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超声弹性应变率与常规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纳入研究共126例择期手术甲状腺结节患者,共有146个结节。行术前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扫描。根据常规超声结果及Stacul半定量评分法判断结节良恶性。根据超声弹性成像结果构建ROC曲线,确定诊断最佳临界点。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标准,比较超声弹性应变率、常规超声及联合诊断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超声弹性应变率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7,最佳诊断界值为2.53;弹性应变率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38%、72.48%及73.97%;常规超声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68%、74.31%及74.68%;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49%、88.07%及87.67%;超声弹性应变率与常规超声在灵敏度及特异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诊断特异度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弹性应变率及常规超声(P<0.05)。结论超声弹性应变率在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具有中等价值。超声弹性应变率与常规超声联合诊断可提高甲状腺结节特异度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眼内及眶内肿瘤的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向红 《右江医学》2004,32(5):458-459
目的 探讨超声在眼内及眶内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高频探头对眼内及眶内肿瘤进行多切面检查 ,观察肿物的声像图特征 ,并分析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诊断符合率以脉络膜黑色素瘤、海绵状血管瘤、泪腺混合瘤最高 ,均达 10 0 %,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断符合率为 92 .8%,而视神经鞘瘤诊断符合率较低 ,仅为 60 %。结论 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眼内及眶内常见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5,(11):1495-1496
目的:探讨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疑似急性阑尾炎38例患者应用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结果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结论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伤,重复性及准确率高等特点,为临床提供了对急性阑尾炎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对产后胎盘植入的重要性。方法对1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超声诊断进行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产后胎盘植入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胎盘植入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早期诊治胎盘植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曹立菊 《中国病案》2008,9(10):12-13
质检中西医结合病案存在诊断不规范,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有瑕疵,中医治疗上存在一定的无辨证而变更治则及方药。提示临床医师诊断及依据要科学、严谨,鉴别诊断要有针对性。中医治疗辨证才能论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术前螺旋CT诊断与X线、超声诊断,并分析螺旋CT的影像学表现,探讨急诊螺旋CT在外伤性肠及肠系膜损伤诊断及定位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65例行急诊平扫的肠或肠系膜损伤的术前CT、X线、B超等影像诊断结果,比较不同影像报告与术后诊断的符合情况,分析外伤性肠及肠系膜损伤的CT诊断的特点。结果对肠及肠系膜损伤的CT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B超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01),螺旋CT对外伤性肠及肠系膜损伤有对应的征象,利于做出定位诊断。结论螺旋CT对腹部外伤性肠及肠系膜损伤具有良好的诊断及定位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回顾恶性肿瘤脑转移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及特点。方法:通过对2005年1月~2010年5月119例脑转移瘤的CT及部分MRI影像的回顾分析,总结其CT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影像学特征及一般规律。结果:脑转移的发生与原发肿瘤发病部位有一定比例关系,脑转移瘤CT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特点。结论:结合临床病史资料,CT能对脑转移瘤做出明确的定性诊断,易与其他脑内原发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8.
王悦欣 《中外医疗》2014,(16):185-185
目的探讨阑尾病变诊断中应用超声及超声双重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院收治的76例阑尾病变患者,分别采取超声诊断及超声双重造影诊断,分析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超声和超声双重造影在诊断单纯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时,诊断效果相似;在诊断坏疽性阑尾炎、阑尾黏液性囊肿、阑尾黏液腺癌及阑尾腺癌时,超声双重造影诊断效果明显高于超声诊断效果。结论超声及超声双重造影在诊断阑尾病变时,均可有效诊断阑尾病变,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但超声诊断会受到阑尾肿瘤的体积、周围组织、血供等因素影响,无法有效诊断,超声双重造影可明确诊断阑尾病变肿瘤情况;因此,针对复杂阑尾病变诊断,超声双重造影诊断价值高于超声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已往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具有特异诊断意义的胃电图诊断标准。方法:分别以国内现行胃电图参考诊断标准和自拟的胃电图特异性波形诊断标准,比较了几种胃及十二指肠病变的胃电图诊断结果与胃镜及病理诊断结果的吻合率。结果:以胃电图中高耸快波为胃溃疡,以载棘高耸快波为十二指肠溃疡,以平缓波为Ⅰ型胃癌,以孤立高波为Ⅱ型胃癌的参考诊断标准,与胃镜及病理诊断结果的吻合率高于现行胃电图参考诊断标准的诊断结果。结论:以胃电图特异性波形作为胃及十二指肠病变的参考诊断标准优于国内现行标准,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董艳霞 《中原医刊》2011,(4):123-123
