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探究不同产地甘松化学成分差异,评价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甘松药材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甘肃、青海、四川16批次甘松的指纹图谱,并对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进行相似度评价结合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等模式识别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16批次甘松HPLC指纹图谱共匹配到60个共有峰,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指认出绿原酸、丁香酸、蒙花苷、甘松新酮、马兜铃酮5个色谱峰,指纹图谱相似度范围为0.943~0.999。16批次甘松样品中绿原酸、丁香酸、蒙花苷、甘松新酮、马兜铃酮含量测定变化范围分别为1.046 5~4.975 3、0.028 4~0.108 7、0.016 7~0.157 4、7.442 1~37.869 1、0.673 7~4.306 5 mg/g,5种成分在不同产地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HCA将16批次甘松分为3类;PCA得不同批次甘松质量差异较大;经OPLS-DA筛选出了绿原酸、丁香酸、甘松新酮、马兜铃酮等31个差异成分。指纹图谱综合评价结果表明S4、S7、S10甘松样本质量较好。结论 确定了绿原酸、丁香酸、甘松新酮、马兜铃酮4种指标成分作为评价甘松质量差异的潜在标志性成分,建立的甘松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可为甘松药材的质量控制、综合评价和临床应用的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产地甘草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不同产地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研究,并对HPLC指纹图谱结果进行聚类分析,以探讨产地对甘草药材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以甘草药材所含活性成分为分析对象,选择适宜的HPLC条件,建立了甘草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考察。以甘草酸、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苷、异甘草素5个活性成分峰面积的标准化结果对17批样品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分析方法有较好的重现性,不同产地甘草中甘草酸和甘草黄酮的量存在较大差别。结论甘草活性成分的积累与产地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建立白脉软膏透皮接收液中甘草酸铵、甘松新酮、姜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白脉软膏的经皮渗透性和2种促透剂对3种成分透皮吸收的影响进行考察。采用HPLC测定透皮接收液中甘草酸铵、甘松新酮、姜黄素的含量,以立式改良的Franz透皮扩散池,小鼠腹部皮肤(处理与不处理)进行体外透皮实验,优选透皮接收液,考察白脉软膏透皮吸收规律及促透剂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接收液PG-ET-NS(3∶3∶4),PEG-ET-NS(3∶3∶4),ET-NS(3∶7),以PEG-ET-NS(3∶3∶4)综合溶解能力较好,以其为接收液进行体外透皮实验,24 h甘草酸铵、甘松新酮和姜黄素累计透过量分别为5. 73,18. 99,0. 38μg·cm~(-2)。以QEF和ER为促透性能综合考察指标,甘草酸铵的综合促透性能为3%聚乙二醇≈1. 19倍(3%氮酮)=1. 94倍(空白),甘松新酮的综合促透性能为3%聚乙二醇≈1. 28倍(3%氮酮)=1. 37倍(空白),姜黄素的综合促透性能为3%聚乙二醇≈1. 77倍(3%氮酮)≈3. 42倍(空白),2种促透剂对3种成分的综合促透性能为3%聚乙二醇3%氮酮空白。白脉软膏中甘草酸铵、甘松新酮、姜黄素的透皮吸收曲线符合零级方程,表明3种成分的透皮过程与软膏中各成分的浓度无关,且为扩散过程,该实验为软膏类经皮制剂体外透过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宋奇  刘宏  王添敏  邸学  张慧  翟延君  康廷国 《中草药》2022,53(7):2143-2149
目的 基于HPLC指纹图谱与多成分含量测定,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评价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叶质量,为其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30批不同产地胡桃楸叶指纹图谱;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了3种化学成分,并测定了样品中3种成分的含量;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30批胡桃楸叶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2个共有峰,指认的3个共有峰为绿原酸、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指纹图谱相似度范围是0.827~0.995,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样品中绿原酸、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3种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58~5.607mg/g、0.113~3.974mg/g和0.439~6.537mg/g;聚类分析将样品分为3类,30批样品中28批样品聚为一类,铁岭鸡冠山乡(S3)、本溪东营坊乡(S6)的样品各自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用2个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得分大于1的前6位分别为S3、S6、S12、S8、S24和S18;30批样品中3种成分的总含量与主成分综合得分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 建...  相似文献   

5.
