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泮托拉唑四联5d疗法与7d疗法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泮妥拉唑四联5d疗法和7d疗法的Hpylori根除率和症状缓解率.方法:H pylori阳性的胃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患者70例随机接受5d(34例)或7d(36例)泮妥拉唑四联疗法:泮妥拉唑40mg、克拉霉素250mg、阿莫西林1.0g和胶体枸橼酸铋钾220 mg,均为2次/d.根除治疗后第4周复查H pylori是否根除,了解症状缓解情况.结果:5d组H pylori根除率为84.8%(PP)和82.4%(ITT),7d组H pylori根除率为88.2%(PP)和83.3%(ITT),5d组疼痛缓解率为72.0%(PP)和69.2%(ITT),7d组疼痛缓解率为83.9%(ITT)和89.7%(PP).按PP及ITT组群分析,两组方案H pylori根除率及疼痛缓解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泮妥拉唑四联5d疗法可以获得较高的H pylori根除率和疼痛缓解率,可以作为H pylori根除治疗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含替硝唑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由泮托拉唑、替硝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组成的10日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 H pylori)的疗效.方法: 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且H pylori阳性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62例)方案为前5 d给予泮托拉唑+阿莫西林, 后5 d给予泮托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对照组(58例)三联疗法为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疗程7 d. 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H pylori根除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H pylori ITT根除率分别为83.87%和67.24%, PP根除率分别为89.66%和72.22%, 两组分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含替硝唑的10日序贯疗法治疗H pylori感染具有较高的根除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对比序贯疗法及含左氧氟沙星的四联疗法对首次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失败患者行补救根除时的疗效.方法:自2010-09/2014-05共收集首次根除失败的H.pylori感染患者167例.随机分为2组,序贯治疗组共85例,四联治疗组82例.序贯治疗方法为:前5天予以雷贝拉唑10 mg,2次/d;阿莫西林胶囊1000 mg,2次/d;后5天予以雷贝拉唑10 mg,口服2次/d;克拉霉素分散片500 mg,2次/d;奥硝唑片0.5 g,2次/d.四联治疗方法为:雷贝拉唑10 mg,2次/d;枸橼酸铋钾胶囊300 mg2次/d;左氧氟沙星片0.2 g,2次/d;阿莫西林1000 mg,2次/d.四联药物共服药12 d.观察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1 mo复查14C呼气试验,共有152例患者随访成功.序贯治疗组有77例随访成功,60例为阴性,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 P P)分析根除率为77.92%,意向性治疗原则(intention-to-treat,ITT)分析根除率为70.6%四联治疗组随访成功的75例,有3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而退出试验.72中有61例为阴性,PP分析根除率为84.72%,ITT分析根除率为74.4%.两组PP分析根除率及ITT根除率均无统计学差异(60/77与61/72,χ2=1.127,P=0.288;60/85与61/82,χ2=0.302,P=0.582).序贯治疗组随访的77例共有9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四联治疗组随访的75例中,有11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5,P=0.587).结论:四联疗法及序贯疗法在对于首次H.pylori根除失败后再根除时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不推荐将两种疗法作为H.pylori的补救根治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序贯疗法与传统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失败后补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胃镜下H.pylori快速尿素酶试验或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的患者,经我国标准H.pylori一线三联根除方案治疗7天,停药4周后检测H.pylori,结果仍为阳性者判定为H.pylori根治失败,即进行H.pylori的补救根除治疗,共68例患者入选。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序贯疗法:前5天口服埃索美拉唑20mg和阿莫西林1000mg,2次/d,后5天口服埃索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和甲硝唑400mg,2次/d;对照组予以传统四联疗法:口服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呋喃唑酮100mg和胶体果胶铋100mg,2次/d,疗程7天。