪护管理团队。利用网格化管理理念,以陪护需求为出发点,制订陪护管理规范,系统化落实各项措施,网格化稽查,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各部门及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数据化反馈结果促进质量改进。结果 2020年2月3日—3月31日,共筛查普通医疗区住院患者陪护5 520例,其中体温异常23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2例,无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未发生陪护、院内员工继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无投诉,病区陪护流行病学史调查率为100%、特别疫情告知书签署合格率均为98.58%,防护知识知晓率、手卫生设施合格率均为100%,普通病房内陪护口罩佩戴率91.41%,陪护口罩佩戴正确率83.38%。结论 多部门网格化管理策略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综合医院普通医疗区的陪护管理有效。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某发热门诊定点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调查某发热门诊定点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分析比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2019年12月1日-2020年5月31日)与非疫情期间(2019年6月1日-2019年11月30日)手卫生的执行情况。结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从原来的70.67%提升至90.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岗位医务人员及不同的手卫生时机的手卫生依从率均高于非疫情期间,其中抗疫储备志愿者的手卫生依从率也高于非抗疫储备志愿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明显增强,手卫生依从率的提升效果明显,且抗击疫情储备志愿者手卫生依从率高于非抗疫储备志愿者。手卫生依从率的提高,有利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院感的防控。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初步构建血液净化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体系,并探讨其实施效果。方法 成立感染防控工作组,建立三级防控体系,加强人员及环境物品的管理,通过持续质量改进的工作思路不断优化防控策略体系,预防血液透析患者院内感染。结果 2020年1月20日-4月30日某院血液净化中心共接诊862例血液透析患者,完成血液透析治疗17 462例次。其中,通过三级防控体系共筛查发热患者21例,均排除新冠肺炎感染;筛查流行病史阳性患者2例,予隔离区透析3周后,均排除新冠肺炎感染;透析患者及其陪同人员口罩佩戴正确率分别为89.5%和93.6%,透析患者手卫生规范执行率为83.5%,血液透析患者及医护人员对防控措施满意度均高于98%。结论 通过建立并落实防控措施,血液净化中心避免了新冠肺炎感染的发生,为血液透析患者这一特殊人群新冠肺炎的防控提供了工作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口腔门诊患者防护知识水平及防护现状,为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宣教和指导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16-27日在该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观察法和自行设计的防护知识问卷,借助“问卷星”进行调查。结果 共有1 022名患者参与了调查,直接观察结果表明,患者佩戴口罩执行率为100.00%,正确率为57.05%;候诊过程中患者全程佩戴口罩和与他人距离>1 m的执行率、正确率分别为74.17%和63.80%、32.00%和52.74%;就诊结束后,患者手卫生的执行率为45.30%,正确率为20.94%。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基础知识维度,知晓新冠肺炎病毒通过接触传播占比最高,为98.34%,知晓口腔治疗大多会产生气溶胶占比最低,仅38.45%;在处置知识维度,知晓摘除口罩的方法为抓取耳挂摘除的占比最高,为90.12%。结论 患者对新冠肺炎期间口腔就诊的相关防护知识水平、行为有待提高。护士应采用多途径加强患者口腔就诊相关防护知识的宣教,有针对性地提升防护行为的执行率和正确率,避免口腔科聚集性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间,通过科学的方法准确评估风险,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避免感染发生及传播。[方法]应用灾害脆弱性分析的理念及方法,对某医院血液内科的医务人员培训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该病房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的风险指数为37. 91%,应对措施不足,通过强化全员培训、完善标识管理、多途径宣传教育、严格入科筛查、限制陪伴探视、全员佩戴口罩、强化病室消毒等综合防控措施。评估该病房2020年1月21日—1月27日全体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手卫生、口罩的正确使用、标准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了解住院病人及家属口罩的佩戴率、佩戴的正确率,每日探视及陪伴人数,以及家属及外来人员体温监测情况。[结果]该血液内科病房2020年1月21日—1月27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手卫生、口罩的正确使用、标准防护知识掌握率达到100%。422例次住院病人及656人次家属口罩的佩戴率从最初的45. 5%提高到100. 0%,佩戴的正确率从80. 6%提高至100. 0%,探视及陪伴人数由宣教前的每日人均2. 1人次降低至每日人均1. 2人次。科室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结论]灾害脆弱性分析方法有利于指导非封闭式血液内科病房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传播期间感染防控的管理,保障了血液内科易感病人的安全,对类似情况下住院病房的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玉秀  张瑞珂 《护理学报》2020,27(14):54-58
目的 探索医院精神科住院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护理管理。方法 精神科住院部在2020年1月21日—2月29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采取严格掌握患者入院指征和严格执行陪护探视制度控制人员聚集;通过体温监测和流行病学筛查关卡设置防止疫情输入;对住院患者进行分区收治、分级防护防范院内交叉感染;制定精神科住院患者疫情排查处置流程、通过首次排查和每日排查进行动态疫情防控;调整住院患者外出转运带送、专科治疗用药、院内外康复管理等工作流程落实防控措施;采取多种形式的疫情防控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严格执行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巡视制度、分级护理等护理核心制度,确保患者安全。结果 精神科住院部日均在床住院患者421例,累计开展新入院及在院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每日排查16 840例次,排查率为100%,带送患者外出转运506例次,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和确诊病例、无院内交叉感染,未发生住院患者自杀自伤、肇事肇祸、擅自离院等护理安全事件。