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调查山东省莱州市三座省属国有金矿氡浓度水平,估算矿工接受年有效剂量。方法 利用CR-39固体径迹探测器测量累积氡浓度。结果 测量期间三座金矿井下氡浓度平均值分别约为72.3、106.6和115.2 Bq/m3,估算氡及其子体所致矿工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45、0.67和0.72 mSv。结论 三座金矿应采取加大通风能力等措施降低井下氡浓度;对井下矿工应按照职业照射人员的要求开展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2.
济南市地下商场氡浓度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济南市地下商场氡浓度水平,并估算出地下商场工作人员由氡所致年有效剂量。方法 于2009年6月至2009年10月期间,选取济南市四家地下商场,运用固体核径迹法进行室内氡浓度测量。结果 济南市地下商场平均氡浓度为48Bq·m-3,范围为20~150Bq·m-3,仓库氡浓度最高。济南市地下商场工作人员由工作环境氡及其子体所致年平均有效剂量0.36mSv。结论 济南市地下商场氡浓度水平在我国标准范围内,属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基于固体核径迹技术的中子个人剂量监测系统。方法 从CR39中子探测原理和剂量计结构出发,对CR39中子个人剂量计的能量响应、角度响应以及对镅铍中子源产生的中子注量响应等进行性能实验,并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结果 CR39中子探测元件的探测阈能约是100 keV,中子注量灵敏度与中子能量和入射角有较强的中子依赖性,入射中子的临界角约为64°,该批次CR39对241Am-Be源的中子注量灵敏度约为2.24×10-4 tracks·n-1·cm-2结论 固体核径迹技术(CR39探测元件)进行中子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可以在中子辐射场有效区分n-γ混合场的中子剂量贡献,还具有低信号衰退率,环境依赖性小,可探测能量高等特点,适合进行油气田行业的中子职业个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利用肺部计数器对工作人员肺内氡子体测量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活性炭吸附一定量的氡,结合躯干体模,对肺部计数器测量氡短寿命子体的探测效率进行刻度。结果 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相关文献资料的调研,结合测量系统的性能,估算出了体外直接测量氡子体214Bi的时机。结论 通过实验,得出了利用肺部计数器从体外直接测量氡的短寿命子体是可行的,但必须保证工作人员从现场离开后短时间内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北京新镇地区室外氡子体浓度水平及其变化规律,并估算其所致当地居民有效剂量。方法 运用德国BWLM-Plus-s、南华NR-200A和北大RPMD-SF01氡子体连续测量仪测量空气中氡子体浓度。结果 测量时间内新镇地区的室外平衡当量氡浓度平均值为9.1 Bq/m3,范围值为0.4~27.5 Bq/m3;室外氡子体致居民有效剂量为149 μSv,其中霾天附加剂量为9 μSv。结论 大气氡子体浓度受天气和气象因素影响,呈现上午高下午低的日变化规律;秋冬季较高,春夏季较低的季节变化规律。大气氡子体浓度霾天高于非霾天;霾可增加当地居民所受室外氡子体照射的有效剂量约6%。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石家庄地区居民留驻时间最长的居室内氡浓度水平随季度的变化,找出不同季节、不同建筑材料居室内氡浓度的变化情况,从而找出季节变化规律及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固体核径迹法测量累积剂量。结果 调查表明石家庄所属县农村居室氡浓度随季度变化明显,而市区变化不明显。结论 气候及生活方式均影响居室内氡浓度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监控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方法 采用热释光法和固体径迹法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人个剂量监测。结果 内蒙古自治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是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防护条件正在得到改善,应提高监测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8.
