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母乳喂养宣教新模式在产科门诊的运用,评价该宣教模式对提高孕产妇母乳喂养认知、技能掌握等方面的影响,为产前母乳喂养宣教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单胎初产孕妇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母乳喂养宣教,实验组除进行常规母乳喂养宣教外,另实施新的母乳喂养宣教模式.比较两组孕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临床母乳喂养技能掌握率、产后3天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孕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母乳喂养知识的知晓率、临床母乳喂养技能掌握率、产后3天母乳喂养成功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母乳喂养宣教新模式能提高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母乳喂养知识的知晓率、对临床母乳喂养技能的掌握率,对促进产后母乳喂养的成功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建议在孕妇产前宣教中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预防医学专业本科低年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及营养宣教对其影响。方法:对预防医学专业一至三年级157名学生,围绕《平衡膳食宝塔》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知识进行为期5个月的营养宣教。宣教前后用自编问卷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宣教前营养知识得分三年级明显高于一年级(P〈0.05),宣教后二年级和三年级营养知识水平均高于宣教前(P〈0.05),而一年级宣教前后营养知识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读宣传单和听课堂讲座者明显高于看宣传板报和听校园广播者。宣教后,三年级学生每周5~7次吃鸡蛋的人数较宣教前提高了11.8%(P〈0.05)。一年级学生经常喝酒的不良饮食习惯减少了18.7%(P〈0.05)。结论:营养宣教可以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水平,改善膳食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将探讨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及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宣教方法,使孕产妇对健康教育内容有所理解并掌握。方法:对2003年7月~2004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648例产妇母乳喂养宣教的回顾性分析,我们针对孕产妇不同时期进行宣教。结果:最终使孕产妇掌握了一些有关母乳喂养知识,使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在97%以上。结论:从产前,住院到产后,出院一整套母乳喂养宣教内容的指导及实施,是以满足孕产妇及家庭的生理,心理,社会的需要,使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工作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营养宣教对产妇营养知识、饮食行为的影响,为全面展开营养知识普及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我院住院的产妇528例,分成两组,试验组产后3~5d第一次问卷;对产妇进行系列营养知识宣教及指导产后42d第二次问卷,对照组不进行营养宣教,产后42d第一次问卷;然后分析两组营养知识掌握情况及试验组宣教前后营养知识情况。结果两组产妇营养知识水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产妇营养知识知晓情况均有差异。结论医院营养宣教对产褥期妇女是非常有效的,应继续开展针对产妇个性化营养宣教和干预,同时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营养知识水平,从而达到全面提高产妇的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营养宣教对产妇营养知识、饮食行为的影响,为全面展开营养知识普及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我院住院的产妇528例,分成两组,试验组产后3~5d第一次问卷;对产妇进行系列营养知识宣教及指导产后42d第二次问卷,对照组不进行营养宣教,产后42d第一次问卷;然后分析两组营养知识掌握情况及试验组宣教前后营养知识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营养知识水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产妇营养知识知晓情况均有差异.结论 医院营养宣教对产褥期妇女是非常有效的,应继续开展针对产妇个性化营养宣教和干预,同时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营养知识水平,从而达到全面提高产妇的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6.
