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尊严死教育在ICU临终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比较尊严死教育实施前后患者临终前治疗的选择,心肺复苏实施次数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并比较临终关怀治疗组和积极治疗组两组患者的死亡质量、临终前治疗的时间、治疗费用的差异.结果 对临终患者家属进行尊严死教育后,临终前选择积极治疗患者比例较前明显下降(P<0.01),选择临终关怀治疗的患者比例明显升高(P<0.01),临终患者平均心肺复苏次数减少(P<0.01),患者家属满意率无统计学差异(P=0.17);和临终前积极治疗患者相比,选择临终治疗的患者临终前治疗时间缩短(P<0.01),治疗费用降低(P<0.01),死亡质量较高(P=0.01).结论 在ICU临终患者的家属中开展尊严死教育能够让更多临终患者的家属选择临终关怀治疗,实现患者尊严死,减少无效治疗.  相似文献   

2.
在一项关于中国老年人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研究者应用2002年和2005年在全国22个省份进行的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纵向调查数据,评估了老年人虚弱程度与死亡类型之间的关系。研究共人组13717名年龄≥65岁的老年人。死亡类型分为4种,分别为临终前卧床〈30d的患病者和未患病者,以及临终前卧床≥30d的患病者和未患病者。  相似文献   

3.
在一项关于中国老年人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研究者应用2002年和2005年在全国22个省份进行的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纵向调查数据,评估了老年人虚弱程度与死亡类型之间的关系。研究共入组13717名年龄≥65岁的老年人。死亡类型分为4种,分别为临终前卧床〈30日的患病者和未患病者,以及临终前卧床≥30日的患病者和未患病者。  相似文献   

4.
谭文静  陈功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5):3041-3048
背景 社区医疗机构是中国医疗改革任务的重中之重,上门服务是社区医疗机构的特色服务之一,明确老年人的社区医疗机构上门服务需要现状和人群差异有利于制定社区医疗机构上门服务方案。目的 探讨我国老年人社区医疗机构上门服务需要的现状、特点,揭示老年人社区医疗机构上门服务需要的内部差异。方法 选取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中的7 626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老年人需要社区医疗机构上门服务的类型,包括上门护理、上门看病和康复治疗。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社区医疗机构上门服务需要的影响因素。结果 22.83%(1 741/7 626)的老年人需要社区医疗机构的上门服务,在需要社区医疗机构上门服务的老年人群中,上门看病〔91.96%(1 601/1 741)〕是最需要的上门服务类型。不同出生队列老年人上门护理、上门看病、康复治疗的需要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队列较早、农村地区、城中村社区的老年人更可能需要社区医疗机构上门服务(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1934年及以前出生队列中,性别、打算在哪养老、目前居住安排、拥有住房数量、居住地区、社区类型是上门服务需要与否的影响因素(P<0.1);在1935-1944年出生队列中,自评健康状况、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地区、社区类型是上门服务需要与否的影响因素(P<0.1);在1945-1954年出生队列中,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自评健康状况、打算在哪养老、目前居住安排、社区类型是上门服务需要与否的影响因素(P<0.1)。结论 中国城乡老年人的社区医疗机构上门服务需要率较低,出生队列、生活环境、养老意愿和个体特质影响老年人的社区医疗机构上门服务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合肥市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年人服务利用的满意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18年11月对合肥市5家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对象对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满意度、费用满意度、居住满意度、饮食满意度和生活氛围满意度情况,共回收问卷209份。结果 入住老年人对政策了解程度较低(不了解者占58.85%);81.34%对居住条件表示满意;在医疗服务内容满意度方面,满意者占78.47%;在费用满意度方面,满意者占61.72%;在饮食条件满意度方面,满意者占68.80%;在生活氛围满意度方面,27.75%的老年人认为一般。