疗程结束后4周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结果疗程结束后4周,治疗组H.pylori根除率为93.9%,对照组H.pylori根除率为73.3%,两组H.pylori根除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序贯疗法对H.pylori的根除率高于传统四联疗法,可作为有效的H.pylori补救根除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10d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与14d三联标准疗法比较H.pylori根除情况及经济学上有无优越性.方法:将103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且H.pylori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d序贯疗法)52例,前5d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后5d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对照组(14d标准三联疗法)51例,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14d.所有患者停药4wk后复查13C呼气试验或胃镜检查,判断H.pylori根除情况.结果:治疗组H.pylori根除率为90.4%,与对照组(90.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1.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2(23.1%)、18/51(35.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72);治疗组费用为380.6元,较对照组(677.88元)明显减低.结论:10d序贯疗法的H.pylori根除率不低于标准14d三联疗法,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但10d序贯疗法根除H.pylori的效价比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与序贯疗法对首次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根除失败患者的补救治疗的疗效。方法将79例首次H.pylori根除失败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39例,用序贯方案(前5 d:泮托拉唑+左氧氟沙星,后5 d:泮托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B组40例,用四联方案(泮托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A、B两组疗程均为10 d。停药4周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H.pylori根除情况。结果 79例患者中,共75例完成抗根除H.pylori治疗周期及随访。按意向性分析(ITT分析),两组H.pylori感染根除率分别为66.67%、70.00%;按符合方案集分析(PP分析),两组H.pylori感染根除率分别为70.27%、73.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4%、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药品成本低于B组药品成本。结论四联疗法(10 d)及含左氧氟沙星的序贯疗法(10 d)均能有效补救首次根除治疗失败的H.pylori感染,而不良反应均不明显,但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讲,序贯疗法药品成本优于四联疗法药品成本,10 d序贯疗法更适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近年质子泵抑制剂(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标准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根除率有所降低,PPI+铋剂+甲硝唑+四环素的四联疗法能否成为一线治疗的首选以及适当延长疗程能否提高根除率尚有待明确。目的:比较以泮托拉唑为基础的7d标准三联疗法与7d、10d四联疗法根除H.pylori的疗效。方法:133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H.pylori感染患者随机分配至7d三联组(45例,泮托拉唑40mgbid+阿莫西林1.0gbid+克拉霉素500mgbid,PAC方案)以及7d、10d四联组(43例和45例,泮托拉唑40mgbid+枸橼酸铋钾220mgbid+甲硝唑400mgtid+四环素750mgbid,PBMT方案)。治疗结束后至少间隔4周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复查H.pylori,评估治疗结果。结果:共129例患者按方案完成治疗。三组H.pylori根除率按意图治疗(ITT)分析分别为73.3%、79.1%和88.9%,按方案(PP)分析分别为75.0%、82.9%和90.9%。7dPAC方案的PP根除率显著低于10dPBMT方案(P〈0.05)。除四联组中有2例患者分别因头晕和腹泻而未完成治疗外,其余患者的不良反应相似且均能耐受。结论:在7d标准三联疗法H.pylori根除疗效降低的情况下,含泮托拉唑、铋剂、甲硝唑和四环素的10d四联疗法可考虑作为根除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在亚洲人群中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包括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Medline/Pubmed、Embase、Wiley、Springer和Elsevier;手工检索《中华消化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和会议记录。查找与此研究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0.2版推荐的方法纳入文献,并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临床随机对照(RCT)文献,纳入患者2 854例,其中采用序贯疗法的患者1 282例,采用三联疗法的患者1 572例。对19篇RCT研究进行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的疗效优于三联疗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疗法和三联疗法根除率的意向处理(ITT)分析分别为86.91%和73.47%(OR=2.43,95%CI:1.83~3.22,P0.05),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根除率的试验方案(PP)分析分别为89.85%和77.32%(OR=2.51,95%CI:1.91~3.30,P0.05)。