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甲磺酸加替沙星对健康人体内茶碱稳态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健康人体单独给药和合并甲磺酸加替沙星给药后茶碱的血药浓度,采用3P97药动学软件处理,选用非参数法计算药动学参数,Cmax和Tmax为实测值,AUC采用梯形法计算曲线下积分面积。主要药动学参数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用和合用甲磺酸加替沙星后,茶碱的药动学参数Cmax、t1/2、CL、AUC0-12、AUC0-∞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Cmax明显下降,t1/2明显减小,AUC0-12与AUC0-∞明显下降。结论:甲磺酸加替沙星对健康人体内茶碱稳态药动学有影响,两者合用可能降低茶碱疗效,提示两药合用应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LTG)与卡马西平(CBZ)联用时对儿童药物代谢及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对2—12岁的18例联用LTG和CBZ的癫痫患儿以及43例单用LTG或CBZ者血药浓度测定值进行比较。结果联用药组比单用药组LTG血药浓度明显降低僻〈0.01),CBZ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在联用LTG和CBZ后与单用时相比LTG血浓度降低,CBZ血浓度不变,联用时应适量增加LTG给药剂量。  相似文献   

3.
氨溴索注射剂对多索茶碱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氨溴索对多索茶碱(DP)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HPLE法测定16只大鼠单独给予DP和合并盐酸氨溴索给药后DP以及其代谢产物茶碱(TP)的血药浓度,用DAS药动学软件对DP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非房室模型分析,求得DP在大鼠体内主要的药动学参数,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大鼠DP药动学参数t1/2、AUC0→1、MRT0→7h、Vz/F、CL/F、tmax、ρ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氨溴索与DP合并使用时,DP代谢产物TP的AUC0-7h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用组提高了38.77%。结论氨溴索对DP在大鼠体内动力学过程无影响,但有减缓DP的代谢产物TP代谢的趋势,两药同时使用时,应注意监测TP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4.
王晓珉  焦正  沈金芳 《中国药师》2006,9(10):909-911
目的:应用有限采样法(Limited Sampling Strategy,LSS)估算肾移植患者口服环孢素后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方法:12名肾移植患者单剂量口服CsA微乳制剂,荧光免疫偏振法测定各采样时间点CsA的血药浓度,以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建立数学模型。结果:单个血药浓度-时间点预测AUC0-12的回归模型,线性关系较差,2点和3点预测AUC0-12的回归模型较单点预测好(r2>0.9,P<0.05)。其中C2,C6预测AUC0-12的回归模型(AUC0-12=1017.029 3.047 C2 3.121 C6,r2=0.960, P<0.05)线性关系佳且准确性好。结论:以LSS法估算口服CsA微乳制剂AUC0-12准确性好,临床上可用作CsA治疗药物监测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对茶碱控释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内血药浓度与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合用非洛地平前后不同时间茶碱的血药浓度,采用3P87程序判别模型并计算参数。结果联用非洛地平后茶碱血药浓度比单用茶碱时消除明显减慢,但只有在给药后8.0 h合并用药比单用茶碱时茶碱血药浓度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用非洛地平对茶碱的消除半衰期(t1/2β)、消除速率常数(Ke)、表观分布容积(Vd)均有显著影响(均P<0.05),AUC、Cmax、tmax、ka、t1/2α等无明显变化。结论联合使用非洛地平和茶碱时,非洛地平能延缓茶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内的消除,但茶碱的血药浓度能保持在正常治疗浓度范围。长期联用非洛地平和茶碱控释片需要密切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6.