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身体状况的入住老年人服务利用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肥市医养结合机构中老年人服务利用满意度均较高,性别、婚姻状况等六个因素入住老年人的服务利用满意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死亡老年患者临终疗护的选择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临终疗护选择及改善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我院近3年来住院期间死亡老年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间45例死亡老年患者临终疗护首选症状控制与舒适,主要选择依次为“吸氧”40例(88.9%),“一般静脉补液”38例(84.4%),“特殊口腔护理”33例(74%)。老年患者的文化程度、养老方式、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临终症状的可见性与其临终抢救选择无显著关系。结论:症状控制与舒适是老年患者临终疗护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描述男性与女性老年人住院医疗费用的特征。方法对某院2006年老年男性与女性住院医疗费用进行分析。结果(1)性别比1.81,老年男性住院比例较高。(2)老年男性占用住院总医疗费用的构成比高达69.44%。(3)各年龄组老年男性例均住院医疗费用和药品费用均高于老年女性(P〈0.05)。(4)90岁以上高龄女性例均住院费用高于同年龄组男性(P〈0.05)。结论性别与年龄是老年人医疗费用消耗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罗维  刘登  艾贺玲  胡敏  朱瑜  陈琦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1):2632-2637
目的 调查上海市静安区高龄悬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3月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路街道、彭浦新村街道和彭浦镇高龄(年龄≥80岁)悬空老年人224例为调查对象,并进行入户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自行设计,主要包括:生活满意度、基本情况、健康状况、生活状况、对医疗服务评价、每周感到孤独时间。分析高龄悬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224份,回收有效问卷218份,有效回收率97.3%。高龄悬空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以一般为主(占39.0%)。不同居住情况、自评健康状况、慢性病患病种数、自评视力状况、自评听力状况、生活起居情况、下楼活动能力、护理服务使用经济压力、护理服务使用评价、每周感到孤独时间高龄悬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评健康状况、自评视力状况、生活起居情况、下楼活动能力、护理服务使用经济压力、每周感到孤独时间是高龄悬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高龄悬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不佳,且自评健康状况、自评视力状况、生活起居情况、下楼活动能力、护理服务使用经济压力、每周感到孤独时间是高龄悬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这对于进一步完善高龄悬空老年人护理服务、生活服务等社会政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中国高龄老年人的抑郁症状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利用2017—2018年进行的第8轮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CLHLS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6 318名高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从人口学特征、社会支持、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和经济状况5个维度进行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国高龄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抑郁症状的高龄老年人在性别、体重指数(BMI)、教育水平、吸烟、饮酒、锻炼、婚姻状况、居住状况、年收入、健康状况和居住地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18.5 kg/m2[OR=1.39,95%CI:(1.15,1.69)]、丧偶[OR=1.33,95%CI:(1.06,1.65)]、独居[OR=1.35,95%CI:(1.10,1.66)]是高龄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P<0.05);锻炼[OR=0.65,95%CI:(0.53,0.80)]、健康状况好[OR=0.22,95%CI:(0.18,0.27)]...  相似文献   

10.
