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刚  杨光义  周章明  曾南  叶方 《癌症进展》2010,8(6):558-561
脑肿瘤等一些脑部疾病的治疗一直是医学发展进程中的巨大挑战之一。脑部恶性肿瘤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以胶质瘤为例,尽管目前采取外科手术切除,再辅以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但其远期生存率仍不理想,尤其是多型性胶质瘤和间变型星形细胞瘤,平均存活期少于1年。  相似文献   

2.
放射性脑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放射性脑病(radiation encephalopathy,REP)是脑肿瘤或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引起的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临床及影像学诊断比较困难,常误诊为肿瘤复发或转移。我院收治1例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3年,发现右颞叶占位,影像诊断不明确,手术后病理证实为放射性脑病。本文就此病例的诊断及治疗过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随着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生存时间延长,继发性脑肿瘤患者数量也有所增加,本文旨在评价继发性脑瘤放射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继发性脑肿瘤患者采用二或三阶段的放射治疗方式,第一段全颅放疗方法为每次1.8Gy,共5次;第二段全颅放疗每次2Gy,共18次,全颅总剂量45Gy;第三阶段对单发灶患者给予小野追加放疗总剂量10—16Gy。均为常规分割每天1次,每周5次,单发病灶者总剂量55—61Gy,多发病灶者总剂量45Gy。结果:完成放疗计划31例,中断放疗5例,都在总剂量10~30Gy时中断。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33例,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66.7%、25%、5.6%,平均生存时间10.5个月。结论:继发性脑肿瘤放射治疗有效,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约占全部脑肿瘤的35%-60%。其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但由于肿瘤侵袭转移的生物学特性,手术常难以彻底切除。另外对于部分肿瘤诊断明确而不适合外科手术的病人,放射治疗则占有重要地位。精确放射治疗包括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崭新的放射治疗技术。与常规放疗相比,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癌放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忱 《中国肿瘤》2003,12(12):704-706
放射治疗目前不仅用于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根治性治疗,亦逐渐应用于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手术后的辅助性治疗以及与内分泌联合治疗。除外照射放射治疗外,组织问插植放射治疗,3-D适形放射治疗等技术也愈来愈多地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该文重点讨论各种放疗技术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适应证、疗效与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肿瘤江西医学院(南昌市330029)刘泉开1一般概况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radiosurgery,SR)作为一个治疗系统,是由神经外科、放射诊断、放射治疗与计算机技术结合产生的崭新的治疗实体。这一技术首先由...  相似文献   

7.
脑星形细胞瘤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报道脑肿瘤手术后经放射治疗的疗效。材料与方法 :1978年 1月~ 1989年 1月间收治70例脑肿瘤术后病例。放射治疗以60 Co 2野照射 ,DT4 0~ 6 5 Gy/ 5~ 7周。结果 :1,3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91.7%、5 5 .9%和 4 5 .0 %。肿瘤全切、病理分化高、肿瘤量大于 4 0 Gy和位于顶叶、颞叶的预后好。结论 :提示脑肿瘤手术与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恶性脑肿瘤极具侵袭性,尽管随着医学的发展,恶性脑肿瘤已经有了很多种标准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但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仍然很短。热消融作为一种新兴的脑肿瘤治疗方式,目前已经在动物实验和人类的临床治疗中证明其有效性和优越性。随着影像学发展,融合成像导航的热消融治疗作为更前沿的脑肿瘤的新兴治疗手段,因其术前肿瘤定位、术中融合成像引导消融位置较深或不宜手术切除的脑肿瘤及消融引发积极免疫等优势,在恶性脑肿瘤治疗领域中得到广泛研究。在本综述中,我们主要总结几种主要的恶性脑肿瘤热消融方法的发展及现状。  相似文献   

