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考察核黄素四丁酸酯(RTB)的抗焦虑作用。方法以地西泮和丁螺环酮为阳性对照药,采用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和新型食物消耗实验,评价RTB抗焦虑作用;采用转棒实验测定RTB对小鼠肌肉协调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RTB不影响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中的入臂总次数,但在20和40 mg.kg-1的剂量下明显增加开臂进入次数百分比和在开臂中滞留时间百分比;在新型食物消耗实验中,RTB在剂量为40和80 mg.kg-1时,明显增加小鼠单位体重的食物消耗量;转棒实验中,与阳性药物比较,RTB组明显降低了小鼠的跌落率。结论 RTB具有抗焦虑的作用,且不影响小鼠的活动能力和肌肉协调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显示,从大豆中提取的异黄酮可影响机体中的信号传导通路,对细胞增殖、细胞循环调节、细胞凋亡、血管发生、细胞的黏附与迁移及许多酶的活性发生影响,并可调节学习和记忆功能。作者用大豆粉取代正常饲料中的部分玉米淀粉喂养小鼠,以正常饲料为对照,通过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大豆粉对由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间氯苯哌嗪(m-CPP)引起的焦虑样行为的作用。5周龄雄性ICR小鼠于喂食含标准营养物的饲料或大豆粉饲料29d后进行高架十字迷宫试验。测试时将小鼠置入迷宫的中心,面朝开臂,测定时程为5min,记录小鼠进入迷宫开臂和闭臂的频率以及在开臂…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明确钩吻素子是否具有抗焦虑作用。方法以大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为动物模型,评价钩吻素子单次皮下注射给药和连续皮下注射给药的抗焦虑活性及特点。结果钩吻素子能显著增加大鼠进入高架十字迷宫开臂次数和在开臂的停留时间百分率(P<0.05,P<0.01);钩吻素子在实验剂量下对大鼠自主运动活性无影响(P>0.05)。结论钩吻素子可能具有抗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芥酸酰胺对小鼠的抗焦虑样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小鼠每天1次芥酸酰胺灌胃给药,连续7 d。第7天给药后1 h进行高架零迷宫实验或先施行小鼠强迫游泳应激后立即进行水迷宫实验,行为学实验结束后断头迅速取双侧海马备用。分别采用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海马组织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MAO)活性、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结果芥酸酰胺显著增加小鼠高架零迷宫和水迷宫实验中的开臂进入次数、开臂滞留时间及缩短寻找目标的潜伏期;降低海马组织中MAO活性,增高NE和5-HT的含量。结论芥酸酰胺对小鼠可能有一定的抗焦虑样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海马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缬草素的抗焦虑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大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开场实验为动物模型,考察缬草素的抗焦虑活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皮质酮的水平。结果缬草素(10mg.kg-1)能增加大鼠在开臂内运动时间和次数百分率,并且提高大鼠在开场中央区的次数,在大鼠高架十字迷宫与开场模型上显示出抗焦虑作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表明:缬草素能降低大鼠血清皮质酮水平。结论缬草素具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地西泮、谷维素和维生素B1按1∶32∶8的比例合用后的抗焦虑作用,并同地西泮比较.方法采用大、小鼠高架十字谜宫模型和大鼠五甲烯四氮唑辨别效应对抗模型.结果在大、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地西泮与谷维素和维生素B1合用后,大、小鼠在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率明显增加,表现出明显的抗焦虑作用;而且其在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率的增加,明显高于单独使用与其含量相等的地西泮的作用.在大鼠五甲烯四氮唑辨别效应对抗实验中,合用后对抗大鼠五甲烯四氮唑辨别效应的ED50值为23.4 mg·kg-1,其地西泮含量为0.6 mg·kg-1,远低于地西泮单方的ED50值3.5mg·kg-1.结论谷维素和维生素B1具有增强地西泮的抗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分析组胺与扑尔敏对焦虑的影响。