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冠状动脉心脏病 (CHD) 的预防方面, 以往指南主要关注高危人群的干预, 优先治疗哪些最需要治疗的人群。国家心脏病服务协会建议对大约30%在未来 10年有发生CHD风险的人群使用他汀类药物, 有证据表明对低危人群干预也有利。英国新近指南出台了新的风险预测量表, 其中包括欧洲心血管病指南和新英格兰高血压学会指南, 这个指南将有助于判定中等危险的人群。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防止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可明显减少心脏病危险。心脏保护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由于降低了人体低密度脂蛋白, 所以对大部分人有益, 包括未诊…  相似文献   

2.
韩峰  施蓓  郭善斌  肇丽梅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2):1363-1365
血脂异常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冠心病(CHD)呈连续性相关,且呈对数关系[1],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的必备条件,美国NCEP-ATPⅢ再次明确LDL-C是降脂的首要目标[2].他汀类药物对降低LDL-C水平、降低CHD风险有很好作用,NCEP-ATPⅢ提出了规范化的临床调脂用药指南[3].本研究通过对心脑血管疾病和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脂及使用他汀类药物干预状况分析,了解血脂异常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及本院对规范化凋脂使用他汀类药物状况,旨在按NCEPATPⅢ标准提供规范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流行病学显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改变,老龄化人口增多,致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增加,尤其是脂质代谢紊乱,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的发病率、死亡率正在持续升高。近10多年来,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的一系列大型临床试验,证实他汀类药物是目前唯一能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降脂药物,能降低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的再狭窄和复发率。现就近年来有关他汀类药物的作用研究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活干预配合他汀类药物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将87例MS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28例、他汀类药物组30例、生活干预组29例,综合治疗组在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生活干预,他汀类药物组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生活干预组给予生活干预。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三组的CRP和IR变化。结果:治疗后综合治疗组和他汀类药物组TG、TC、LDL—C、CRP、IRI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综合治疗组BMI、CRP、IRI与他汀类药物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活干预配合他汀类药物对抑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炎症反应和改善其胰岛素抵抗具有更佳效果,护理上应对此类患者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缺血性卒中患者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了解管床医师选择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依据,分析他汀类药物应用情况,比较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是否有差异,对影响他汀类药物使用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于发病3个月后进行随访,调查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情况,应用x2检验对其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缺血性卒中320例,其中应用他汀类药物有154例。应用率为48.13%,极高危Ⅰ组他汀类药物应用与指南符合率较极高危Ⅱ与高危组高(P<0.05),且三级医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他汀类药物的应用与指南符合率较二级医院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斑块、血脂水平、管床医师对他汀类药物应用指南是否熟悉是影响他汀类药物使用的独立危险因素。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应用率仅为14.33%。x2检验显示年龄、血脂水平、颈动脉斑块、对疾病的了解、对他汀类药物的认识、药物价格及医生随诊是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原住院期间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3个月随访时依从性好者占29.22%,依从性差者占70.78%。结论:他汀类药物在少数民族地区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与指南存在差距;药物依从性差。  相似文献   

6.
已出现许多新证据证明:血压作为心血管病的一个危险因素的重要性;生活方式措施以及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性;不同种类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高危人群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的治疗;评价整个心血管病的危险的重要性;合用他汀类的额外好处。英国高血压的诊断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不好,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医生主要用单药治疗。为改善此不理想的治疗,英国高血压协会推荐基于AB/CD规则的治疗系统。本指南加强了这一观点:医生不应仅只注重血压,而必须评价整个心血管病的危险并应用多因素干预,包括他汀类和阿斯匹林,以减少其危险。指南的目的:①通过改变…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梅林  冯雪茹 《临床荟萃》2008,23(10):691-694
随着多项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他汀类药物成为各国心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推荐的重要治疗措施.由于老年人常为多种疾病并存,常合用多种药物,在高龄老年人大规模临床试验的循证医学证据不足的前提下,如何在老年人群中合理、安全地应用他汀类药物是临床医师应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超敏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生物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目前的研究表明,hsCRP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能增加对传统风险评分为中间风险的预测能力;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在无症状人群,尤其是传统危险评分评定为中间风险人群中通过测量hsCRP决定是否接受长期阿司匹林或他汀类药物治疗,并且支持hsCRP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指标,用于风险的进一步分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活干预配合他汀类药物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将87例MS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28例、他汀类药物组30例、生活干预组29例,综合治疗组在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生活干预,他汀类药物组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生活干预组给予生活干预.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三组的CRP和IR变化.结果:治疗后综合治疗组和他汀类药物组TG、TC、LDL-C、CRP、IRI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综合治疗组BMI、CRP、IRI与他汀类药物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活干预配合他汀类药物对抑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炎症反应和改善其胰岛素抵抗具有更佳效果,护理上应对此类患者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辛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应用后疗效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 ,他汀类药物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 CHD)二级预防中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辛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 ( ACS)早期应用 ,旨在评价他汀类药物对减少心脏事件发生的价值。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选择临床拟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中 ST段压低及ST段抬高的患者 ,S  相似文献   

