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方法,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方法,6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疼痛评分及综合疗效评定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比颈椎牵引方法能更好地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10):2163-2168
【目的】观察电针颈三针配合牵引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牵引疗法联合西药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颈三针电针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肌电图仪上肢F波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及NPQ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及NPQ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62/68),对照组为73.53%(50/68)。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颈三针配合牵引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够有效地修复患者神经根受压的情况,从而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5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采用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疗程15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值,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疼痛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1);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差值及VAS评分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优于传统针刺法,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10):2179-2184
【目的】探讨龙氏治脊疗法之低头摇正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S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给予龙氏治脊疗法之低头摇正法治疗,在此基础上,2组患者均给予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TTY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80.0%(24/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NDI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对VAS评分和NDI指数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2组患者TTYS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工作和生活能力评分、手的功能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组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疼痛加重、骨折等不良反应。【结论】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低头摇正法联合桂枝加葛根汤或常规推拿手法联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均能缓解颈部疼痛,增大颈椎活动度的灵活性,促进颈椎功能的恢复,但低头摇正法联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的总体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运用磁共振坐骨神经成像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穴位注射治疗与普通穴位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磁共振坐骨神经成像指导穴位注射治疗(即在磁共振坐骨神经成像指导下,选取夹脊穴、八髎穴、背俞穴等1~3个穴位为重点穴位,加大药物剂量进行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穴位注射治疗,疗程为14 d,治疗前后进行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法评分,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14 d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JOA评分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4)在安全性方面,2组除5例出现注射针口疼痛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磁共振坐骨神经成像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穴位注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刺络角罐结合苗药散剂外敷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PH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组同时给予刺络角罐和苗药外敷,对照组则给予微波加利多卡因凝胶外搽观察。观察治疗后1周、2周、4周疼痛(VAS)评分和睡眠质量(VA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和睡眠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均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刺络角罐结合苗药散剂外敷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镇痛和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常规西医基础治疗联合核酪穴位注射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中度、重度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联合核酪双侧定喘穴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疗程1年。观察2组患者1年内COPD急性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并于治疗前后采用医学研究理事会(MRC)呼吸困难分级量表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呼吸困难程度的评估。【结果】1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治疗后,治疗组的MRC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MRC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的呼吸困难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核酪穴位注射治疗中重度COPD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改良关节松动法联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并比较其疗效是否优于传统推拿联合针刀治疗。方法:将临床上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改良关节松动法联合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联合针刀治疗。观察患者视觉模拟评分( VAS)、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后各对应时间点上的VAS评分、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后2周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中的症状、工作生活能力及总分三项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体征、手的功能两项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症状、工作生活能力、体征、手的功能及总分五项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在治疗后各时间点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改良关节松动法联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优于传统推拿联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9.
王嫦娥 《中医学报》2016,(10):1614-1618
目的:研究电针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结合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单纯牵引治疗,结合组接受电针结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c Gill疼痛问卷(Mc Gill pain questionaire,MPQ)评分、颈部残障指数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SF-36健康量表评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结合组和对照组的MPQ评分、NDI评分、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SF-36健康量表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合组和对照组的MPQ评分、ND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而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评分、SF-36健康量表评分均明显上升,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合组的MPQ评分、ND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评分、SF-36健康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电针结合推拿的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改良长针透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透刺组和直刺组,每组各48例。2组患儿均给予高压氧及神经生长因子的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透刺组给予穴位透刺治疗,直刺组给予穴位直刺治疗,6 d为1个疗程,共治疗8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评分、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评分和改良Ashworth评分法(M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透刺组的提高作用明显优于直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透刺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直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GMFM-88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透刺组的提高作用明显优于直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改良长针透刺治疗小儿脑瘫具有较好疗效,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神经心理发育、粗大运动功能和痉挛程度,其疗效优于直刺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开青龙锁配合脊痛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推拿手法配合牵引治疗,治疗组采用开青龙锁并配合脊痛汤加减治疗,10 d 后对比2组治疗前后田中靖久20分颈椎病评分量表、简化 McGill 疼痛问卷(SF-MPQ)得分以及总体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田中靖久20分颈椎病评分、SF-MPQ 得分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且治疗组除工作生活能力及手的功能外,其他方面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02%优于对照组74.42%(P <0.05)。结论开青龙锁配合脊痛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神经根周围无菌性炎症的吸收,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百会穴艾灸联合穴位按摩对老年女性失眠患者焦虑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女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百会穴艾灸联合穴位按摩进行治疗,每日3次,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匹斯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并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研究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患者退出。最终治疗组49例、对照组49例纳入统计。(2)治疗后,2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S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PSQ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PSQ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为69.3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会穴艾灸联合穴位按摩能改善老年女性失眠患者的焦虑情况并提高其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法结合清肺汤治疗风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刺络拔罐法结合清肺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异维A酸口服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评价2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2组治疗前后面部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1)疗效方面: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57.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总体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面部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的社会功能、自我感知、情感功能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面部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出现异常变化。【结论】刺络拔罐法结合清肺汤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颈项排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颈项排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20分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20分量表评分显著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且治疗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为84.4%,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颈项排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6种不同药物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及文献上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常用的6种药物(复方当归注射液、夏天无注射液、曲安奈德注射液、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及维生素B1+B6+B12注射液),分别对六组共300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穴位注射治疗,以患者的颈肩疼痛、颈部压痛、上肢麻木、颈椎活动度、上肢感觉障碍、上肢肌力、腱反射、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等九项内容为观察指标。用田中靖久"颈部神经根症治疗成绩判定基准"和"11点疼痛程度数字等级量表(NRS-11)"评估疗效,观察6组治疗后的疗效差异。结果六组治疗后观察指标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通过采用6种不同药物对患者的穴位进行注射治疗以后,均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病情有所好转,且配合手法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10):2174-2179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田七口服液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浮针联合田七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4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H-B)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评分[包括躯体功能评分(FDIP)和社会生活功能评分(FDIS)]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FDIP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FDIP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DIS评分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FDIS评分方面稍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为73.3%(22/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联合田七口服液治疗顽固性面瘫,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面部功能、躯体功能及社会生活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联合黛力新治疗伴抑郁或焦虑状态的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伴抑郁或(和)焦虑状态的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梅花针叩刺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黛力新治疗,治疗4周后,用头痛症候评分法、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法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法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程度、焦虑情况或抑郁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经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头痛症候评分、HAMA和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紧张型头痛并伴有抑郁或焦虑状态患者给予梅花针叩刺联合黛力新治疗,疗效显著,其疗效优于单纯黛力新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椎针力敏穴治疗神经根、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给予椎针力敏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联合推拿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痛量表评分、 McGill疼痛量表(MPQ)评分[包括疼痛分级指数(PRI)的感觉项、情感项评分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55/60),对照组为75.00%(45/60),组间比较,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颈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MPQ量表的PRI感觉项、 PRI情感项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在PRI感觉项评分方面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改善PRI情感项、V...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标本、根结"理论指导下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标本、根结"理论指导下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明尼苏达满意度调查量表(MSQ)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研究过程中,治疗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3例。最终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MSQ各维度评分及总体评价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MSQ各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0%(39/43),对照组为73.81%(31/4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根结"理论指导针刺治疗偏头痛,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10):2168-2173
【目的】观察温针傍刺法结合功能训练治疗气滞血瘀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气滞血瘀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温针傍刺法结合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1、2周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2周后,2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JOA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疼痛改善总有效率为100.00%(36/36),对照组为77.78%(28/3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7.22%(35/36),对照组为80.56%(29/3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傍刺法结合功能训练治疗气滞血瘀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