背景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社会背景之下,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减弱,机构养老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据报道,很多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营养不合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目的 通过调查北京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全科医师营养教育及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12月,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北京市7家养老机构,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微型营养评定量表(MN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BI)、老年人抑郁量表(GDS)。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8份,回收有效问卷25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被调查的258例老年人中,存在营养不良及存在营养不良发生风险的老年人共计75例(29.1%)。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体质指数(BMI)、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生活自理能力及精神状态的老年人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95%CI)=2.349(1.070,5.156)〕、BMI〔OR(95%CI)=0.092(0.036,0.239)〕、医疗费用支付方式〔OR(95%CI)=0.208(0.083,0.522)〕、日常活动能力〔OR(95%CI)=10.214(3.099,33.669)〕、患病种数〔OR(95%CI)=2.682(1.248,5.763)〕及精神状态〔OR(95%CI)=4.822(2.005,11.600)〕是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北京地区养老机构的老年人面临着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发生风险的健康威胁,高龄、低BMI、抑郁、合并多种疾病、日常活动能力低下及无医保是其独立危险因素,需要对老年人加强个性化营养教育和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住院高龄老年人的人生意义和死亡态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调节策略,以提高高龄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方法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主观幸福度量表(MUNSH)、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 - MLQ)、死亡态度描绘量表(DAP - R)(修订版)及自行设计的高龄老人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在我院老年病科住院的年龄≥80岁的高龄老年人120例进行调查。结果高龄老年人的人生意义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得分越高(P =0.021)。死亡恐惧与焦虑、逃离导向的死亡接受、趋近导向的死亡接受及死亡逃避得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均呈负相关,自然接受得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正相关( P ﹤0.05)。结论住院高龄老年人的人生意义和死亡态度与主观幸福感有关,应开展科学的生命意义教育和死亡教育,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提高高龄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程萱  王黎  谢红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5):1768-1774
目的 调查居家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居家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1-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社区和甘家口社区内250例老年人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14份,有效率为85.6%。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包括:老年人一般资料问卷、健康问题问卷、养老成本问卷、简易健康状况调查(SF-36)量表及《老年人能力评估》问卷,对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子女状况、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医疗付费方式、主要经济来源、月平均收入的老年人简易SF-36量表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居住情况、身体状况、饮食方式的老年人简易SF-36量表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简易SF-36量表总分呈负相关(r=-0.187,P<0.01)。不同月均医疗、药品开销,月均娱乐费用,月均陪护费用老年人简易SF-36量表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月均饮食费用,月均住房费用,月均日常保健费用,月均水、电、煤气、有线电视、电话费用,其他费用老年人简易SF-36量表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月均医疗、药品开销与简易SF-36量表总分呈负相关(r=-0.304,P<0.001);月均娱乐费用与简易SF-36量表总分无直线相关关系(r=0.129,P=0.059);月均陪护费用与简易SF-36量表总分呈负相关(r=-0.145,P=0.033)。老年人疾病指数、日均服药种类、片剂数量与老年人简易SF-36量表总分呈负相关(r=-0.382、-0.310、-0.380,P<0.01)。未发生不良事件老年人简易SF-36量表总分为(121.1±12.2)分,高于发生不良事件老年人的(113.9±16.0)分(t=3.566,P<0.01)。有注射类药物老年人简易SF-36量表总分为(116.4±9.2)分,无注射类药物老年人简易SF-36量表总分为(119.1±14.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1,P>0.05)。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总分与老年人简易SF-36量表总分呈正相关(r=0.324,P<0.01),老年人精神状态总分、感知觉与沟通总分、社会参与总分与老年人简易SF-36量表总分呈负相关(r=-0.196、-0.324、-0.435,P<0.01)。多因素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参与总分、疾病指数、身体状况对居家老年人生命质量有影响(P<0.05)。结论 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减少多种疾病及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背景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日益严峻,老年人的照护费用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照护费用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医疗决策、提供针对性的照护服务、合理分配医疗资源、规划长期护理保险和财政投入等,这对于老年人、家属、医疗照护服务提供者、养老照护机构、国家财政和医疗保险部门等都非常重要。目的 老年人的健康与功能状况能够影响其照护需求和照护费用,本研究基于美国连续性记录与评估工具(CARE)的评估结果,初步探讨老年人的健康与功能状况对养老机构照护费用的影响。方法 2018年1-4月,以北京市顺义区某养老机构中≥60岁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由养老机构的5位照护服务提供者(包括1位医生、1位护士、3位护理员)担任评估员,采用基于中文版CARE设计的手机APP评估软件对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展开评估。本研究主要提取CARE中4个人口学和20个子量表评估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CARE 20个子量表评估结果提取为6个主要因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4个人口学变量和6个主要因子对照护费用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39例养老机构老年人(女119例,男120例),平均年龄(82.3±12.5)岁。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照护费用的因素包括:生活自理能力〔b=-1.244,95%CI=(-1.727,-0.761)〕、肌力〔b=16.140,95%CI=(9.106,23.175)〕、年龄〔b=-4.614,95%CI=(-6.765,-2.463)〕、疾病和用药〔b=21.849,95%CI=(3.261,40.437)〕、性别〔b=56.881,95%CI=(2.814,110.949)〕。结论 我国养老机构在设定老年人的照护等级及收取照护费用时,可以考虑适当加强生活自理能力、肌力、年龄、疾病和用药、性别这5个方面的权重。  相似文献   

14.