9.
神经干细胞与脑肿瘤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神经干细胞、脑肿瘤干细胞研究的深入,脑肿瘤起源于神经干细胞得到越来越多证据的支持。而传统的脑肿瘤起源及发生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脑肿瘤神经干细胞起源学说一经证实,必将对脑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指明新的方向,并带来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下咽癌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总结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30余年下咽癌治疗的经验。方法 初程以根治性治疗为收治的下咽癌病例262例,术前放射治疗加手术146例(55.7%),单纯放射治疗80例(30.5%),手术加术后放射治疗17例(6.5%),单纯手术治疗19例(7.3%)。全组分为60-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3个治疗时期,分析各时期病例的特点、治疗方法、放射治疗技术和预后。结果 随着治疗方法和技术的改进,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由60-70年代的14.3%和23.8%提高到90年代的62.2%和53.7%。结论 疾病分期、原发灶部位、治疗方法和照射技术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放射治疗在脑肿瘤的广泛应用,引起放射性坏死的机会明显增加。准确、早期的鉴别肿瘤复发和放射性坏死直接影响着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常规CT和MRI不能准确的鉴别脑肿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本文介绍了新的影像学方法(CT、MRI灌注,Xe—CT,MRI弥散成像,波谱分析,SPECT,PET)对其鉴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温杰  颜学庆  王俊杰 《癌症进展》2016,14(9):834-839
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放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质子治疗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后,已经发展成为当前放射治疗领域的一大前沿热点。与传统的光子放射治疗技术相比,质子治疗技术的优势在于其特有的Bragg峰,结合CT、MRI等影像学资料,有效地提高肿瘤靶区的剂量,同时降低正常组织受量,尽可能避免损伤正常组织与细胞,实现对肿瘤组织的“定点爆破”。这与当下医学界提出的“精准治疗”的新型医疗概念不谋而合,利用质子治疗实现精准剂量计算、精准定位、精准射线治疗的目标。本文就质子治疗的特点优势、临床应用及未来发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未来脑肿瘤治疗的新靶点:脑肿瘤干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肿瘤组织为非均质群体,其中存在少量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致瘤性的脑肿瘤干细胞(brain tumorstem cells,BTSCs)。尽管它们的数量极少,却是脑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后复发的根源。目前,脑肿瘤干细胞相关分子标记及其致瘤机制是神经肿瘤研究的热点领域。针对BTSCs自我更新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是阐明BTSCs致瘤原理的关键环节,并将为开发有效治疗肿瘤的药物提供明确的切人点和特异的靶标。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提高放射治疗的质量,近三年来我院放射科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建立规范化的治疗程序,改进放射治疗技术及建立放疗病人资料的计算机管理程序,以确保放射治疗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5.
脑胶质瘤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陈忠平 《癌症》2001,20(4):441-443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2年的统计,随地区和种族不同,原发性脑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的年发病率为2~19/10万人[1],其中原发良性脑肿瘤约占40%。在美国,原发恶性脑肿瘤的发病率为6.6/10万人[2],在所有的原发性脑肿瘤中约60%为胶质细胞瘤,其中大多数为高度恶性的星形细胞瘤。由于大多数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所以治疗十分困难。神经外科领域的二大革命(以CT问世为划时代标志的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应用)对神经外科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对恶性脑肿瘤的治疗似乎并没有突破性进展,恶性胶质瘤大多(77%)在确诊后一年内死亡。因此,如何提高恶性脑肿瘤特别是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约80%的患者把放射治疗作为单独治疗或综合治疗手段之一。腔内近距离治疗结合体外照射是最普遍使用的放射疗法,适合于治疗各个临床期别的子宫颈癌,随着放射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宫颈癌放疗技术也随之日益革新,下面对宫颈癌放疗的现状及进展加以简述。  相似文献   

17.
高黎  徐国镇 《中国肿瘤》1994,3(8):21-22
所谓近距离放射治疗(Brachytherapy)是相对于远距离放射治疗而言的。它是指通过采用各种手段将放射源连同施源器直接放入肿瘤组织内或放入人体固有腔、管内进行放射治疗的技术。前者称为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简称组织间插植治疗(Intersti-tialimplantmentbrachythera  相似文献   

18.
高剂量高精度放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志 《中国肿瘤》1999,8(4):164-166
高剂量高精度放射治疗(Highdose/highprecisionradiotherapy)是欧洲肿瘤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中的放射治疗协作组为纪念欧洲放射治疗实施质量保证(QualityAssurance,QA)计划40周年研讨会的“主题词”[1]。从技术观点分析,这一主题将会是放射治疗领域长期研究的课题之一。1高剂量高精度放射治疗的必要性肿瘤病人中约有70%在首次诊断时,没有可确定的远处转移症状,开始仅实施局部治疗[‘]。据美国学者PeYz报道卜),一项统计表明,1989年美国死亡的肿瘤病人中有68%的死亡原因与肿瘤局部未控有关。作为肿瘤局部治疗手段之…  相似文献   

19.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是一种高精度的放射治疗技术,可以通过较少分次的照射提供高剂量、高精度的放射治疗。SBRT能够显著改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局部控制和生存,对于等待肝移植的患者来说,SBRT也可以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桥接治疗。此外,SBRT已经显示出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的潜在作用。本文将就SBRT治疗H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对SBRT联合免疫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放射性脑损伤标志物的研究正在深入。本文探讨S100能否作为脑肿瘤对脑组织的损伤及脑肿瘤放射治疗中放射性脑损伤的生物学标志。方法:临床选择57例脑肿瘤患者。年龄17~69岁,平均46.7岁,男3l例,女26例(其中行IVIRI检查30例,CT检查27例),所有息者经影像学或术后病理证实,其中脑胶质瘤20例,脑转移瘤21例,脑肿瘤单纯行放射治疗16例,所有患者且均行MRI或CT平扫及增强扫描,根据MRI、CT等影像结果测定肿瘤的最大径、肿瘤体积及判定瘤体周围水肿程度;同时抽取每位受检者静脉血3ml。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肿瘤患者及脑肿瘤单纯放疗结束后息者外周血中S100B蛋白水平。结果:放疗组患者外周血S100B蛋白含量明显高于脑胶质瘤组及脑biT组,分别(P〈0.05)。正常组、脑MT组及脑胶质瘤组患者外周血S100B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肿瘤体积、最大径与血清S100B水平无线性相关。Ⅰ℃和Ⅲ。水肿程度的血清S100B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8)。结论:S100B蛋白不能作为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的鉴别指标。可以作为脑肿瘤放射治疗导致放射性脑损伤的生物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