对于溃疡显效情况、疼痛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由于条件所限未能进行Meta分析,仅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结论在亚洲人群中,序贯疗法较传统三联疗法具有较高的H.pylori根除率,为当前由于H.pylori抗生素耐药性提高而引起的三联疗法治疗成功率降低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相关RCT研究样本量少,且普遍质量较低。上述结论尚需要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量的随机双盲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以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为基础的四联、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条件的816例H.pylori阳性的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随机选择分组如下:(1)质子泵抑制剂(PPI)+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含PPI四联组);(2)枸橼酸铋雷尼替丁(RBC)+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含RBC三联组);(3)PPI+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含PPI三联组);(4)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含枸橼酸铋钾三联组)。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快速尿素酶试验或13C呼气试验评判H.pylori根除情况。结果 (1)含PPI四联组与其他各组的H.pylori根除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将上述每组患者按照接受H.pylori根除治疗的时间(2004年-2006年、2007年-2009年、2010年-2012年)分为3个时间段,在相同治疗方案下比较H.pylori根除率。结果显示同一治疗组的H.pylori根除率在不同时间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含PPI四联疗法H.pylori根除率高,无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在传统的一线含PPI三联疗法根除率H.pylori逐年下降的状况下,为克服原发耐药和避免继发耐药产生,值得进一步探讨作为根除H.pylori一线治疗选择方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伴随疗法与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Google、CNKI、CBM、Wan Fang等数据库,根据纳入标准入选伴随疗法与序贯疗法根除H.pylori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患者基本资料、研究质量、H.pylori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相关数据。比较10 d伴随疗法和序贯疗法的H.pylori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计算RR和95%CI。运用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结果纳入6项随机对照研究,共1 362例患者。伴随疗法和序贯疗法的总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84.4%和82.4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3,95%CI:0.98~1.08,P=0.20)。针对甲硝唑耐药者及欧洲患者,伴随疗法优于序贯疗法(RR=1.15,95%CI:1.02~1.30;RR=1.08,95%CI:1.01~1.16,P0.05)。两种疗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性差异(RR=1.05,95%CI:0.92~1.21,P0.05)。结论伴随疗法和序贯疗法均能高效根除H.pylori,两者对H.pylori的根除率相当;但针对甲硝唑耐药者及欧洲患者,伴随疗法比序贯疗法具有更高的H.pylori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依从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铝碳酸镁联合幽门螺杆菌(H. pylori)根除治疗H. pylori相关性胃溃疡及铝碳酸镁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人造溃疡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Wanfang Data、VIP、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opus及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纳入联用铝碳酸镁治疗H. pylori相关性胃溃疡及联用铝碳酸镁治疗ESD术后人造溃疡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 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H. pylori相关性胃溃疡:与单独应用H. pylori根除相比,铝碳酸镁联合H. pylori根除治疗能降低溃疡的1年后复发率(ITT分析:RR=0. 48,95%CI:0. 36~0. 65,P 0. 001)。②ESD术后人造溃疡:与单独应用PPI相比,铝碳酸镁联合PPI治疗能提高术后4周的溃疡愈合率(ITT分析,WMD=12. 92,95%CI:10. 15~15. 69,P 0. 001)。结论目前证据表明,在H. pylori根除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铝碳酸镁有助于降低H. pylori相关性胃溃疡的1年后复发率;在PPI基础上联用铝碳酸镁有助于加快ESD术后人造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12.