了解南昌市城镇小学生营养知识、营养态度、营养行为的现状,评价营养宣教对南昌市城镇小学生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营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同时对290名南昌市城镇小学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营养宣教。比较营养宣教前后小学生营养知识、营养态度、营养行为情况。结果南昌市城镇小学生营养宣教后营养知识评分值、总评分值均显著高于营养宣教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营养宣教后营养行为评分值显著高于营养宣教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宣教后在非常关心健康、营养好坏对学习和健康有影响、对营养知识感兴趣、愿意放弃自己爱吃而不利于健康的食物、愿意吃不喜欢的健康食品、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等方面所占比例均较营养宣教前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营养宣教后在每周吃5~6次早餐、每天吃早餐等方面所占比例均较营养宣教前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营养宣教后每天喝牛奶所占比例较营养宣教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宣教后经常喝(3次及以上)牛奶、有时喝(3次以下)牛奶所占比例均较营养宣教前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营养宣教后从不喝牛奶所占比例较营养宣教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宣教后每天进食蔬菜5种以上所占比例均较营养宣教前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营养宣教能提高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改善其态度及行为,应在南昌市城镇小学中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产妇对产后避孕知识的认知度及态度。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800例产妇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产妇基本信息、避孕知识水平、对产后避孕知识的态度。结果 800例产妇产后避孕知识认知评分为(60.7±5.9)分,不同年龄、月收入、孕次的产妇,避孕知识认知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职业、文化程度、产次的产妇,避孕知识认知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86.13%(689/800)的产妇在孕期接受产后避孕宣教,90.13%(721/800)的产妇在产后接受避孕宣教,76.38%(611/800)的产妇曾主动了解产后避孕知识。产妇在孕期和产后接受避孕宣教的比例较高,但主动了解产后避孕知识的比例较低。结论产妇对产后避孕的认知不足,其认知度与产妇文化程度、职业、产次有关,主动获取产后避孕知识态度欠积极。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提高母乳喂养率,探讨医务人员在产前、产后对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宣教的重要性。方法由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对100例孕产妇,在本院入院后及产后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对照组未进行母乳喂养的宣教。进行两次指标监测:泌乳始动时间、乳汁充足情况,并加以对比。结果两组泌乳时间、24h泌乳量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孕产妇必须接受健康教育宣教,医务人员在产前、产后对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是非常重要的,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自制口服药物图片手册提高风湿病患者服药认知度的效果.方法:服用多种药物的住院风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口述法对照药物说明书进行宣教,实验组采用自制药物图片手册进行健康宣教.采用自制口服药物认知度问卷,分别评价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入院第3天、第6天、第9天时的药物认知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入院第6天、第9天的认知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和入院第3天时认知度得分(P<0.05).结论:自制口服药物图片手册可明显提高风湿病患者对所服用药物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新疆医科大学维吾尔族大学生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合理营养的态度和行为情况,以便指导学生正确的饮食行为,改正不良饮食习惯,提高学生营养知识水平。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随机抽取254名在校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膳食行为调查。结果:男女大学生对营养知识的态度积极,其中女生营养知识得分高于男生;大部分学生将食物的营养价值做为选择食物的依据;绝大多数学生想了解营养知识,并愿意改正不良饮食习惯。结论:新疆医科大学维吾尔族大学生常识性营养知识得分较高,饮食行为较合理,但相关的营养知识缺乏,应加强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提高学生营养知识水平,并端正营养态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母乳喂养率,增加孕产妇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及技能掌握度。方法将孕产妇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使用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对照组采用既往的方法进行母乳喂养指导和宣教。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孕产妇相关知识与技能掌握率、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乳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应用母乳喂养指导路径进行产前、产后宣教,提高了临床效果,为执行者提供了明确的工作目标,为管理者提供了检查依据。  相似文献   

12.
常杏萍 《吉林医学》2013,(28):5920-5921
目的:探讨产科病区宣教的最佳方法。方法:分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从2012年7月1日开始,每周2次由护士长与责任组长利用下午11.5 h的时间在示教室对新非急诊入院的孕产妇及家属与准备出院的患者家属进行集体宣教,住院期间除责任护士负责所有健康教育外还参加举办的集中宣教课2次,宣教结束后留有时间给孕妇和家属自由提出疑问以及对住院期间医疗护理活动有何意见和建议予以耐心解答和解释。对照组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由责任护士全程负责,进行个别宣教。结果:试验组6项指标(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患者遵医行为、各项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孕产妇遵医行为、接受宣教内容的有效率、掌握产后相关知识及技能、对护士的满意度方面等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集体宣教有利于加强护患沟通,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服务质量,明显缓解医疗纠纷的发生,患者、护士、医生满意度可大幅度上升。针对科室特点积极开展适合本科的宣教方式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实现"三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走进您家"活动在产后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分娩的西宁市区产妇及新生儿出院访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出院后母乳喂养率较住院时降低,产妇育儿知识及技能缺乏,婴儿皮肤黄染、红臀、湿疹发生率高。结论:加强对孕期,住院期间孕产妇的健康知识宣传,指导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宣教,对出院后产妇及时进行家访,为其提供连续性健康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4.