11.
崔炜 《临床荟萃》2014,29(2):121-12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大剂量他汀治疗的获益已为大量证据证实,且受到指南明确推荐.PCI术前给予高剂量的他汀类药物不但具有围手术期心脏保护作用,还可以降低PCI围手术期对比剂肾病的风险;而且可能对PCI患者的远期预后产生有益影响.作者对PCI围手术期他汀类药物的用药细节进行了讨论,提出PCI术前他汀类用药强调的是他汀类药物的剂量,而PCI术后他汀类药物应用强调的是降脂达标.PCI术前他汀治疗的获益与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有关,而他汀类药物多效性所带来的模拟缺血预适应效应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HeeschenC HammCW 《新医学》2002,33(12):713-713
本文研究对象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住院患者,均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且24小时内有胸痛发作。其中1249例此前未用过他汀类药物;465例已接受他汀类药物者中379例入院后继续使用,86例则撤停了他汀类药物。人均随访30日,比较各组病死率与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未用他汀类药物组相比,继续使用他汀类药物组30日内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校正后危险比0.49(P=0.004);相反,撤停他汀类药物组30日内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不仅较继续使用他汀类药物组明显升高(相应为2.93,…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强化健康教育提高军队老干部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方法调查辖区内离退休老干部及部分在职干部心血管危险因素中血脂异常者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依从情况,根据该人群不依从的原因结合出现的问题进行强化健康教育,方式有定期集体授课、分片教育、面对面交流,利用多媒体、卡通片、发放健康手册及医学知识宣传资料。结果经过3年有效的强化健康教育及综合干预,该人群他汀类药物治疗率由13.40%增加到37.76%;TC的平均水平下降了18.38%,P<0.01;TG的平均水平下降了10.78%,P<0.05;高TC治疗达标率由28.45%上升至63.78%。结论依从性对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高度聚集的军队老干部群体,血脂异常的综合治疗必不可少,强化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6年以来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TIA患者60例随机分为他汀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接受康复治疗及危险因素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 1次/d治疗,观察3年内两组患者再发脑卒中/TIA,死亡以及其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再发脑卒中/TIA,冠脉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死亡率,脑出血发生率两组却无明显差异.结论 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预防脑卒中/TIA患者再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他汀类降脂药能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卒中的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将2006年以来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TIA患者60例随机分为他汀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接受康复治疗及危险因素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1次/d治疗,观察3年内两组患者再发脑卒中/TIA,死亡以及其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再发脑卒中/TIA,冠脉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死亡率,脑出血发生率两组却无明显差异。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预防脑卒中/TIA患者再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6年以来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TIA患者60例随机分为他汀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接受康复治疗及危险因素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 1次/d治疗,观察3年内两组患者再发脑卒中/TIA,死亡以及其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再发脑卒中/TIA,冠脉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死亡率,脑出血发生率两组却无明显差异.结论 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预防脑卒中/TIA患者再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老年人血脂异常状况改善的价值。方法采用国际标准化心血管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辖区内离退休老干部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对该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并对每一个体进行危险评估、个体化用药指导,并跟踪随访。结果(1)本研究人群是多重危险因素高度聚集的心血管疾病群体,冠心病及等危症者占69.81%;(2)经过3年的综合干预,他汀类药物的服用率由14.48%上升到22.32%;高TC血症治疗达标率由27.00%上升至63.78%;高LDL-C控制率由19.79%上升到63.65%;TC与LDL-C的达标率都有显著增高(P<0.01);TG的达标率无显著变化。结论健康教育和根据危险分层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相结合的综合干预,能够明显提高高胆固醇血症老年患者的血脂达标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血脂的研究进展及方向。方法:对治疗高血脂他汀类药物按作用机制和结构进行说明,并对治疗高血脂的他汀类药物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对治疗高血脂的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述。结论:随着对高血脂产生的机制和治疗药物作用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预计不久在高血脂防治药物的开发上会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理由 《临床荟萃》2006,21(23):1737-1737
美国波士顿市Brigham妇科医院的Christopher P.Cannon博士及其同事们在J Am Coll Cardiol杂志上报告,对4项大型试验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高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与标准剂量治疗相比可使心血管病情显著改善。Cannon等的分析包括了27000例患者的资料,可以明确在防止心脏病和卒中方面,高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治疗比标准剂量好。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及高脂血症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高血压并发高脂血症的患者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单因素成倍增加,因此积极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他汀类药物是当前治疗高脂血症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药物之一。笔者应用瑞舒法他汀治疗高血压并发高脂血症,旨在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