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鼠脑垂体内甲-脑啡肽和亮-脑啡肽的分布,是采用特异的抗血清和以高效能的液体层析法净化,二者相互结合的方法进行测定的。结果发现,脑垂体中间部的甲-脑啡肽和亮-脑啡肽的含量最高,即甲-脑啡肽为7微微克/毫克,亮-脑啡肽为4微微克/毫克。但是,脑垂体后部的甲-脑啡肽和亮-脑啡肽的含量都是2.2微微克/毫克,而脑垂体前部的含量最低,即甲-脑啡肽为0.51微微克/毫克,亮-脑啡肽为0.36微微克/毫克。甲-脑啡肽和亮-脑啡肽这两种具有类似阿片活性的五肽,在脑内的分布通过多种生  相似文献   

2.
脑啡肽是近年来从脑、垂体及消化道分离出来的一种具有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神经多肽,即甲硫氨酸脑啡肽和亮氨酸脑啡肽。新近发现该物质对体内的消化和代谢活动起着某种调节作用。为此,我们对80例正常人和109例各种肝病患者的血浆亮氨酸脑啡肽(简称血浆亮脑啡肽)进行了血浆检测,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脑啡肽已公认为是一种神经递质(transmitter)或神经调质(modulator)。它不仅与镇痛有关,而且对循环、呼吸、消化、睡眠、生殖等多种生理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国外有人报道,血管壁内具有脑啡肽的受体。血管壁内有没有脑啡肽存在?至今  相似文献   

4.
英《新科学家》第88卷第1228期(1980年)报道:近年来在脑和其他组织中发现的大蛋白分子神经多肽引起了广大的兴趣,这种多肽可能作为天然的药物治疗各种疾病。这些多肽中有些具有吗啡样作用,并能作为体内的天然镇痛剂。这些就是脑啡肽和内啡肽。在1975年分离出两种脑啡肽,甲硫-脑啡肽和亮-脑啡肽,而一般认为只有这两种脑啡肽。但在法国和美国新近的研究似乎又发现了一个第三种脑啡肽。这个新的分子的名称很繁琐,叫做甲硫-脑啡肽-精~6-苯丙~7,是于1979年由美国新泽西  相似文献   

5.
脑啡肽抗血清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脑啡肽的研究,我们制备了抗亮氨酸脑啡肽血清(ALS)和抗甲硫氨酸脑啡肽(AMS)。主要是分别合成两种脑啡肽免疫原,用大白兔进行免疫,经一次强化后分离和制备抗血清,所得抗血清具有满意的灵敏度和精密度。其最小检出量ALS为25pg,AMS为60pg。并具有较好特异性;LEK对MEK的交叉反应率为0.44%,MEK对LEK为2.8%。用效点系统评分法,其结果ALS为30分,AMS为27分,均属较优质的抗血清,能满足于脑啡肽的放射免疫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6.
我们以前的实验证明,离体兔耳动脉壁中含有脑啡肽,它对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有抑制作用,并使血管收缩反应明显下降。脑啡肽的这一抑制效应是通过突触前和突触后的途径实现的。本实验进一步提示,脑啡肽抑制效应的突触前膜受体途径也可能有两条。一是突触前膜上的阿片受体被脑啡肽激活后,直接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另一是阿片受体被激活后,再通过激活前膜上的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从而对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和血管收缩反应发生负反馈作用。本实验还证明,脑啡肽的这一抑制效应是不需要前列腺素参与作用的。脑啡肽这一抑制效应的存在,对血管活动的调节和实际应用都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海马内胶质细胞及神经细胞具有IL-1等免疫活性物质及相应受体,损毁海马后可影响机体免疫功能。海马内亦存在脑啡肽类物质,本室以前的研究表明海马内微量注射脑啡肽具有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本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研究了海马内微量注射甲硫及亮-脑啡肽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海马结构IL-1α基因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脑啡肽是内源性阿片肽物质之一,具有镇痛、免疫调节、生长抑制等功能,适合慢性疼痛的治疗。本文就脑啡肽的生物学特性及转前脑啡肽原基因在慢性疼痛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内源性吗啡样物质是机体内存在的具有阿片样作用的物质的总称。自1975年 Hugh-es 从猪脑中分离出二种脑啡肽(甲硫氨酸脑啡肽,亮氨酸脑啡肽)以来,陆继发现存在于体内的阿片样作用的肽类物质不下二十余种。Simon 曾建议用 endorphins一词泛指体内吗啡样肽,中文译为内啡肽。但以后此名称多用作β—趋脂素分子中的特定片段如α—内啡肽,β—内啡肽、γ—内啡肽、δ—内啡肽等的总称,而不包括脑啡肽、强啡肽  相似文献   

