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君臣佐使是方剂学组方理论的核心内容,对于研究方剂的配伍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考证方剂君臣佐使的相关文献,分析代表性方剂中君药的配伍及作用,认为《内经》中所述关于方剂的君臣佐使,非《神农本草经》所说药物的君臣佐使;方剂的君臣佐使,借用古代的国家组织形式来类比方剂中药物的主次、从属及其相互关系,但不等同于帝王时代国家组织的概念;在确定方剂君药时,“主病之谓君”是前提,“力大者为君”是其补充,两者有逻辑上的先后关系。   相似文献   

2.
方剂配伍中君药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剂君臣佐使配伍中的君药在历代文献记载中有着不同的涵义和数量。据现存文献,《庄子·徐无鬼》以愈病者为君药;《黄帝内经》中以治疗主病的药物为君药;《神农本草经》的君臣佐使用来区分药物善恶;唐·甄权《药性论》规定某药为君药;唐·蒋孝琬《杂注本草》以治疗阴病为君药;金·张元素《医学启源》以剂量最多者为君药;金·李杲《脾胃论》以力大者为君药;明·王肯堂《医论》中的君药则随年份不同而变化。君药的数量也不限于1味,可有2、3味甚至以某一方剂为君。  相似文献   

3.
中药的配伍不是随意相加和堆砌,而是有中医理论指导的。中医方剂的组成,一般分为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四个部分。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是辅助君药增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同时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佐药是既配合君药、臣药加强治疗作用,又能清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烈性;使药为引君药又能调和诸药。  相似文献   

4.
掌握方剂的配伍是学好方剂学的关键之所在。因此,方剂学教学以“配伍”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君药在方剂中的主导地位,提纲挈领解析君臣配伍,深入浅出剖析难点配伍,培养了学生分析方剂的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浅谈方剂配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剂的配伍,实乃一种制方模式。方剂通过配伍,可以增强药物疗效,可调和药物偏性,可以监制某些药的毒性,可以适合复杂病情的需要等。方剂配伍的方法有:根据辨证和立法的要求,按药物的不同功用,分清主次,按君、臣、佐、使的关系配伍;根据药物的性味,按性味关系配伍。  相似文献   

6.
遣药处方是临床医生每日必做的功课。方剂是在辨证立法基础上选药配伍组成的,药物是决定方剂功效的主要因素。因此,一般方剂书对方的组成多注重单味药和方的关系,并归纳出“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这当然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作者经临床学习,发现许多临床医生不管自觉不自觉,都遵循着“药→药对(药组)→基本方(或加药对、药组)→临床处方”的遣药组方规律。重温方书,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医方类聚》中包含人参的内服方剂,探索人参的配伍规律。方法收集《医方类聚》中应用人参治疗内科疾病的方剂,对方剂中出现药物的所属类别、常用药物的分类和使用次数、补虚药详细药物情况、高频使用剂型进行分析。结果人参在方剂中最常配伍的药物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等;与人参配伍的高频药物依次为甘草、茯苓、白术、陈皮、肉桂等,所属类别依次为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温里药等;与人参配伍的补虚药中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均较为常见;包含人参的内服方剂常用剂型有5种,其中,散剂和汤剂使用频率最高。结论《医方类聚》中人参配伍规律的研究能为其临床组方配伍提供帮助和指导,从而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漫谈牡蛎散     
哈小博 《开卷有益》2006,(12):33-33
中医以“牡蛎散”命名的方剂约有十七八首之多,载于不同的典籍中。所有的同名方剂均以牡蛎为君药,但因配伍的药物不同,其功用主治也迥异。本文所要介绍的是一首敛汗剂的代表方,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局方》),流传广泛,迄今应用不衰。  相似文献   