云南南部地区某村居民室内氡、钍射气浓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云南省南部地区某村居民室内氡、钍射气及其子体浓度及所致剂量。方法 用氡-钍射气鉴别探测器测量室内氡、钍射气浓度,用沉积率装置测量钍射气子体浓度,连续暴露77d。结果 调查的48户居民室内氡浓度为112Bq·m-3,钍射气浓度为2139Bq·m-3,平衡当量钍射气子体浓度为8.8Bq·m-3。氡、钍射气及其子体所致居民有效剂量为5.28mSv·a-1结论 云南省南部地区某村居民室内氡的暴露水平较高,同时钍射气及其子体的暴露水平也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区居民留驻时间最长的居室内的氡浓度水平,找出不同建筑材料、不同装修材料、不同建筑年代、不同楼层高居室内氡浓度的变化情况,从而找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固体核径迹法测量累积剂量。结果 调查表明近年来居室氡浓度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新型含放射性建筑材料的应用及装修材料的不同明显影响室内氡浓度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地下坑道氡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某部所属14条坑道进行氡及其子体的调查,掌握坑道氡污染的水平,评价其对官兵身体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固体径迹图像分析方法。结果 57%的坑道超过《坑道氡及其子体放射防护规定》中的氡浓度500 Bq·m-3限值。其中氡浓度在500~1 000 Bq·m-3的有6条,占42.9%;超过1 000 Bq·m-3的有2条,占14.3%;氡及其子体对作业人员照射所致年有效剂量为0.32~2.61 mSv,均值为1.64mSv。结论 在确保坑道内工作、训练正常运行的同时,应加强坑道通风,加大空气循环速度;尽量减少人员在坑道内的停留时间,减少氡对人体的危害;在打造和被覆坑道过程中,应尽可能选择铀、镭含量低的地域,使用闭孔性材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分析2019年参加全国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结果,了解本省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系统运行状况,进一步提高监测能力和水平。方法 参加2019年全国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次能力考核检测报告获得满分10分,且单组性能偏差在-0.04~0.01(均符合|Pi| ≤ 0.10),同时综合性能偏差B2 + S2 ≤ 0.10(B为综合判定指标,S为综合标准偏差),故而实验得70满分,总分达到80分可参加评定优秀的要求,经评定质控分为17.3分,Q值为97.3(Q值 ≥ 95为优秀),故本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结果为优秀。结论 宁夏个人剂量监测实验室系统运行良好,检测结果准确、误差范围较小,可满足国家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参考水平在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中的应用方法,评价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和某战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实际,设置合理的参考水平值,评价职业受照情况。结果 检测结果符合预期管理限值要求。结论 参考水平的设定对降低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保障职业人员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杭州市部分非医疗机构辐射防护现状,为相关主管部门制定非医疗机构放射性危害因素监测规划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杭州市5家非医疗监测机构的人员防护用品配置及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辐射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5家监测机构均已开展个人剂量监测,且个人年剂量当量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机房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结果均低于检测仪器的最低探测下限;储源状态时,距源容器外表面5 cm 和100 cm处的最大周围剂量当量率值分别为22.2 μSv/h和2.0 μSv/h;源使用状态时,距源容器外表面5 cm 和100 cm处的最大周围剂量当量率值分别为44.3 μSv/h和5.0 μSv/h。结论 正常运行状态下,杭州市部分非医疗监测机构的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所产生的辐射剂量水平处于低水平状态,但部分距源容器外表面周围剂量当量率值处于较高水平,非医疗机构需提高辐射防护意识,加强辐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并分析2015-2017年云南省医学应用类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本省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16)的方法,应用热释光个人剂量仪检测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的受照剂量,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5-2017年共监测医学应用类放射工作人员8 776人,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313 mSv/a,其中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的职业类别是核医学(2C),为0.346 mSv/a;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的年份是2017年,为0.388 mSv/a。