10.
脑啡肽是1975年从猪脑中提取到的具有吗啡样作用的两个五肽,即甲硫氨酸五肽及亮氨酸五肽(简称甲硫肽及亮肽)的混合物。用免疫荧光技术证明脑啡肽在脑内有自己的神经原系统,说明它根可能是一种新的递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于1976年4月合成了脑啡肽,以下是我们当时进行的初步药理检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以放射免疫法测定了在噪声(115dB·3小时)刺激后,大鼠不同脑区脑啡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丘脑、下丘脑及中脑的甲-脑啡肽含量明显下降;皮层的亮-脑啡肽含量明显下降,而丘脑、下丘脑的亮-脑啡肽含量明显上升。噪声刺激后大鼠不同脑区甲-脑啡肽和亮-脑啡肽含量的变化表明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可能与噪声对生物体的致害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脑啡肽包括甲硫氨酸脑啡肽和亮氨酸脑啡肽。脑啡肽及其人工合成类似物与阿片受体结合后即显示镇痛作用,且该作用能被纳洛酮所拮抗。由于脑啡肽在体内易酶解失活,使其在大脑组织中的镇痛作用时间十分短暂,半衰期仅在五分钟以内。氨肽酶、脑啡肽酶、脑啡肽酶B、血管紧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用免疫酶标间接法,对豚鼠进行脑内脑啡肽定位的研究。观察到啄鼠许多脑区内的神经元的细胞体、纤维和神经末梢显棕黄色颗粒,这种颗粒是脑内亮氨酸脑啡肽(Leu-enk)和甲硫氨酸脑啡肽(Met-enk)与抗亮氨酸脑啡肽血清(ALS)和抗甲硫氨酸脑啡肽血清(AMS)及酶标抗体发生免疫反应的产物。文内讨论了获得结果的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4.
过去曾有人报告,乙酰胆硷、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需要钙离子参与。近年来又发现,豚鼠迴肠上具有丰富的甲硫脑啡肽、亮脑啡肽一类内源性鸦片样物质。10 Hz 的电刺激可引起内源性鸦片样物质的释放,并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方法对脑啡肽样免疫反应(ENK-LI)在脊髓背角的光镜及电镜定位,以及切断脊神经背根后背角内脑啡肽样免疫反应的光镜改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脊髓背角脑啡肽样免疫反应性以Ⅰ~Ⅲ层明显,特别是Ⅱ层。电镜下在含脑啡肽的轴突终末内,免疫反应产物主要位于小清亮囊泡以及线粒体的外表面,也见于大的致密囊泡内。此外,可见脑啡肽标记的轴突终末与未标记的轴突终末或树突相突触。切断脊神经背根后,该侧脑啡肽样免疫反应性较正常侧增高。上述结果提示胶状质内脑啡肽神经元与一级感觉传入纤维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pIRES-GFP-前脑啡肽原载体在体内外的表达,以探索脑啡肽基因镇痛的生物学效应与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大鼠前脑啡肽原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质粒连接构建重组质粒,体外转染机体细胞,通过阳性细胞绿色荧光表达的强弱与细胞上清液脑啡肽水平的放射免疫测定,观察重组质粒在细胞内的合成与表达;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重组质粒,观察大鼠热痛阈值的变化,确定重组质粒在机体细胞内合成外源性脑啡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体外试验表明重组质粒转染24 h后COS-7细胞内开始有绿色荧光表达,48 h达高峰,持续27 d开始减弱,动物实验大鼠热痛阈值的变化与体外试验基本相符。结论重组质粒在机体细胞内合成的外源性脑啡肽具有与内源性脑啡肽相同的生物学活性,可以作为一种长效的基因镇痛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作者自1983年3月起至7月止,对脑血栓形成患者及中枢神经系统正常者,进行脑脊液亮氨酸—脑啡肽(以下简称亮—脑啡肽)测定,以探索脑血栓形成患者脑脊液中亮—脑啡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2例癫痫患者脑脊液中亮-脑啡肽、甲-脑啡肽和β-内啡肽含量,癫痫患者亮-脑啡肽平均含量(91.24±5.54ng/L)显著高于对照组(68.08±4.38ng/L)(P<0.01),甲-脑啡肽与β-内啡肽均无显著性变化。亮-脑啡肽的增高与取脑脊液距末次发作时间、临床发作类型、是否服抗癫痫药物及脑CT检查是否正常等因素无关。提示内源性阿片肽可能参与人类癫痫的神经化学发病机制,亮-脑啡肽是其中的重要物质。  相似文献   

19.
对戊巴比妥钠麻醉的大鼠,做脊髓蛛网膜下腔灌流,用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测定灌流液中脑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的含量。发现在平均动脉血压维持在45mmHg的失血性休克大鼠的灌流液中,甲硫脑啡肽和亮脑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的对照组。说明在失血性休克时,大鼠脊髓中内源性脑啡肽的释放增多。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75年Hughes从猪脑中分离出具有吗啡性质的两种五肽——亮氨酸脑啡肽和甲硫氨酸脑啡肽之后,对于内源性吗啡样物质的研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重视,进而发现并合成了一系列的内源性吗啡样物质。本文仅对其中之一,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的研究概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