9.
方剂配伍常在祛邪除病的同时兼顾正气。文章从9个方面阐述讲究方剂配伍中之“王道”思想,即君以辛(香)温,佐以补敛;君以泻下,佐以补益甘缓;君以苦寒重镇,佐以养血疏调;君以补涩,佐以行气;君以止血,佐以化瘀;君以重镇安神,佐以益胃和中;君以升散,佐以苦降;君以温燥,佐以养阴;君以燥散,佐以酸敛。同时指出,治急之方应要“霸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普济方》中咳嗽、喘嗽、喘病门等肺系方剂的配伍规律。方法?搜集整理《普济方》中咳嗽、喘嗽、喘病门中的方剂,将其归类为咳嗽方、喘嗽方、哮呴方,运用关联规则对搜集到的1?036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到核心药物、药对、药组。结果?咳嗽、喘嗽、哮呴三类方剂中除了其各自独有的高频药物外,支持度在10%以上的共有药物有杏仁、半夏、紫菀、款冬花、贝母、甘草、白蜜、生姜、桑白皮、五味子;在药物配伍时,三者均有杏仁-甘草-生姜、半夏-甘草-生姜、杏仁-甘草-麻黄等配伍。结论?《普济方》在治疗咳嗽、喘嗽、哮呴时,除了其共有的治法外,其中咳嗽、喘嗽的治疗偏重于扶正益气、健脾除湿,并且在喘嗽的治疗过程中更强调宣降肺气、泻肺平喘之法,而哮呴则强调了祛邪定喘,是急则治标的治则体现。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医大方配伍规律与发展方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方剂的药味较多,大都在15味药以上,药力作用持久,在配伍方面方剂的君药、臣药、佐药都是以集成模块的形式出现,使药可以是集成模块也可以是单味药构成,在治疗特点上表现为臣药、佐药、使药都配合君药的主攻方向,形成了一个以君药为中心的多层次、多方位、多环节的整体治疗方案,适用于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慢性复杂性疾病的急性病后遗症治疗,是中医药研究的又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方剂君臣佐使说之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剂学中的君臣佐使是古代医家企图从方剂中找出组织规律的一种产物,是古代医家假借当时封建王朝的君臣佐使之间的互相统驭关系,来说明每一方剂中各药彼此之间的组织配伍关系。“君臣佐使”是代表方剂中主导药、辅佐药和调和药的符号。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旧说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其意以谓,药虽多,主病者专在一物,其它则节级相为用。”这种君臣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所有治疗中风的方剂进行常用药物、药对及配伍规律等方面的用药规律分析,以期为中风的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收集并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病症索引目录收载的主治病症为"中风""中风闭证""中风脱证"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总结高频药物、高频药对等,以探讨治疗中风的药物配伍规律。[结果]《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中风的方剂共1 143首,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1 126首,共包含中药579味,对纳入的方剂进行药物频次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中风时最常用的药物为"风药",按功效对药物进行分类,使用频次由高到低分别是解表药、补虚药、平肝息风药等;常用的配伍分类为祛风活血、温阳解表、温阳活血等。[结论]在治疗中风时,医家比较重视"风药"的使用,并辅以活血、温阳、化痰、补益、开窍、通络之法,可以为临床治疗中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药复方的剂量效应(量效)关系除具有一般药物的共有属性特点外,还受中药产地、炮制、配伍、化学组分、辨证论治应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使得临床研究面临很大的挑战.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内容包括对整方、方剂君药、中成药的量效关系研究,以及方剂中各个药物不同剂量水平配伍与疗效的关系研究.解释性随机对照试验、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队列研究可应用于对整方、方剂君药、中成药的量效关系临床研究,但具体研究方案的设计还应充分考虑中药量效关系的特点.从临床的角度研究方剂中各个药物不同剂量水平配伍与疗效的关系,实施的难度极大.基于中医和中药复方量效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和改进临床研究方法,才能科学评价中药复方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5.
风药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类型之一,文中对风药的起源及特点进行归纳。对《伤寒杂病论》中经典方剂桂枝汤、小柴胡汤、薯蓣丸药物配伍进行分析,探讨风药在《伤寒杂病论》方剂中配伍应用的作用及特点。  相似文献   

16.
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它通常由数味中药按照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组成。尽管其制剂及剂型有“黑、大、粗”之不足,但使用多味中药“分工合作”组成方剂施用于病人,确是中医临床用药一大特色,也是对世界药物应用的一大贡献。由于这种用药方法有显著的个性化特色,能够因人而异地适应临床复杂多变的病情需要。然则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由多味药组成的方剂,对于初涉斯道而尚未熟谙中医药学理论的人,特别是对西方世界或者是“西学中”的同道们,实难理解和掌握,在单味中药有效成分尚未明确的情况下组成复方使用,问题就更复杂…  相似文献   