加替沙星对家兔茶碱药动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注射用加替沙星对茶碱在家兔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FPIA)测定氨茶碱单用及与加替沙星合用后家兔体内茶碱血清浓度 ,并对 2组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单用氨茶碱及与加替沙星合用后的药 -时曲线符合 -室模型。加替沙星使茶碱的AUC、血药浓度显著增加 (P均 <0 0 5 ) ;表观分布容积显著下降 (P <0 0 5 ) ;清除率显著下降 (P <0 0 1) ;消除半衰期相应延长 ,消除速率常数减少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在家兔体内 ,合用加替沙星对茶碱的消除药动学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酮康唑对茶碱血药浓度及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氨茶碱单用及与酮康唑合用后家兔体内茶碱血清浓度,并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酮康唑可使氨茶碱血药浓度明显降低;合并用药组Vd为4.70±1.48L,AUC为51.94±25.51mg/(L·h),对照组Vd为1.39±0.61L,AUC为75.74±11.29mg/(L·h),两组相比有显差异(P<0.01和P<0.05),其余药动学参数无显变化。结论:两药合用时应调整氨茶碱的给药量,并注意监测其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洛美沙星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茶碱血药浓度及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18例老年COPD患者联用洛美沙星(400 mg,q 12 h)前后茶碱各时点的血药浓度,用PKBP N1程序求得药动学参数并作统计学比较。结果联用洛美沙星5 d后茶碱血药浓度较联用前稍有升高(P>005),药动学参数除达峰时间(tmax)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变化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洛美沙星以400 mg,q 12 h给药对茶碱的药动学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家兔环孢素A(CsA)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法)测定6只家兔合用氯沙坦前后CsA的血药浓度,并对2组(单用CsA组和合用氯沙坦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合用氯沙坦组的CsA峰浓度(Cmax)、曲线下面积(AUCν0-24)均显著升高(P〈0.01),血浆清除率(cL)及表观分布容积(V)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余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合用氯沙坦可升高CsA的血药浓度,临床上其与CsA合用需监测CsA的血药浓度,保证治疗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辛伐他汀联用多烯康及两药单用治疗混合性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03例混合性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辛伐他汀+多烯康组33例,给予辛伐他汀20mg/d,多烯康4.05g/d;辛伐他汀组42例,给予辛伐他汀20mg/d;多烯康组28例,给予多烯康4.05g/d;治疗12周,观察降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辛伐他汀+多烯康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均显著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0.01);辛伐他汀组TC、LDL—C显著降低(P〈0.01),HDL—C升高(P〈0.05);多烯康组TG下降明显(P〈0.01),TC及LDL—C下降、HDL-C升高不明显(P〉0.05)。结论 辛伐他汀+多烯康组降低TC、TG、LDL—C明显,升高HDL—C明显;辛伐他汀组降低TC、LDL—C及升高HDL-C明显;多烯康组降低TG明显。辛伐他汀+多烯康组与单用辛伐他汀组不良反应轻微,多烯康组无明显不良反应。提示对混合性血脂异常患者两药联用疗效好而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前路手术、后路手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三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将就诊患者分为A组、B组、C组,三个组例数分别为21例、16例、13例,对三组患者分别进行手术疗效分析.结果 三组治疗前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组(9.3±2.3)分,B组(9.4±1.4)分,A组(9.2±2.2)分];治疗后,C组[(14.5±3.4)分]明显高于A组[(12.6±1.2)分](t=3.09,P<0.0S)和B组[(11.3±1.4)分](t=4.62,P<0.05);C组术后优良率(76.9%)明显高于A组(43.8%)(x2=3.84,P<0.05)和B组(42.8%)(x2=4.11,P<0.05).结论 采取前后路联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功能恢复较好,具有减压彻底、疗效显著、手术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冯文媛  冯兵 《中国药业》2009,18(11):62-63
目的比较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敏感性细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加替沙星组(A组)30例给予加替沙星0.2g/次,左氧氟沙星组(B组)给予左氧氟沙星0.2g/次,均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为7-10do结果A组和B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0.00%(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00%和80.00%(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和10.00%。结论加替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检测Tei指数(TDI-Tei)及三尖瓣环运动速度参数,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14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其中左心室肥厚(LVH)组69例,非左心室肥厚(NLVH)组71例,另外选取正常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脉冲多普勒测量三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计算E/A比值;脉冲TDI测量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处的TDI-Tei及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Am),计算Em/Am比值.结果 LVH组与NLVH组Em[(8.9±2.4)、(11.2±2.5)cm/s]、Em/Am比值[0.56±0.15、0.76±0.1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1±3.2)cm/s、0.93±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VH组与NLVH组TDI-Tei(0.54±0.12、0.41 ±0.0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33±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H组Sm[( 12.3±2.3)cm/s]明显低于对照组[(13.8±2.3)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H组与NLVH组TDI-Tei与E/A比值、Em、Em/Am比值和Sm呈明显负相关(分别为r=-0.412、r=-0.526、r=-0.498、r=-0.371,P<0.01).结论 TDI-Tei联合三尖瓣环运动速度参数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右心室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鲁晟  蔡云祥 《中国药业》2010,19(12):29-30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酶免疫(CLEIA)法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人血清中茶碱质量浓度的相关性。方法分别用CLEIA法和HPLC法平行测定2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茶碱血清质量浓度,比较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结果两者测定值经配对t检验,P〉0.05;经回归分析,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2831+1.069X,r=0.9883(n=24),茶碱质量浓度在1.0~80.0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用CLEIA法和HPLC法测定的茶碱血清浓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安鸿志  于卫江  李杰  张斌  田锋奇 《中国药房》2008,19(35):2767-2769
