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袁莉琳 《华夏医学》2002,15(1):85-86
新生儿重度窒息可直接致死 ,如延误了复苏时机 ,由于缺氧常致呼吸、神经、循环系统受损 [1 ]。因此 ,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技术水平 ,对减少新生儿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有重要意义。现将 1 996~ 2 0 0 0年我院 72例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复苏方法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及复苏成功的判定标准 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 :以生后 1 min Apgar评分结果为标准 ,8~ 1 0分无窒息 ,4~ 7分轻度窒息 ,0~ 3分重度窒息。以生后 5min Apgar评分结果判定复苏是否成功 :Apgar评分≥ 8分为复苏成功。1 .2 复苏方法 全部采用 1 993年广州会议…  相似文献   

2.
沈伊娜  胡芳  汪佑霞 《安徽医学》2002,23(1):27-27,29
目的为了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变化,以探讨新生儿HIE与氧自由基(OFR)的关系.方法对收住的15例中重度HIE患儿检测治疗前后血清S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MDA含量.结果新生儿HIE患儿极期SOD活性明显较恢复期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恢复期SOD活性升高,MDA含量下降.结论新生儿HIE极期抗氧化功能下降,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增多,提示氧自由基参与HIE脑损伤的病理过程,为HIE治疗中应用氧自由基清除剂提供重要依据,同时测定SOD,MDA也可作为疾病转归的监测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胎儿脐动脉血pH值对胎儿宫内缺氧及新生儿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70例产妇正常分娩的新生儿,新生儿出生后根据1 min Apgar评分分为对照组(441例,>7分)和研究组(窒息组,129例,≤7分);根据羊水性状分为正常组、轻度粪染组(Ⅰ°~Ⅱ°粪染)和重度粪染组(Ⅲ°粪染)。抽取脐动脉血测定pH值,结合羊水性状,评估胎儿脐血pH值与胎儿宫内缺氧及新生儿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组脐血pH值低于对照组(<0.01)。羊水正常组和轻度粪染组胎儿脐血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羊水正常组和轻度粪染组与羊水重度粪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脐血pH值与Apgar评分呈正相关(=0.83,<0.05)。结论:脐血pH值可以直接反映胎儿宫内缺氧程度和评估新生儿预后,对提高存活儿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和血乳酸与宫内窘迫胎儿缺氧程度、氧化应激程度的关系。 方法选取122例孕妇,其中60例为宫内窘迫组(Apgar评分<7分),62例为对照组(Apgar评分≥7分)。比较两组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新生儿血乳酸、氧化应激指标;评价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和血乳酸与缺氧程度、氧化应激程度的关系。 结果宫内窘迫组脐动脉阻力指数(RI)、脐动脉搏动指数(PI)、收缩期和舒张期流速比(S/D)、乳酸、8-羟基脱氧鸟苷(8-OHDG)、丙二醛(MDA)高于对照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低于对照组(P<0.05)。RI、PI、S/D和乳酸均与8-OHDG、MDA呈负相关,均与GSH-Px、SOD、CAT、窒息程度呈正相关(P<0.05)。 结论胎儿发生宫内窘迫时,脐动脉血流动力学、血乳酸与胎儿缺氧程度、氧化应激程度存在相关性,可为临床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Apgar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脐动脉血pH值在评价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窒息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从2007年11月~2008年5月于我院阴道分娩的新生儿中随即抽取108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及51例窒息新生儿(窒息组),对其脐血血气pH值及Apgar评分进行分析,并对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随脐血pH值降低而升高,正常评分的发牛率随pH值降低而减少,两者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Apgar与新生儿窒息无显著相关性;但脐血血气分析pH值能更客观、更灵敏地反映胎儿缺血缺氧程度及新生儿出生时状态,对窒息新生儿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测定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脐血及外周动脉血pH值,探讨二者联合检测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邢台市人民医院产科自然分娩的足月新生儿917例,于生后第1声啼哭前采集脐血,检测pH值;对其中生后1 min Apgar评分≤7分的138例新生儿于生后1 h抽取外周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比较单独检测脐血、外周动脉血及二者联合检测对HIE的检验效能.结果 pH<7.10作为预测新生儿HIE的指标时其阳性预测值为55.38%,灵敏度60.00%,特异度96.61%,脐带血联合生后1 h外周动脉血pH值预测HIE的阳性预测值95.74%、灵敏度88.26%,特异度97.10%.