王彦帅  丁浩强  郑鑫杰  李想  张静泽  王苹  刘岱琳 《中草药》2020,51(11):2946-2953
目的建立经典名方泻白散物质基准HPLC指纹图谱以及3种指标成分桑皮苷A、甘草苷、甘草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指纹图谱色谱条件:检测波长254 nm/325 nm,柱温35℃;体积流量0.8 mL/min;进样量25μL;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二元梯度洗脱:0~20 min,5%~10%乙腈;20~33 min,10%~15%乙腈;33~50 min,15%~20%乙腈;50~95 min,20%~58%乙腈。采集10批次泻白散物质基准指纹图谱,采用中国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对其进行评价。含量测定色谱条件:检测波长237 nm,柱温30℃;体积流量1.0 mL/min;进样量5μL;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二元梯度洗脱:0~10 min,5%~20%乙腈;10~18 min,20%~60%乙腈;18~26 min,60%~100%乙腈;26~38 min,100%乙腈;38~41 min,100%~5%乙腈;41~45 min,5%乙腈。结果根据匹配结果,在254 nm波长下确定了55个共有峰,在325 nm波长下确定了57个共有峰。在共有峰中共指认桑皮苷A(S)、甘草苷、甘草酸铵3种物质。经过方法学研究,其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对10批次泻白散物质基准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指纹图谱之间相似度均大于0.9。桑皮苷A、甘草苷、甘草酸铵含量测定方法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2%、97.40%、105.81%,RSD分别为4.41%、2.51%、1.19%,均满足《中国药典》2015年版要求,3种成分分别在25.25~2525、25~2 500、8.5~850 ng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对10批次泻白散物质基准进行含量测定,其中桑皮苷A质量分数为11.6~35.5 mg/g,甘草苷质量分数为0.1~1.6 mg/g,甘草酸质量分数为0.3~2.5 mg/g,3种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说明不同产地的桑白皮、甘草药材质量差异较大。结论建立经典名方泻白散物质基准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为泻白散物质基准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东方  鲁晓光 《中成药》2024,(3):927-931
目的 评价健肝乐颗粒质量。方法 分析采用Welchrom C18色谱柱(4.6 mm×250 mm, 5μm);流动相乙腈-0.3%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30 nm,建立HPLC指纹图谱。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考察质量一致性。HPLC法测定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芹糖甘草苷、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铵7种指标成分的含量。结果 16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21个共有峰,相似度均不低于0.97,指认出7种成分。各批样品聚为2类,VIP大于1的成分有11种。芍药苷含量最高,异甘草苷含量最低。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不同批次健肝乐颗粒质量一致。  相似文献   

7.
黄建猷  胡筱希  麦琬婷  黄周锋  章波  陆国寿  叶勇 《中草药》2021,52(14):4334-4340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多成分定量与化学模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不同产地消瘤藤Pileostegia tomentella质量,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6、265、320 nm,对14批不同产地消瘤藤药材进行指纹图谱及5种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研究,应用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等化学模式识别法对消瘤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14批消瘤藤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875以上,茵芋苷、紫丁香苷、当药苷、7-羟基香豆素和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质量分数分别为1.280 5~9.431 6、0.001 5~0.1558、0.089 8~1.863 1、0.328 9~3.382 6、0.073 9~1.112 8 mg/g;选取了12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的共有峰,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4批消瘤藤分为3类,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通过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评价不同产地间质量的差异,从而发现S1、S12、S14等地的质量较优。结论广西不同产地消瘤藤存在一定质量差异。指纹图谱与含量测定相结合,应用化学模式识别法可全面评价消瘤藤质量。该法的建立为消瘤藤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经典名方芍药甘草汤中多个物质组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基于芍药甘草汤HPLC指纹图谱对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苷和甘草酸铵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甘草苷和甘草酸铵分别在0.582~2.522μg、0.711~3.081μg、0.39~1.69μg、1.68~7.28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芍药甘草汤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甘草苷和甘草酸铵含量分别不少于19.0mg/g、5.0mg/g、4.6mg/g、20.0mg/g。结论:该方法数据准确,灵敏度高,稳定可靠,能够整体反应出制剂的化学物质特征,可用于经典名方芍药甘草汤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20,(10)