10d序贯疗法对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密切相关,但标准三联疗法的根除率逐年下降。目的:比较10 d序贯疗法和三联疗法根除H.pylori的疗效。方法:将经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和~(14)C-尿素呼气试验(UBT)证实为H.pylori阳性的106例消化性溃疡、慢性糜烂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以雷贝拉唑为基础的10 d序贯疗法组(n=56)和三联疗法组(n=50)。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RUT和,~(14)C-UBT,评估H.pylori根除情况;随访1年后再复查~(14)C-UBT评估H.pylori复发情况。结果:共93例患者按方案完成治疗。10 d序贯疗法组H.pylori根除率按意向治疗(ITT)和按方案(PP)分析均显著高于三联疗法组(ITF:89.3%对62.0%,P0.01;PP:94.3%对77.5%,P0.05);10 d序贯疗法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对30.0%,P0.01)和随访1年后的H.pylori复发率(6.0%对25.8%,P0.01)均显著低于三联疗法组。结论:以雷贝拉唑为基础的10 d序贯疗法可明显提高H.pylori根除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序贯疗法(sequential therapy,ST)和伴同疗法(concomitant therapy,CT)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EMBASE、CJFD、CBM、CNKI、VIP及Wan Fang data,检索时间截至2015年7月1日,查找所有比较ST和CT根除H.pylori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采用Rev Man 5.2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RCTs,共2 541例患者。合并结果显示:ST和CT的H.pylori根除率按意向性分析(ITT)分别为84.3%(95%CI:79.1%~89.4%)、86.7%(95%CI:81.0%~92.3%);按符合方案集分析(PP)分别为86.4%(95%CI:81.7%~91.0%)、89.8%(95%CI:85.1%~94.5%),2种疗法在H.pylori根除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T:RR=1.01,95%CI:0.97~1.04,P=0.75;PP:RR=1.00,95%CI:0.96~1.03,P=0.92)。ST和CT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RR=0.88,95%CI:0.78~1.00,P=0.05)。结论基于目前的证据表明ST和CT根除H.pylori有效率和副作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RCTs进一步论证其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的伴同疗法与含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07-01/2015-07-0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行胃镜检查明确胃部疾病(慢性糜烂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并行13C呼气试验检测阳性的282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别采用4组治疗方案:A组: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 bid+克拉霉素片500 mg bid+阿莫西林胶囊1000 mg bid+甲硝唑片400 mg bid,7 d;B组: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 bid+克拉霉素片500 mg bid+阿莫西林胶囊1000 mg bid+枸橼酸铋钾胶囊220 mg bid,7 d;C组: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 bid+克拉霉素片500 mg bid+阿莫西林胶囊1000 mg bid+甲硝唑片400 mg bid,14 d;D组: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 bid+克拉霉素片500 mg bid+阿莫西林胶囊1000mg bid+枸橼酸铋钾胶囊220 mg bid,14 d.根除治疗结束后4 wk复查13C呼气试验.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282例,按符合方案(per-protocol,PP)分析A组H.pylori根除率为84.06%,B组为83.33%,C组为94.12%,D组为97.91%;按意向性(intention to treat,ITT)分析A组为80.56%,B组为78.57%,C组为92.96%,D组为91.55%,其中A组与B组、C组与D组的H.pylori根除率,经PP分析及ITT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B组与D组的H.pylori根除率,经PP分析及ITT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症状缓解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伴同疗法和含铋剂四联疗法2 wk方案H.pylori根除率高、安全性良好且症状缓解率高,可推荐为临床根除H.pylori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综合分析高剂量双联疗法(high-dose dual therapy, HDDT)(包括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和阿莫西林)和四联疗法(quadruple therapy, QT)在中国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疗效比较。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汇总了从建网至2020年3月31日的相关文献。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通过计算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及其95%CI对数据进行合并。结果共纳入了5篇随机对照试验,共1 077例H.pylori感染患者。根除率:高剂量双联组和四联组的疗效相当,根据意向治疗分析,两组分别为86.4%和88.7%(RR=0.99,95%CI:0.94~1.03,P=0.53);而根据遵循研究方案分析,两组分别为90.0%和92.3%(RR=0.99,95%CI:0.95~1.03,P=0.61)。从依从性来说,两组发生率也相似,分别为96.4%和95.8%(RR=1.00,95%CI:0.99~1.02,P=0.83)。从不良反应率来说,高剂量双联组低于四联组,分别为6.1%和16.9%(RR=0.42,95%CI:0.28~0.62,P0.0001)。结论高剂量双联组和四联组对H.pylori的根除率依从性相当,但高剂量双联组比四联组更安全。  相似文献   

16.