结论 对于脐血pH<7.10的新生儿应当于生后1 h复查外周动脉血pH值,二者联合检测对新生儿HIE的预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靖芳  李芳君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2):1335-1338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血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在早期诊断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价值及其与窒息预后的关系,研究围生期高危因素以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在新生儿窒息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30例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组,57例窒息新生儿作为窒息组,于胎儿娩出后取脐带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NGF,收集并分析两组围生期相关资料,并于新生儿出生后1、3、7 d进行NBNA评分。结果窒息新生儿脐血中NGF水平(185±10)ng/L,低于正常足月新生儿的(228±2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足月儿组、Apgar评分正常但有神经系统症状组、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NG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窒息的程度越重,脐血NGF水平越低。窒息新生儿脐血NGF水平与Apgar评分呈正相关(r=0.410,P=0.002)。生后第1、3、7天正常足月儿组、Apgar评分正常但有神经系统症状组、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NBN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情越严重,评分越低。第7天Apgar评分正常但有神经系统症状组、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NBNA评分<35分的患儿分别占20.0%、36.7%、94.1%。窒息新生儿NBNA评分与Apgar评分呈正相关(r=0.694,P=0.000)。窒息新生儿脐血NGF水平与NBNA评分呈正相关(r=0.364,P=0.005)。结论检测脐血NGF水平及对新生儿进行动态监测NBNA评分对完善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判断,预防新生儿窒息导致的后遗症,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癫痫、脑瘫等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45例新生儿按Apgar评分共分三组:轻度窒息,重度窒息及正常儿,均在生后24小时内测定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脂质过氧化物(LPO)。结果表明:窒息儿血中SOD降低,LPO增高。窒息儿与正常儿之间均值差异有显著意义,而轻与重度窒息儿之间差异不大。因此Apgar评分仅代表出生时瞬间窒息状态,不能反映实际严重程度,也不能评估预后。窒息后SOD与LPO的变化证实自由基在窒息后再灌注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救治时应早期应用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9.
钱璟  桑晓梅  叶晓秀  梁玉兰 《西部医学》2007,19(6):1081-1082
目的 通过分析胎儿脐动脉血气,Apgar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探索脐血血气分析在评价围生期窒息及新生儿窒息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对337例宫内窘迫胎儿出生后即采集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 出生后Apgar评分与脐血pH相关性强,评分越低,脐血pH值也越低.如果pH<7.2,尤其pH<7,易发生窒息后并发症.结论 脐血血气分析能客观直接地反映胎儿缺血缺氧程度,并有助于判断新生儿预后,对宫内窘迫征象及出生后低Apgar评分的新生儿应常规做脐血血气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胎心监护联合超声脐血流S/D值(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监测判定胎儿宫内缺氧的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200例孕妇临床资料,参照Apgar新生儿评分将其分为宫内缺氧组( Apgar≤7分,n=93)与正常组( Apgar>7分,n=107) ,观察两组新生儿娩出前24h脐血流RI(阻力指数)、S/D值、PI(搏动指数)水平,观察两组脐血流S/D值不同产程改变情况,观察两组新生儿娩出前4h胎心监护NST(无压力试验)反应率及胎儿预后情况. 结果:宫内缺氧组新生儿娩出前24h脐血流RI、S/D值、PI水平与正常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宫内缺氧组临产前、临产时、活跃期、第二产程脐血流S/D值与正常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宫内缺氧组胎心监护NST反应率与正常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宫内缺氧组脐带异常、羊水粪染、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与正常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胎心监护联合超声脐血流S/D值监测,能够客观判定胎儿宫内缺氧情况,有效预测、预防不良结局,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11.