目的:建立甘草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法对甘草质量进行整体评价。方法:采用依利特Supersil ODS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7 nm;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40℃,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建立了甘草HPLC指纹图谱,共确定27个共有峰,并指认了2、3、16号色谱峰分别为芹糖甘草苷、甘草苷、甘草酸;14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00。聚类分析将14批甘草分成3类;主成分分析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芹糖甘草苷、甘草苷、甘草酸等12个成分对甘草分类影响较大。结论: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法能够整体、全面、真实地反映甘草质量的差异,对甘草质量控制及整体性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爱潮  祁东利  罗配  范丽丽  刘洋  刘志东 《中草药》2014,45(23):3408-3413
目的 研究和建立温胆汤UPLC-UV指纹图谱,确定色谱峰药材来源,同时对各成分进行定性研究,为该方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UPLC-UV法进行温胆汤指纹图谱研究,对14批样品进行相似度分析;阴性液对照法进行共有峰药材来源研究;UPLC-MS/MS法对温胆汤中成分进行定性研究.结果 建立了温胆汤UPLC-UV指纹图谱,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对14批样品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得出共有峰指纹图谱,标记了22个共有峰;进行了14批样品相似度比较,相似度在0.863~0.998;通过与对照品保留时间比较,直接指认了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苷、甘草苷和甘草酸铵;与药材阴性液比较,对22个共有峰药材来源进行了归属;UPLC-MS/MS法定性了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苷、甘草苷和甘草酸铵5个成分,推断出了圣草枸橼苷、异柚皮苷、枸橘苷、乌拉尔甘草皂苷乙4个成分.结论 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准确、可靠,对温胆汤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婷  郑夺  王文彤  陶遵威 《中草药》2015,46(13):1920-1925
目的建立指纹图谱与一测多评(QAMS)结合的考察模式,验证该方法在制剂质量评价中应用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以参芎养心颗粒为研究对象,以葛根素为参照物建立参芎养心颗粒HPLC指纹图谱,计算该成分与阿魏酸、橙皮苷、丹酚酸B、甘草酸铵、五味子醇甲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计算其量,实现QAMS。同时对QAMS的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进行比较,以确证QAMS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结果建立了参芎养心颗粒HPLC特征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17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6个共有峰,10批参芎养心颗粒的相似度均大于0.99。10批参芎养心颗粒中6个主要成分的计算值与实测值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QAMS结合指纹图谱的质量控制模式在参芎养心颗粒中得到验证,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可为参芎养心颗粒定量测定和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15批经典名方养胃汤基准样品UPLC指纹图谱及其7种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为养胃汤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UPLC法,建立15批养胃汤基准样品U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15批养胃汤基准样品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超高效液相联合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及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建立人参皂苷Rg1、Re、Rb1和橙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及甘草酸7个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15批养胃汤基准样品U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经与对照品比对指认出奎宁酸、腺苷、鸟苷、新绿原酸、苍术苷A、绿原酸、隐绿原酸、儿茶素、甘草苷、芹糖甘草苷、柚皮苷、橙皮苷、毛蕊花糖苷、甘草酸、6-姜辣素、川陈皮素、橘皮素、和厚朴酚、广藿香酮、厚朴酚20个色谱峰。15批养胃汤基准样品人参皂苷Rg1、Re、Rb1和橙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甘草酸的质量分数均值的±30%范围分别为0.084~0.155、0.065~0.120、0.246~0.457、4.911~9.120、0.971~1.804...  相似文献   

13.
裴玉琼  石海培  严辉  黄胜良  董伟  汪国强  包贝华  张丽 《中草药》2019,50(18):4293-4304
目的建立新生化颗粒原料优质炙甘草饮片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优质炙甘草饮片指纹图谱;采用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炙甘草饮片中6种有效成分(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甘草素、芹糖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的含量,通过与外标法进行比较,以确证一测多评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结果以基地收集与市售共计30批炙甘草饮片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炙甘草饮片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4个共有峰,对7个共有峰进行了化学成分确认,并以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及部分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比值作为评价指标区分优质饮片与统货饮片;建立了多成分一测多评定量方法,以甘草苷(S1)、甘草酸(S2)为内参物,得到异甘草苷的相对校正因子(fS1/a)平均值为0.502、芹糖甘草苷的相对校正因子(fS2/A)平均值为0.578、芹糖异甘草苷的相对校正因子(fS2/B)平均值为0.252,甘草素的相对校正因子(fS2/C)平均值为0.257,为新生化颗粒原料优质炙甘草饮片制定了更加完善的质量控制指标。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新生化颗粒原料炙甘草饮片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忘忧安神方标准煎液(WAPSD)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及4种指标性成分栀子苷、甘草苷、槲皮苷、甘草酸含量测定方法,为忘忧安神方(WAP)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制备10批WAPS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对WAPSD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建立10批WAPSD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对其进行相似度评价,对共有峰进行归属及指认。