方法选用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小鼠明暗箱实验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进入开放臂和封闭臂的总次数(OE+CE)、进入开放臂次数百分比(OE%)、开放臂停留时间比例(OT%)、探究次数(HT)和封闭臂后腿直立次数(RT)、明暗箱中的穿箱次数(TT)和在明箱停留时间的百分比(LT%)。结果剂量为4.44×l0-6g·kg-1的组胺(HA)能显著减少小鼠的OT%(P>0.05);4.00×l0-3g·kg-1的扑尔敏以及同剂量的扑尔敏加4.44×l0-6g·kg-1HA能显著增加小鼠的OE+CE、OE%、OT%、TT、LT%(P>0.01)。结论扑尔敏具有抗焦虑的作用,外周给予一定量的HA可以通过H1受体发挥促进焦虑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复方抗焦虑胶囊对急性应激大鼠的药效及其对大鼠脑皮层及海马ERK/CREB信号通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了复方抗焦虑胶囊低、中、高剂量(0.75、1.5、3 g·kg~(-1))给药7d对急性应激大鼠行为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研究复方抗焦虑胶囊对ERK/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对急性应激大鼠脑皮层及海马BDNF表达的影响。结果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显示,复方抗焦虑胶囊高剂量组可明显增加大鼠进入开臂时间的百分数(OT%)(P<0.05)和进入开臂次数的百分数(OE%)(P<0.05)。Western blot实验显示,复方抗焦虑胶囊中剂量组明显减少了海马中p-ERK1/2的表达(P<0.05);高剂量组明显减少了大鼠皮层和海马中p-ERK1/2和p-CREB的表达(P<0.05)。高剂量组明显增加了大鼠皮层及海马中BDNF的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复方抗焦虑胶囊在高架十字迷宫模型中具有抗焦虑作用,且其抗焦虑机制可能与影响ERK/CREB信号通路,增加BDNF表达有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探讨四氢孕酮在艾司唑仑抗焦虑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实验选用Sprague-Dawley (SD)大鼠,单次腹腔注射艾司唑仑(0.5,1,2 mg·kg-1)和四氢孕酮拮抗剂非那雄胺(10,30 mg·kg-1)后,选用经典焦虑模型试验(Vogel饮水冲突试验和高架十字迷宫试验)检测行为。在Vogel饮水冲突试验中,检测3 min内大鼠舔水次数;在高架十字迷宫试验中,检测大鼠5 min内总入臂时间与次数,以及在开臂停留的时间和次数。选取高架十字迷宫试验后大鼠前额皮层和海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四氢孕酮含量。结果:艾司唑仑(1,2 mg·kg-1)在Vogel饮水冲突试验中显著增加大鼠舔水次数,该作用被非那雄胺(30 mg·kg-1)所拮抗;艾司唑仑(1,2 mg·kg-1)在高架十字迷宫试验中增加大鼠的开臂停留的时间和次数,该作用也被非那雄胺(30 mg·kg-1)所拮抗。艾司唑仑(1,2 mg·kg-1)增加大鼠前额皮层和海马的四氢孕酮含量,而该作用则被非那雄胺(30 mg·kg-1)所拮抗。结论:艾司唑仑在动物行为模型中的抗焦虑作用可能是通过四氢孕酮所介导的。  相似文献   

10.
吲哚衍生物I_(20)的抗焦虑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配基吲哚衍生物I2 0的抗焦虑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在小鼠高架十字迷宫模型和小鼠明暗箱模型上评价I2 0 的抗焦虑活性 ,用放免法测定给予不同剂量的I2 0 在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清中神经类固醇孕酮的含量。结果 I2 0 (1mg·kg-1,ip)能增加小鼠在开臂内运动时间百分率和小鼠穿箱次数 ,在小鼠高架十字迷宫与明暗箱模型上显示出抗焦虑作用 ;I2 0 在实验剂量下 (2 0mg·kg-1,ip)对小鼠自主活动性无影响 ,表明该化合物在抗焦虑的剂量下无镇静的副作用。放免测定结果表明 ,I2 0 能剂量依赖与时间依赖地增加大鼠血清中孕酮的含量。结论 I2 0 可能是通过与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结合 ,增加体内神经类固醇孕酮的释放 ,间接调控GABAA 受体的功能来发挥抗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盐酸氟西汀是当前一线抗抑郁药物,但是长期服用有副作用.本研究意在探讨短期服用盐酸氟西汀对小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昆明小鼠分为实验组(灌胃Flu,20mg/kg)和对照组(灌胃CMC溶液),连续灌胃7d.后用开放场实验和十字高架迷宫实验对小鼠进行测试.结果:实验组小鼠进入开放场中心次数和中心运动距离均少于对照组.进入十字高架开放臂和开放臂停留时间也少于对照组.结论:短期服用盐酸氟西汀加重昆明小鼠焦虑样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行为药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胍丁胺(Agmatine)的抗焦虑作用。方法:在小鼠明暗穿箱试验和小鼠高架十字迷宫试验,以及在大鼠Vogle饮水冲突试验及大鼠群居接触试验等经典焦虑模型上观察了胍丁胺的抗焦虑作用。结果:在小鼠明暗穿箱模型上,首次发现单次皮下给予弧丁胺80mg.kg^-1,多次皮下注射或灌胃胍  相似文献   

13.