利用SPSS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云南省医学应用类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在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内。建议将核医学(2C)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作为重点,保护其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数据异常原因,给出解决方案。方法 对单次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超过调查水平的人员发放大剂量调查表,要求本人签字、科室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结果 2018年度浙江省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3 804人次,其中有21人次个人剂量监测数据异常,占比0.55%,最大剂量为14.88 mSv,最小剂量为1.264 mSv;异常数据主要分布于放射诊断学、介入放射学两个工种。结论 个人监测结果异常均非实际受照,剂量计实际受照剂量偏高主要是由于放射工作人员对个人剂量计管理不善造成的。加强法制教育及放射防护知识宣传,增强基层放射工作人员对个人剂量监测重要性的认识,正确佩带、保管剂量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总结参加2018年度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结果,检验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能力,查找缺陷和不足,进一步提高个人剂量监测能力和结果准确性。方法 按照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指定的考核方案,参加2018年度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结果 5组考核组测量值与约定真值的单组性能偏差Pi值分别为-0.03、-0.13、-0.03、-0.12和-0.02,综合性能为0.007。根据判定标准单组性能判定和综合性能均合格。结论 本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系统性能稳定可靠,结果准确,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但仍需加强质量控制,规范操作流程以进一步提升个人剂量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比对2017—2019年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全国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数据,总结考核经验,提高监测能力及质量。方法 按照《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能力比对方案》的要求进行能力考核准备,寄送个人剂量计盲样。盲样经实验室测量后,依据《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GBZ 207—2016)的判定方法和考核方案要求进行结果判定。结果 2017年单组性能为0.02~0.08,综合性能为0.06,结果判定合格;2018年单组性能为−0.01~0.08,综合性能为0.05,结果判定优秀;2019年单组性能为−0.13~−0.04,综合性能为0.08,结果判定合格。结论 本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系统运行稳定,监测结果准确、可靠,质量控制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核径迹图像自动分析TASLIMAGE系统对CR-39固体核径迹探测器在测量氡时的化学蚀刻条件进行研究,以获得最优化的蚀刻条件。方法:采用正交法进行CR-39探测器氡测量实验,分别对测量氡时的蚀刻时间、蚀刻液浓度和蚀刻温度3项条件进行实验,得到净径迹图像和净径迹密度,并基于TASLIMAGE系统与TASL公司推荐的化学蚀刻条件进行比对。结果:通过比较得到测量氡时的最佳蚀刻时间为3 h,NaOH蚀刻液浓度为7 mol·L^-1,蚀刻温度为80℃。在3项影响因素中,蚀刻温度是对净径迹密度影响最明显的因素,影响最小的是蚀刻时间。结论:基于TASLIMAGE系统的化学蚀刻条件研究,能够为CR-39探测器应用于氡测量提供更好的化学蚀刻条件,提高探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在国内城市室内氡呈上升趋势的背景下,为了获取现阶段西藏地区室内氡浓度水平,开展本次西藏地区室内氡浓度调查工作。方法 采用KF606B型固体核径迹氡累积探测器,对西藏自治区居室氡浓度进行测量,测量周期6~12个月。结果 西藏地区138间居室内氡浓度范围为14~119 Bq·m-3,均值为(47.8 ±23.0) Bq·m-3。氡浓度大于100 Bq·m-3房间有5个,占总调查房间数的4%。居室内氡所致西藏地区居民有效剂量范围为0.46~3.89 mSv·a-1,均值为1.56 mSv·a-1。文章还对不同调查地区、城镇/农村、不同建筑类型和不同建筑年代居室内氡浓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 本次居室内氡浓度调查结果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西藏地区测量结果有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20.
β射线所致皮肤损伤剂量估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了β射线所致皮肤损伤诊治和辐射防护评价以及核辐射事故应急的需要,进行了β射线所致皮肤损伤剂量估算方法的研究。方法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和剂量评估研究的经验,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研究。结果 给出了β射线所致皮肤损伤剂量估算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分别给出使用经验公式计算β射线皮肤剂量率和使用有关系数对一些照射条件下估算皮肤剂量率的方法。考虑到放射性核素不断衰变的因素,还给出依据β射线皮肤剂量率计算皮肤累积剂量的公式。结论 使β射线皮肤剂量估算方法系统化和规范化,提高了剂量估算的可信性和可比性,为制定有关国家标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