结果:栀子苷质量分数为36.84~55.86 mg·g-1,甘草苷质量分数为3.96~6.57 mg·g-1,槲皮苷质量分数为4.59~13.76 mg·g-1,甘草酸质量分数为16.48~21.40 mg·g-1,不同批次4种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说明不同批次的栀子、甘草、合欢花质量差异较大。建立了WAP的HPLC指纹图谱,10批WAPSD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4;标定了36个共有峰,多数峰来源于黄花菜、甘草、栀子;指认了4个共有峰,分别为17号峰栀子苷、24号峰苷草苷、26号峰槲皮苷、35号峰甘草酸。结论:所建立WAPSD多指标成分测定及指纹图谱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有较高稳定性,能体现WAP组分的整体特征,可为WAP后续开发及其成品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野生、组织培养和种植等14批不同来源金线莲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HPLC-TOFMS)指纹图谱,建立金线莲苷的UHPLC-TOF-MS含量测定方法,为完善金线莲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依据高分辨质谱提供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鉴定化学成分,选择[M+HCOO]-作为专属离子对金线莲苷进行含量测定。采用SPSS22.0软件对各批次药材中化学成分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考察和聚类分析,评价不同因素对金线莲药材质量的影响。结果:建立了金线莲药材UHPLC-TOF-MS指纹图谱并从中指认出36个化学成分,包括金线莲苷类5个、黄酮类18个、核苷类5个、有机酸类6个、长寿花糖苷C和天麻苷各1个。指纹图谱相似度考察、聚类分析及金线莲苷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对药材中化学成分种类及含量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为产地和栽培时间。金线莲苷质量分数处于4.85%~16.18%。结论:建立的金线莲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及金线莲苷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行,为金线莲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UPLC指纹图谱、多成分定量与化学模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不同产地青钱柳质量,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建立5个省20批不同产地青钱柳UPLC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3种化学成分并测定样品中含量;使用SPSS22.2、SIMCA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选取了16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的共有峰,通过聚类分析可将20批青钱柳分为6类,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经主成分分析,5个主成分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6.765%,通过主成分分析推测出产于湖北恩施的S14、S15药材样品的质量最好,产于江西修水的S4、S5、S8、S16次之;被指认的异槲皮苷、槲皮苷、阿福豆苷在20批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60%~0.884%、0.263%~1.097%、0.092%~0.403%,其中,S4、S8、S14、S15的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及3个成分含量总和均处在前4位,而S18、S20则均处在倒数前2位。结论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可以更全面地评价青钱柳质量,异槲皮苷、槲皮苷、阿福豆苷可以作为青钱柳质量控制的指标性成分。  相似文献   

17.
甘草饮片标准汤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15批不同产地的甘草饮片标准汤剂,对甘草苷和甘草酸进行含量测定,计算转移率与出膏率,并建立了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通过对15批甘草饮片标准汤剂进行测定,甘草苷和甘草酸转移率范围分别为59.4%~87.4%和49.8%~78.9%,出膏率范围为29.9%~38.9%,并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软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确定了10个共有峰,对15批甘草饮片标准汤剂分别进行了相似度评价,其相似度均大于0.9。该研究中甘草饮片标准汤剂制备方法规范,15批样品质量稳定,指纹图谱相似度高,其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为甘草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Waters Sun Fire C18色谱柱(3.0 mm× 150 mm,3.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1,采用多波长切换法,柱温35℃,对18批身痛逐瘀汤物质基准样品进样分析.建立了经典名方身痛逐瘀汤物质基准U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6个共有峰,使用...  相似文献   

19.
该实验基于《中国药典》生产工艺制备多批次小柴胡颗粒"基准样品",建立可用于评价市面样品的指纹图谱方法与含量测定方法。通过收集小柴胡颗粒主要药味多批次饮片,按照《中国药典》制备工艺,制备多批次小柴胡颗粒"基准样品"。采用UHPLC建立小柴胡颗粒"基准样品"指纹图谱方法,并同时建立柴胡皂苷B2、柴胡皂苷B1、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甘草苷、甘草皂苷G2与甘草酸8个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结果显示小柴胡颗粒"基准样品"对照指纹图谱共有26个共有峰,包含柴胡、黄芩、党参、甘草与生姜化学成分信息。市售31家企业47批小柴胡颗粒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分布在0.74~0.99,建立指纹图谱适用性较好。所测小柴胡颗粒主要成分黄芩苷、柴胡皂苷B2、甘草酸含量分别为22.917~49.108 mg/袋(RSD 19%)、0.28~2.19 mg/袋(RSD 62%)、0.897~6.541 mg/袋(RSD 41%),不同厂家小柴胡颗粒中柴胡皂苷B2与甘草酸质量差异性较大。基于《中国药典》生产工艺制备的小柴胡颗粒"基准样品"建立的指纹图谱与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适用于市售小柴胡颗粒质量评价,有必要增加柴胡皂苷B2、甘草酸、甘草苷作为小柴胡颗粒含量控制指标,以提升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