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测定了79例白血病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活性,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淋)患者血清ADA活性显著增高;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非淋)患者ADA活性仅轻度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慢淋)的慢性期患者血清ADA活性正常或轻度增高,但其加速期或急变期ADA活性明显增高。动态观察发现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期患者血清ADA活性降至正常,复发或病情加重时ADA活性又显著增高。提示血清ADA活性测定有助于白血病的鉴别诊断,有助于慢粒或慢淋急变的早期诊断,也可作为判断病人体内白血病细胞负荷情况的一项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采用血清叶酸放射免疫法及改良的硫酸铵沉淀法,分别对各类型白血病人在不同病期进行血清叶酸和转钴蛋白测定。结果表明白血病人未缓解组及复发组的血清叶酸浓度均显著降低,在缓解时,则上升至正常。血清UBBC在各种白血病人未缓解时均升高,其中慢粒增高最显著,主要是由于R-结合物增多,急淋的血清UBBC增高则是由于TCⅡ增多。  相似文献   

3.
应用电免疫扩散法检测92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血渍铜蓝蛋白(CP)。观察到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血清CP非常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急慢性自血病缓解时血清CP显著下降(P<0.05),但仍高于正常人(P<0.01)。长期缓解的患者,血清CP降低到正常。当急性白血病复发或慢粒急变时血清CP又非常显著增高(P<0.01)。感染使血清CP进一步升高(P<0.001)。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CP增高与红细胞沉降率呈正相关。研究结果提示,检测血清CP有助于白血病的疗效观察、估计预后,及作为白血病患者缓解后长期随访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4.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09例恶性血液病确诊患者的血清铁蛋白(SF)浓度,其中急性白血病58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急粒)2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淋)25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简称急单)9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11例,慢粒急变11例,多发性骨髓瘤分泌型10例,无分泌型1例,何杰金病6例,非何杰金淋巴病11例,毛细胞白血病1例。以本院职工及学生无血液病病史,体检无异常发现,肝肾功能及外周血正常者,220例为对照。SF测定值结果如下:急性白血病治疗前及复发时为815.1±452.4μg/L(其中急粒为780.3±338.2μg/L急淋为802.7±421.3μg/L,急单为942.5±709.9μg/L)。慢粒慢性期为314.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的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50例(急性白血病初诊组)、缓解患者40例(急性白血病缓解组)、复发患者12例(复发组),另同期选取正常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4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及阳性率.结果 各型急性白血病患者初诊时血清hs-CRP水平及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初诊组、复发组血清hs-CRP水平及阳性率显著高于急性白血病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对判断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病情变化、疗效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白血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采用放免分析方法测定67例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表明急性非淋、慢粒急变及急淋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较正常显著降低,P〈0.05,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水平无明显变化;促甲状腺激素(TSH)仅慢粒急变时较正常升高(P〈0.05),游离T4(FT4)急非淋及慢粒急亦患者较正常降低(P〈0.05),而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较正常升高(P〈0.01),急淋FT4及rT3较正常升高(P〉0.05)。提示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主要在急非淋及慢粒急变者,在急淋变化不突出。  相似文献   

7.
现在认为Ph~1阳性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慢粒),是多能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后者可能是粒细胞系和淋巴细胞系的共同前身。利用新的细胞标志技术如抗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急淋)血清、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等,已进一步描述了慢粒急变时的细胞特征,并能将它们与其他白血病(尤其急淋)的幼雅细胞比较,现已发现有些急淋病例的幼稚细胞Ph~1阳性而无慢粒的其他表现。慢粒急变时的幼稚细胞有粒细胞特征者比有淋巴细胞特征者为多,而表现为Ph~1阳性急性白血病者则相反。现在已发现在Ph~1阳性急淋、慢粒的淋巴母细胞型急变之间于形态、细胞  相似文献   

8.
用间接免疫酶标法检测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急单)、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粒)、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粒)、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淋)患者外周血细胞表面的运铁蛋白受体(TR)。47例患者中43例阳性,4例阴性;而48例正常血象者及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细胞的TR均为阴性。表明白血病细胞表面TR增加。用此法检测2例白血病及5例正常骨髓片TR阳性细胞的百分率与形态检查幼稚细胞总数的百分率基本相符,而1例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及1例急淋骨髓片TR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幼稚细胞,提示白血病细胞TR表达可能较早于形态变异。  相似文献   