目的研究总结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对胎盘早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结合临床对胎盘早剥进行分析诊断。结果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胎盘早剥71例,漏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97.3%。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对胎盘早剥的术前诊断和处理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肉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6例食管癌肉瘤临床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资料,探讨食管癌肉瘤发生、发展特征。方法:将早期食管癌与肉瘤单独或共存的病理切片在镜下观察摄片,了解癌与肉瘤的解剖关系。结果:发现食管癌肉瘤有三种存在形式:①食管早期浸润癌与肉瘤单独存在;②早期浸润癌与肉瘤共存,二者间界限分明;③癌组织与肉瘤混杂生长。结论:推断某种致癌化学物质或病毒攻击免疫功能低下的食管肉瘤表面、基底、对侧食管粘膜,致其基因突变,形成原位癌、早期浸润癌,并逐渐侵入肉瘤或更深。食管肉瘤与食管癌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肉瘤组织中肾上腺髓质素(ADM)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正常子宫肌层组织(20例)、子宫平滑肌瘤组织(30例)、子宫肉瘤组织(46例)中肾上腺髓质素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1)子宫平滑肌瘤与正常子宫肌层组织比较、子宫肉瘤与子宫平滑肌瘤组织比较、ADM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2)ADM高表达组与ADM低表达组的MVD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肉瘤组织ADM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5);(3)子宫肉瘤ADM阳性表达与核分裂相呈正相关,且预后差。结论肾上腺髓质素是一种重要的子宫肉瘤组织血管生成调节因子,有可能成为一个新指标,用于临床判断子宫肉瘤患者预后,并为子宫肉瘤抗血管生成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口咽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法报道我院2例口咽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患者的临床和随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口咽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无特征性临床表现。组织学表现为瘤细胞呈椭圆形,瘤组织弥漫分布,瘤组织间常夹杂小淋巴细胞。免疫组化检查示CD21(+)、CD35(+)、clusterin(+)、表皮生长因子受体(+),ki-67表达程度不一。手术加化疗后随访18个月,局部无复发,无全身其他系统转移。结论口咽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形态学变化较大,诊断需要依靠详细的病理形态观察及多种免疫组化标记,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化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运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回顾性分析2例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2例分别发生于颈部及腹股沟,瘤组织HE镜检为梭形或卵圆形肿瘤细胞,呈结节状浸润性生长方式,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合体状,呈片束状、编织状或旋涡状结构,有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瘤细胞特异性表达CD21、CD35,部分表达的抗体有EMA、CD68、CD34、$100。结论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是一种少见的梭形或卵圆形细胞肿瘤,恶性度较低,结节状生长方式及淋巴细胞浸润对诊断可能有提示意义,CD21及CD35的表达对其确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发生于后腹膜的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肉瘤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肿瘤细胞呈梭形,排列成束,显示中度异型性,可见核分裂像(3~4个/10HPF).免疫表型:瘤细胞弥漫性广泛表达Vim、SMA,不表达MSA、Des、和S100蛋白.结论 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肉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肉瘤,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显示瘤细胞具肌纤维母细胞性分化.应与纤维瘤病、纤维肉瘤和平滑肌肉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少见部位原发性滑膜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报道1例耻骨原发性滑膜肉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滑膜肉瘤一般具有双向分化特点,由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组成,免疫组化可表达Vimentin、广谱CK、低分子量CK、bcl-2、S-100、CD99等.结论 滑膜肉瘤组织形态多变,易与各种软组织肿瘤混淆,免疫组化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子宫肉瘤165例临床病例。方法研究对象为在2000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内,该院一共收治的165例子宫肉瘤患者。回顾性分析诊断病例结果。结果①在165例子宫肉瘤患者当中:癌肉瘤、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腺肉瘤各为70例、56例、35例、4例;②各类I期病理一共为101例,II期一共为44例,III期一共为20例;③针对患者病理期级手术方法共分为全子宫切除术、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化疗、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化疗+放疗几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165例子宫肉瘤患者以癌肉瘤居多,其次是平滑肌肉瘤。期级以I期患者居多,阴道不规则流血是子宫肉瘤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掌握患者病理类型,采取对应治疗方案,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20(S)-人参皂苷Rg3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对S180肉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F〗20(S)-人参皂苷Rg3(SPG-Rg3)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对S180肉瘤生长以及荷瘤小鼠生命延长期的影响。方法:体外通过染料排斥实验观察SPG-Rg3抗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体内建立S180实体瘤模型,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SPG-Rg3 3、1和0.3 mg·kg-1组及环磷酰胺组(CTX)、溶剂对照组(Control)以及联合用药组(CTX+SPG-Rg3),每日腹腔内给药,持续10 d,停药24 h后处死动物,称体重、瘤重,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及两药相互作用指数(CDI)。并建立S180腹水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SPG-Rg3 3、1 和0.3 mg·kg-1组及环磷酰胺组(CTX)、溶剂对照组(Control)以及联合用药组(5-FU+SPG-Rg3)6组,连续5 d腹腔给药,记录小鼠存活天数,计算生命延长期。结果:体外实验中,SPG-Rg3抑制了S180肉瘤细胞生长,其IC50值为(10.49±2.96)mg·L-1。体内实验中,SPG-Rg3对S180肉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SPG-Rg3+CTX)联合用药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优于SPG-Rg3和CTX组。SPG-Rg3和5-FU均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SPG-Rg3+5-FU)联合用药组生命延长率比5-FU单独用药组明显增高。结论:SPG-Rg3可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且SPG-Rg3可以提高CTX和5-FU的抗肿瘤作用,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26例子宫肉瘤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肉瘤好发于中年妇女,本组16例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7例, 癌肉瘤3例。[结论]子宫肉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其确诊必须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