冯小艳  卿爽  潘春燕 《西部医学》2014,26(9):1197-1198
目的研究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缺氧诊断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分析妇产科收治的60例窒息新生儿(观察组),出生时lmin内的脐动脉血气指标及乳酸值,并对产妇羊水性状进行分析,做出Apgar评分,对比新生儿窒息与血气分析之间的关系,并与同期6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的检测结果对比。结果60例窒息新生儿中,Apgar评分越低,脐动脉血pH、PaO。和HC03一值越低,而PaCOz、乳酸值却越高,窒息越重;羊水性状混浊的产妇较羊水清爽产妇新生儿窒息率更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PaC02值越高,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越高,相比临床诊断胎窘、窒息率更准确,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新生儿窒息可引起血气分析的改变,脐动脉血血气指标及乳酸值分析较Apgar评分更敏感,更能直接地反映新生儿缺氧、缺血的程度。在窒息新生儿的血气变化中特别以代谢性酸中毒为主,可作为判断是否存在新生儿窒息及缺血、缺氧的重要指标,对进一步治疗窒息新生儿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硫酸镁和川芎嗪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害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建立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模型,观察了大脑皮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清MDA和脑组织神经病理变化以及硫酸镁、川芎嗪对其影响。发现HIE组大脑皮质SOD、MDA和血清MDA升高明显,神经细胞变性显著。硫酸镁和川芎嗪能使大脑皮质SOD、MDA和血清MDA降低,神经细胞变性减轻。提示氧自由基在缺氧缺血性脑损害发病中的影响和硫酸镁、川芎嗪通过间接抗氧化作用对HIE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分娩启动及Apgar评分对剖宫产新生儿脐血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足月剖宫产新生儿80例,分为分娩启动组及无分娩启动组,每组各40例.对比两组脐血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的水平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分析不同Apgar评分新生儿脐血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水平的差异.结果 分娩启动组新生儿脐动、静脉血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水平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高于无分娩启动组(均P<0.05).发生呼吸系统疾病的新生儿脐动、静脉血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水平均低于正常新生儿(均P<0.05).结论 分娩启动可能是通过提高剖宫产新生儿儿茶酚胺水平从而降低呼吸反射异常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用红光照射方法降低氧自由基的效果.方法 选择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时,用MRX- I体外红光照射治疗系统照射体外循环管中的血液120 min/次,8次为一疗程,照射前后抽血测定MDA、SOD、AOPP、GPX,对照组不照红光.结果 30例患者透析失衡综合征减轻,自我感觉良好,...  相似文献   

15.
脐血血气分析、Apgar评分和新生儿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分娩过程中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的新生儿出生时脐动脉血气分析、Apgar评分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月在我院分娩过程中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的产妇220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行脐动脉血气分析,并追踪新生儿结局,同时取同期正常分娩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对照.结果:胎儿窘...  相似文献   

16.
翟凌  安媛 《黑龙江医学》2005,29(4):250-251
目的 探讨高氧液对胎儿窘迫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92例分娩过程中发生胎儿窘迫者,随机分为高氧液组及对照组,分析两组治疗后胎心率恢复情况,分娩方式的比较,脐血血气分析,新生儿Ap gar评分。结果 高氧液组治疗后,胎心率恢复显著大于对照组(P <0 0 1) ,剖宫产率及阴道手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 5 ) ,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1) ,脐血PO2 高于对照组,PCO2 低于对照组(P <0 0 1)。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1)。结论 高氧液可以有效地改善胎儿窘迫者的缺氧状态,减少了新生儿的窒息率,为进一步治疗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脐动脉血气及乳酸值测定51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及乳酸值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经玉溪市医院采集检验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的产妇512例,按照临床有无胎儿窘迫征象分为研究组294例和对照组218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行脐动脉血气分析及乳酸值测定,追踪新生儿结局并进行分析。结果①两组的1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脐动脉血乳酸-9pH呈显著负相关(r=-0.818,P〈0.05)。两组脐血pH均值在正常范围内,而研究组乳酸均值较对照组高;②追踪两组产后2-19个月,新生儿发生脑损伤35例,其中死亡3例,比较有无脑损伤组的1min Aic,gar评分、脐动脉血乳酸与血pH,脑损伤新生儿脐动脉血乳酸升高显著。结论产时胎儿窘迫者大多数新生儿出生时脐血气正常;血气分析、乳酸值测定是Apgar评分的补充,联合评估新生儿是诊断新生儿窒息更为客观、准确的方法,能增加对脑损伤的预测,评价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8.
Thetraceelementselenium (Se)servesastheactivecenterofcytosolicglutathioneperoxidase (GPX 1)intheformofSe cysteine GPX 1isanimportantenzymeinthecellantioxidizingdefensesystem ,scavenginghydroxylperoxidesandlipidhydroperoxidesinlivingcells 1 TheabundanceofGPX 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鸡胚地龙膏活性肽提取物抗氧化作用。方法测定鸡胚地龙膏活性肽提取物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中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Fenton反应体系中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通过对新西兰大白兔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测定其血液和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检测鸡胚地龙膏活性肽提取物在新西兰大白兔体内的抗氧化能力。结果体外试验研究证实,鸡胚地龙膏活性肽提取物能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作用。体内试验中,鸡胚地龙膏高剂量治疗组血液及组织液中的SOD、CAT、GSH-PX活性水平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及鸡胚地龙膏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液及组织液中的MDA含量水平明显低于其他4组(P〈0.01)。结论鸡胚地龙膏活性肽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活性氧及抗氧化作用,可能是鸡胚地龙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