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全面收集并分析网状Meta分析(NMA)文献,为我国今后NMA的撰写和投稿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获取NMA文献,检索时间为2002年1月至2014年3月31日。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提取表,提取数据并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在检索获取的586篇NMA文献中,2002至2006年间发表NMA数量小于10篇,自2007年开始,发文数量呈迅速上升趋势,特别是2011年以后的这种增长趋势更为明显;586篇NMA文献分布在224种期刊上,被SCI收录的期刊187种,占期刊总数的83.48%,刊载的NMA数量为88.40%;共有3197位作者参与NMA的撰写, 97.81%的作者只撰写1篇NMA,50%以上的NMA来自英国和美国;在中国,台北市发表NMA数量最多。结论:通过对NMA文献的发表数量、期刊分布、作者情况和涉及病种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NMA国内外发表现状,为我国今后NMA的撰写和投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了解全球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患者药学监护的研究现状。方法:在GoPubMed网站首页搜索框内输入“‘Chronic Disease’[mesh] AND ‘Pharmaceutical Care’[mesh]”进行检索,搜集PubMed数据库中关于对慢病患者药学监护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6月19日,利用GoPubMed网站的统计功能,分析相关文献的发表年份、主题、国家和刊载期刊等情况。结果:共检索到4 110篇文献。2008年以来每年发表相关文献超过200篇。发表对慢病患者药学监护相关文献较多的国家依次是美国(1 530篇)、英国(266篇)和加拿大(233篇),我国发表相关文献76篇。结论:近年来对慢病患者药学监护相关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我国相关研究较少,做好对慢病患者药学监护的实践与研究对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充分发挥药师专业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9,(15):2101-2104
目的:分析我国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的发展现状,为药物经济学的学科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起至2018年12月,收集以"药物经济学评价"为主题的学术论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纳入文献的发表年份、发表期刊、发表机构、文献作者、合作发表、被引文献、关键词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文献1 197篇,最早的文献发表于1993年,2015年全年发表数最多(104篇),文献来源于289个期刊,其中《中国药房》发表文献数量最多(123篇),第一作者来自619个机构,最多的为中国药科大学(124篇),文献共有作者2 352名,923篇由两位作者及以上完成,合著率为77.1%;作者总人次为3 480人次,合作度为2.91。截至2019年4月19日,975篇文献有被引记录,被引率为81.4%、篇均被引频次为5.83次、H-index为29。文献共有关键词1 922个,出现频次排前三名依次为药物经济学(805次)、成本-效果分析(209次)、药物经济学评价(98次)。本研究结果提示我国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文献发表较早、分布较为广泛、研究内容覆盖全面、部分文献具有较高影响,但是文献总数偏少、分布尚不均衡、核心作者数量不足,相关研究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刘福  杨明  何梅 《中国药房》2012,(48):4546-4549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促进国内系统评价的发展。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库;手工检索《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及《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引文亦进行检索,检索时间均为2000年1月-2012年9月;采用AMSTAR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68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AMSTAR量表评分结果显示,无高质量文献,中等质量者17篇(25.0%),低质量者51篇(75.0%),尚不能认为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与发表年代有关;在提供研究计划书、文献查全率、原始文献质量鉴定、系统评价缺陷自评、原始研究的合成方法、发表偏倚判定及利益冲突说明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结论:中文期刊发表的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应加强系统评价/Meta分析人员的方法学培训。  相似文献   

5.