四氢孕酮和地西泮对暴露于架高十字迷宫小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孕酮的还原性代谢产物四氢孕酮和地西泮抗焦虑作用。方法C57小鼠腹腔注射四氢孕酮、地西泮或赋形剂 ,20min后观察在架高十字迷宫试验中的表现 ,测定其自发活动。结果腹腔注射四氢孕酮0.1mg·kg-1,明显缩短小鼠进入十字迷宫开臂的潜伏期[从(31.30±8.39)s减少到(8.80±6.00)s ,P<0.001] ,并显著增加进入十字迷宫开臂的次数(从1.20±0.42增到4.80±1.75,P<0.001)及在开臂的滞留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 (从7.13 %增加到32.50 %,P<0.001)。而腹腔注射地西泮0.25mg·kg-1的抗焦虑作用弱于四氢孕酮。自发活动实验显示 ,0.5mg·kg-1地西泮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 (P<0.01) ,而0.1mg·kg-1地西泮和0.25mg·kg-1 的四氢孕酮均不影响小鼠自发活动。结论试验结果提示神经甾体和地西泮对小鼠行为有不同的作用。四氢孕酮具选择性抗焦虑作用而不影响自发活动 ,可望成为地西泮抗焦虑的代用品  相似文献   

14.
黄芩苷对孤养小鼠的抗焦虑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黄芩苷(baicalin)对孤养小鼠的抗焦虑作用。方法制备孤养小鼠模型,应用小鼠高架十字迷路实验、小鼠明暗箱实验、小鼠孔板实验和隔离小鼠攻击实验考察黄芩苷对孤养小鼠的抗焦虑作用。结果黄芩苷可以对抗孤养小鼠在高架十字迷路实验、明暗箱实验和孔板实验中所表现出的焦虑样行为,在隔离小鼠攻击实验中表现抗攻击作用。结论黄芩苷对孤养小鼠有显著的抗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核黄素四丁酸酯的抗焦虑作用。方法以空白和地西泮为对照,采用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价RTB抗焦虑作用。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给药组的总入臂次数(OE+CE)均有提高,但未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各组药物均未改变动物的活动能力。地西泮和RTB均能提高小鼠的OE%值,但未见RTB对小鼠的OE%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地西泮能显著提高小鼠的OE%。与空白组比,RTB小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小鼠的OT%,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TB具有抗焦虑作用,且不影响小鼠的运动活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小鼠海马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过表达对小补心汤总黄酮(XBXT-2)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的影响。方法小鼠海马立体定位微注射包装有GSK3β(S9A)突变型基因的腺相关病毒(AAV)制备小鼠GSK3β过表达模型,3周后采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GSK3β和磷酸化GSK3β(S9)〔pGSK3β(S9)〕含量,采用开场实验检测小鼠自发活动。而后将空载体AAV组和GSK3β过表达组小鼠各自分为给药组和溶剂组,分别ig给予XBXT-2 100 mg·kg~(-1)或同体积蒸馏水,每天1次,分别于给药14和16 d采用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小鼠抑郁样行为,18和20 d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爬梯实验检测小鼠焦虑样行为。结果 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与AAV组相比,GSK3β过表达组小鼠海马GSK3β含量显著升高(P<0.01),p-GSK3β(S9)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在开场实验中,GSK3β过表达组与AAV组间小鼠跨格次数和站立次数无显著差异。在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实验中,AAV+XBXT-2组与AAV组比较,小鼠不动时间显著缩短(P<0.05,P<0.01);GSK3β过表达+XBXT-2组与GSK3β过表达组比较,小鼠不动时间无明显差异。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与AAV组比较,AAV+XBXT-2组小鼠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和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显著增加(P<0.01,P<0.05);与GSK3β过表达组比较,GSK3β过表达+XBXT-2组小鼠上述行为指标无明显改变。在爬梯实验中,AAV+XBXT-2组比AAV组小鼠爬梯站立次数显著减少(P<0.05);GSK3β过表达+XBXT-2组与GSK3β过表达组比较,小鼠站立次数无明显差异。结论海马脑区GSK3β过表达可取消XBXT-2在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实验中的抗抑郁作用及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爬梯实验中的抗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单次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皮质酮,模拟不同程度急性应激状态,进而评价小鼠情绪症状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 SPF级BABL/c小鼠经自主活动性筛选后,按自主活动及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皮质酮给药组(50,100,200 mg·kg~(-1))。