目的:寻找顺铂药动学参数与疗效和毒性的关系。方法:16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使用顺铂不同剂量联合长春瑞滨方案治疗,动态采集患者0~96h血样本,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顺铂的血药浓度。按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疗效和毒副作用分级标准评价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采用统计学方法和药动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疗效方面,CR+PR组和SD+PD组的AUC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两组的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恶心呕吐方面,0~Ⅱ度组和Ⅲ~Ⅳ度组的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骨髓抑制方面,WBC减少组和WBC未减少组的Vc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两组的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UC值、Vc值分别与疗效、白细胞减少症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合并Hamm和Carroll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预计代偿公式,形成新的预计代偿公式,提高判断准确性。方法①计算Hamm及Carroll公式6种酸碱失衡预计代偿范围;②合并两组公式预计代偿范围:慢性呼吸性碱中毒(呼碱)时,合并预计最大代偿值=Hamm预计最大代偿值-0.200×(Hamm-Carroll)预计最大代偿值,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呼酸)时,合并预计最大代偿值=Hamm预计最大代偿值+0.125×(Carroll-Hamm)预计最大代偿值,慢性呼碱(酸)时,预计最小代偿值=(Hamm+Carroll)预计最小代偿值/2,其他酸碱失衡预计最大(最小)代偿值的合并预计代偿值=(Hamm+Carroll)预计代偿值/2;③用直线回归方程还原合并预计代偿公式;④软件模拟酸碱失衡数据,对3组公式判断的酸碱失衡类型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新合并公式:代谢性酸中毒(代酸)PaCO2=(39.0-1.30×△[HCO3-]↓)~(41.0-1.10×△[HCO3-]↓),代谢性碱中毒(代碱)PaCO2=(37.5+0.65×△[HCO3-]↑)~(42.5+0.90×△[HCO3-]↑),急性呼酸[HCO3-]=(23.26+0.046×△PaCO2↑)~(24.80+0.120×△PaCO2↑),慢性呼酸[HCO3-]=(22.50+0.325×△PaCO2↑)~(25.50+0.475×△PaCO2↑),急性呼碱[HCO3-]=(22.75-0.225×△PaCO2↓)~(25.25-0.200×△PaCO2↓),慢性呼碱[HCO3-]=(22.75-0.500×△PaCO2↓)~(25.25-0.450×△PaCO2↓)。结论合并公式与Hamm及Carroll公式配对的Kappa值及判断一致率,均明显高于Hamm与Carroll公式配对(P〈0.01)。合并公式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吸入糖皮质激素(ics)联合小剂量茶碱与联合白三烯调节剂治疗5岁以下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中度持续性哮喘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ICS+茶碱组和ICS+孟鲁司特钠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常规吸人丙酸氟替卡松,ICS+茶碱组加用口服缓释茶碱片6mg/(kg·d),分两次服;ICS+孟鲁司特组加用口服孟鲁司特钠,1次/d,4mg/次,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两组的H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ACT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人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小剂量茶碱与联合白三烯调节剂治疗5岁以下儿童哮喘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8.
张斌  汪华蓉  康纪平  李秋波  冯晓科 《中国药房》2008,19(19):1477-1478
目的:研究高蛋白饮食对犬加替沙星药动学的影响。方法:8只Beagle犬随机交叉空腹或给予高蛋白饮食同时单次口服加替沙星胶囊17mg·kg-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用3p97软件计算两者的药动学参数并比较评价。结果:空腹组和高蛋白饮食组的药-时曲线符合口服吸收一室摸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ke(4.00±0.84)、(9.28±1.32)h;tmax(2.29±1.08)、(4.98±2.76)h;Cmax(6.06±0.87)、(3.42±1.20)μg·mL-1;AUC(0~t)(56.74±10.80)、(68.66±15.92)μg.h.mL-1,2组比较各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高蛋白饮食明显影响犬加替沙星药动学参数。  相似文献   

19.
徐宏彬  李玲 《中国药房》2009,(35):2768-2771
目的:了解阿奇霉素与其它常用抗生素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差异。方法: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12项研究阿奇霉素与其它常用抗生素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同质性检验和合并效应量的估计。结果:同质性检验的估计:有效性(χ2=16.2292)和安全性(χ2=16.6720)的P值均>0.05,具有同质性,可以合并结果。合并效应量的估计:OR合并=2.6851,95%可信区间为2.3883~3.0187,OR合并的检验:χ2=43.8358,P<0.01;安全性:OR合并=0.3672,OR合并95%可信区间为0.3615~0.3729,OR合并的检验:χ2=46.4524,P<0.01。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疗效总体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0.
张斌  汪华蓉  康纪平  李秋波  冯晓科 《中国药房》2008,19(25):1952-1954
目的:研究脂质饮食对加替沙星药动学的影响。方法:8只Beagle犬随机交叉空腹或给予脂质饮食同时单次口服加替沙星胶囊17mg·kg-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用3p97软件计算两者的药动学参数,并评价脂质饮食对加替沙星药动学的影响。结果:空腹组和脂质饮食组的药-时曲线符合口服吸收一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1/2Ke分别为(4.00±0.84)、(7.87±1.54)h;tm ax分别为(2.29±1.08)、(3.61±2.72)h;Cm ax分别为(6.06±0.87)、(2.91±1.27)μg·mL-1;AUC(0~t)分别为(56.74±10.80)、(45.35±10.81)μg.h.mL-1,其中t1/2ke、Cm ax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脂质饮食明显影响加替沙星药动学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