蔡慎  杨悦 《医药导报》2014,33(3):408-410
为深入了解我国关于用药差错方面的研究现状,该文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中文数据库截止到2012年发表的我国用药差错文献,对纳入文献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共得到757篇相关文献,其来源、期刊分布以及作者比较分散,文献研究内容有62.78%讨论用药差错防范方法,26.61%是调研报告类文章,2.78%为翻译文献。该文认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相关工作刚刚起步,研究数量呈总体上升趋势,且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尚缺乏系统化,法规和技术体系等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运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可视化对我国化妆品不良反应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我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检索2010~2021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涉及化妆品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按照发表时间、发表机构、期刊来源、主题及关键词,运用文献管理软件NoteExpress及可视化工具CiteSpace、VOSviewer对相关文献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 :检索并筛选得到文献共206篇,发文量总体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且已形成核心作者群;《中国化妆品》《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日用化学品科学》等期刊载文量相对较多;相关监测机构及医疗机构是文献的主要来源;文献内容以探讨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化妆品皮炎治疗以及斑贴试验为主。结论 :我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及相关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阳凌燕  兰芬  康新  王卓 《中国药业》2023,(18):48-54
目的 分析全球线上药学服务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药学服务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2年12月。分析纳入文献的发表年份、发表期刊、作者、基金资助情况、来源机构、来源国别(或地区)、被引用情况、关键词等信息。结果 共纳入文献319篇,其中中文文献188篇,英文文献131篇。该类文献最早发表于1998年,2019年后文献数量迅速增加。中文文献,以《中国药业》载文量最多(19篇);其中107篇(56.91%)有基金资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文量最多(6篇);北京、广东、上海发文量居前列;近年来,关键词聚焦于“互联网”“药学服务”等。英文文献,以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System Pharmacy载文量最多(20篇);其中53篇(40.46%)有基金资助;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 Fargo发文量最多(8篇);美国、中国、约旦3个国家的发文量居前列;近年来,关键词聚焦于“telepharmacy“”telemedicine”等。结论 中国作者发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我国患者安全胜任力相关护理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相关研究热点,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及维普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涉及患者安全胜任力的相关护理研究的文献,检索建库至2022年7月的相关文献,应用SPSS21.0、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的数量、年份、期刊、作者、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 从各数据库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57篇,经过去重处理共获得47篇期刊文献,最终纳入文献23篇。文献发表整体呈上升趋势;文献地区分布在14个省份,其中有15篇文献集中在北京(6篇)、山东(5篇)和上海(4篇),占总发文量51.72%;期刊分布19种,23篇文献中16篇文献发表于护理期刊占比69.57%,7篇文献发表于其他期刊,占比30.43%;基金资助文献11篇,占47.82%,其中省级5篇(21.74%),院级或校级7篇(30.43%);23篇文献中,横断面研究最多,共12篇,占总数的52.17%;关键词分析中共涉及38个关键词,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胜任力,其次是患者安全。将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共分为5个聚类,分别是专家会议、护理管理、护士、...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中国与美国药理学学科发展的概况,该文研究了2014年中国作者与美国作者发表的药理学国际论文情况,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指引我国药理学未来发展的方向。该研究在2013版期刊引证报告自然科学版药理学期刊中检索2014年中国学者与美国学者发文情况。结果表明,2014年中国作者共参与发表文献5 506篇,其中中国作者为第一/通讯作者的文献5 173篇;而美国作者参与发表文献量远高于中国作者,共发表11 256篇,其中美国作者为第一/通讯作者的文献9 470篇。从发文期刊上看,美国科研人员发文期刊影响因子更高,文章被引用次数也更多。从发文数量上看,植物药研究在我国药理学研究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美国药理学家则更注重应用性研究,神经药理为其重点关注的领域。中国作者发文涉及的机构大都为大学和高校,而在美国,除大学和高校外,企业也更多地参与到药理学研究中。结果提示,中国药理学研究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中国药理学研究需立足自身特点,突出特色,加强创新,重视应用型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了解Scoping review的作者研究能力与合作情况,以期为Scoping review研究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m、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纳入Scoping review外文研究,采用BICOMS-2分析软件对期刊、发表时间、国家、城市和作者进行抽取和整理,并生成作者共现矩阵,利用NetDraw绘制网络关系图。结果:2 292篇Scoping review刊载在820种期刊上,研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 026名作者参与了研究的发表,90.57%的作者只参与撰写1篇文献,发文量大于5篇的作者仅有3人,主要作者分为3个主要的研究团体,每个团体内部仅有2人,各团体之间没有合作。结论:缺乏长期发表Scoping review研究的期刊,研究数量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参与的作者较多,高产的作者极少,且作者之间的合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十二年来,我们共遇见狂大病23例,其中10例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岁。发病季节为3月~11月。首诊科室,儿科3例、内科3例、转院3例、急诊科1例。1.2 临床表现:发热7例,恐风5例,恐水6例,怕光3例,流涎10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4例,烦躁不安10例,多汗7例,恐惧6例,肢体麻木4例,抽搐4例,恶心、呕吐2例,昏厥1例。所有病例发病至死亡时间为2天~6天,死亡原因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县乡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1504例县乡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按性别、年龄、院别、付费方式、疾病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及院别间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平均住院日为10.39 d,女性为8.69d,乡级医院为9.27d,县级医院为9.50 d.不同年龄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5岁组、15 ~24岁组、25~44岁组、45 ~65岁组、大干65岁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10 d、7.66d、8.83 d、10.26 d和11.33 d.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39 d,新农合组为9.10 d,商业保险组10.17 d,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则为11.08 d.不同疾病分类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明显,妊娠类平均住院日最短,为6.73 d,而肿瘤患者则为14.26 d.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分类及不同付费方式间平均住院日存在差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