行为学实验均在皮质酮注射1 h后进行。采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悬尾实验评价皮质酮模拟急性应激对小鼠情绪症状的影响;采用新物体识别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皮质酮模拟急性应激对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皮质酮50 mg·kg~(-1)剂量组没有引起小鼠情绪及认知行为的明显改变。皮质酮100 mg·kg~(-1)剂量组显著降低小鼠在旷场实验中进入中心区域的时间(P<0.05)与次数(P<0.01);对高架十字迷宫和悬尾实验没有明显影响;可显著降低小鼠对新物体的偏好指数(P<0.05)以及水迷宫实验中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P<0.05)及目标象限运动距离(P<0.01)。当皮质酮剂量达到200 mg·kg-1时可显著影响小鼠在旷场中活动的总距离。结论单次皮下注射皮质酮100 mg·kg~(-1)可介导小鼠出现焦虑样精神障碍以及物体识别记忆和空间记忆等认知功能损伤,可用于抗应激药物的筛选和相关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紫果西番莲叶提取物的抗焦虑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提取物大、中、小剂量组共5组。提取物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灌胃紫果西番莲提取物800,400,200 mg·kg-1·d-1,阳性对照组给予地西泮2 mg·kg-1·d-1,空白对照组灌胃等容积1%羧甲基纤维素钠,各组连续给药7 d。以高架十字迷宫(EPM)实验为动物模型,考察紫果西番莲叶的抗焦虑活性;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扩增产物进行分析。结果紫果西番莲叶醇提物(400,800 mg·kg-1·d-1)能增加小鼠在开臂内运动时间和次数百分率,并且提高小鼠在开场中央区的次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表明,紫果西番莲叶醇提物(400,800 mg·kg-1·d-1)能上调EPM焦虑小鼠脑组织中GABAA受体α2亚型和α3亚型mRNA表达水平。结论紫果西番莲叶醇提物具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GABAA受体α2亚型和α3亚型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钩藤源活性化合物297和315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小鼠的影响。方法应用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CUMS造模,20 mg·kg~(-1)的297和315分别伴随灌胃给药28 d;采用糖水消耗实验评价小鼠的抑郁样行为,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价小鼠的焦虑样行为,采用水迷宫实验评价小鼠的认知功能。结果 CUMS小鼠与正常小鼠相比,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进入开臂时间及次数显著降低(P<0.01),在糖水消耗实验中糖水偏好指数显著降低(P<0.01),在水迷宫实验中进入目标象限的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而化合物297可显著增加CUMS小鼠进入开臂时间及次数(P<0.05)和CUMS小鼠的糖水偏好指数(P<0.05),同时显著缩短CUMS小鼠进入目标象限潜伏期(P<0.05);化合物315对CUMS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和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均无显著改善作用。结论 CUMS可造成小鼠的焦虑和抑郁样行为,同时损伤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化合物297可显著改善CUMS小鼠的焦虑和抑郁样行为,同时可改善CUMS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提示化合物297可能具有抗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人参多糖(Ginseng polysaccharides,GSP)对乙醇依赖小鼠戒断行为及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和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昆明种小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和GSP 3个剂量组(100、200、400 mg/kg)腹腔注射2.5 g/kg乙醇(20%,v/v),连续15 d,并于最后一次给予乙醇后24 h进行明暗箱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乙醇戒断症状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ACTH和皮质醇含量。结果中、高剂量GSP显著提高乙醇依赖戒断小鼠在明暗室中穿梭次数和在明室内停留时间以及进入开臂次数比和在开臂停留时间比。此外,GSP中、高剂量组小鼠戒断症状评分低于模型组。ELISA结果显示,GSP能显著降低血浆皮质醇含量,增加ACTH含量。结论 GSP可能通过调节ACTH和皮质醇的含量改善乙醇戒断引起的焦虑相关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