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改善,老年人的预期寿命延长,然而寿命的延长并不意味着生命质量也得到提升。健康期望寿命作为评估人群健康生存状况的指标,既考虑了生命的长度同时也反映了生命的质量,可以更好地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目的 探讨我国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寿命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3—4月,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4—2018年的随访数据,运用多状态生命表法计算≥70岁老年人的自理健康期望寿命和自评健康期望寿命,进而估算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寿命,运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70岁老年人5 261例,其自理健康期望寿命和自评健康期望寿命随年龄组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均以70~72岁年龄组最高,分别为17.85年和16.62年。88~90岁年龄组之前的年龄组自理健康期望寿命高于自评健康期望寿命,88~90岁年龄组及其之后年龄组自理健康期望寿命均稍低于自评健康期望寿命。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和焦虑情况是健康期望寿命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低龄、已婚和不焦虑是自理健康期望寿命和自评健康期望寿命的保护因素,而男性和受教育年限低是自理健康期望寿命和自评健康期望寿命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刻不容缓,应该加强对高龄、独居、受教育年限较低的人群健康状况的重视,积极开展社区健康教育,重视高龄老人的心理健康需求,提高高龄人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上海市静安区高龄悬空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及养老服务的利用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满足高龄悬空老年人的健康保障需求。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在上海市静安区14个街道中选取老式住宅较为密集的临汾路街道、彭浦新村街道、彭浦镇街道为样本区;再按照1∶1∶1的比例在3个街道内随机抽取居住在老式无电梯楼房3层及以上楼层、年龄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为调查对象。于2017年3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高龄悬空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高龄悬空老年人的基本情况,过去1个月内对医疗服务、护理服务、养老服务的利用情况。共发放问卷224份,回收有效问卷224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0%。结果 224例高龄悬空老年人中,71.9%(161/224)的老年人过去1个月内使用过医疗服务;使用医疗服务方式为门诊者占72.7%(117/161);使用医疗服务项目为用药、拿药服务者占98.1%(158/161);医疗服务中的困难为下楼困难者占77.6%(125/161)。60.3%(135/224)的老年人过去1个月内使用过护理服务。护理服务由家人和亲属提供者占68.1%(92/135),认为护理服务经济压力大者占40.0%(54/135)。25.4%(57/224)的老年人过去1个月内使用过养老服务。以市场化家政、送餐方式使用养老服务者占39.6%(21/53)。突发情况发生时,准备以自己本人电话方式应对者占52.3%(104/199)。结论 上海市静安区高龄悬空老年人对医疗、护理服务的利用率较高,养老服务利用率较低。目前存在部分高龄悬空老年人独居居住安排不合理,护理服务经济压力大、护理服务质量不高,社会化养老服务资源利用不足,紧急情况应对准备不足等问题。建议完善高龄悬空老年人医疗、护理、养老服务提供,建立紧急应对处置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死亡老年患者临终疗护的选择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临终疗护选择及改善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我院近3年来住院期间死亡老年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间45例死亡老年患者临终疗护首选症状控制与舒适,主要选择依次为"吸氧"40例(88.9%),"一般静脉补液"38例(84.4%),"特殊口腔护理"33例(74%).老年患者的文化程度、养老方式、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临终症状的可见性与其临终抢救选择无显著关系.结论症状控制与舒适是老年患者临终疗护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17.
