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均住院日是评价医院效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之一.为充分利用医疗资源,降低患者住院的总体医疗费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缩短平均住院日是有效途径之一.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同时,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能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结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情况,探讨了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必要性,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璞 《中国卫生资源》2011,14(4):231-232
平均住院日是反映医疗资源利用率和医院总体医疗服务质量的综合指标,是医院工作效率与管理状况的晴雨表,缩短平均住院日,不仅能有效降低医疗费用,还能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因而提出了若干措施,可帮助缩短平均住院日,缓解看病难和住院难。  相似文献   

3.
实施预住院制度降低平均住院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护工作者不仅要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还要将“尽早康复”和“尽可能少的医疗费用”作为医疗服务的目标。平均住院日是直接反映和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缩短平均住院口是提高医院绩效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影响平均住院日的主要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均住院日是评价医院效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之一。通过对医院近3年来平均住院日等相关核心医疗指标的分析,找出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主要因素,深入研究并提出对策,以便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同时,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上海某医院为研究对象,分析缩短手术科室平均住院日的举措;评估举措实施后对缩短手术科室平均住院日和术前平均住院日的成效;讨论缩短平均住院日的目的和意义;对大型综合型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医疗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静 《中国医院统计》2011,18(3):271-272
目的 通过对某院2004-2008年平均住院日的分析,找出影响平均住院日的主要因素,为控制平均住院日不合理的增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妇产科医院2004-2008年部分业务指标和经济指标的变动趋势进行描述性因素分析结果 随着平均住院日的下降,各业务指标和经济指标的绝对数占总经济和业务指标的构成比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核心,以提高医疗绩效为目的,合理利用医院资源,提高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医院和病人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平均住院日是衡量医院利用卫生资源有效性,以及评估医院管理绩效的关键性指标,缩短平均住院日已经成为医院管理者的共识.因此,探讨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找出缩短平均住院日的途径是现阶段医院管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实现医院改革的重要突破——缩短平均住院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缩短平均住院日是有效地利用国家卫生资源的切实可行措施,也是评价医院医疗质量和经济管理水平 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本文介绍了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突破口,促进了医院内涵建设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流程重组在手术病种平均住院日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平均住院日是反映医疗资源利用率和医院总体医疗服务质量的综合指标[1]。缩短平均住院日既能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又能提高医院床位利用率和周转次数,从而提高医院的  相似文献   

10.
平均住院日是一项全面衡量医院医疗服务的硬性综合指标,也是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本文从医院的实际出发重点分析了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因素,并对缩短平均住院日阐述了对策和措施,在提高诊疗效果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使医院步入质量效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平均住院日缩短与人均住院医疗费用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2,他引:8  
随着医疗费用的急骤上升,寻求如何降低医疗费用,同时又能不断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医疗决策者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平均住院日是反映医疗资源利用率和医院总体医疗服务质量的综合指标,缩短平均住院日可提高床位利用率和周转率,使医院有限的资源为更多的病人服务,从而提高医院社会与经济效益[1].现对我院1999-2003年全院住院病人平均住院日缩短与费用情况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2.
转科影响科室平均住院日评价的解决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冬生 《中国卫生统计》2006,23(5):439-439,449
平均住院日是评价医院效率和效益、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缩短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加快病床周转,能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扩大医院收治病人的容量,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一直是医院管理的目标之一.卫生部在卫生事业“八五”计划和2000年规划中指出:城市大中型医院要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改革突破口,加快改革步伐,力求2000年平均住院日达到14.7天.虽然我院在几年前就已实现这一目标,但近年我院的床位使用率逐年攀高,2001年就超过了100%.为此,我院出台了对科室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奖励措施,具体方案是:以季度为统计时间段,对于病床使用率超过95%、平均住院日与上年同期相比有缩短且出院人数较上年同期有增加的科室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住院时间超过1个月的病人,必须上报医务科,并视情况而定,给予一定的扣罚.  相似文献   

13.
缩短平均住院日成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平均住院日是直接反映医院综合管理水平、医疗护理质量及医院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我院从1992年起实施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改革,把缩短平均住院日列入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经过几年的努力,至1998年年底,平均住院日下降了14.36天。本文针对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成因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据此证明,把缩短平均住院日作为突破口,以促进医院管理水平及综合效益提高的医院改革方向是行之有效的,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平均住院日动态化目标管理模式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均住院日是评价医院效率、效益、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综合性指标,缩短平均住院日是提升医院效能的关键。针对当前平均住院日"超常缩短"现象,从医院管理角度入手,构思平均住院日动态化目标管理模式,为平均住院日的合理缩短,有效提升医院效能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林崇健 《现代医院》2006,6(11):93-94
医院应该围绕绩效评估模型,挖掘潜力,加强病床管理,提高病床使用率,加强流程管理,缩短平均住院日,量入为出,注意规模经济,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高医疗劳务附加值,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床位管理,缩短平均住院日。方法责任指标落实到床位;核心制度落实到床位;人才培养符合床位要求;医技及后勤保障到床位;监督考核落实到床位等。结果平均住院日下降了2.1天,床位服务效率提升,医院运转效率提高。结论以床位管理为抓手,可以缩短平均住院日,实现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7.
平均住院日不仅直接反映了医院医疗服务效率和资源的有效利用,还间接衡量了医院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合理的缩短平均住院日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影响平均住院日可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平均住院日是评价医院工作效率、医疗护理质量、综合管理水平和有效利用卫生资源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卫生部在卫生事业“八五”计划中指出:“城市大中型医院力求2000年平均住院日达117天。”我院近年对缩短平均住院日颇为重视,1998年为17天,1999年为16天,但距卫生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必须加强对影响平均住院日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缩短平均住院日。下面谈几点医院可控制因素对平均住院日的影响。1收费方式:医院可采取多样的收费形式如:现金、支票、银行信用卡等,尽量满足患者住院期间医疗所需,避免出现因支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疗费用的上升.如何降低医疗费用,同时又能不断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医疗决策者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平均住院日是反映医疗资源利用率和医院总体医疗服务质量的综合指标。缩短平均住院日可提高床位利用率和周转率.使医院有限的资源为更多的病人服务,从而提高医院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影响基层医院平均住院日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平均住院日指一定时期内 ,每一出院者平均住院时间的长短 ,是一个评价医院效率和效益、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比较硬性的综合指标 ,它不仅反映医院的医、护、技力量 ,而且能全面反映医院的管理水平。缩短平均住院日能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 ,扩大医院的收容量 ,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因此 ,长期以来在对医院的综合评价中一直将平均住院日作为低优指标。但对基层医院来说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平均住院日往往呈现超常缩短的现象〔1〕,它不能客观体现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如何使平均住院日达到一个适度的水平 ,应该从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两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