徐峻 《当代医学》2016,(26):66-67
目的:探讨营养宣教对妇女产后体重滞留和体脂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产后体检的妇女2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宣教组,各100例。其中宣教组施加3个阶段的健康营养教育。基线于妇女产后42 d 时建立,以自编式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基线信息,随后对观察对象随访1年。产后体质量恢复情况分别于42 d、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共测量5次,计算各时点体质量与孕前、基线体质量、体脂分布的差值。随访期间填写知信行调查问卷,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宣教组在每个随访时点上的体质量减少值与体脂分布值均显著大于常规组(P<0.05),与基线比各时点体质量减少值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宣教组在产后1年体重滞留为(4.55±3.76)kg;常规组体重滞留(3.14±5.62)kg,干预有助于提高产妇健康知识水平。结论通过对产后妇女进行连续性的专业营养宣教,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妇女的产后体重滞留、改变腰围、皮褶厚度,同时还能够促进产后健康知识的宣讲影响,加深产后妇女产后营养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改善妇女产后恢复情况、提高妇女生活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将1105例产妇资料依据入院分娩前是否接受过医院母乳喂养健康宣教情况分为宣教组和非宣教组,比较两组母乳喂养知识、态度和住院期间喂养行为的差异。宣教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水平显著高于非宣教组。宣教组中82.3%(716/870)的产妇产后第1天进行了母乳喂养,而非宣教组仅为67.0%(156/233)。产妇出院前的纯母乳喂养率宣教组为51.1%(441/863),高于非宣教组的32.3%(72/22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校正入院后宣教的影响,孕期宣教是产后第1天母乳喂养(OR=2.076,95%C1:1.474~2.924)和出院前纯母乳喂养(OR=2.105,95%C1:1.529~2.898)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6.
初产妇家庭保健知识需求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初产妇产后家庭保健知识需求状况。方法 采用初产妇家庭保健知识掌握情况问卷,对嘉定区妇幼保健院307例产后42天到医院进行产后检查的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初产妇在休养环境、产褥期卫生、活动与休息、新生儿喂养、新生儿照护、用药指导、心理调适指导就七个方面的产后保健知识掌握程度高;对产褥期保健知识中的营养保健、产后康复、性生活指导、异常症状判断得分中等。结论 合理饮食,产后体操是初产妇产后恢复的重要措施,对得分中等的知识进行耐心宣教,强化产妇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不同营养宣教方式对小学生钙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随机抽取4所小学的三~五年级的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析因设计原理随机分成4组后分别进行不同模式的营养宣教,在营养宣教前后分别调查他们的钙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方面的变化.结果 对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营养宣教对小学生的钙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具有交互作用.小学生及其家长都接受营养宣教的小学生的钙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营养宣教前后变化最大,在营养宣教前、后得分均值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钙营养知识0.441~0.464、0.538~0.561,营养态度0.684~0.723、0.743~0.780,膳食行为2.835~2.940、3.080~3.180.结论 为提高小学生的钙营养知识水平,端正营养态度,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必须对小学生及其家长都进行营养宣教.  相似文献   

18.
施行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凤英 《广东医学》2003,24(1):105-106
目的 施行整体护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方法 1998年4-12月产科施行整体护理后住院患者为实验组;1997年4-12月旧工作制度住院患者为对照组。运用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对孕产妇实行从门诊产检到住院分娩的爱婴健康宣教计划;产房施行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爱婴区施行“母婴同一体”整体护理模式。结果 两组比较,产后出血发生率下降1.53%,新生儿病死率下降0.23%,院内纯母乳喂养率上升6.12%。住院患者满意度上升5.3%。产科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施行整体护理能够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有利于促进爱婴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翁春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4,(20):2717-2718
目的探讨对孕产妇进行系统化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对2013年在我院门诊产前建档检查并住院分娩的600例产妇实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母乳喂养宣教,试验组从产前、产时、产后实施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孕产妇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率及产后42 d母乳喂养率。结果试验组产妇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率及产后42 d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孕产妇实施系统化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孕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以便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6月产前检查并分娩的350例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孕产期及产后。结果:通过采取有效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使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在97%以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正确采取从孕期、住院到产后、出院等一系列母乳喂养宣教内容的指导及实施,让孕产妇掌握一定的有关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提高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