背景:随着幽门螺杆菌(H.pylori)对抗生素耐药率的上升,传统一线治疗方案质子泵抑制剂(PPI)三联疗法的根除率逐渐下降。临床上需要新的一线治疗方案以提高H.pylori感染的初治成功率。目的:评价PPI四联1周疗法作为H.pylori根除治疗一线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H.pylori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1组(LCAB方案:兰索拉唑30mg+克拉霉素250mg+阿莫西林1.0g+枸橼酸铋钾220mg,b.i.d.)、A2组(LCMB方案:兰索拉唑30mg+克拉霉素250mg+甲硝唑400mg+枸橼酸铋钾220mg,b、i.d.)和B1组(LCA方案:兰索拉唑3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g,b.i.d.)、B2组(LCM方案:兰索拉唑30mg+克拉霉素500mg+甲硝唑400mg,b.i.d、)。各组疗程均为1周。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疗程结束4周后以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或^13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H.pylori根除情况。结果:共145例患者纳入研究。A组按方案(PP)分析H.pylori根除率显著高于B组(91.9%对79.2%,P〈0.05),意向治疗(ITT)根除率则与B组无显著差异(83.8%对74.0%,P〉0.05)。A1组PP和ITT根除率分别为93.8%和85.7%,A2组分别为90.0%和81.8%;B1组分别为79.4%和75.0%,B2组分别为78.9%和73.2%。A1与A2组比较,B1与B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PPI四联1周疗法用于H.pylori感染的初治,疗效明显高于PPI三联1周疗法,是一种可供选择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抗生素耐药是全球性问题。2017年, 世界卫生组织将耐克拉霉素的H.pylori列为抗生素研究和开发的高度优先细菌。铋剂四联方案(BQT)是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一线和补救治疗方案, 但仍存在不良反应多、患者依从性差、可能增高抗生素耐药率、治疗成本高等局限性。由于H.pylori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低, 高剂量双联方案(HDDT)再次引起学者们的关注。近期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HDDT有较高的H.pylori根除率。本文对BQT与HDDT在根除H.pylori方面的作用机制和疗效对比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国产枸橼酸铋雷尼替丁(瑞倍)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疗效.方法 检索1995年1月至2008年10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手工检索发表与未发表的中文文献,应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 收集比较瑞倍为主的三联方案与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根除H.pylori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数据采用RevMan 4.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篇文献共1254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经meta分析显示,瑞倍根除H.pylori疗效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1.30,95%CI:0.94~1.81,P=0.12).试验未发现严重副反应.结论 瑞倍为主的三联方案根除H.pylori是一个值得选用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含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的改良序贯疗法对老年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患者的根除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老年医院门诊就诊的老年H.pylori感染良性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改良序贯疗法组(研究组)和铋剂四联疗法组(对照组),各组60例。研究组:先予以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共5 d,再予以埃索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500 mg+甲磺酸左氧氟沙星200 mg,2次/d,共5 d。对照组: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克拉霉素500 mg+枸橼酸铋钾220 mg,2次/d,共14 d。对H.pylori根除率进行意向性治疗分析(ITT)及符合方案分析(PP),并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2组方案进行经济效益评价。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研究组50例根除成功,6例失访;对照组46例根除成功,5例失访,4例未完成治疗。ITT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根除率分别为83.3%(50/60)和76.7%(46/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44,P=0.378);PP分析:2组根除率分别为92.6%(50/54)和90.2%(46/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2,P=0.463)。研究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7例(11.7%),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2例(20.0%),4例(6.7%)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而终止治疗。2组患者不良反应(χ~2=1.563,P=0.159)及严重不良反应(χ~2=4.138,P=0.059)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一个疗程费用依次为345.71元和533.71元。按PP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373.3(345.71/92.6%)和591.7(533.71/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ITT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C/E分别为415.0(345.71/83.3%)和695.8(533.71/76.7%),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的改良序贯疗法对老年患者H.pylori有较好的根除效果,可作为根除H.pylori的一种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生菌在治疗老年人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入选2014年1月至10月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消化内科120例老年H.pylori感染患者,根据年龄性别进行随机区组设计,分为益生菌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标准四联疗法,治疗组给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四联疗法,两组疗程均为14 d,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13)C UBT),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17例患者按方案完成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按意向治疗(ITT)分析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83.33%和71.67%,按方案(PP)分析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86.21%和72.88%,治疗组ITT和PP根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复查,治疗组H.pylori根除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药物的耐受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标准四联疗法能有效提高H.pylori根除率,并且能显著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