廖元江  石艳  高小玲 《重庆医学》2021,50(21):3760-3764
目的 分析重庆市样本医院血液透析(血透)患者门诊医疗费用的分布和影响因素,以促进对该市血透患者医疗费用管控的思考.方法 收集重庆市两家三甲医院2018年共364例血透患者门诊医疗费用情况,对患者基本信息和门诊费用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使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人口学变量患者门诊费用的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索患者门诊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90.74%血透患者的费用由国家医疗保险报销,药品费用占门诊医疗费用38.06%,治疗费和材料费分别占37.05%、22.69%.患者年龄是否大于55岁、透析龄是否大于60个月、是否合并高血压、Charlson指数水平高低是血透患者门诊总费用的影响因素.年龄是否大于55岁、是否并发心血管疾病是血透患者门诊药品费用的影响因素.合并症Charlson指数高低是血透患者门诊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结论 该市血透患者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较高,但费用结构不合理.血透患者年龄、透析龄、是否并发高血压、是否并发心血管疾病,以及Charlson指数得分是影响患者门诊费用、药品费用和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汪苗  潘庆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1):3963-3970
背景 焦虑是影响老年人健康老化过程的常见心理问题。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对象多为局部地区的城市或农村老年人,针对全国老年人焦虑发生状况展开的调查较少,且较少研究行城、乡老年人焦虑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目的 调查全国老年人焦虑发生状况,比较并分析城市和农村老年人焦虑症状检出率及影响因素,旨在为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2月采用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开展的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8年数据,选取年龄≥60岁、接受了焦虑状态调查且关键变量值完整的老年人14 417例作为研究对象。焦虑状态的测量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以居住地分层(城市/农村),比较不同特征(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生活方式和医疗服务可及性)老年人焦虑发生情况的差异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城、乡老年人焦虑发生的因素。结果 14 417例老年人中,1 751例出现焦虑症状,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2.15%。其中轻度焦虑者1 400例(79.95%),中度焦虑者256例(14.62%),重度焦虑者95例(5.43%)。农村老年人焦虑症状检出率高于城市老年人〔13.05%(1 459/11 183)比9.03%(292/3 234),χ2=37.946,P<0.001〕,且农村焦虑老年人焦虑严重程度高于城市焦虑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12,P=0.02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为西部地区、自评经济状况为困难、自评健康状况为一般和不好、自评生活满意度为不满意及不吸烟是城市老年人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睡眠时间7~8 h是城市老年人焦虑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01)。女性、居住地为中部地区、自评经济状况为一般和困难、自评健康状况为一般和不好、自评生活满意度为一般和不满意、患重病不能及时就医及饮食口味偏咸是农村老年人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睡眠时间7~8 h和>8 h是农村老年人焦虑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01)。结论 我国老年人焦虑症状检出率较高,农村老年人焦虑症状检出率高于城市老年人,且城、乡老年人焦虑状况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在对老年人焦虑状况进行干预时应考虑城、乡差异,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不同地区老年人抑郁患病现状、差异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资料,按照国家统计局资料的城乡分类,划分为6个地区。采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衡量各地区老年人抑郁情况,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地区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8年我国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为31.21%,不同地区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地区>中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χ2=154.338,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健康自评状况一般、在婚是6个地区老年人抑郁症的保护因素;健康自评状况健康是华北、东北、中南、西南及西北地区的保护因素;无慢性病是华东地区的保护因素;无身体不适是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北地区的保护因素(P均<0.05)。农村是华北、华东、西南地区老年人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女性是东北地区老年人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不读书是中南和西南地区老年人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不饮酒是西北地区老年人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幸福感得分低是华东、中南、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20.
王越  陈晴  刘鲁蓉 《中国全科医学》2023,(34):4329-4335
背景 我国已处于深度老龄化社会阶段,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老年人抑郁不仅影响其晚年生活质量,同时加重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及早识别其发生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研究结论尚存争议,且国内鲜见相关系统评价。目的 探讨2018年以来中国老年人抑郁检出率及影响因素,为降低老年人抑郁发生率和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3年1月计算机检索2018—2022年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e)、维普网(VIP)等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老年人抑郁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并采用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AHRQ)的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Stata 15.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3篇文献,累计研究对象75 599人,共检出抑郁老年人13 815人;文献的AHRQ质量评价得分为5~7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老年人抑郁检出率为20.6%[95%CI(16.6%,24.8%)],女性[OR=1.46,95%C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