结论 精神科住院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护理管理成效明显,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epidemic in non-isolated areas in a general hospital.MethodsBased on refined management theory, we professionally developed the standard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VID-19 in non-isolated areas, systematically implemented variou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performed gridding audits, effectively communicated among teams and between medical staff and patients assisted by information techniques, and reported results for quality improvement.ResultsThere was no hospital-acquired COVID-19 infections among staff in the hospital. The rates of mask-wearing, epidemiological history screening, and the medical supplies disinfection were all 100% in the hospital. The accuracy rate of mask-wearing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was 73.79% and the compliance rate of their hand hygiene was 40.78%.ConclusionRefined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VID-19 infection in non-isolated areas of the general hospital are effective. The accuracy rate of mask-wearing and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扬州市高校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行为及心理状况,为学校做好疫情防控管理及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6月6日至6月11日通过整群抽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新冠肺炎防控问卷对扬州市1 29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总知晓率为84.98%。91.67%的大学生乘坐公共交通每次都佩戴口罩,但走在校园或上课时每次都戴口罩者仅占47.50%;超过95.00%的大学生如厕后、扔垃圾后进行手卫生,57.29%触摸头发/耳/鼻后洗手;女生的健康行为优于男生;医学专业和实习生健康行为的执行力更高;65.54%的大学生担心疫情进展。结论 高校学生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得分普遍较高,尚需加强口罩佩戴、手卫生健康宣教以及心理健康疏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预检分诊管理模式,以期减少疑似患者漏检、院内交叉感染和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 方法 将预检分诊关口外移,分别在门诊、急诊、住院部关键入口搭建帐篷,设置预检分诊点;加强预检分诊人员及物品的精细化管理和预检分诊流程及信息的精准化管理。 结果 2020年1月25日—2月20日,累计预检分诊37 698例次,其中新冠肺炎发热门诊患者301例,普通发热门诊患者639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收住隔离区160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并转诊3例。在此期间,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零漏检,院内交叉感染零发生,患者及家属零投诉。 结论 “1移2精”预检分诊管理模式行之有效,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起到控制疫情传播的作用,将来可推广和应用于其他传染病疫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陪护人员的管理措施。 方法 对住院患者陪护人员从数量控制、风险筛查、疫情调查告知、身份证和陪护证双证管理、辅助检查陪检服务、医保预审核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并通过时点稽查法评价措施落实效果,用信息化手段反馈结果促进质量持续改进。 结果 2020年1月28日 —3月2日,综合管理实施前1周及实施后第1周,患者与陪护人员比值为1 ∶ 1.083和1 ∶ 1.002;实施后第2~4周,患者与陪护人员比值分别为1 ∶ 0.988、0.932、0.918。3次时点稽查结果显示,实行门禁管理、陪护人员签署告知书、每日2次常规体温监测并登记、无外出就餐等多个项目管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陪护人员电梯入口处双证管理落实率为23%~46%,在医院入口、电梯入口口罩佩戴规范率较高(91%~100%),但住院病区内口罩佩戴规范率较低,3次稽查结果分别为58.76%、61.54%、77.69%。结论 住院患者陪护人员综合管理措施落实有效,电梯入口双证管理落实率、住院病区内口罩佩戴规范率较低,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联合救治模式下,综合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中应急护理管理的方式和效果。 方法 通过对病房环境、医疗条件、患者病情和护士结构现状进行评估后,对武汉市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的隔离病房采用联合救治模式进行护理管理。通过重构三级责任制护理管理,进行护士优势组合排班、多形式规范培训、“两手准备”保障物资供应、“双保险”供氧、落实网格化督导防控措施等方式对隔离病房实施应急护理管理。结果 在医护人员的紧密合作下,联合救治模式开展顺利。2020年1月27日—3月15日,病房共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97例,治愈出院84例(86.59%),病死1例(1.03%)。无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交叉感染发生。结论 通过开展联合救治,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的人力资源、医疗物资和专业技术支援,为患者成功救治赢得时间,同时有效避免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血液透析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管理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血液透析中心的防控管理经验,提高血液透析中心的防控效果,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 方法 制订血液透析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实践方案,对浙江省267所血液透析中心在组织管理、防控流程制订、患者教育及管理、工作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管理,规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血液透析患者的接诊流程和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居家观察血液透析患者隔离透析治疗流程。结果 浙江省共收治血液透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患者2例,与其密切接触的1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隔离,经14 d医学观察后均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8例疑似感染病例及78例居家观察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规范隔离血液透析或连续肾脏替代治疗,14 d后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事件发生;4 700名血液透析室医护人员未发生院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结论 血液透析中心感染防控管理实践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有效,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