17.
方剂的组成,是通过药物的配伍来实现的。药物相反相成的配伍,就是利用配伍之间的性味、功能,作用趋向上的对立,在一定条件下组合在一起,使它们既互相制约又相互促进,取相反相成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错综复杂、互相对立的病症或纠正某些药物偏胜之性的目的。药物的配伍,或因剂量的增减,或因其配伍所处方剂的不同,起功效也会有所改变。由于药物剂量的增减,调整了配伍关系,改变了药物配伍的主次,从属地位,使它的主治重心亦随之转移,功效也就不同了。同一对药物配伍,也可其处在不同的方剂之中,受到他药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体内实验评价痹祺胶囊配伍组方对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tochrome P450,CYP450)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新的“Cocktail”一点法,建立LC-MS/MS法测定大鼠体内5种探针药物非那西丁、甲苯磺丁脲、美芬妥英、右美沙芬和咪达唑仑及其相应的代谢产物的浓度,分析和评估痹祺胶囊配伍组分对大鼠体内5种CYP450酶的诱导和/或抑制作用。结果 痹祺胶囊组方存在基于CYP450的配伍规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君药+臣药组、君药+使药组、君药+臣药+佐药组、君药+臣药+使药组、君药+佐药+使药组及痹祺胶囊全药组对CYP1A2具有显著诱导作用;君药+臣药组、君药+臣药+佐药组、君药+臣药+使药组及痹祺胶囊全药组对CYP2C9具有显著诱导作用。结论 痹祺胶囊组方存在基于CYP450 酶较显著的配伍规律,为进一步研究痹祺胶囊组方配伍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蒙医秘诀方海》中治疗“痞病”方剂配伍规律。方法 通过整理《蒙医秘诀方海》中所记载的治疗“痞病”的方剂,建立数据库,使用 Python语言进行数据挖掘并对其用药配伍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48首治疗“痞病”的方剂中,共涉及169味蒙药,使用频率排在前10位的蒙药为荜茇、诃子、豆蔻、红花、獐牙菜、五灵脂、姜、石榴、硝、光明盐、乌头。药味以辛(15 次;28.30 %)、苦(14 次;26.41%)居多,药性以温(13 次;43.33%)、为主,药物17效能以燥(14 次;15.22%)、糙(13次;14.13%)、为主。药物功效以助胃火药(15 次;14.70%),祛“巴达干”药(14 次;13.72%),燥“协日乌素”药(黄水)(13 次;12.74%),调理体素药(8 次;7.84%),破痞药(7次;6.86%)为主,常用药物配对为荜茇配伍姜和荜茇配伍光明盐。结论 《蒙医秘诀方海》中治疗“痞病”方剂主要以助胃火药、祛“巴达干”药、燥“协日乌素”药(黄水)、镇赫依、开胃消食、调理体素为主的药物进行配伍,这也充分体现了“祛除病因,辨证施治”为主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0.
在数以万计的方剂中均包涵着药物配伍的妙用,配伍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方剂,故精用于方,必精用于药物的配伍。对药是指处方配伍中成对出现的药物(亦称姐妹药),其主要作用是增强疗效、减弱毒性及副作用。对药是单味中药与复方之间的桥梁,是复方的主干,也是配伍的基础,在经典中药复方中,往往含有一组乃至数组对药。其对药的配伍法则,有以下九点:(1)同类相须即两种对药相配伍,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2)表里兼顾即两种对药相配伍,既能治表,又能治里,达到表里兼顾的目的;(3)相互辅佐即两种对药相配伍,一种药物辅佐另一种药物,提高主药的疗效;(4)开合并用即两种对药相配伍,一开一合,一收一散,相反相成,使两种药物发挥更好的功效;(5)升清降浊即两种对药相配伍,一升一降,使脏腑气机升降调畅;(6)寒热并用即两种对药相配伍,一寒一热,寒热并用,达到兼顾治疗寒热病证的功效。(7)补气养血即两种对药相配伍,达到气血双补的功效;(8)滋阴助阳即两种对药相配伍,可以达到滋阴壮阳,阴阳双补的功效;(9)补泻兼施即两种对药相配伍,一补一泻达到攻补兼施的功效。刘尚义教授为全国和本省名老中医,善巧用药之功,对疑难杂症、肿瘤等疾病的诊治,有其独特之处,每每收到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