9.
18例未治或复发ANLL,2例慢粒急变及10例完全缓解(CR)的ANLL患者作L-CFU,CFU-E及CFU-GM骨髓体外造血祖细胞培养。ANLL未治和复发组的L-CFU、CFU-E及CFU-GM集落数与正常对照有非常显著差异。ANLL的CR组,CFU-E和CFU-GM恢复正常,但L-CFU仍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多,提示CR后,骨髓中仍残留有白血病细胞。初步认为PHA-MNCCM作为L-CFU的生长因子,有助于CR后ANLL残留白血病细胞检测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48例男性白血病患者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孕酮(P)水平,并与69名正常成人测定结果相比较,结果提示各组白血病患者T显著低于正常而P则高于正常,慢粒组E2增高,慢粒急变组PRL降低,各组LH及FSH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Serum ceruloplasmin (CP) was determined by electroimmunodiffusion method in 89 normal persons and 92 leukemic patien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serum CP of acute and chronic leukemia was ver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rmal (P<0.01). There were no signifcant difference in elevation of serum CP between various types of leukemia. During remission oJ acute or chronic leukemia, the serum C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but still higher than normal (P<0.01). In the case of long-term remission, serum CP decreased to normal level. During relapse of acute leukemia or acute blast crisis of chronic leukemia, serum CP raised again significantly (P<0.05). Infection enabled the leukemic patient to further increase serum CP (P<0.01). In acute leukemia, serum CP level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the percentage of blast cells in bone marrow (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Livin基因在急、慢性白血病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91例急性白血病(AL)和17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LivinmRNA的表达水平,21名健康人的标本作正常对照。结果:初治AL患者中Livin的表达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治疗缓解后的表达水平下降,复发时又再次升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加速/急变期(CML-AP/BP)患者Livin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初治AL患者中,Livin阳性的患者缓解率低于表达阴性的患者。结论:Livin基因的过度表达参与了急、慢性白血病的发病,并且是AL复发的高危因素;Livin基因的高表达是判断急性白血病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免疫治疗用于治疗及预防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BMT) 后的白血病复发。方法:A组为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 后白血病复发患者10 例,接受供者白细胞治疗。B组为自身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genousperipheralblood stem cellstransplantation,APBSCT)或BMT后共10 例患者输注免疫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治疗。结果:A 组患者中血液学复发的6 例,1 例Ph1 染色体100% 转阴,无病存活至今已超过18 个月,4 例达暂时缓解;1 例未缓解;微小残留及中枢神经系统复发共4 例,均完全缓解,其中Ph1 染色体全部转阴。B组10 例中1 例患者带有的白血病融合基因转阴。结论:(1) 供者白细胞的输注能使某些BMT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遗传学及血液学复发患者完全缓解。(2)CIK 细胞输注是安全的,对某些白血病复发患者的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白血病患者WT1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琳  徐兵  许文娟  唐家宏 《广东医学》2007,28(4):544-546
目的 研究白血病患者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WT1基因表达技术,并分析65例白血病患者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0.99.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WT1基因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01).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急变期患者WT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慢性期.WT1表达量与急性白血病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无明显相关关系.AML和ALL患者中WT1基因高表达患者与低表达病例CR率差异无显著性.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缓解后WT1的表达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32).随访显示WT1持续高表达或下降后又上升的患者呈现难治及复发.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WT1基因表达量可预测难治复发及用于MRD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用3'bcr和5'bcr探针对9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和1例红白血病患者进行了Southern印迹分析。8例慢性期CML患者可检出bcr重排,1例急变期的CML患者可能发生了bcr重排,1例红白血病患者未检出异常片段。3'bcr和5'bcr探针及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对于确定Ph( )CML中bcr重排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6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及骨髓中TGF-β1水平。结果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血清及骨髓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完全缓解期TGF-β1水平恢复正常,未缓解和复发患者TGF-β1水平与初诊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检测TGF-β1水平变化有助于急性白血病病情判断,可作为疗效观察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测定了100例白血病患者血浆中分子物质的含量,发现白血病患者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在发病期及化疗中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化疗后复发者或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者仍明显高于正常人,但化疗后部分或完全缓解者其含量基本降至正常。所以我们认为,测定白血病患者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可作为观察疗效和判定预后的一项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新喋吟 (Neopterin ,Npt)水平与急性白血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竞争法 ,检测 5 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 32例对照的血清新喋呤水平。结果初发未治、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期患者Np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治疗后达BMR的 8例随访患者血清Np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 .0 0 1)。结论检测血清新喋呤水平可作为判断急性白血病预后及疾病严重程度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